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m的斜拉橋及5100m連續梁橋施工方案(2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6348
2023-07-03
27頁
337.10KB
1、(一)本工程段概況第二工程段項目包括主通航孔400m長的斜拉橋(160m+400m+160m)上、下部結構及其相鄰兩端5100m連續梁橋下部結構(不含打入樁)和上部結構。橋跨組合為:(5100)m+(160+400+160)m+(5100)m,總長1720m。1、主通航孔斜拉橋斜拉橋設計上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雙塔空間雙索面結構型式,邊孔設有一個輔助墩和一個邊墩,墩頂設有拉壓連桿支座,以改善結構的變形和受力性能。輔助墩距主塔墩90m。主塔斜拉索采用扇形布置,約23對斜拉索,梁上水平索距為8m,索設計張拉力采用6001000噸級。在梁部施工過程中可通過加大邊跨箱梁截面尺寸及增設平衡重,來平衡中跨梁2、段重量。斜拉橋下塔柱斷面由8.0m4.0m變化至11.0m5.5m,壁厚0.9m。中塔柱斷面均為8m4m,中空,壁厚0.8m。上塔柱(拉索錨固區)斷面均為8m6m,中空,壁厚1.01.5m。塔柱間設有一道橫梁,位于中塔柱和下塔柱的結合部處,頂面標高+44.0m,橫梁寬度8m,高度6m。主墩承臺為多邊形,橫橋向長度62m,順橋向寬度29m,厚度5.5m。承臺底標高-2.0m,橫橋向承臺兩側各設有一個防撞墩。邊墩和輔助墩樁基外排樁斜樁布置。承臺呈多邊形,鋼筋混凝土結構,長度29.8m,寬度13.6m,厚度3.5m。承臺底標高-1.0m,采用C30混凝土。墩身采用雙柱空心薄壁墩結構,墩柱橫橋向長5.3、3m,順橋向長4.2m,壁厚0.8m,C40混凝土。邊墩高度35.5m,輔助墩墩高度41.1m。2、5100m連續梁橋連續梁橋下部結構為打入樁基礎,共6個橋墩(斜拉橋邊墩為共用墩)。承臺底標高均為-1.0m。墩柱為高性能鋼筋混凝土空心薄壁結構,墩柱底截面尺寸橫橋向寬6m,順橋向寬4.8m,墩柱壁厚0.7m,C40混凝土。連續梁上部結構為直腹板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箱形梁,單箱單室截面,頂板厚25cm,底板厚2580cm,腹板厚4085cm。梁部采用C60混凝土。梁體預應力體系為三向預應力。縱向預應力采用低松馳15.24鋼絞線,R=1860Mpa或R=2000Mpa,OVM(或HVM)錨具。箱梁頂板采4、用鋼絞線扁錨(BM錨),單端交替張拉錨固。在腹板內設雙肢或單肢L32精軋螺紋粗鋼筋,s=750Mpa,YCM錨具。3、施工環境本工程段起點里程為K19+660m,終點里程為K21+380m。工程地點距蘆潮港約17Km,距小洋山約11Km,基本處在蘆洋大橋的中段偏洋山島側。該工程段區域水深約11m,水流流速快,流向變化不大。海底地形較平坦,系第四紀堆積層,厚度160220m,層位相對穩定。其覆蓋層分布如下:(1)05米層厚為淤泥層;(2)815米層厚為淤泥質粘土層;(3)510米層厚粉質粘土層;(4)以下均為粉細砂層(持力層)。在橋軸線的左側(沿蘆潮港至小洋山方向,下同),有一斜向走向的中日海底5、光纜通過,最近點距橋軸線約為2480m,最遠點距橋軸線3800m;在橋軸線的右側,也有一條嵊泗縣大洋山圣姑岙至上海南匯縣蘆潮港通信電纜通過,最近點距橋軸線約4000m。(二)本工程段施工主要特點:1、主通航孔斜拉橋主跨跨徑大,橋面寬。2、主墩采用2.5m鉆孔樁基礎,且鉆孔樁根數多(42根/墩),入土深,樁長達108m,護壁泥漿由海水配制而成,其性能指標須經反復試驗確定。3、采用水上施工方法施工,設立水上生產、生活基地,靠前作業,全天候施工,水上施工作業時間長。4、水上施工設施龐大,生產組織、指揮調度工作繁重,船舶躲避臺風轉移耗時長。5、采用水上混凝土工廠供應混凝土。現澆混凝土工程量大,僅一個主6、墩就多達37320 m3,其中鉆孔樁22266 m3,承臺9500 m3,塔柱5960 m3。6、斜拉橋主塔墩承臺長62m,寬29m,厚5.5m,混凝土數量9500 m3,體積龐大,澆注時間長。7、海上作業淡水、電力缺乏,施工用電、用水自行解決。8、海上高空作業多,施工環境復雜,氣候多變,安全防范工作始終貫穿施工全過程,是重中之重。(三)主通航孔主跨400米PC斜拉橋施工斜拉橋梁部采用全預應力混凝土箱型斷面型式,梁高3.0m,梁寬34.5m。斜拉橋的大部分工作量集中在兩個主塔上,其混凝土量達74600m3,現場工作量大,作業時間長。因此采取設立水上基地、配備水上混凝土工廠的方法,在水上施工斜拉7、橋主墩及邊孔橋墩。上部梁體(除現澆段外)采取岸上預制、水上懸臂拼裝。1、基礎施工主墩鉆孔樁穿過淤泥層和淤泥質粘土層、粉質粘土層,持力于粉細砂層。主墩鉆孔樁采用定位樁固定平臺方法施工。(1)定位樁平臺施工定位樁用1.2m鋼管樁,樁長36m,入土約24m。布置在順橋向主墩承臺的兩側。每2根或4根定位樁(樁距2m)構成一個支墩,支墩中心距7m,4根樁的支墩5個,2根樁的支墩4個,各墩樁頂連成整體。定位樁由打樁船插打,完成后在支墩頂安裝樁頂聯結梁,然后再在主墩兩側的聯結梁頂安裝工作平臺,利用平臺和導向架插打鉆孔鋼護筒。所有鋼護筒插打完后,安裝護筒支承環,將工作平臺支承在聯結梁和護筒上,減小平臺跨度,并8、使平臺形成牢固的整體,抵抗海浪和臺風。(2)鉆孔樁施工施工平臺完成后即可進行鉆孔作業,鉆孔時泥漿護壁。鉆孔機械主要采用KPG-3000型氣舉反循環旋轉鉆機,該型鉆機最大鉆孔直徑3.0m,鉆孔深度130m。另外配備一些GPS-2500型鉆機。樁基施工時每墩擬上鉆機4臺。所有鉆孔樁施工安排在7個月內完成。(3)承臺承臺采用吊箱圍堰進行施工,吊箱圍堰在岸上制造,船運至墩位處拼裝,然后用支架液壓起吊系統整體起吊就位(也可采用精軋螺紋鋼多點吊掛,由護筒頂上的千斤頂下放就位),固定后進行圍堰喇叭口堵漏、封底。封底混凝土達強度要求后圍堰抽水,切割護筒和鑿除樁頭,進行承臺施工。承臺混凝土按設計要求采用一次或兩9、次灌注(混凝土量達9500 m3),按大體積混凝土要求施工。具體措施如下: 選用低水化熱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摻加10%15%的優質級粉煤灰,減少水泥用量。 采用級配良好的優質中砂和碎石,合理選用混凝土配合比。 冷水沖洗碎石,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 減小分層厚度,讓混凝土溫度在澆注過程中充分散發。 承臺內埋設冷卻循環水管和測溫管,控制溫升梯度25。 運用“蓄熱保溫法”對承臺混凝土進行保溫保濕養護,防止裂紋產生。由于海上環境惡劣、氣候復雜多變,承臺混凝土灌注時間不宜過長,為此在承臺施工時將用2座120m3/h的水上混凝土工廠同時供應混凝土,滿足150m3/h的混凝土產量要求,確保主墩承臺混凝土灌注時10、間不超過3天。2、墩柱及主塔施工(1)邊墩、輔助墩斜拉橋邊孔邊墩和輔助墩墩身用落地支架配合翻模分節現澆,泵送混凝土。(2)主塔 塔柱施工塔柱施工采用逐段現澆方法完成。下塔柱采用落地支架配合翻模施工;中塔柱和上塔柱用爬架施工,中塔柱為三面爬架,上塔柱為四面爬架。中塔柱內側面之間設有“A”形支架,支架底部支承在橫梁頂面上,橫橋向兩側與已澆塔柱連接。支架的作用一是支承塔柱,二是作為高塔吊機的附著支點。由于柱壁為空心截面,且呈傾斜狀,柱壁內需設置勁性骨架,以支承模板和新澆混凝土重量,防止變形。上塔柱柱壁內同樣埋設勁性骨架,以定位索道管和柱壁內布設的水平預應力筋。索道管和勁性骨架分節安裝,先在岸上精確定11、位,塔上微調固定。測量定位工作在陰天或早上日出前完成。塔柱混凝土采用泵送。 橫梁施工橫梁擬采用一次澆注施工方案。下塔柱頂部與橫梁等高段與橫梁同時澆注。橫梁一次澆注時所用時間短,對加快施工進度有利,但要解決變形協調和混凝土收縮徐變問題,具體措施有:a、使用收縮補償混凝土。b、選用合理配合比,確保混凝土初凝時間符合要求。c、增大橫梁下方支架剛度,用鋼管樁作支撐柱,減小彈性和非彈性變形。d、采取由中間向兩端進行的混凝土灌注方法,使支架變形先期完成。塔柱施工用起重設備為一臺300t-m高塔吊,布置在塔柱一側的橋軸線上,距墩中心8米。塔吊在承臺完成時安裝,斜拉橋合攏后拆除。塔柱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形位監控。12、3、梁部施工主梁采用現澆與預制懸拼相結合的施工方法進行。主梁0#塊段(30m長)、輔助墩墩頂16.5m長梁段(含兩個1.5m濕接頭)以及邊墩墩頂梁段(壓重塊)在墩旁托架上現澆,其余主梁分塊預制,水上懸臂拼裝。(1)梁塊預制預制部分主梁擬分10個節段用部分長線臺座匹配法預制,每個節段主梁分塊長度4m。其中主跨側的第一、第二預制節段長度均為68m,各17個梁塊,主跨側第三預制節段長48m,12個梁塊;邊跨側第一預制節段長68m,17個梁塊,邊跨第二預制節段長52m,13個梁塊。預制梁段與現澆梁段之間以及相鄰兩個預制梁段之間的連接和線型控制通過預留濕接頭來完成,斜拉橋主梁共設8個濕接頭。主梁節段劃分13、如圖所示。 梁塊在岸上制梁場按架設順序編號進行預制,先架先制,后架后制。斜拉橋主梁預制臺座設四個,每個臺座長度68m,并排布置。其中兩個臺座負責主跨6個節段梁塊預制,另外兩個臺座負責邊跨4個節段梁塊預制。一個節段所屬的所有梁塊按成橋狀態位置順序對號在同一個臺座上預制,臺座線型與節段主梁設計線型一致。制梁時每次每個臺座上澆制一個梁塊,上一個已澆梁塊的前端面作為下一個待澆梁塊的后端面端模,在其相鄰梁塊澆注時不能吊離臺座,以確保相鄰梁塊懸拼時匹配面吻合,其他梁塊制好后,可移開吊至存梁臺座上存放,存放期按規定時間辦理。(2)預制梁塊懸拼施工當主梁0#塊段施工完成后,在梁頂安裝架梁吊架,用架梁吊架懸拼預14、制梁塊。架梁吊架起吊能力500t,共2對4套。梁塊自預制場沿棧橋碼頭下河,船運至待架點錨泊,吊架將梁塊吊起對位拼裝。同一節段的預制梁塊采用膠拼,膠拼的匹配面膠粘劑在一定的壓力下固化。相鄰節段間以及預制梁塊與現澆梁段之間接頭采用濕接頭混凝土連接。拼裝時主墩兩側對稱進行,每安裝一個梁塊,吊架前移一次,每安裝2個梁塊掛設一對斜拉索。當邊跨架至151m(第34個梁塊完成)時,先進行邊跨合攏。待合攏段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邊跨和輔助墩拉壓連桿支座安裝完成后,才能進行主跨其余梁塊的懸拼,最后調索,主跨合攏。梁部施工時應加強線型、索力等方面的監控。4、施工工藝框圖(1)斜拉橋鉆孔樁施工工藝框圖(2)斜拉橋15、承臺施工工藝框圖(3)斜拉橋主塔下塔柱施工工藝框圖(4)斜拉橋主塔橫梁施工工藝框圖(5)斜拉橋主塔中塔柱施工工藝框圖(6)斜拉橋墩頂現澆段施工工藝框圖(7)斜拉橋主梁節段預制施工工藝框圖(8)斜拉橋主梁節段懸臂拼裝施工工藝框圖(9)斜拉橋纜索安裝施工工藝框圖(10)斜拉橋平行鋼絲纜索掛設施工工藝框圖斜拉橋鉆孔樁施工工藝框圖定位樁插打定位樁制造插打鋼護筒旋轉鉆機就位泥漿循環系統布置泥漿反循環鉆孔鉆頭配重配置水上混凝土工廠布置鋼筋籠安裝水下混凝土灌注導管水密試驗吊箱圍堰施工鋼護筒制造終孔、清孔、驗孔鋼筋籠制造水上施工平臺搭設樁基檢測評定墩位施工布置平臺桁架預拼下導管二次清孔斜拉橋承臺施工工藝框圖鋼16、護筒上圍堰拼裝布置圍堰下放就位、固定圍堰堵漏、圍堰封底冷卻水管制備樁頭鑿除、樁基檢測承臺鋼筋、冷卻水管安裝鋼筋成型承臺混凝土灌注、養護圍 堰 抽 水圍堰分塊制造圍堰側板拆除水上施工平臺拆除浮吊就位驗收評定斜拉橋主塔下塔柱施工工藝框圖安裝高塔吊 灌注節段混凝土安裝勁性骨架安裝兩塔柱間平衡架及外腳手架測量控制勁性骨架位置及傾斜度精確調整勁性骨傾斜度、焊牢安裝勁性骨架頂與支架的聯結桿接長和綁扎鋼筋安裝內模及支架鑿毛、清理底部混凝土表面測量放出施工邊線及控制線安裝外模及支撐、安裝模板對拉桿檢查調整內外模板灌注平臺安裝布置養護、鑿毛、模板拆除修整混凝土制備混凝土輸送泵及管道布設勁性骨架車間分節制造 循 17、環 四 次斜拉橋主塔橫梁施工工藝框圖安裝下橫梁底模綁扎下橫梁底板鋼筋、安裝定位網穿波紋管和鋼絞線,安裝內模腹板鋼筋綁扎、預埋件設置安裝外側模底節段模板及對拉螺桿混凝土制備檢查、驗收、簽證、灌注平臺布置平衡架完善及拼裝護筒立柱 橫梁預應力束張拉橫梁預應力孔道壓漿、封端臨時施工孔封堵張拉設備檢驗標定端頭實體段鋼筋接長綁扎,預埋件設置灌注橫梁混凝土并逐步釋放支架壓重橫梁混凝土養護設置水平預應力拉桿斜拉橋主塔中塔柱施工工藝框圖安裝第一節內外側模板勁性骨架車間分節制造接長主筋、綁扎第一節段鋼筋,腳手底部與主塔焊連安裝對拉螺桿模板制造養護、拆模、鑿毛、同理施工第二節段安裝爬架并試驗試爬或爬架爬升一個節段高18、度就位鑿毛、清理混凝土表面接高塔吊接高勁性骨架、接長主筋綁扎節段鋼筋、安裝預埋件安裝第一節勁性骨架安裝內、外側模板及對拉桿養護、鑿毛、爬架爬升一個節段高度度變位灌注節段混凝土檢查、調整、驗收、簽證拼裝主塔中塔柱第一節段施工鋼管腳手及拼裝內側A型支架測量控制勁性骨架位置及傾斜度灌注第一節段混凝土布置混凝土輸送泵混凝土制備測量控制勁性骨架位置及傾斜度混凝土輸送泵管安裝就位混凝土制備中塔柱驗收 循 環 五 次斜拉橋墩頂現澆段施工工藝框圖墩旁支架拼裝、壓重底 模 鋪 設底、腹板、橫梁鋼筋綁扎及腹板豎向預應力筋安裝內、外模板、隔墻模、端模安裝頂板鋼筋,縱、橫向管道及預應力束(筋)安裝檢 查 簽 證灌 注19、 混 凝 土養護、拆模、鑿毛預應力筋(束)張拉、管道壓漿斜拉橋主梁節段預制工藝框圖安 裝 底 模 底 模 線 型 調 整安 裝 側 模鋼筋就位鋼筋異地綁扎安放預應力管道及預應力筋波紋管下料安裝內模及索道管索道管精確定位混凝土灌注及養護拆模、預應力張拉及壓漿匹配面清理并粘隔離層完成15片主梁節段預制移梁主梁全部節段預制完畢臺 座 施 工混凝土灌注及養護 循環14次循環2次 斜拉橋主梁節段懸臂拼裝施工工藝框圖在現澆段主梁上安裝500t架梁吊架500t架梁吊架試吊、檢查驗收用架梁吊架起吊無斜索梁塊精對位膠拼及張拉預應力筋運輸船將主梁無斜索節段運至待架設部位架 梁 吊 架 走 行 4m用架梁吊架起吊有20、斜索梁塊精對位膠拼及張拉預應力筋運輸船將主梁有斜索節段運至待架設部位掛設斜拉索并按設計要求張拉到位架 梁 吊 架 前 行 4m懸 臂 拼 裝 完 成逐 節 段 循 環 作 業錨具安裝定位PE管焊接調整護管、內管安裝PE套管吊裝單根掛索張拉緊索、減振器、管口索夾防松裝置安裝整體張拉合攏后全橋調索內管注漿防 護斜拉橋纜索安裝施工工藝框圖(夾片群錨,平行鋼絞線拉索體系)斜拉橋平行鋼絲纜索掛設施工工藝框圖(冷鑄錨,平行鋼絲拉索體系)布置放索滑道放 索纜索塔端掛設纜索起吊纜索梁端掛設纜索張拉調整(四)5100米連續梁橋施工1、下部結構施工5100m連續梁橋下部結構樁基為打入樁基礎,整體式承臺,分離式橋墩21、。5100m連續梁橋位于斜拉橋的兩端,與斜拉橋一起劃為同一個施工段(第二工程段)。從同屬一個施工段、充分利用水上混凝土工廠優勢方面考慮,該部分連續梁橋下部結構采用水上施工方案施工,承臺和墩身帽混凝土現澆完成。每側基礎擬投入施工設備2套,互相倒用,一幅橋完成后再施工另一幅橋。承臺用吊箱圍堰施工。吊箱在岸上加工,運至墩位處組拼,用吊船整體起吊下放就位,承臺混凝土一次澆注完成。承臺施工同樣按大體積混凝土對待,同主墩承臺一樣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防止產生溫度裂紋。墩身用落地支架配合翻模施工。墩身在高度上分兩節完成,接頭處模板不拆,以固定和支承下一節墩身模板,確保接頭平整美觀。墩身模板每側各加工222、套,互相倒用。2、上部結構施工為滿足工期要求,減少海上作業量,確保結構安全,除邊跨直線段和墩頂0#、1#塊采用膺架和墩旁托架現澆施工外,其余梁部分塊預制,水上懸拼拼裝。(1)梁塊預制預制部分長度的箱梁采用長線臺座匹配法預制,箱梁分塊長度5m,臺座按同時對稱預制一個“T”構箱梁進行設置,每個臺座長85m,共并排布置4個臺座。每兩個臺座負責一聯單幅橋2個墩“T”構箱梁的預制。同一“T”構所屬的所有梁塊按成橋狀態位置順序對號在同一個臺座上預制,臺座線型與連續梁設計線型一致。制梁時每次每個臺座上同時對稱澆制一對2個梁塊,上一個已澆梁塊的前端面作為下一個待澆梁塊的后端面端模。已完工梁塊在其相鄰梁塊澆注時23、不能吊離臺座,以確保相鄰梁塊懸拼時匹配面吻合,其它梁塊可移開吊至存梁臺座上存放,存放期按規定時間辦理。梁塊按架設順序編號預制,先架先制,后架后制。同聯同幅橋次邊墩“T”構制完后再制中間墩“T”構。當一幅橋“T”構完成后預制另外一幅橋箱梁。臺座制梁方法如圖所示。 (2)預制梁塊懸拼施工在次邊墩0#、1#塊箱梁頂面安裝梁塊懸拼吊架,用吊架懸臂拼裝29#塊預制箱梁。吊架起吊能力250t,共4套,每邊2套。梁塊從預制場沿棧橋碼頭下河、船運至待架點對位錨泊,梁頂吊架將梁塊吊起對位拼裝。2# 塊與1# 塊之間接頭采用1.5m寬的濕接頭混凝土連接,其他梁塊采用膠拼,膠拼的匹配面膠粘劑在一定的壓力下固化。懸拼24、時橋墩兩側對稱進行,每安裝一個梁塊吊架前移一次,一直拼至第9#塊。每聯的一側次邊跨“T”構合攏后,拼裝另一側的次邊跨并合攏,再中跨合攏,最后邊跨合攏。每個“T”構合攏后即進行體系轉換。一幅橋拼裝合攏后,架梁吊架倒用至另外一幅橋施工。3、施工工藝框圖(1)承臺施工工藝框圖(2)墩身施工工藝框圖(3)箱梁預制施工工藝框圖(4)箱梁施工工藝框圖非通航孔100 m跨徑預應力混凝土梁橋承 臺 施 工 工 藝 框 圖施工準備圍堰分塊制造圍堰堵漏、封底基底檢查、管樁填芯承臺鋼筋安裝鋼筋成型承臺混凝土灌注圍 堰 抽 水工作船上圍堰組拼圍堰側板拆除驗收評定吊船吊裝圍堰就位非通航孔100m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25、墩 身 施 工 工 藝 框 圖循環直至頂節施工準備內模安裝 底節混凝土灌注標準節內模安裝鋼筋安裝外模安裝模板制造鋼筋安裝外模安裝混凝土灌注拆除模板鋼筋成型驗收評定支架安裝非通航孔100 m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箱 梁 預 制 施 工 工 藝 框 圖臺座施工底板鋼筋安裝底模安裝內模安裝外模安裝頂板鋼筋安裝腹板鋼筋安裝混凝土養護、拆模張拉預應力、壓漿預制場地布置模板制造波紋管安裝鋼筋成型轉運至存梁場混凝土灌注預應力筋安裝 非通航孔100 m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箱 梁 施 工 工 藝 框 圖中跨合攏施工準備中墩立墩旁托架0# 塊現澆1# 塊現澆拼裝懸臂吊架梁塊懸拼邊 跨 合 攏驗 收 評 定邊墩立支架直線段分塊現澆次中跨合攏梁塊預制(五)本工程投入的主要機具及設備(見附表)1、運輸、工作船舶(10002000t) 14艘2、吊船(5500t) 10艘3、汽車吊機2035t 3臺4、塔吊 4臺5、門吊等其它吊機 13臺6、鉆機 8臺7、混凝土工廠(岸上、水上) 3座8、發電機 7臺9、千斤頂 26臺10、其它測量檢測儀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