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萬㎡住宅小區塔吊安裝拆卸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6090
2023-07-03
18頁
101.77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二、塔吊基礎施工方案三、塔吊安裝四、附著方案五、塔吊頂升六、塔吊的檢查和驗收七、塔吊的拆卸八、安全技術措施九、防碰撞措施一、工程概況 1。1工程簡介淮安市xx房屋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xx王府7#、8、11、13樓、部分D3地下車庫工程建筑總面積約為2.2萬m2,地下車庫為一層框架,住宅樓主體框架結構,地下室1層,地上六層,建筑總高度22m。室內地坪設計標高0.000相當于黃海高程9。000m.本工程地處新建的小區內部,現場地形起伏不大,本工程周邊均有已建和新建工程,塔吊較多,但場地狹小,針對上面的問題應采取相應的方案來確保安全。本工程項目采用QTZ40C和QTZ63。01各一2、臺。為確保的施工安全,計劃將東塔加附墻超高,并將西塔高出東塔不少于6M,避免鋼絲繩相互纏繞,以滿足群塔施工的要求.1.2塔吊設置根據本工程施工需要,計劃采用江蘇正興建設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QTZ40C)塔式起重機和江蘇建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QTZ63。01)塔式起重機各1臺,東塔吊起升高度為32m,起重臂長48m,西塔吊起升高度為40m,起重臂長56m。48米(56米)22M32 40(38) 二、塔吊基礎施工方案因施工需要,東塔吊基礎設在13樓南側,西塔吊基礎設在7樓西側,具體位置見附圖,其基礎施工方案如下:2.1、東塔吊基礎頂標高為-4.60M,基礎為交叉梁結構5。55。5M,持力層3、土的承載力為fka=140kpa;西塔吊基礎頂標高為-4。0M,基礎為5.5*5.5M,持力層土的承載力為fka=140kpa。具體平面位置見塔吊平面圖.2.2、在基礎回填時,東、西塔吊在基座上砌筑370厚磚砌體護壁,內外粉刷防水砂漿。2。3、基礎經監理方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基礎砼澆筑完畢達到吊裝強度后,方可安裝塔吊.三、塔吊安裝3。1、塔吊工作參數塔式起重機為水臂架、下車變幅、上回轉、自升式多用途塔機,可廣泛應用于中、高層民用建筑或大跨度工業建筑。本機安裝拆卸方便,采用液壓頂升裝置來實現增加或減少塔身的高度,使塔機及時適應建筑工程的需要。3.2安裝準備(一)、安裝工具根據該塔吊第一次安4、裝高度40米及最重部件重量為3。2噸,本次安裝所需配備的工具具體情況如下所示:序號名稱規格數量備注1汽車式起重機25T1臺2起重鋼絲繩61920米3鐵絲8100米4大錘8P、2P各二個5活動板手18四個6手動葫蘆1T一個(二)、安裝準備1、組織安裝作業隊伍,工作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場地清理。清理、掃除場地內道路上的障礙物,保證具備應有的作業空間,作業區域上空無高壓電纜、電線。3、由塔吊司機對塔機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如下:、鋼結構件有無開裂與脫焊;、鋼絲繩是否牢固可靠,是否合乎要求,繩扎頭是否可靠;、各部電路及電氣元件是否正常;、對需拆卸的螺栓及銷進行浸油除銹處理,埋在地下部分要清除泥土;、5、轉動塔機安裝前應認真進行檢修、保養,對變形件及時修復,必要時全機作油漆。4、施工現場按三級保護標準安裝好電箱.5、按塔機說明書及基礎設計資料的要求,核對基礎施工關鍵部位質量。檢測幾何位置,尺寸誤差應在允許范圍內,測定水平誤差,準備墊鐵,塔機基礎施工應滿足設計強度要求。6、安裝注意事項: 、本機在三相五線制電網中使用,其中PE線必須連接塔身底座處(不能接塔身),且接地電阻不大于4。、塔機的前臂長度范圍以外的510m不應有高、底壓電線桿(低壓5m,高壓10m) 。、安裝前應首先搖測各部分的絕緣值不能低于0。5M,導線間、導線對地絕緣電阻值不能低于2M。3。3、塔機安裝 1、塔式起重機第一次安裝時高6、度為40米,塔身自下而上的組成為:底架、基礎節、過渡節、12節標準節,2#塔少一節.2、安裝底架:將已經組裝在一起的十字梁吊在混凝土基礎上,使底架保持水平,擰緊地腳螺栓。3、安裝基礎節:把基礎節吊裝在底架上固定好,注意基礎節上的踏步的一面塔身要于建筑物垂直.調整底座水平度,控制基礎節的垂直度在1/1000以內(如圖一所示)。圖一圖二 4、安裝一節標準節:將高度為2.8m的一節標準節慢慢吊裝在基礎節之上。安裝時,注意標準節上的踏步及梯子要和基礎節上的相對應,標準節之間的聯接采用M45的高強度螺栓,必須按規定達到4800N。M的預緊力矩(如圖二所示).5、在地面上將爬升架拼裝成整體,并裝好液壓系統7、,然后將爬升架吊起,套在標準節和基礎節的最后一個踏步上 (爬升架上有油缸的一面對準塔身有踏步的一面套入). 6、在地面上先將上、下支座以及回轉機構、回轉支承、平臺等裝為一體,然后將這一套部件吊起安裝在塔身節上。用4個銷子和4個M45的高強度螺栓將下支座分別于爬升架和塔身相連,注意引進梁要與建筑物平行(如圖三所示)。圖四圖三7、在塔頂上連好一節平衡臂拉桿,然后吊起塔頂用4個銷子固定在支座上,塔頂傾斜的一面要與吊臂處于同一側(如圖四所示)。8、在平地上拼裝好平衡臂,并將起升機構、配電箱、電阻箱等裝在平衡臂上,接好各部分所需的電線,然后,將平衡臂吊起來與上支座用銷軸固接完畢,再抬起平衡臂成一角度至平8、衡臂拉桿的安裝位置,安裝好平衡拉桿,再將吊車卸載)。9、吊起尾配重塊,放在平衡臂尾部.10、在地面上,先將司機室的電氣設備檢查好后,將司機室吊起至上支座的上面.然后,用銷軸將司機室與上支座連接好。11、起重臂與起重拉桿的安裝: 按要求的順序和長度組合起重臂節,用相應銷軸把它們裝配在一起.安上小車和吊藍,并把小車和吊藍固定在起重臂根部.把起重臂擱置在1米高左右的支架上,并將開口銷打開。 起重臂安裝時重心(含長短拉桿、牽引機構、載重小車,且小車位于起重臂根部)距起重臂前端19米處,組裝好的整體起重臂用支架放在地面時,全長范圍內支架不少于3個,且每個支架均應墊受力點,為方便穿繩,可分別支在兩邊主弦桿9、上. 按要求用銷軸將起重臂拉桿連接起來,固定在起重臂上弦桿的相應支架上。 檢查起重臂上的電路是否完善,并穿繞好小車牽引鋼絲繩. 用汽車起重機將起重臂總成平穩提升,提升中必須保持起重臂處于水平位置,使得起重臂能夠順利地安裝到上支座的起重臂絞點上。圖五 在起重臂與上支座連接完畢后,繼續提升起重臂使重臂稍微抬起,并將起升機構鋼絲繩繞過塔頂的安裝滑輪,按照要求連接好,然后開動卷揚機拉起拉桿,銷軸將其連接到塔頂的拉板上(如圖五所示)。松馳起升機構的鋼絲繩,把起重臂緩慢放下,使拉桿處于緊張狀態,然后,松脫起升鋼絲繩。12、吊裝平衡重:根據將平衡重吊裝到平衡臂上,并且固定好。13、穿繞起升鋼絲繩:將起升鋼絲10、繩從卷筒引出,經塔頂導向滑輪后,繞過起重臂根部的起重量限制器滑輪,再引向小車滑輪與吊鉤滑輪穿繞。最后將繩固定在臂頭上。14、把小車開至最根部,轉動小車上帶有棘輪的小儲繩卷筒把牽引繩盡力張緊。15、到此塔機安裝并未完畢,在這種狀態下絕對禁止塔機投入工作,必須在塔機加入兩個標準節(按下述方法),把底架的四根撐桿安裝好后,才能工作。16、指派專人檢查平衡臂及拉桿、吊臂和拉桿、配重組件等各部位,聯結軸栓、保險銷、開口銷的安全保險安裝情況,并實現檢查崗位制度.17、檢查各齒輪箱油面,各聯接部件的堅固情況,各鋼絲繩穿繞及卡緊固定情況。接通各電器線路,檢查塔機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0.5兆歐。才能進行初次的空載11、調試工作。18、初調目的是保證塔機頂升加節的吊裝安全,調好變幅限位使機構達到正常工作狀態.3。4、標準節安裝及注意事項1、將起重臂旋轉至引入塔身標準節的方向(起重臂位于下支座上引進梁的正上方)。如果加幾個標準節,則把要加的標準節一個個吊起依次排列在起重臂的正下方。2、放松電纜長度略大于總的爬升高度,將爬升架和下支座間用4個銷子穿入聯接好。3、油缸頂升前,在地面上先用引進小車將標準節鉤住,然后吊起標準節,置于引進軌道上,并由站在套架下平臺上的一人扶住該標準節,并來回跑小車,找出最佳平衡點,使得塔機的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梁的位置。實際操作中,觀察爬升架上四角八個導輪與塔身標準節主弦桿的間隙基本相同12、時,即可為理想位置。4、拆除塔身和下支座之間的四個高度螺栓,之前應檢查一下導向滾輪與塔身的間隙是否適當,間隙可在23mm左右,8只滾輪處的間隙應當一致,切忌一些大一些小。5、將頂升橫梁的掛板掛在塔身的踏步上,開動液壓系統使活塞桿全部伸出后,稍縮活塞桿,使套架上的爬爪擱在塔身的踏步上,套架上的兩只爬爪必須同時支撐在塔身兩根主弦桿的踏步上,不可只撐一邊。接著,油缸全部縮回,重新使頂升橫粱掛在塔身踏步上,再次全部伸出油缸,如此三次,塔身上方恰好有能裝入一個塔身標準節的空間,拉動小車,利用引進小車在橫梁上滾動,把標準節引至塔身的正上方,對準標準節的螺栓連接孔,縮回油缸到上下標準節接觸時,用4個M45高13、強度螺栓將上下塔身標準節連接牢固(擰緊螺栓一般應用省力扳手,預緊力矩4800N.M)推出引進小車,用吊鉤吊下引進小車,鉤住下一個要加的標準節,吊起標準節.6、按前述方法加入第二節后,將下支座塔身之間的四個連接螺栓擰緊。7、安裝好底架上的四個撐桿,至此,塔機才算安裝完畢。但必須經過檢查調試之后才可投入使用。8、塔機加節完畢,應旋轉臂架至不同角度,檢查塔身節各接頭處高強度螺栓的擰緊情況(那一根塔身主弦桿位于平衡臂正下方時,就把此弦桿從上到下的所有螺栓擰緊),預緊力距必須達到4800N.m。9、注意事項頂升前,檢查液壓系統工作是否正常,液壓油壓力應符合規定,保持穩定,活塞桿伸縮無卡阻現象。頂升橫梁的14、掛板在塔身的踏步上,到缸中的活塞桿全部伸出后,套架上的爬擱在踏步上這段過程中,必須認真觀察套架相對頂升橫梁和塔身運動情況,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頂升,非經查明真相和排除故障,不得繼續進行爬升動作。吊標準節時,嚴禁吊在塔身接頭平面內的對角線撐桿上。自準備加節拆除下支座和塔身之間四個高強度螺栓開始,到加完最后一個標準節,連接好塔身和下支座之間的四個螺栓結束,這個過程中嚴禁起重臂回轉及其它作業。加節時,必須采用吊鉤工作,調整高度限制器不起作用,使吊鉤靠近小車架,并拆除吊鉤上的防脫繩裝置,加節完后,再調好高度限制器,裝好吊鉤防脫落裝置.若要連續加幾標準節,則每加完一節后,用塔機自身起吊下一個標準節前,塔15、身標準節和下支座之間至少要擰緊對角線上的兩個高強度螺栓。所加標準節的踏步必須與已有的塔身節對準。注意檢查電纜線放松長度應滿足需要,嚴防電纜在移動中發生曲蹭、卡塞、擠刮傷。加節時,嚴禁人員爬出護欄外及站在被加的標準節上。風速超過四級時,禁止頂升作業,如在作業過程中,突然遇到風力加大,必須停止工作,并緊固螺栓,使上塔身連成一體。每次頂升作業后,應檢查并緊固各連接螺栓,調整好爬升套架滾輪與塔身標準節的間隙,操作桿拔到中間位置,切斷液壓系統電源等.首次頂升接高加節不宜太多,一般總高度控制在基本高度的80左右為宜,以后升高應先附墻后頂升加節的原則,附著裝置以上塔身的自由端高度最大不得超過22M。3.5、16、檢查調試與驗收 1、在塔機首次安裝完畢時,必須按說明書的方法進行安全裝置調整,包括: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幅度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制動器。 2、與此同時,應進行一次全面認真的檢查,檢查各連接部位(爬梯、護欄等)的可靠性,潤滑情況,各安全、限位裝置的可靠性,靈敏度等.并按BGJ建筑機構技術試驗規程進行整機試驗. 3、除自檢外,再派專業技術負責人員全面進行檢查驗收,并提交書面的驗收檢查報告。四、附著方案4.1、附著尺寸如果東塔受其它單位塔吊影響,將東塔增設標準節,塔吊滿足施工高度要求,設附著架一道,附著架由四根撐桿和一套環梁組成,使用時環梁套在標準節上,四根撐桿分別支承環梁四角,并保持17、在同一水平內,本塔機附著架與建筑物距離為3.5米,四根撐桿采用1686mm鋼管.4.2、安裝程序1、將環梁包在塔身外,用螺栓連接起來,再提升到附著點的位置。2、調整螺栓,使得頂塊能頂緊塔身。3、吊裝撐桿,并調整螺栓,使之符合長度要求.4、附著后用經偉儀進行檢測,并通過調整附著撐桿的長度及頂塊來保證塔身垂直度,塔身軸線和支承面的垂直度誤差不大于4/1000,最高錨固點以下的塔身垂直度不大于2/1000,并做好記錄。5、無論幾次,只有最上一個附著架處必須用內撐桿將塔身四根主弦頂死,其它附著架處不用內撐桿.五、塔吊頂升5.1、頂升前注意事項1、頂升前把要加的標準節一個個擺在大臂下面。2、調整好爬升架18、導向輪與塔身之間的間隙,以23為宜.3、放松電纜長度略大于總的爬升高度.4、在油缸開始運動前,必須檢查頂升橫梁是否處在正確位置。5、頂升前進行試運轉,正常后方可進行升塔或降塔。5.2、頂升中注意事項1、油缸開始運動前,必須檢查頂升橫梁是否處在正確位置,頂升上部是否處于平衡位置,否則應加以調整,使塔身前后兩邊平衡(調整方法:調整小車的位置,使得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橫梁的位置上,實際操作中觀察到爬升架上四角導向輪基本上與塔身標準節弦桿脫開時,即為理想位置)。2、爬升操作中,吊臂不能旋轉,油缸始終處于規定壓力。3、只允許單獨動作,嚴禁爬升與其它動作同時進行。4、當爬升套與塔身標準節脫離后,禁止起吊19、重物.5、頂升過程中起重臂應保持在正前方位置(引進標準節方為前方).6、頂升過程中,回轉機構必須處于有效的制動狀態。7、若連續加節,每加完一節后,用塔身自身起吊下一標準節前,塔身標準節和下支座之間的高強度螺栓要全部擰緊。8、所加的標準節必須與已有的塔身標準節對齊.5.3、頂升程序1、吊起一個標準節放到引進橫梁上,調整小車位置使得塔吊重心落在頂升油缸的位置上。2、將頂升橫梁頂在塔身的踏步上或將頂升橫梁兩端放入標準節頂升塊槽中。3、開動液壓系統,使活塞桿全部伸出后,再稍縮活塞桿,使爬爪擱到塔身的踏步上,然后油缸全部縮回,頂升橫梁又頂在塔身踏步上或頂升塊槽中。4、再次開動液壓系統,使活塞再次全部伸出20、油缸,此時塔身上方剛好有一個能裝一標準節的空間。5、利用引進滾輪在外伸框架上或引進橫梁上的滾動,把標準節引至塔身的正上方,縮回油缸至上下標準節接觸時,用高強度螺栓將上、下塔身標準節聯接牢靠,即完成一個加節過程.6、縮回油缸至上下標準節接觸,用高強度螺栓將上、下塔身標準節聯接牢靠.7、若需繼續加節,則重復17過程。5。4、頂升完畢注意事項1、加節完畢,應旋轉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檢查塔身節各接頭高強度螺栓的擰緊情況,重點檢查下支座與塔身連接螺栓的緊固情況。2、塔機加節完畢,將爬升架下降到塔身底部并加以固定,以降低整個塔機的重心和減少迎風面積。3、塔機加節完畢,將操作手柄置于零位,并切斷液壓系統電源。21、六、塔吊的檢查和驗收6.1、塔吊基礎1、塔吊基礎砼強度必須達到設計程度。2、基礎頂面水平誤差不大于5mm。3、基礎周邊有完善的排水設施 。6.2、金屬結構1、金屬結構件不得有變形、銹蝕和裂紋。各焊接部位不得開焊。2、高強度螺栓連接面不得有灰塵、油漬和銹跡.必須使用力矩扳手或專用扳手,按裝配技術要求擰緊。設有防松雙螺母的連接部位,螺母數量不得隨意減少。3、主要構件由于銹蝕使結構的應力增大,當超過原設計計算應力的15%時,應予以報廢;構件的銹蝕深度達到原厚度的10%時,亦應予以報廢。6.3、卷筒和滑輪1、卷筒和滑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以報廢:、裂紋和輪緣破損;、卷筒磨損量達到原壁厚的10%; 、滑22、輪槽底的磨損量超過最外層鋼絲繩直徑的25%;2、卷筒兩側邊緣的高度應超過最外層鋼絲繩直徑的2倍。3、鋼絲繩在卷筒上的固定應牢固,鋼絲繩放出最大長度后,卷筒上的鋼絲繩至少應保留3圈.4、滑輪上應設有鋼絲繩防脫槽裝置,防脫槽裝置與滑輪最外緣間隙不得超過鋼絲繩直徑的20。6.4、吊鉤1、吊鉤的選擇應符合GB10051。1的規定,吊鉤應設有防脫棘爪。2、吊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以報廢:、20倍放大鏡觀察吊鉤表面有裂紋或破口;、鉤尾和螺紋等危險斷面有永久變形;、掛繩處斷面磨損超過原高的10%;、芯軸磨損量為其直徑的5;、開口度比原尺寸增大15%.6。5、鋼絲繩1、從卷筒上拉出鋼絲繩時,應防止鋼絲繩打環、23、扭結、屈折或亂繩。2、鋼絲繩每月至少潤滑一次。3、應選用與鋼絲繩相應的壓板、楔開套、錐套、繩卡、軋制接頭。4、卷揚機在任何狀態下留在卷筒上的鋼絲繩應不少于3圈.5、鋼絲繩采用繩卡固接時,繩卡數量不得少于3個,繩卡間距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7倍,繩頭距最后一個繩卡的長度不小于140mm。繩卡鞍板應在鋼絲繩受力一側,不得正反交錯設置繩卡。鋼絲繩受力前,固定繩卡,受力后再度緊固繩卡.6、鋼絲繩的報廢、鋼絲繩磨損或銹蝕致使鋼絲繩的名義直徑減少7時,鋼絲繩應予以報廢。、鋼絲繩出項下列變形,應予以報廢:波浪形;籠狀畸變;繩股擠出;鋼絲擠出;繩徑局部增大;繩徑局部減少;鋼絲繩被擠扁;扭結或彎折。七、塔吊的拆卸24、1、塔吊的程序與安裝程序相反,依次為:標準節平衡重鋼絲繩起重臂平衡臂塔帽回轉套架標準節基礎節,即后裝的先拆,先裝的后拆。但是,在拆卸過程中不能馬虎大意,必須注意以下幾點:2、拆卸作業前,應組織全體拆卸人員重新學習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技術交底,落實每項工作.3、拆卸作業人員職責分工明確,堅守崗位,必須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并觀察塔機上部下降動態,做好遇到情況立即停機檢查,做到故障末排除后不行繼續拆卸.4、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著防滑鞋和戴安全帽。5、液壓系統工作必須穩定正常,無卡阻,無漏油現象。6、塔身拆卸末降到規定高度,不得先拆卸附墻裝置。7、拆卸起重臂和平衡臂時,應先用綜繩將連接處綁好,并25、在兩端系穩繩,后拆卸軸銷,防止吊裝失穩。8、在拆卸各種銷軸時,應采取嚴密措施,防止銷軸、拉桿、鐵錘等高空墜落傷人.八、安全技術措施8.1、塔機安裝安全規則1、安裝前應對安裝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安裝作業前,組織學習安裝技術方案,每天對分項工作內容、技術要求、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等進行單獨交底。2、安裝人員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及塔機安全技術措施規定。3、進入作業場地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時要系好安全帶、著防滑鞋,冬季、雨季應采取防滑措施.4、安裝前必須對現場進行認真察看,地基基礎是否堅固,周圍電線、建筑物等情況.如遇條件限制不能保證安全距離,要與有關部門協商,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26、5、安裝人員要工作崗位明確,職責明確,既要堅守崗位,又要互相配合,工作時集中精力,全神貫注。6、塔式起重機安裝時嚴格按照安裝施工方案順序進行安裝。7、塔式起重機安裝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指揮,禁止多頭指揮。8、安裝時設置安全警戒區域,并有專人進行安全監護。9、安裝時各工程必須持證上崗,嚴禁非安裝人員進入安裝區域內,嚴禁酒后操作.10、安裝時對各安裝機構的潤滑、連接進行認真檢查。11、套架、回轉支承座、平衡臂、起重臂等大件吊裝作業前,技術負責人必須進行專項技術交底,每次起吊離地面20CM左右必須停機,檢查安全平穩性,確認安全后方可起吊。12、對長、大物件吊掛要保證平衡,綁扎牢靠,防止物件旋轉、擺動和27、碰撞。13、安裝基礎塔時遇6級以上風時禁止作業,頂升時遇4級以上風時停止爬升,并將塔身螺絲緊固。14、夜間作業時,必須有充足的照明設備。15、塔式起重機安裝完畢后,經有關部門測式合格試運后,方可使用。16、塔機質量檢測試驗合格后,應將安全操作規程標碑、塔機性能標碑、安全驗收標碑,立掛于醒目處,以提醒操作及其他相關人員。17、塔機交付使用前,必須向使用單位作安全技術規程交底,并作好交底記錄。18、塔式起重機安裝經使用后,必須每月進行定期檢查塔機性能情況,各桿件節點情況及索具情況。8。2、塔吊運行注意事項1、塔機長時間暫停工作時,吊鉤應起到最高處,小車拉到最近點,吊臂按順風向停置。為確保工程進度與28、塔機安全,塔機須確保駕駛室內24h有塔機司機值班.交班、接班人員應當面交接,交接時不得離開駕駛室,接班人員未到崗時,交班人員不得離機。交接班時應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2、塔吊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十不吊”的規定: 、指揮信號不明不準吊; 、斜牽斜掛不準吊; 、吊物重量不明確或超負荷不準吊; 、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裝放過滿不準吊; 、吊物上有人不準吊; 、埋在地下的物體不準吊; 、機械安全裝置失靈或帶病時不準吊; 、現場光線暗、看不清吊物起落點時不準吊; 、棱刃物與鋼絲繩直接接觸無保護措施者不準吊; 、五級以上強風天氣不準吊.3、塔機與信號指揮人員必須配備對講機。對講機經統一確定頻率后必須鎖頻,使用29、人員無權調改頻率。要做到專機專用,不得轉借.4、信號指揮人員應與塔機組相對固定,無特殊原因不得隨意更換信號指揮人員,信號指揮人員未經主管負責人同意,不得私自換崗.換班時應采用當面交接制。5、現場用指揮語言采用普通話。指揮語言應規范,防止發生指揮錯誤。6、指揮過程中嚴格執行信號指揮人員與塔機司機的應答制度,即信號指揮人員發出動作指令時,先呼叫被指揮的塔機,待塔機司機應答后,信號指揮人員方可發出塔機動作指令。7、信號指揮人員必須時刻目視塔機吊鉤與被吊物。塔機轉臂過程中,信號指揮人吊環視環顧相鄰塔機的工作狀態,并發出安全指示語言.安全指示語言必須明確、簡短、完整、清晰。8、起重工要掌握被吊物重心,按30、規定將被吊物綁扎牢固。在被吊物跨越幅度大的情況下,要確保安全可靠,杜絕發生散捆現象。9、起重工在作業前、作業中和交班時,必須對鋼絲繩進行全面檢查與鑒定,嚴禁使用不合格的鋼絲繩.10、特殊構件或設備,應編制專門的起吊方案,起吊作業根據起吊方案進行。11、做好塔吊的防雷接地,確保其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12、塔吊安裝后,須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3、塔吊安裝后,在無荷載情況下,塔身與地面的垂直度偏差值不得超過3。做好對塔吊的定期檢查工作,對塔身垂直度進行測量監控,并認真做好各項記錄。運轉使用后,施工期間每兩周一次,并且每次雪后、雨后必須對塔吊及基礎進行監測檢查,并作好記錄.發現不符合規定31、時,應及時調整.14、為便于夜間施工,確保夜間施工安全,除在塔吊上安裝足夠的照明設備外,在結構施工作業面的每一流水段內各設置一盞標志警示燈,以區分不同作業部位,提高工作效率。15、為了隨時掌握現場施工情況,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加強對現場的監控管理,有條件時,在塔吊大臂端部安裝攝像頭,連接至現場控制室,對施工現場進行全方位監控.可將攝像視頻輸出到塔機駕駛室,便于塔機司機觀察、發現情況,并提前采取相應措施。16、塔機上配置飲水桶和小便容器,達到文明施工的要求.17、不要隨便改變安全裝置,定期檢查安全裝置的準確性能18、塔機不工作時,不要讓重物懸掛在上面。19、停止工作時,記住切斷電源。認真維32、護保養塔機,仔細檢查易損件(如制動器、鋼絲繩等)。20、在維修操作、安裝和拆卸時,全體人員必須根據規定的安全規定穿戴和使用安全帶,頭戴頭盔。8.3、塔吊安裝安全監督網絡總指揮蔡國平安全監督張曉兵技術負責王宗義安裝負責張曉兵電焊于恒現司機屈國信起重李 玄電工杜公平指揮郭亞鋒1、總指揮:負責安裝全過程的組織、安排和協調以及安全總負責。2、技術負責:負責安裝前技術交底及安裝過程中的檢查、監督(包括基礎檢查)、安裝過程中的測試、安裝后的驗收及資料的收集整理.3、安裝負責:在總指揮和技術負責的領導下,具體組織作業人員按安全規程、說明書的步驟要求進行安裝作業,并負責過程檢查、協和指揮。4、安全監督:負責安33、裝現場安全及安裝協調、安全交底。5、現場指揮:在安全負責人的安排下,負責吊裝的指揮工作.6、司機:負責安裝過程中塔式起重機的駕駛操作。 7、起重:負責安裝過程中汽車吊的操作、吊裝件的綁扎、安裝等工作。8、電焊工:在安裝負責人的安排下,負責安裝過程中的電焊工作。9、電工:在安裝負責人的安排下,負責裝過程中電氣的安裝、調試工作。九、防碰撞措施 本工程為群塔施工,在施工組織設計時統籌安排,避免塔吊之間或其它建筑物、構造物之間的相互碰撞。 本工程在周邊均有塔吊(4臺),受最大影響的為東側塔吊,只要東塔吊起重臂超東時就有可能與之碰撞,所以起重臂超東時,必須要有專人指揮,起重臂超西時除北塔吊一點影響外,就不受影響. 本工地東西兩塔錯開一個標準節高度。 為了避免東塔吊大風時自由旋轉,在大臂的正下方,設置地錨兩個,兩錨之間間距不得小于6米,用鋼絲繩連接并掛在大鉤上,來防止隨風轉動,并在回轉的轉盤上用螺栓再次制動,并將大鉤收至根部且收到頂,避免大鉤與其它塔吊起重臂纏繞.定期定時進行塔吊工安全教育,每天班前教育,從思想上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