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辦公樓及生產廠房工程卸料平臺專項施工方案(1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6255
2023-07-03
18頁
298.67KB
1、xx片區xx產業園(一期)工程卸料平臺專項施工方案 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施工部署2四、主要施工方法2五、卸料平臺拆除4六、安全防護4七、卸料平臺計算書5八、應急預案128.1目的128.2組織機構及職責128.3應急響應預案128.4應急物資138.5注意事項13附圖115附圖216附圖317附圖418一、編制依據1.1施工組織設計1.2 各樓棟施工圖1.3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JGJ18-20121.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1.5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111.6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1.7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2、J13020111.8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1.9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JGJ80-91二、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xx片區xx產業園(一期)工程位于重慶市xx區。該項目總占地面積約為131畝,總建筑面積194292.91平方米。項目1#樓為10層辦公樓及3層裙樓生產廠房,其中3層頂面結構完成面標高為14.050,10層屋面結構完成面標高為39.250;7#樓為6層宿舍及吊2層食堂、商業,吊2層屋面結構完成面標高為10.450,屋面結構完成面標高為21.650;2#6#、11#17#樓為5層標準廠房,屋面結構完成面標高為23.750;8#10#樓為6層標準廠房,屋面結構完成3、面標高為23.650;1#、16#、17#樓范圍有2層地下室。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為丙類2項(設自動噴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使用年限:50年。2.2施工重點難點根據本工程的難點集中表現在工期緊,同時開工樓棟數量多,現場穿插流水作業現象普遍,導致材料用量周轉量巨大,現場管理難度極高,施工質量難以控制等問題。針對本工程特點難點,要求拼裝卸料平臺必須嚴格按照規范和方案要求,吊裝卸料平臺必須有專人持對講機指揮塔吊。施工管理人員需特別熟悉現場施工狀況,提前計劃材料裝卸量,合理安排施工作業,避免材料堆積影響施工作業。三、施工部署3.1技術準備熟悉及會審圖紙、配備必要的標準圖集和規范、規程。分別作好4、技術和安全交底工作,卸料平臺安裝使用前由項目部工程技術負責人向生產經理、工長等人作技術交底,由工長向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提出質量要求。3.2卸料平臺選型和平面布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本工程采用懸挑式卸料平臺,應每層布設2個卸料平臺的原則進行布置,鋼結構廠房如不考慮施工電梯則用卸料平臺,具體布置位置詳附圖5。該層施工作業完成后,懸挑式卸料平臺隨附著式升降腳手架轉移至需施工的上一層原位置安裝。安裝和搭設時必須滿足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施工進度要求,卸料平臺的支撐加固必須自成受力體系,不能與外腳手架相連接。3.2 卸料平臺參數主梁采用18a槽鋼,外次梁采用14#號槽鋼,內次梁3根12#,根主次梁鋼材種5、類為Q235鎮靜鋼。底部及側面踢腳板板均采用50mm厚木板封閉。鋼絲繩采用21.5(619)鋼芯鋼絲繩,鋼絲繩需用預埋環與邊框梁連接。設計卸料平臺按錨固段,0.8m,懸挑長度,4.2m,寬度2.5m。主梁每根主梁上滿焊3個HPB300直徑25的吊環(位置詳附圖1),吊裝平臺時使用外邊兩側吊環,卸料平臺拉結框架梁使用右側兩個吊環;次梁間距1.0m,與主梁用E50焊條圍焊接成片式桁架,焊縫厚度不小于6mm。3.3人員配備和注意事項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卸料平臺搭設位置需在塔吊可視范圍內。安裝平臺時配備:焊工(兼做安裝工)2名,安裝工1名,信號工1名。在安裝好后,經過項目方案編制人、技術負責人、安全總監6、生產經理以及相關人員驗收合格方可使用。四、主要施工方法4.1施工條件施工前應確認外架專項方案與現場實施中的卸料平臺位置是否相符,是否加設了雙立桿、預留了卸料平臺的位置。施工前應確認混凝土結構面已預留了直徑為20的2道U型鋼筋拉環,相應的上層邊框梁上是否預埋了2道直徑為20連接鋼絲繩的拉環。4.2施工工藝卸料平臺組裝卸料平臺吊裝檢查荷載試驗監理驗收后使用4.3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前應檢查構配件的焊接質量,幾何尺寸,并涂刷二道防銹漆。(2)構配件運至施工現場后,按照規范和方案要求焊接懸挑卸料平臺主次龍骨以及主龍骨上的鋼筋吊環,并在主次龍骨上焊接長度為200mm直徑25短鋼筋(平面位置詳附圖4)7、,焊接完畢后,插入方管圍擋并將其根部與型鋼焊接(E50焊條,焊縫厚度不6mm),所有上述過程均應在混凝土硬地面上按設計尺寸進行組裝,并保持整體平衡不扭曲。(3)卸料平臺加工制作完畢經過驗收合格后方可吊裝。安裝平臺吊索,吊索鋼絲繩采用21.5鋼絲繩,每個平臺4根。分別與卸料平臺上的4個25吊環連接,并用繩卡卡牢(每個繩頭必須有3+1個繩卡固定,且繩卡固定螺絲朝向受力主繩),每根鋼絲繩不少于6束。(4)利用塔吊的吊索分別將平臺的四個角上扣緊,保持基本平衡時,慢慢吊起平臺至安裝高度,將卸料平臺的槽鋼支腿伸入混凝土結構面預留的直徑為20的2道U型鋼筋里,嵌木方固定。(5)拉索為前后兩道四根鋼絲繩,使拉8、索與平臺之間4560夾角。拉索通過預埋在邊框梁上的拉環與建筑物連接,并用花籃螺絲調節收緊。避免因主受力鋼絲繩斷裂造成整個卸料平臺失去支撐的不安全因素,鋼絲繩與混凝土接觸處應加襯軟墊層,平臺外口應略高于內口150mm。(6)接好鋼絲繩調整完畢。荷載試驗合格且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松卸起重吊鉤,上下操作。(7)懸掛限載標牌,載重量不大于800KG,尺寸為:寬x高=800x1000mm。(8)使用平臺時,調節拉索上的花籃螺絲,收緊拉索,使平臺的豎向荷載通過拉索、水平荷載通過定位塊傳遞分別專遞到建筑物而不傳遞給腳手架。(9)平臺前端懸挑兩根鋼管,懸挑端長1米,用扣件與防護欄桿連接,并栓好兜網。卸料平臺的9、高度與建筑物的樓面大致相平,兩根主梁根部壓放在建筑物的邊梁上,并錨固于建筑物板面。五、卸料平臺的拆除(1) 架子拆除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設有專人指揮,嚴禁非作業人員入內。(2) 拆除的高處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穿軟底防滑鞋。(3) 拆除順序應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則,即先拆腳手板、斜拉桿,后拆橫桿、縱桿、立桿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則依次進行,要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除作業。(4) 拆立桿時,應先穩住立桿再拆開再后兩個扣件。(5) 連墻點應隨拆除進度逐層拆除。(6) 拆除時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10、以免墜落。(7) 拆除時如附近有外電線路,要采取隔離措施,嚴禁架桿接觸電線。(8) 拆除時不應碰壞門窗、玻璃、落水管、房檐片、地下明溝等物品。(9) 拆下的材料、應用繩索栓住,利用滑輪徐徐下運,嚴禁拋擲,運至地面的材料應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拆下的扣件或鐵絲要集中回收處理。(10) 在拆架過程中,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六、安全防護(1)所用鋼絲繩、槽鋼、鋼管等均須經過技術鑒定或見證方可使用。(2)平臺上標明容許荷載值,卸料平臺載重嚴禁超過容許荷載,并由專人進行監督。平臺堆放重物不得超過800kg;對重物數量要掛牌標識如下:為使材料在11、卸料平臺上的堆放荷載不超重,保證安全,經計算及考慮各種施工因素,卸料平臺上材料一次性堆放應不超過以下規定:鋼管: 50 根(4米以內) 扣件: 400 個木枋: 80 根 模板: 20 塊各種材料不得混放。(3)在平臺作業時,身體的重心應位于平臺內,不得在欄桿上站立,如有必要時必須系好安全帶。(4)嚴禁在高處拋扔廢棄物品,并禁止向卸料平臺仍砸物品,對平臺產生沖擊。(5)不許手拉鋼絲繩搖晃,或在平臺上跳躍。(6)使用塔吊予以吊裝,吊裝后經檢查合格,方可使用。吊裝用吊環用熱軋鋼筋制作,嚴禁用冷拉鋼筋制作。(7)卸料平臺左右兩側應與主樓有可靠連接,使用過程中不允許出現左右搖擺現象。(8)卸料平臺吊轉12、必須在項目安全員監控下進行,并由專業信號工和架子工進行操作。(9)在轉運平臺時,必須先將卸料平臺的提升用鋼絲繩與架體連接,再解除與建筑物之間的連接,再提升爬架,將卸料平臺轉至上面樓層。(10)使用時,卸料平臺主梁、鋼絲繩必須與主體結構直接形成受力體系,將平臺的荷載全部傳遞到建筑物上,禁止受力到外架上。(11)鋼絲繩與結構的錨固禁止錨固到一個點上,確保鋼絲繩與主梁的夾角在規定值4560以內。七、卸料平臺計算書7.1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扣件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2-200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13、00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建筑施工木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64-20087.2計算參數:懸掛式卸料平臺的計算參照連續梁的計算進行。由于卸料平臺的懸挑長度和所受荷載都很大,因此必須嚴格地進行設計和驗算。平臺水平鋼梁的懸挑長度4.2m,插入結構錨固長度1.5m,懸挑水平鋼梁間距(平臺寬度)2.5m。水平鋼梁插入結構端點部分按照鉸接點計算。次梁采用14,12號槽鋼U口水平,主梁采用18號槽鋼U口水平。次梁間距1.0m,外伸懸臂長度4.2m。容許承載力均布荷載1.50kN/m2,最大堆放材料14、荷載15.00kN。腳手板采用木板,腳手板自重荷載取0.35kN/m2。欄桿采用木板,欄桿自重荷載取0.17kN/m。選擇619+1鋼絲繩,鋼絲繩公稱抗拉強度1400MPa,外側鋼絲繩距離主體結構3.40m,兩道鋼絲繩距離0.90m,外側鋼絲繩吊點距離平臺3.00m。7.3次梁的計算次梁選擇14,12號槽鋼U口水平,間距0.90m,其截面特性為:面積A=18.51cm2,慣性距Ix=563.70cm4,轉動慣量Wx=80.50cm3,回轉半徑ix=5.52cm截面尺寸 b=58.0mm,h=140.0mm,t=9.5mm。(1)荷載計算1)面板自重標準值:標準值為0.35kN/m2; Q1 =15、 0.350.90=0.32kN/m2)最大容許均布荷載為1.50kN/m2; Q2 = 1.500.90=1.35kN/m3)型鋼自重荷載 Q3=0.14kN/m經計算得到: q = 1.2(Q1+Q3)+1.4Q2 = 1.2(0.32+0.14)+1.41.35 = 2.44kN/m。經計算得到,集中荷載計算值 P = 1.415.00=21.00kN(2)內力計算內力按照集中荷載P與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簡支梁計算,內側鋼絲繩不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最大彎矩M的計算公式為 經計算得到,最大彎矩計算值 M = 2.442.002(3)抗彎強度計算 其中 x 截面塑性發展系數,取1.05; f16、 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11.72106/(1.0580500.00)=138.65N/mm2;次梁的抗彎強度計算 f,滿足要求!(4)整體穩定性計算主次梁焊接成整體時此部分可以不計算 其中 b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b=5709.558.0235/(2000.0140.0235.0)=1.12,由于b大于0.6,按照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11)附錄其值用b查表得到其值為0.802,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11.72106/(0.80280500.00)=181.63N/mm2;次梁的穩定性計算17、 f,滿足要求!7.3主梁的計算卸料平臺的內鋼繩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作為安全儲備不參與內力的計算。主梁選擇16a號槽鋼U口水平,其截面特性為面積A=21.95cm2,慣性距Ix=866.20cm4,轉動慣量Wx=108.30cm3,回轉半徑ix=6.28cm,截面尺寸 b=63.0mm,h=160.0mm,t=10.0mm。(1)荷載計算1)欄桿自重標準值:標準值為0.17kN/m Q1 = 0.17kN/m2)型鋼自重荷載 Q2=0.17kN/m經計算得到,靜荷載計算值: q = 1.2(Q1+Q2) = 1.2(0.17+0.17) = 0.41kN/m經計算得到,各次梁集中荷載取次梁18、支座力,分別為P1=(1.20.35+1.41.50)0.452.00/2+1.20.142.00/2)=1.31kNP2=(1.20.35+1.41.50)0.902.00/2+1.20.142.00/2)=2.44kNP3=(1.20.35+1.41.50)0.902.00/2+1.20.142.00/2)+21.00/2=12.94kNP4=(1.20.35+1.41.50)0.902.00/2+1.20.142.00/2)=2.44kNP5=(1.20.35+1.41.50)0.402.00/2+1.20.142.00/2)=1.18kN(2)內力計算卸料平臺的主梁按照集中荷載P和均布19、荷載q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懸挑卸料平臺示意圖 懸挑卸料平臺主梁計算簡圖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主梁支撐梁剪力圖(kN) 主梁支撐梁彎矩圖(kN.m) 主梁支撐梁變形圖(mm)外側鋼絲繩拉結位置支撐力為8.36kN最大彎矩 Mmax(3)抗彎強度計算 其中 x 截面塑性發展系數,取1.05; f 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9.01106/1.05/108300.0+9.481000/2195.0=83.57N/mm2主梁的抗彎強度計算強度小于f,滿足要求!(4)整體穩定性計算主次梁焊接成整體時此部分可以不計算 其中 b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20、,按照下式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b=57010.063.0235/(3500.0160.0235.0)=0.64由于b大于0.6,按照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11)附錄其值用b查表得到其值為0.638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9.01106/(0.638108300.00)=130.39N/mm2;主梁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7.4鋼絲拉繩的內力計算:水平鋼梁的軸力RAH和拉鋼繩的軸力RUi按照下面計算 其中RUicosi為鋼繩的拉力對水平桿產生的軸壓力。各支點的支撐力 RCi=RUisini按照以上公式計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鋼繩拉力分別為 RU1=12.64kN(1)鋼絲拉繩的強度計算21、: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RU我們均取最大值進行計算,為RU=12.638kN 如果上面采用鋼絲繩,鋼絲繩的容許拉力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Fg 鋼絲繩的容許拉力(kN); Fg 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 計算中可以近似計算Fg=0.5d2,d為鋼絲繩直徑(mm); 鋼絲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數,對619、637、661鋼絲繩分別取0.85、0.82和0.8; K 鋼絲繩使用安全系數。選擇拉鋼絲繩的破斷拉力要大于10.00012.638/0.850=148.678kN。選擇619+1鋼絲繩,鋼絲繩公稱抗拉強度1400MPa,直徑17.0mm。(2)鋼絲拉繩吊環的強度計算:鋼絲拉繩(斜拉桿)22、的軸力RU我們均取最大值進行計算作為吊環的拉力N,為N=RU=12.638kN 鋼板處吊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 f 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2010中9.7.6規定f = 65N/mm2;所需要的吊環最小直徑 D=126384/(3.1416652)1/2=13mm7.5錨固段與樓板連接的計算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鋼筋拉環,拉環強度計算如下: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受力R=10.984kN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f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每個拉環按照兩個截面計算,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9.7.6規定f = 65N/mm2;所需要的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23、最小直徑 D=109844/(3.1416652)1/2=12mm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一定要壓在樓板下層鋼筋下面,并要保證兩側30cm以上搭接長度。懸挑卸料平臺計算滿足要求!八、應急預案8.1目的為了保護職工的人身安全,確保卸料平臺制作和安、拆過程中意外情況發生時,有效的減少損失和搶救傷員,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和現場職工能有條不紊地按照預先制定的方案,迅速及時救治傷員,最大限度降低傷亡、傷害程度,為此制定本應急預案。8.2組織機構及職責由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組長楊俊成員郭華榮、榮中華、王承林、曾樹林、劉濤具體分工如下:(1)楊俊負責現場,任務是掌握了解事故情況24、報警工作及組織進行現場搶救。(2)郭華榮、榮中華、王承林負責聯絡,任務是根據指揮小組命令,及時布置現場救護,保持與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勞動部門等單位的溝通。(3)曾樹林、劉濤負責維持現場秩序,做好當事人、周圍人員的問訊記錄。(4)郭華榮、榮中華、王承林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 8.3應急響應預案項目部應結合具體的施工部位、環境和特點等,制定應急響應救援預案,并進行交底、培訓和組織演練。(1)呼救當施工現場發生意外傷害事件時,最先發現情況的人員應大聲呼叫,呼叫內容要明確:某某地點或某某部位發生某某情況,將信息準確傳出。聽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責任將信息報告、傳遞與其最近的項目部管理人員、現場值25、班人員或應急響應指揮部成員,使應急響應救援小組負責人能迅速啟動應急救援預案。(2)報警專人負責打急救電話120,報告發生傷亡傷害的現場地點、傷害類型,同時必須告知工程現場附近醒目標志建筑,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斷方位。專人負責將傷亡傷害情況及時報告項目應急指揮中心。項目指揮小組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3)接車指揮小組立即派人迅速到路口接車,引領急救車從具備駛入條件的道路迅速到達事故現場。(4)自救應急響應救援小組現場負責人負責現場自救的組織工作。現場搶救組要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1)對搶救出的26、傷員,視情況采取急救處置措施,迅速移走周圍可能繼續產生危險的墜落物、障礙物,為急救醫生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達傷員處。2)保持呼吸道通暢,若發現窒息者,應及時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機能障礙,應立即解開傷員衣領,消除傷員口鼻、咽、喉部的異物、血塊、分泌物、嘔吐物等。3)有效止血,包扎傷口。4)視其傷情采取報警直接送往醫院,或待簡單處理后去醫院檢查。5)傷員有骨折,關節傷、肢體擠壓傷,大塊軟組織傷都要固定。6)若傷員有斷肢情況發生應盡量用干凈的干布(滅菌敷料)包裹裝入塑料袋內,隨傷員一起轉送。7)預防感染、止痛,可以給傷員用抗生素和止痛劑。8)記錄傷情,現場救護人員應邊搶救邊記錄傷員的受傷機制,受傷部位,受傷程度等第一手資料。(5)保護現場現場總指揮在組織自救的同時,現場保衛組應負責現場的安全保衛及人員疏散,設置警界,保護現場,為今后的事故調查提供真實情況依據。8.4應急物資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8.5注意事項(1)事故發生時應組織人員進行全力搶救,視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馬上通知有關負責人。(2)重傷員運送應用擔架,腹部創傷及背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送;胸部傷者一般取半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以免嘔吐誤吸。(3)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便于調查分析事故原因。懸挑式卸料平臺附圖1附圖2 附圖3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