加速器升級工程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85666
2023-06-30
24頁
302.58KB
1、HI-13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批準:審核:編制:目 錄一編制根據3二工程概況31、構造及基本形式32、工程特點3三施工準備31、施工技術準備32、施工人員、機械準備43、混凝土供應64、組織協調6四原材料優選、配合比設計、制備與運送籌劃61、原材料優選62、配合比設計63、制備與運送籌劃74、混凝土坍落度規定及控制8五、混凝土測溫及溫度應力計算91、混凝土測溫、溫控指標及溫控指標異常時處置92、入模溫度測量及控制103、混凝土溫度應力計算10六混凝土澆筑順序和施工進度籌劃161、底板施工總體辦法及分析162、詳細施工工藝183、特殊部位施工204、有關工序施工配合215、2、各施工段起止及施工縫留置與解決276、泵車放置位置及現場平面布置圖317、混凝土保溫及保濕養護328、施工進度籌劃32七重要應急保障辦法321、混凝土保障供應辦法322、混凝土運送過程中應急保障辦法323、施工過程中機械故障應急保障辦法33八特殊氣候條件下施工331、物資準備332、炎熱天氣條件下施工333、冬季施工334、大風天氣下施工335、雨雪天氣下施工33一 編制根據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 GB50496-混凝土構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 JGJ/T55-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 GB50119-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施工圖紙、施工組3、織設計二 工程概況1、構造及基本形式本工程為A區廠房構造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抗震墻構造,B區為框架構造。A區基本形式為筏板基本,B區基本形式為獨立基本;但B區獨立基本下有防水板。,防水板與A區底板相連,A區基本底板厚度為1m,屬于大體積砼,砼強度級別為C30,抗滲級別為P8,B區防水板砼強度級別為C35,抗滲級別為P8。 2、工程特點基本地板砼方量較大(總體底板需要C30砼約2850m3(含導墻),C35砼約112m3)且有抗滲規定,基本砼標高較多施工控制規定較高,底板混凝土有各種預埋件需要安裝,預埋件定位固定施工質量規定較高。三 施工準備1、施工技術準備1.1施工前應進行圖紙會審,提出施工階段綜4、合抗裂辦法,制定核心部位施工作業指引書。1.2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在混凝土模板和支架、鋼筋工程、預埋管件等工作完畢并驗收合格基本上進行。1.3施工現場暫時設施應按施工總平面布置圖規定準時完畢,場區內道路應堅實平坦,必要時,應與原子能院內有關部門協調,制定交通暫時疏導方案。1.4施工現場供水、供電應滿足混凝土持續施工需要。1.5大體積混凝土供應能力應滿足混凝土持續施工需要,不適當低于單位時間所需要量1.2倍。1.6用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設備,在澆筑混凝土前應進行全面檢修和試運轉,其性能和數量應滿足大體積混凝土持續澆筑需要。1.7混凝土測溫監控設備標定調試應正常,保溫用材料應齊備,并應派專人負責測溫5、作業管理。1.8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對工人進行專業培訓,并應逐級進行技術交底,同步應建立嚴格崗位責任制和交接班制度。1.9聯系攪拌站依照工程特點,提供相應配合比。2、施工人員、機械準備2.1 生產人員:混凝土澆筑分兩班,每班作業人員30人。每班生產作業人員配備表序號工種名稱人數崗位職責備注1振搗工5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振搗2混凝土工2混凝土布料澆筑3瓦工8混凝土收面解決4混凝土卸料工2混凝土卸料工種5交通指揮員1混凝土施工機械、車輛指揮6鋼筋工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鋼筋看護,保證構造主筋不移位7木工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看護8電工1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電氣管線看護9水暖工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水暖管道看護解6、決10養護工2混凝土保溫保濕養護11測溫工1混凝土測溫12機械工1現場工機具設備應急維修13塔吊司機1工機具、材料等運送2.2 管理人員: 2.2.1成立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領導小組:組長:王正勇 副組長:宋繼明、王帥兵成員:李永寧、高猛、冀東、馮雪壘、孫常寶、劉毅峰、萬巧云、郭新2.2.2崗位職責王正勇:負責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總體工作安排。宋繼明:負責現場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管理工作和現場調配、檢查、監督工作。王帥兵:負責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技術工作及方案編制審批、相應糾正辦法編制、審批。李永寧、冀東、馬猛:負責大體積混凝土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馮雪壘:負責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和實驗測溫管理工作。7、劉毅峰:負責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水專業管理工作。孫常寶:負責大體積混凝土工程電專業管理工作。王帥兵、李永寧:負責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組織、協調、檢查、監督工作,向砼班組進行交底,組織實行砼澆注,同步控制砼出廠時間,保證及時澆注。郭新:大體積混凝土技術資料分析、收集、整頓、歸檔,混凝土強度評估。馮雪壘:負責混凝土試塊制作、養護、送試、冬施測溫、混凝土現場實驗、標養室維護工作。萬巧云:負責大體積混凝土保溫材料、養護材料供應2.3 施工機具:QTZ6516型塔式起重機 1臺插入式振動棒 8個,其中60振動棒6個,30振動棒2個。混凝土泵車2臺 (1用1備)污水泵 2臺鐵鍬 15 把水準儀 1臺經緯儀 1臺刮8、杠、抹子、小推車等依照需要配備。3、混凝土供應由于本工程基本混凝土供應量較大,選取社會信譽好商品混凝土供應商,且其廠址離現場較近攪拌站,故選取北京市新奧混凝土有限公司為混凝土重要供應商(預拌商品混凝土專業貳級資質)。4、組織協調4.1由于本工程底板較厚,混凝土量大,且大體積混凝土技術規定高,為了保證底板大體積混凝土順利澆筑和澆筑質量,項目部成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專項施工管理小組,澆筑之前召開專項交底會和動員大會。充分作好各項準備工作,為大體積混凝土成功澆筑奠定基本。4.2在現場對施工班組作好交底,使工人能的確掌握操作要領以及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所注意事項。人員按24小時排班,施工過程有關人員不得擅自9、離崗。四 原材料優選、配合比設計、制備與運送籌劃1、原材料優選依照工程需要,從原材料及配合比上進行控制:1) 采用中熱水泥,本工程采用PO42.5水泥。2) 摻入粉煤灰和礦粉,減少水泥用量。3) 和設計單位溝通,采用60天強度作為混凝土強度驗收原則。4) 細骨料采用中砂,其細度模數宜不不大于2.3,含泥量不應不不大于3%。5) 粗骨料宜選用粒徑531.5mm,并應持續級配,含泥量不應不不大于1%。2、配合比設計2.1、在配合比設計中充分考慮超長大體積混凝土特點,既要減少混凝土收縮,保證混凝土強度,又要減少混凝土內部水泥水化反映產生巨大熱量。詳細采用如下辦法:在配合比設計中摻加緩凝減水劑,從而延10、緩混凝土凝結時間,并能減少硬化過程中,水泥水化時放熱速度和熱量,避免溫度應力引起混凝土裂縫,還可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損失,使混凝土在所需要時間內具備良好流動性和可泵性,從而避免冷縫浮現,保證混凝土持續澆筑。2、大體積混凝土凝結時間可依照需要恰當延長,初凝不不大于6小時,終凝不不不大于24小時,一方面延長了施工工藝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使水泥水化熱釋放時間加長,達到水化熱不能集中釋放以減少混凝土內外溫差目。這樣,既保證了持續澆注和施工也許性,又消除了因澆注冷縫產生質量危害,保證工程達到質量設計規定。2.3、為減少水泥反映水化熱,采用普通硅酸鹽42.5#水泥,以60天強度為驗收強度并摻加粉煤灰、礦粉以減11、少單方水泥用量,減少混凝土水化熱和收縮,同步粉煤灰可消耗混凝土中某些堿,可有效地防止堿-集料反映。依照以往工程經驗:根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T55-)關于規定,進行混凝土強度實驗(以60天強度為驗收強度),詳細配比見混凝土配合比表。從拌合物性能來看,混凝土無泌水現象、混凝土坍落度損失較小、凝結時間滿足設計規定。攪拌站針對本工程特點提供混凝土配合例如下:C30配合比(kg/m3)名稱水水泥粉煤灰礦粉砂子石子外加劑型號P.O42.5級S95區中砂525mm持續級配減水劑數量 (kg)1702271036074410717.8水泥:冀東水泥PO42.5 水化熱 3天238kJ/kg、7天212、80kJ/kg 。3、制備與運送籌劃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由廠家負責運送至施工現場并滿足施工規定。經考察,該商品混凝土廠家有混凝土生產線兩條,每條生產線生產能力為120m3/h,有12m3混凝土運送車8輛,9 m3混凝土運送車17輛,混凝土從攪拌站發出到運至施工現場約45分鐘,混凝土汽車泵最大為49米泵,每小時持續不斷作業狀況下輸送能力為72m3/h。3.1、混凝土車泵送能力計算依照Q1:每臺混凝土車泵實際平均輸出量(m3/h)Qmax:每臺混凝土車泵最大輸出量(m3/h)1:配管條件系數,取0.8-0.9:作業效率:可取0.5-0.7上式考慮重要是混凝土地泵,需考慮有關配管條件系數、拆裝混13、凝土輸出管、混凝土攪拌車向混凝土泵供料間斷時間、布料停歇時間等狀況,由于本工程使用為混凝土汽車泵,故可以不考慮配管條件系數,拆裝混凝土輸出管時間,僅考慮混凝土攪拌車向混凝土泵供料間斷時間、布料停歇時間等狀況,故取1=1=0.7。本工程采用混凝土汽車泵輸送能力為70m3/h,每一段底板混凝土澆注時計1臺混凝土車泵。由于1=1=0.8保守起見,取Q1=56m3/h。3.2、混凝土運送車輛計算 每臺混凝土泵所需配備混凝土攪拌運送車輛N:混凝土攪拌運送車臺數Q1:每臺混凝土泵實際輸出量(m3/h),即56 m3/h。V:每臺混凝土攪拌車容量(m3),取9m3/輛。S0:混凝土攪拌運送車平均車速度(km14、/h)取20km/h。L1:混凝土車攪拌車來回距離(km)取定30km。T1:每臺混凝土攪拌車總計停歇時間(h),取0.1h。計算得 N=9.5,取N=10因此,總共需要混凝土攪拌運送車數量為:10輛(9m3/輛)。4、混凝土坍落度規定及控制4.1依照由于本工程底板為平板式筏板基本,較梁板式筏板基本澆筑及振搗都簡樸,適于大面積展開;同步考慮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規定到澆筑面坍落度不適當超過160mm,并且依照本工程采用斜面分層澆筑方式及混凝土輸送過程中坍落度損失,故規定混凝土出罐坍落度達到180mm20mm。 4.2對于進場商品混凝土,派專人負責進行坍落度抽查,對于超差但無法調節不合格混凝土進15、行退場解決。4.3 運送過程中,坍落度損失或離析嚴重,可補充外加劑并迅速攪拌解決,對于通過上述解決已無法恢復混凝土拌合物工藝性能時,應做退場解決。五、混凝土測溫及溫度應力計算1、混凝土測溫、溫控指標及溫控指標異常時處置1.1混凝土測溫1)本工程采用預埋測溫線,用電子測溫儀進行混凝土澆筑體溫度監測;采用水銀溫度計進行入模溫度測量。2)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里表溫差、降溫速率及環境溫度測試,在混凝土澆筑后,每晝夜不應少于4天,持續時間不少于14天;入模溫度測量,每臺班不應少于2次。3) 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溫度監控點布置本工程依照工程特點,在3/1軸上依照需要每隔5m布設一種溫控監測處。每個溫控監測處,沿16、混凝土澆筑體厚度方向,布置外表、底面和中心溫度監測點,其中外表監測點及底面監測點均布置在距外表及底側50mm處。如下圖1.2混凝土側溫控指標及規定1)測溫過程中應及時描繪出各點溫度變化曲線和斷面溫度分布曲線。2)溫控指標宜符合下列規定:a) 混凝土澆筑體在入模溫度基本上溫升值不適當不不大于50。b) 混凝土澆筑體里表溫差(不含混凝土收縮當量溫度)不適當不不大于25。c) 混凝土澆筑體降溫速率不適當不不大于2.0/d。d) 混凝土澆筑體表面與大氣溫差不適當不不大于20。1.3溫控指標異常時處置辦法若發現溫控數值異常應及時報警,并采用如下辦法應對:1)對于混凝土溫控指標超過以上規定,應加強監測,監17、測次數應為籌劃監測次數23倍。2)對已監測數據及時進行分析,分析涉及分析溫度變化趨勢、變化速率以及依照實際監測數據進行溫度應力計算,看與否仍可以滿足抗裂條件。若滿足抗裂條件,仍有富于量,則可按照原方案執行,但是監測次數應加密到本來2-3倍,同步加強混凝土保溫保濕養護。若不滿足,應調節保溫保濕方案,重新依照實際監測成果數據進行驗算分析,選取適當保溫保濕方案,如保溫材料由易透風材料變為不透風材料,保溫層厚度增長等,延長保溫保濕養護時間等。同步監測次數也相應增長到籌劃2-3倍。2、入模溫度測量及控制2.1本工程入模溫度盡量控制在25,最高入模溫度不得超過28,否則將進行退場解決。入模溫度測量,每臺班18、不應少于2次,并做相應記錄。2.2混凝土澆筑避免在炎熱時段進行,混凝土開始灌溉時間盡量選取在午后至傍晚進行,此時環境溫度不高,且環境溫度總體處在下降狀態,此時可較好控制入模溫度。2.2 與攪拌站達到合同,規定混凝土所有為冷水攪拌,必要時采用摻加冰屑進行降溫解決。3、混凝土溫度應力計算攪拌站針對本工程特點提供混凝土配合例如下:C30配合比(kg/m3)名稱水水泥粉煤灰礦粉砂子石子外加劑型號P.O42.5級S95區中砂525mm持續級配減水劑數量 (kg)1702271036074410717.8水泥:冀東水泥PO42.5 水化熱 3天238kJ/kg、7天280kJ/kg 。2.1水泥水化熱計算19、其中,Qt齡期為t時累積水化熱(kJ/kg)。Q0水泥水化熱總量(kJ/kg)。t齡期(d)。依照混凝土攪拌站提供資料,Q3=238 kJ/kg,Q7=280 kJ/kg計算得Q0=322.7 kJ/kg。2.2 膠凝材料水化熱總量Q=K*Q0其中,Q膠凝材料水化熱總量。(kJ/kg)Q0水泥水化熱總量(kJ/kg),由上面計算得Q0=322.7 kJ/kg。K=K1+K2-1,其中查表可知K1=0.94,K2=0.97,故K=0.91。故Q=293.66 kJ/kg。2.3、混凝土最后絕熱溫升 Tmax ()Tmax=WQ/(c)=31.5 其中W-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kg/m3)220、27Q-每公斤水泥水化熱量 (kJ/kg)322.7c-混凝土比熱 (J/kgK)0.97-混凝土密度 (kg/m3)24002.4、各齡期混凝土絕熱溫升 T(t) ()T(t)=Tmax(1e-mt)其中m-經驗系數(隨水泥品種、比表面及澆筑溫度而異)0.5e-常數 2.718t (d)-混凝土齡期計算成果混凝土齡期 t (d)T(t) ()324.4 629.9 931.1 1231.4 1531.4 2.5、各齡期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 Tn(t) ()Tn(t)=Tj+T(t)其中-不同齡期和澆筑厚度降溫系數查表混凝土齡期 t (d)30.36 60.29 90.17 120.09 15021、.05 計算成果混凝土齡期 t (d)Tn(t) () Tn(t) ()333.8 633.7 0.1 930.3 3.4 1227.8 2.5 1526.6 1.3 混凝土齡期 t (d)與外界氣溫之差T1(t) ()T1(t)Tn(t)-Tj38.8 68.7 95.3 122.8 151.6 2.6、各齡期混凝土表面溫度 Tb(t) ()Tb(t)=Tq+4h(H-h)T1(t)/H2其中Tq-不同齡期大氣平均溫度 ()25H-混凝土計算厚度 (m) H=h+2h=2.02 h-混凝土虛厚度 (m)h=K/=0.51 K-計算折減系數0.666-混凝土導熱系數 (W/mK)2.33-模板22、及保溫層傳熱系數 (W/m2K)=1/(i/i+1/q)=3.04 i-各種保溫材料厚度 (m)草 袋0.04 i-各種保溫材料導熱系數 (W/m2K)0.14 q-空氣層傳熱系數 (W/m2K)23計算成果混凝土齡期 t (d)Tb(t) ()331.6 631.5 929.0 1227.1 1526.2 齡期 t (d)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之差T2(t)Tn(t)-Tb(t) ()T3(t)=Tb(t)-Tq ()32.2 6.6 62.1 6.5 91.3 4.0 120.7 2.1 150.4 1.2 2.7、各齡期混凝土收縮相對變形值 y(t)y(t)y0(1e-23、0.01t)M1M2M3M10其中混凝土在原則狀態下最后(極限)收縮值 y0 0.000324混凝土收縮變形不同條件影響修正系數 MM1普通水泥1.00 M2水泥細度為7000孔2.05 M3骨料為花崗巖1.00 M4水灰比為0.471.15 M5水泥漿量為0.160.92 M6自然養護14天0.93 M7環境相對濕度為50%1.00 M8水力半徑倒數為0.120.81 M9機械振搗1.00 M10配筋率0.390.55 M1M2.M10=0.90 計算成果混凝土齡期 t (d)y(t)38.58263E-0661.69116E-0592.49945E-05123.28385E-05154.024、4507E-052.8、各齡期混凝土當量溫差 Ty(t) ()Ty(t)y(t)/其中-混凝土線膨脹系數 0.00001計算成果混凝土齡期 t (d)Ty(t) ()Ty(t) ()30.86 61.69 0.83 92.50 0.81 123.28 0.78 154.05 0.76 2.9、各齡期混凝土彈性模量 E(t) (N/mm2)E(t)E0(1e-0.09t)其中E0-混凝土最后(28d)彈性模量 (N/mm2) 30000 計算成果混凝土齡期 t (d)E(t) (N/mm2)37098 612517 916653 1219811 1522222 2.10、混凝土綜合溫度差 Tt 25、()T(t)=T1(t)-Th其中Th-混凝土澆筑后達到穩定期溫度 ()20.0 計算成果混凝土齡期 t (d)T(t) ()6-11.33 9-14.71 12-17.18 15-18.43 2.11、各齡期混凝土溫度(涉及收縮)應力 (t) (N/mm2)(t)=-E(t)T(t)S(t)R/(1-)其中S(t)-考慮混凝土徐變影響松弛系數 查表混凝土齡期 t (d)S(t)60.51990.475120.442150.411R-混凝土外約束系數 0.25 -混凝土泊松比 0.15 計算成果混凝土齡期 t (d)(t) (N/mm2)60.2165 90.3422 120.4423 15026、.4950 2.12計算成果 28天混凝土抗拉強度ftk2.01N/mm2不同齡期混凝土抗拉強度公式ftk(t)=ftk(1-e-0.3t)混凝土齡期 t (d)ftk(t)(N/mm2)Kftk(t)/K61.68 1.111.151.62 91.87 1.111.151.81 121.96 1.111.151.89 151.99 1.111.151.92 通過計算,ftk(t)/K(t)闡明由于降溫和收縮產生溫度應力不大于混凝土抗拉強度,可采取一次持續澆筑混凝土底板,不會產生貫穿有害裂縫。2.13、各齡期混凝土實際水化熱最高溫升值 Td () Td=TnT0其中Tn-各齡期混凝土溫度值計算27、成果混凝土齡期 t (d)Td ()38.8 68.7 95.3 122.8 151.6 2.14、混凝土水化熱平均溫度 Tx(t) () Tx(t)=Tb+2(Tn-Tb)/3計算成果混凝土齡期 t (d)Tx(t) () Tx(t) ()333.1 633.0 0.1 929.9 3.1 1227.6 2.3 1526.4 1.2 2.15、各齡期混凝土綜合溫差 T(t) ()T(t)=Tx(t)+Ty(t)計算成果混凝土齡期 t (d)T(t) ()61.0 93.9 123.0 151.9 2.16、各齡期混凝土總溫差 T0(t) ()T0(t)=T(t)=9.8 2.17、最大溫度應28、力值 (t) (N/mm2)(t)=/(1-)(1-1/(coshl/2)(E(t)T(t)S(t)其中-約束狀態影響系數=(Cx/(hE(t)1/2Cx-地基水平阻力系數 (N/mm3)1.00 l-混凝土構造物長度 (mm)39000S(t)-考慮混凝土徐變影響松弛系數 查表混凝土齡期 t (d)S(t)60.20890.212120.215150.23計算成果齡期 t (d)Cx/(hE(t)cosh(l/2)E(t)TtS(t)(t)67.9894E-080.00028266 123.7977569 2477 0.0289 96.0049E-080.00024505 59.46384129、70 13816 0.1598 125.0477E-080.00022467 39.96853008 12984 0.1489 154.5001E-080.00021213 31.30353380 9770 0.1113 max=(t)=0.4489 N/mm2與2.12計算成果比較可知,不會產生有害裂縫。2.18、混凝土所需保溫(隔熱)材料厚度計算 (m)=0.5Hi(Tb-Tq)Kb/(Tn-Tb)=0.06 其中Kb-傳熱系數修正值1.3 注:在混凝土表面先覆蓋一層塑料薄膜,然后覆蓋一層60mm厚草袋,澆水保濕養護,同步在草袋上面再覆蓋一層厚塑料布,減少水分蒸發。六 混凝土澆筑順序和施工30、進度籌劃1、底板施工總體辦法及分析1.1施工辦法:底板施工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采用斜面分層推移式持續澆筑。1.2分段因素:1)、底板過長、過寬、過厚。2)、高低跨處混凝土模板支設需要。3)、施工及混凝土供應能力。4)、場地條件,無法布置多臺混凝土輸送泵車。1.3施工分段: 段1:11/3軸/A軸C軸 施工縫留置于C軸南距C軸4m處段2:1/01軸A、B區交界面/C軸E軸 施工縫留置于E軸斜坡處(按導墻留設)段3:A區E軸以北某些提成一段段4:B區防水板某些提成一段,施工縫留置于A、B區交界處。1.4底板施工順序:1)總體順序:段1段4段2段32)施工分析:a) 段1處較平整,標高相對統一,與其她31、專業牽扯問題較少,預留預埋埋件較少,影響施工問題較少,可先施工。b) 段4在段2東部,且段4較段2頂標高低諸多,段4施工完畢后對支設段2模板有利,且段2處集水坑、埋件、工藝管等較多,需要時間多,段4僅為普通板,故可先施工段4再施工段2。同步段2施工完畢后,可以加快B區構造主體施工。c) 段2與段3之間高差較大,先施工低處段2后,在段2相應位置預埋段3模板支撐埋件,再施工高處段3是合理選取。2、詳細施工工藝2.1依照現場混凝土供應狀況,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層推移式持續澆筑辦法,施工示意圖如下:平面推移式澆筑示意大體積混凝土斜面分層澆筑示意2.2、混凝土澆筑工藝1)、本工程基本底板澆筑采用由一邊退向另32、一邊、斜面分層澆搗澆筑辦法澆筑,分層澆筑厚度控制在50cm,見上圖。2)、基本底板澆筑每處配備8臺(4用4備)振動棒,依照混凝土澆筑時自然坡度,在每個澆筑帶先后布置兩道振動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點,解決上部混凝土搗實,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腳處,保證下部混凝土密實,澆筑方向由前去后退澆,振動器也相應跟上,以保證整個混凝土澆筑質量。3)、在澆筑過程中,混凝土振搗是一種重要環節,一定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撥,快插是為了防止上層混凝土振實后而下層混凝土內氣泡無法排出,慢撥是為了能使混凝土能填滿棒所導致空洞。在振搗過程中,振搗棒略上下抽動,使混凝土振搗密實,插點要均勻,插點之間距離控制在533、0cm,離開模板距離為20cm。采用單一行列形式,不要與交錯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搗點時間要掌握好,不要過長,也不要過短,普通控制在2030s之間,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漿,不浮現氣泡,混凝土不再下沉為止。振搗過程中,避免觸及鋼筋、模板,以免發生移位、跑模現象。4)、除了鋼筋稠密處,采用斜向振搗外,其他部位均采用垂直振搗,振搗點距離為300400mm,插點距模板不不不大于200mm。5)、泵送開始時泵管內水及稀砂漿坑上解決,別的減石砂漿由端部軟管均勻分布在澆筑工作面上,防止過厚砂漿堆積。6)、在澆筑過程中對的控制間歇時間,上層混凝土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澆筑完畢, 并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插入下層34、5cm,使上下層混凝土之間更好結合。7)、底板混凝土表層進行二次振搗,以保證混凝土表面密實度。待第一混凝土振搗完畢20-30min并已澆筑出一定面積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再進行第二次振搗 。2.3、泌水解決砼在澆搗過程中,游離泌水順砼坡面流至基底,流向墊層上預先做好集水井,由小型潛水泵抽出;澆至最后游離泌水和浮漿泵抽至坑外。2.4、砼底板面層抹面當底板砼按基準標高面澆完一定數量后,在砼初凝前,用鋁合金長括尺表面刮平,這是第一遍。第二遍待收水后,表面沿鋼筋位置浮現收水裂縫(也就是砼下沉密實),可用木抹子揉搓,閉合收水裂縫。第三遍在砼初凝后、終凝前,還在沿鋼筋位置上面浮現細裂縫,再用木抹子揉搓,閉合裂35、縫,用木抹子抽出細毛。在墻體二邊200寬,用鐵抹子抹光,便于彈線時周邊清理建筑垃圾。必要時還可增長抹面次數。表面解決結束稍待收水后,及時覆蓋保溫材料。 3、特殊部位施工3.1、因本工程設備基本、地溝、集水坑較多,該部位施工應重點對待。該某些重要集中在段2某些。對于段2某些施工擬采用“先局部后整體,先豎向后水平”施工辦法。3.2、施工分析及采用辦法:由于正八邊形地坑與段2平面標高高差相差較大(2.95m),如下圖同步由于該處預埋件M-5、M-6較重,其中M-5重1.2t/塊,M-6重達3t/塊,安裝需要預先留設基本支撐,故在進行段2施工時,先將正八邊形地坑處施工完畢,再進行段2整體底板施工。同步36、在進行正八邊形地坑混凝土澆筑時,由于高差較大,亦不能一次施工完畢,考慮分層澆筑,先施工至標高-8.25mm,埋設預埋件安裝用支撐埋件(詳見預埋件安裝一節),再第二次澆筑至-6.75m,別的某些與段2底板整體統一澆筑。4、有關工序施工配合同步由于工程特殊性,使本工程又具備新特點,有關工序也影響著底板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4.1 導墻模板支設依照設計及規范規定,導墻高度為300mm,故模板采用用定型鋼模板進行支設。依照需要,在墻體兩側,由墻體豎向鋼筋焊出20鋼筋(間距不不大于500mm),作為模板底部支撐,模板之間穿一道止水螺桿,4.2 集水坑模板支設由于集水坑尺寸較小,故采用采用15mm厚膠合板37、做面板,采用50mm100mm木方支撐方式,同步為避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上浮,無鋼覆面集水坑,在底部模板底留設60mm透氣孔,并設豎向支撐,在支撐上鋪設一層10mm鋼板,并依照需要堆放沙袋。模板模板支設如下圖所示:集水坑模板平面示意無覆面模板板底留設透氣孔有覆面集水坑模板剖面示意圖4.3 E軸處高差較大基本模板支設在進行段2時留設模板支撐用預埋鋼筋,作為模板支撐點。由于該處為單側模板,故在高差處搭設一圈雙排腳手架形成支撐整體,做為支撐本體,同步雙排腳手架用斜撐支撐加固。對拉螺桿一端與基本(或墻體)內主筋焊接。如下圖所示:4.4預埋件安裝因安裝預埋件需要,正八邊形地坑施工中先澆筑500mm,埋38、設支撐預埋件(10mm厚400400鋼板),以M-5為例簡介如下:預埋件平面支撐件詳圖在平面圖上所示1-6處安裝好預埋支撐件(支撐件詳圖),調節螺栓高度范疇(500mm)及埋件周邊500mm范疇內在進行底板混凝土澆筑時暫不澆筑,采用快易收口網分隔,待基本底板完畢后預埋件精度調節到圖紙規定期在用高強度灌漿料進行二次澆筑。5、各施工段起止及施工縫留置與解決5.1各施工段起止第一段(段1)由南部向北澆筑,止于段1與段2施工縫。第二段(段2)在完畢正八邊形地坑澆筑(澆筑至-6.75m)后,由南部段1與段2施工縫向北澆筑至段2與段3施工縫。第三段(段3)在段2施工完畢后,由段2與段3西面施工縫自西向東將39、段3施工完畢。5.2混凝土地板與側墻相連接施工縫,按設計在導墻上設立500寬橡膠止水帶(或鋼板止水帶),當墻厚度超過1m后設立兩道。5.3底板段與段之間施工縫留置形式如下圖所示,止水帶按規定埋設。為保證施工縫按預定設計成型,平面施工縫處采用快易收口網進行支模、導墻采用定型鋼模板支設。段1與段2之間施工縫留置形式段2與段3之間施工縫留置形式段2與段4之間施工縫留置形式5.4 施工縫處置1)在已硬化混凝土表面,應清除浮漿、松動石子及軟弱混凝土層。2)在上層混凝土澆筑前,應用清水沖洗混凝土表面污物,并應充分潤濕,但不得有積水。3)混凝土應振搗密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6、泵車放置位置及現場平面布置40、圖施工過程中泵車可以恰當調節以獲得最佳施工作業面,對于泵車無法覆蓋部位(該部位較少)可采用塔吊進行混凝土運送。7、混凝土保溫及保濕養護6.1 依照計算,本工程在混凝土表面先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再覆蓋一層60mm厚草袋,澆水保濕養護,同步在草袋上面覆蓋一層厚塑料布,減少水分蒸發。6.2 對于E軸處墻體,采用澆水養護較為困難,采用噴涂養護劑方式進行保濕養護,同步外側懸掛一層60mm厚草袋,草袋外側并覆蓋一層厚塑料布6.3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并應經常檢查塑料薄膜或養護劑土層完整狀況,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6.4 保溫覆蓋層得拆除應分層逐漸進行,當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最大溫差不大于20時,可所有拆除。841、施工進度籌劃段1段4段2(八邊形地坑)段2整體平面段3混凝土強度級別C30P8C35P8C30P8C30P8C30P8混凝土方量1400m3112m3200950290預計澆筑持續時間28h2h4h19h6h施工開始日期.8.10.8.14.8.20.8.22.8.25備注七 重要應急保障辦法1、混凝土保障供應辦法依照現場狀況,為保障混凝土生產供應,在選用新奧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作為本工程施工混凝土主體供貨商,選取另一家混凝土公司作為備用供貨商。同步,多廠家制備預拌混凝土工程,應符合原材料、配合比、材料計量級別相似,以及制備工藝和質量檢查水平基本想聽那個規定。2、混凝土運送過程中應急保障辦法運42、送過程中浮現離析或是摻加外加劑進行調節時,攪拌運送車應進行迅速攪拌,攪拌時間不應不大于120s,運送過程中,禁止向拌合物中加水,若補充外加劑或迅速攪拌已無法恢復混凝土拌合物工藝性能時,不得澆筑入模。3、施工過程中機械故障應急保障辦法施工前,設專人對施工機械進行檢查,及時發現排除故障,并進行維修保養,達到最佳使用狀態。施工過程中,設專人負責看守機械設備,及時排除小故障,保證施工過順利進行。對于大型設備,如混凝土泵車,做到一用一備,萬一浮現緊急狀況,及時啟用備用機械,保障施工不受影響。八 特殊氣候條件下施工在混凝土施工階段應掌握天氣變化狀況,特別在雷雨季節和寒流突然襲擊之際,更應注意,以保證混凝土43、持續澆筑地順利進行,保證混凝土質量。1、物資準備依照工程需要和季節施工特點,應準備好在澆筑過程中所必要抽水設備和防雨、防暑等物資。2、炎熱天氣條件下施工炎熱天氣澆筑混凝土時,應采用冷水攪拌混凝土,一定條件下宜采用遮蓋、灑水、;拌冰屑等減少混凝土原材料溫度辦法,混凝土入模溫度宜控制在30如下,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進行保濕保溫養護;條件允許時,應避開高溫時段澆筑混凝土。3、冬季施工本方案暫不涉及。4、大風天氣下施工大風天氣下澆筑混凝土時,在作業面應采用擋風辦法,并應增長混凝土表面抹壓次數,應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和保溫材料。5、雨雪天氣下施工雨雪天氣不適當露天澆筑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突遇大雨或大雪天氣時,應及時在構造合理部位留置施工縫,并應盡快中斷混凝土澆筑,對于已澆筑尚未硬化混凝土應及時進行覆蓋,禁止雨水直接沖刷新澆筑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