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穩定斜坡治理項目高邊坡危巖清除專項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685875
2023-06-30
18頁
71.04KB
1、高邊坡危巖清除專項施工方案xx市xx縣良天子不穩定斜坡治理工程A區危巖清理專項施工方案批準:審核:編制:xx市基礎工程有限公司xx縣良天子不穩定斜坡治理工程項目部xx年一月目 錄一、工程概況3二、施工方案41、編制依據42、編制原則53、施工方法54、工藝流程6三、安全技術措施131、清理樹木安全技術措施132、腳手架搭設安全技術措施143、清理危石安全保證措施15一、工程概況本區段清除工程范圍包括對陡崖表面危巖(WY1-WY5)人工清除及斜坡體孤石、浮土的清理,其中陡崖區域為整個陡崖表面,清除深度根據實際裂隙切割情況將松動巖塊進行清除;斜坡上的孤石、浮土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現場確定,對于暫置于坡2、面的孤石進行人工解體后轉運出斜坡,浮土清除主要針對斜坡坡面陡峭,植被較少的區域,但散步至坡面的浮土層厚度不宜超過0.5m。A區清除工程清理危巖共五處,設計方量約10106方(其中WY1:2839方、WY2:1338方、WY3:3196方、WY4:2235方、WY5:498方)。根據現場實地考察,該區域地勢險峻,掛網區域的危巖體基本涉及到WY4西側的整個坡面,長約120m,標高處于339.9m427m,均高差約為70m,分布面積約為8400m2;而設計危巖區(WY1-WY4)處于整個掛網區域的下部,為此實際危巖清除范圍比設計有所增加,經測算各個危巖區上部增加的危巖體清除量分別為(WY1上部增加量3、21m長23m高1.5m厚=724.5m3:WY2上部增加量14m長29m高1.5m厚=609m3:WY3上部增加量24m長22m高1.5m厚=792m3:WY4上部增加量21m長24m高1.5m厚=756m3)共計2881.5m3;巖體結構及裂縫發育程度和走向分布特征綜合分析,WY1WY4危巖體不是單體,且巖石節理發育嚴重;大部分危巖體裂縫是上下貫通,下部局部懸空,形成凹巖腔;上部松動的塊體較大,危巖體極有可能掉落滑塌,施工過程中處于極不安全狀態;原擬采取上部掛安全繩,施工人員系好安全帶懸空逐層清危,清理下來的危石自由下落,施工安全無法得以保證。為此為了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和質量,現對A區危4、巖的清除制定本方案。根據危險性綜合分析WY1-WY3范圍內所涉及到的危巖相對于WY4較平緩,而且危巖單體相對較小。為了確保在施工工程中的安全,方案中將其A區掛網區域的危巖體分兩段處理(WY1WY3為第一段、WY4為第二段)。二、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由xx市高新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的xx市xx縣良天子不穩定斜坡治理工程施工圖紙、施工合同及建設單位有關要求、現場實際情況和本單位實際施工能力。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DZT0219);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 );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鐵路沿線斜坡柔性安全防護網規程(TB/T3089- )。危巖清除工程質量檢驗5、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 ,備案號J84-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 )。當地政府有關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文件及驗收標準。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國家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和標準。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2、編制原則須符合以上編制依據堅持并確保“安全第一,質量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質量思想。切實搞好環境保護,對廢水、廢碴治理有效。3、施工方法施工總體思路是先防護后施工,先浮石、浮土后危巖石,邊施工邊監測,從上至下逐層清理,對于浮土浮石采用人工撬除清理的方法,對于危巖體采用人工機械配合鑿成小塊,然后清除。針對浮石浮土采取一看、二敲、三撬的作業方法,對6、可能隨時滾落的零小危石、活石按輕重緩急定人、定時處理; 對于危巖體采用機械鑿孔,鋼契擠壓的方法進行破碎作業。對暫時無法處理的危石,指派專人進行重點監控,全面排查;無法排除的危石進行加固并安裝防護網,指定專人長期看護,隨時記錄危石動態信息;看護現場人員進行不間斷巡查、抽查和夜查,確保行車安全。逐層清除,逐層掛網。每清除完一層危石,立即進行掛網施工。該區第一施工段全長65m,按長度均分兩個小段,平行流水作業。第二施工段全長21m,交叉作業。因清危石量及施工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施工進度有一定的減緩,施工工期可能會延長。4、工藝流程清理危石工藝流程:清除陡崖體上的樹枝搭設雙排連墻腳手架(一級防護和7、錨桿施工平臺架)二級防護清除掛網區域頂部浮土、浮石掛GPS2型主動防護網拆除上部腳手架清理下部危巖體準備工作測量放線:將WY1-WY3三塊危巖體涉及到的掛網區域的具體位置,在現場測量放樣,把危巖體在圖上的位置明確的表示在地貌上。將掛網區域的樹枝采用人工清除。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擬定采用的清除方式(人工清坡)及擬采用的機械設備。根據測算危巖體單體大小和機械設備的力的作用,以及危巖單體掉落在腳手架桿件上的可能性,及搭設高度,綜合選擇腳手架的材料,同時計算其工程量,聯系材料進場。清危石機械設備的進場。清除陡崖體上的樹木砍樹前采用人工開挖的方式把通往危巖區的人行便道開通,因坡度較大、地勢險峻,開挖時必須系8、好安全繩、戴好安全帽,并邊開挖邊搭設臨空側人行道安全防護架,掛安全防護網。A、砍伐施工方法工人系好安全帶,從山頂放安全繩,上方派專人監護,逐層砍伐,并清除。伐樹前,將周圍有礙砍伐作業的草叢和藤條清除。伐樹作業時,手腳應放在適當的位置,防止被斧、鋸劃傷。樹木全在邊坡上,為此砍伐樹木時只能在樹木上側,不能從倒落方向開始鋸樹。不得多人在同一處對向砍伐或在安全距離不足的相鄰處砍伐。樹木傾倒的安全距離為其高度的1.2倍。砍剪的樹木全部沿陡崖坡面向下倒,使其直接滾落至坡腳,然后再次進行樹枝的清理。同時倒樹的范圍內應有專人看守,不得有人逗留,防止砸傷人。現場工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B、砍伐樹木注意事項高處墜9、落:a、在陡峭的山體砍伐樹木要使用安全帶,安全帶要系在砍伐口的上方,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b、砍樹工作人員站穩把牢,不可攀抓脆弱和枯死的樹枝,不應攀登較細且高的樹木;c、使用梯子時要有一定的坡度,并要有專人扶持或綁牢;高空落物傷人:a、砍伐的樹木下面和倒樹范圍內應有專人監護,不得有人逗留,防止砸傷行人;b、砍鋸樹樹木人員在所砍鋸樹枝要斷時通知其它人員注意,同時注意倒落方向;搭設雙排連墻防護腳手架該區域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地勢較陡,危巖體有局部位置懸空,坡度大,高差在50m左右,局部高差可達100m,水平距離約80m。為了施工作業安全,現在其危巖陡崖表面順坡度至上而下搭設雙排連墻腳手架,作為危巖清除10、的一級防護。根據施工條件,運輸車輛無法直接到達施工場內,鋼管、扣件只有靠人工轉運至施工場地。A、因腳手架高度較大,先對其腳手架作如下構造要求及措施。腳手架地基處理:腳手架立桿直接置于先修施工便道上,地質堅硬,具有良好的持力能力。局部位置下部需要50mm厚設置木墊塊,所有基礎必須平整,不得懸空。立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相連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連立桿的對接接頭不應設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對接接頭在高度方向上錯開的距離不得大于500mm,各接頭與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11、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頂層立桿采用搭接時,最小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各螺旋扣件緊固,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立桿距離不得小于100mm,立桿頂端應高出頂層水平桿1.5m。立桿橫距b=1.5m,主桿縱距L=1.0m,內立桿距墻0.5m。腳手架步距h=1.8m,腳手板只在作業面搭設,腳手架與危巖連接點的位置,其豎向間距H1=2h=21.8=3.6m,水平間距L1=2L=21.5=3m。縱向水平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大橫桿置于小橫桿之下,在立桿的內側,用直角扣件與小橫桿連接,同步大橫桿四周要交圈,每部腳手架大橫桿中間設一根牽桿。縱向水平桿應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少于3跨。縱向水平桿連接應12、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應惡客采用搭接,應等距分布的螺旋扣件連接。縱向水平桿的接長規則,同一跨內的相連兩桿,不得同時出現接頭,隔一跨內的兩桿的接頭相互錯開的距離大于500mm。接頭應盡量靠近主接頭設置,接頭中心與主節點中心距離大于1/3L。小橫桿:每一檔內外立桿、每一步都必須設置小橫桿,并采用十字口扣件緊固,大橫桿與小橫桿采用十字扣件連接。小橫桿伸出外挑立桿邊緣距離不小于10cm,求長度要去基本一致,最大不超過20cm。小橫桿應在立桿分上下兩層相向布置。小橫桿位置的確定,因為腳手架事先是用來清理危石作防護和操作平臺,之后用作錨桿施工平臺。每層錨桿都有確切的數據,為此為了避免二次搭設,在搭設小橫桿時,13、小橫桿的間距應符合施工錨桿的要求,并嚴格按照要求執行。剪刀撐:腳手架剪刀撐隨立桿縱橫向水平桿同步搭設,沿價高連續布置。并在整個場面上連續布置。各剪刀撐岸三步三跨設置一道,剪刀撐相交點處于砼一條直線上,并沿價高連續布置。剪刀撐的連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長度不小于1m。并用不少于2各旋轉扣件連接,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的距離不小于10cm。剪刀撐的一根斜桿扣在立桿上,另一根斜桿扣在小橫桿伸出的端頭上,兩端分別用旋轉扣件緊固。腳手板:清危操作平臺采用0.253m竹腳手板鋪設。采用對接平鋪,平鋪處設兩道橫向水平桿,板端懸出長度和橫向水平 間距為130150mm,其板端均應與支承桿可靠地固定。腳手板的兩端14、應采用直徑為4mm的鍍鋅鋼絲各設兩道箍。連墻件:連墻桿采用剛性連接,垂直間距不大于3.4m,水平間距不超過4.5m,連墻桿用直徑483.5的鋼管,連墻桿應固定在巖體面穩定位置處。預埋桿的設置,當下部腳手架搭設至待設連墻件的位置時,事先將其表層松動的巖塊經過人工或機械的方法對其清除,直至穩定巖層表面,然后采用風鉆在巖石上鉆孔40mm,深度0.5m,鉆孔開口方向,最好順坡面開孔;之后安置一根32mm鋼筋,外露部分彎起長度為60mm,方向同腳手架小橫桿方向;最后將其鉆孔空隙用砂漿充填。待砂漿強度達到一定值時,將預埋連墻鋼筋和腳手架小橫桿采用焊接的連接方式連接,使其整個腳手架和巖體形成一個整體,起到腳15、手架加固的作用,增強穩定性。防護柵欄:在連墻防護架的內側桿上,滿掛竹跳板。竹跳板橫向布置,排列緊密,用鐵絲綁扎牢固,能夠起到阻止清理下來的危石翻滾的作用,大大降低危險性。B、第一施工段的一級防護搭設。第一施工段全長約65m,從西向東0-15m范圍內搭設于施工便道路堤頂部,距離危巖體高差約10m的位置處作為腳手架的基礎;15-65m范圍內因路堤頂部坡度較大,腳手架鋼管不能直接從坡面上開始向上搭設,必須搭設于施工便道上,但搭設至路堤頂部時距危巖腳有約5m的水平距離,為此需像危巖體腳移動3m之后再向上搭設(上部危巖體有懸空部分,不能直接移動5m)。并順坡搭至掛網區域頂部。C、第二施工段的一級防護搭設16、。第二施工段需直接從坡腳往上搭設;因該段區域邊坡地勢較陡,需事先在其危巖體下部搭設一個5m寬25m長的滿堂腳手架,用來作為上部危巖連墻腳手架(一級防護)的基礎。順坡搭設連墻腳手架(一級防護),當搭設至危巖腳時,先對其危巖21m長的范圍內用主動型防護網掛網防護,危巖兩側需延伸掛網2m,并采取加固措施對其進行加固,之后邊掛網邊搭設連墻腳手架,直到危巖體頂部。二級防護的搭設。沿施工便道外側搭設雙層防護腳手架,并用竹跳板雙層滿掛做圍擋,防止上部一級防護支擋不住的大致積石塊的滾落。防護腳手架構造要求同上。搭設時盡量多與現有樹木相連,橫桿最好置于樹木上側,高度6.0m,全長120m。能夠起到穩定腳手架的作17、用,外側斜撐傾斜度大于45度,小于60度,采用搭接連接。清理浮石、浮土及危巖體根據擬清除危巖體的大小,狀態,及所處位置,在一級防護架上搭設臨時支護腳手架,依實際情況在立面上,臨時腳手架應距擬清除危巖體有一定的距離,滿足搭設好的臨時腳手架上鋪竹跳板后能夠起到托護上部危巖體的作用;在搭設的臨時支護腳手架上橫向鋪設竹跳板,臨坡面端緊靠巖壁,另一端根據實際需要加長,并用鐵絲綁扎牢固,竹跳板上表面和巖體下表面緊密相觸,清理下來的危石落在該平臺上。在擬清危巖體的層面位置處的一級防護架上搭設清危操作平臺,綜合清除下來的危石在平臺上的運距,適當位置處設置下料井口,將清除下來的危石全部經過人工轉運至該處。在井口18、處安裝卷揚機(串桶)下料斗,該處下方井口大小的范圍內沒有任何障礙物,下料斗在該處能夠上下移動,直至地表出渣口(或除渣車車廂內)。清除危石的具體方法:a、浮土浮石采用人工直接撬除法。在安全員的監督下,同一水平操作平臺上,工人身系安全繩,用撬棍至上而下采用“一看二鼓三橇”的作業方法,進行浮石浮土的清理。對于較大的孤石,事先采用風鎬進行破碎使其成小塊,然后轉運至下料井口,用卷揚機(串桶)將石渣下放到出渣口。b、危巖體采用人機配合的方法進行清除作業。主要是經過機械鉆孔、鋼契擠壓分層破碎。采用風鉆按孔間距0.30.4m豎直和水平打孔,然后采用人工契入鋼契的方法,強行擠壓破碎孤石,然后轉運至下料井,經過卷19、揚機下(串桐)料。破除危石施工工藝流程為:鉆孔契入鋼契擠壓破碎孤石清理二次破碎對保留部分采用人工或小風鎬剔鑿處理清理。在對體積較大的孤石(危巖體)進行破碎時,布孔應選好自由面,鉆孔孔徑40mm,用YN-30型鑿巖機,一字型合金鉆頭,鉆孔孔距40cm40cm,呈線性或梅花狀布孔,孔深為欲破碎孤石(危巖體)高度的1.05倍。破碎時應經過至上而下、臺階式逐層破碎。每層破碎厚度為0.30.5m,每破碎一層后,將碎石清除干凈,再進行下一層破碎,直至全部清除。對于第一施工段循環上述步驟,每清除一層約5m,然后對其進行掛GPS2型主動防護網作業。對于第二施工段每循環上述步驟之前,必須將用于一級防護的防護網清20、除,然后進行主動防護網的施工。因每一循環上部危石的清理,少量危石向下滾落,導致一級防護腳手架有局部的損傷,甚至失穩,為此在進行掛網錨桿施工前,必須用人工將其不穩定的腳手架拆除后重新搭設。然后進行掛網作業。進入下一層危巖體清除及掛網。直到危巖清除完畢。三、安全技術措施1、清理樹木安全技術措施伐樹范圍內應布置警戒,非工作人員不得逗留、接近。在陡坡懸巖處砍伐樹木,應有防止樹木伐倒后順坡溜滑和撞落石塊傷人的安全措施;在山坡上嚴禁在同一地段的上下同時作業。上樹攀登剪樹木時,不應攀抓脆弱和枯死的樹枝;不應攀登已經鋸過的或砍過的未斷樹木;應使用安全帶,潮濕天氣注意防滑;使用梯子角度要合適,綁牢或有專人扶持。21、為防止樹木倒落在導線上,應設法用繩索拉向與導線相反方向,繩索應有足夠長度,以免拉繩人員被倒落的樹木砸傷;砍剪的樹木下面或倒落樹范圍內應設專用設專人監護,不得有人逗留,防止砸傷行人;上下樹時嚴禁隨身攜帶剪伐工具。樹枝接觸高壓帶電導線時,應使用絕緣繩索等絕緣工具使樹枝脫離帶電導線,嚴禁用插直接去取,人和繩索應與導線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電力線路有電不得攀登桿塔,樹木、繩索不得接觸導線。大風、大霧和雨天不得進行伐樹作業。不準帶火柴或打火機等火種。不準隨意點火。不準在林區抽煙。在林區嚴禁一切野外用火,對可能引起森林火災的機械用火。2、腳手架搭設安全技術措施應劃出工作標志區,禁止行人進入,同一指揮,上下呼22、應,動作協調,禁止在無人指揮下作業。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扣件時必須告知對方,并得到對方允許,以免墜落傷人。腳手架及時與巖體拉結或采用支頂,以保證搭設過程中的安全,未完成腳手架在每日施工前一定要確保架子穩定。作業層必須設置可靠的防護欄桿,防止墜落物體傷人。定期檢查腳手架,發現問題或隱患在施工作業之前必須加固處理,達到緊固穩定確保安全。嚴格控制施工荷載,腳手架上不得集中堆放施荷,確保較大的安全儲備。腳手架搭設完畢后必須經驗收合格,方可使用,任何班組和個人未經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腳手架部件。3、清理危石安全保證措施這個段根據清理危石高空、高危作業的性質,在施工前對清理危石人員、山上山下防護人員進行全面安23、全教育,要求人人掌握施工方案、作業標準、安全繩安全服等安全用品穿戴使用方法及高空作業應急措施。 在清理危石過程中應從以下幾方面確保安全生產。危石清理至上而下進行,避免在不同高度立體作業,嚴禁在不同高度同一坡面線進行清理作業。進入施工現場的施工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基本勞動保護用品(安全帽、安全帶、防滑鞋、手套),身系安全繩。危石清除前,及時清理危巖區內的人員及機械設備,在危險區邊界設立警戒哨、警示標志或拉設安全警示帶。施工時嚴格按技規要求設置防護,未設防護嚴禁施工。危石清理時,區域范圍內嚴禁進行施工作業。工地設專職安全員全面負責本工程安全保障工作。施工中由安全員牽頭值守現場,嚴密監控施工情況,出現24、險情及隱患立即處理和報告。隨時準備啟動安全應急預案。該區域處于果園路上側,地勢較陡,坡度較大。上側清理下來的危巖體如果兩級防護阻擋不住,很有可能沿坡面過滾落到果園路內側的排水溝里。該路段屬于鄉村道路,過往車輛和行人相對較多,在清理過程中該路段必須指派相關人員全程監護,必要時禁止通行。在進行清除松動危巖時,項目部必須派遣駐站聯絡員駐站登記要點,聯絡現場防護、施工人員,在安全的情況下,方可進行危巖清除車。危巖清理時需配備專人進行安全巡查及警戒對作業全過程進行監護預防事故的發生。在夜間需在作業地點四周懸掛警示燈并有專人守護預防她人進入作業場所而發生安全事故。當坡面上特別是施工人員的活動范圍內存在浮土或浮石時對可能因施工活動引起崩塌、滾落而威脅施工安全的宜予清除或就地臨時處理。對坡面上存在的存在的將來又發生崩塌可能性很大的個別塊孤危石若它們的崩落可能帶來防護的大量維護工作需要甚至超過防護的防護能力則宜對其進行適當的加固處理或予以事先清除。在進行危巖落石人工清除過程中嚴禁采用爆破法施工。避免因爆破震動產生新的危巖隱患區施工過程中必須按有關規范要求加強現場監督、管理。高處作業的工具應堆放平穩,工具應隨時放入工具袋內,嚴禁亂堆亂放和從高處拋擲石塊、工具、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