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供電與照明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6460
2023-07-03
12頁
72.87KB
1、隧道施工供電與照明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線是西南地區骨架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二、編制依據1、峨米項目隧道施工電力配置表2、施工現場用電安全規范3、工業與民用供電系統設計規范4、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81991)5、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DL409-1991)6、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7、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8、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 ;9、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GB50055-93) ;10、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94);三、供電方案必選1、供電電壓和供電方式1.1、供電電壓1.1。1洞內采用10KV高壓供2、電.各級供電電壓:地面35/101250*2臺加一臺10/0.4-800,洞內兩臺三臂臺車分別由一臺10/0。4-800KVA移動變壓器供電。另一臺變壓器放在斜井與正洞交界處。1。1。2動力:高壓10KV,低壓380V;1。1.3照明:洞內工作面和各類洞室檢修用的手提行燈及三臂臺車工作面等照明采用36V,其余均為220V。1。2、供電方式1。2。1進出口工區由地面變電站的35kv母線出電纜供電.1.2.2斜井設移動變電站一座,由地面變電站10KV母線出電纜供電。洞內變壓器應該安設干燥的避車洞,變壓器周圍洞壁距離不得小于30cm并按規定設置安全防護.1.2。3對洞內三臂臺車等設備采用移動式變電站3、供電,每隔400500m移動一次,通風機等一般宜采用固定式配屬地面變壓器供電。照明及洞內中轉蓄水池排水均有固定變壓器供電,需在斜井與正洞處加設中央變電站。1。3、低壓配電系統1.3。1洞內低壓配電系統原則上應采用中性點不接地的三相三線制供電.但是對于進出口工區,訂出相應的安全措施后,亦可采用中性點接地的三相四線制供電;1.3。2、由于隧道施工對照明質量要求不高,一般可采用動力、照明共用變壓器供電;2、隧道施工照明2。1、正洞2.1。1成洞和開挖成型地段,可選用220V、400W或220V、250W高壓鈉燈。安裝距離,每隔60m或40m安裝一盞。安裝高度與起拱線齊。要求每盞燈安裝開關一個.2.14、.2開挖工作面和需要移動照明的局部地方,可選用36V的白熾燈或36V的礦用溴鎢燈。2.2、斜井2。2.1斜井井筒照明,可選用220V、110W高壓鈉燈。沿邊墻每隔25m安裝一盞,高度以不影響工作和人身安全為原則,可因地制宜確定。2.2.2開挖工作面如果需要移動照明的局部地方,可選用36V的白熾燈或36V的礦用溴鎢燈.(三臂臺車自帶照明)2.2.3井下移動變電站及中央變電站,可選用220V的熒光燈。2。2.4井下移動變電站及井下中央變電站和斜井井筒應設事故照明.2.2。5在設置固定式照明設備同時,并設置應急照明設備,應急照明燈具安裝間隔不大于50m且必須在供電中斷時能自動接通并能連續工作2h以上5、。3、隧道排水供電(暫時不了解排水方案)四、洞內用電設備配置 功率 參數隧道開挖施工所需的各種設備:五、供電線路電纜及變壓器選型及要求1、電纜及變壓器選型1。1、變壓器選型根據洞內用電設備表對變壓器選型洞內用電設備用電功率:655KW有功功率為:655KW取功率因數:cos=0.9無功功率為:Q=Ptan=6550。6/0.9=436KVar取用電系數: K=0.9負荷時有功功率為:P=6550。9=589。5KW負荷時視在功率為:S=589。5/0。8=736。875KVA 取變壓器容量為800KVA1.2、變壓器進線側電纜選擇I進S/(1.732U線)I進800KVA(1。73210KV)6、46。189A查GB5021794表B.0。3加之考慮電纜在供電過程中出現故障的短路電流,特意選擇增加一個型號可知:YJV-8。7/10KV350 mm2電纜即可滿足條件。按隧道開挖最遠距離計算隧道長斜井距離加大里程全程5600m減去低壓配電距離500,高壓電纜長度5100m電力線路壓降計算:R=0.0174510050=1。7748U=I進R=46.1891.7748=81。98V電壓降在供電電壓百分之五的范圍內,電纜選YJV-8。7/10KV-350 mm2電纜,電纜長度5100米。1.3、低壓用電設備電纜選擇YJV交聯聚乙烯絕緣聚錄乙烯護套電力電纜載流量表:電纜選型及壓降計算如下表2、電7、纜的選用2。1電纜實際敷設地點的水平差,應同電纜規定的允許敷設的水平差適應.2.2固定敷設的高壓電纜應采用鋼絲(鋼帶)鎧裝電纜。2.3移動變(配)電站和手持式電氣設備應采用專用橡套電纜。2。4固定敷設的低壓電纜應采用鎧裝電纜或橡膠電纜.2。5低壓電纜不宜采用鋁芯,開挖面禁止采用鋁芯。3、電纜的敷設3.1電纜必須懸掛.在正洞和平導或斜井中,電纜應用吊鉤懸掛;在豎井井筒內,電纜應用夾子、卡箍或其它夾持裝置進行敷設。夾持裝置應能承擔電纜重量,并不應損壞電纜。3。2正洞和平導或斜井中懸掛的電纜應有適當弛度,電纜、接線盒及終端盒在敷設和運行中,都不應承受較大的拉力。如果未襯砌地段長度超過300m時,則在8、該段敷設的電纜應預留610m的富裕長度,以便通過模板臺車。3.3電纜的懸掛高度: 正洞宜不低于2.5m;斜井及平導應盡量高掛,但距頂部的距離應不小于0.15m。并使電纜在有礦車掉道時不致受撞擊,在電纜墜落時,不致落到軌道或運輸機上.3.4電纜懸掛點的距離:在正洞和平導或斜井內不應超過3m,在豎井井筒內不應超過6m。3.5電纜同膠皮風管等易燃物品應分掛在洞內兩側。電纜如果同風管、水管在洞內一側敷設時,必須敷設在管子的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離。3.6洞內的電話和信號電纜,應同電力電纜分掛在洞內的兩側。如果受條件限制,在豎井內,宜敷設在距電力電纜0。5m的地方;在正洞和平導或斜井內,應敷設在電9、力電纜的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離.3.7由地面發、變電站送往洞內變(配)電所的兩條10KV電源電纜,若敷設在洞內同一側時,其間距離應大于0。3m,其余的電力電纜敷設在洞內同一側時,高、低電纜間的距離應大于0.1m;相同電壓等級電纜之間的距離不小于0.05m.3.8豎井井筒內所用的電纜,中間不應有接頭。如果因井筒太深需設接頭時,應將接頭設在中間水平橫洞內,并預留810m的富裕量,以便維護、檢修。3。9不同類型的電纜之間不應直接連接,必須經過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器或母線盒進行連接.3.10相同類型電纜之間可以直接連接,但必須遵守下列規定。紙絕緣電纜必須使用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高壓紙絕緣電10、纜接線盒必須灌注絕緣充填物。橡膠電纜連接(包括已損壞的橡膠電纜的修補)必須使用硫化熱補或同熱補有同等效能的冷補,熱補或冷補后的橡膠電纜,必須經浸水耐壓試驗,合格后方能使用。塑料電纜的連接,其連接處的機械強度以及電氣、防潮密封、老化等性能,應符合該型電纜的技術標準的要求。參見表1和表2。3.11電纜芯線必須使用齒形壓線板(卡爪)或線鼻子同電氣設備進行連接。3.12固定敷設的電纜不應遭淋水或滴水。嚴禁在電纜上懸掛任何物件.盤圈或盤8字型的電纜不應帶電.3。13電纜敷設的環境溫度及電纜或鋼管的彎曲半徑等應滿足表3的要求.4、電纜的預防性試驗4.1高壓電纜安裝前,應進行工頻耐壓試驗,試驗按廠家要求進行11、.若無廠家規定,可參照表4進行.4.2高壓電纜敷設后,應進行直流耐壓試驗,試驗按廠家要求進行。若無廠家規定,可參照表4進行。4.3電纜在工頻耐壓試驗前和安裝后及每次投入運行前,應進行絕緣電阻測定,其值應不小于表4中規定的數值。5、電纜的維護5.1電纜應定期進行巡查,巡查的主要內容:電纜外護層是否有放電燒損情況;電纜及終端是否有漏油情況;終端瓷套是否清潔、接地線有無松動斷股現象;電纜掛鉤、夾子、卡箍等有無松動或銹爛現象。每周巡查12次。5.2電纜溫度檢查每月至少1次,測量電纜溫度應在負荷最大時進行。其值不應超過表3中規定的數值。5.3用配電盤電流表或鉗型電流表在有代表性的時間里測定負荷電流,其值12、不超過允許載流量。5。4電纜金屬護層的接地線應同洞內接地網的主接地極相連接,接地電阻應每季測1次,其值應不大于4.5.5在噴混凝土時,應對電纜進行遮護,避免混凝土沾在電纜上。表1交聯聚乙烯電纜和護套的性能材料種類抗拉強度(kg/cm2)斷裂伸長率()熱老化條件老化系數溫度()時間(h)k1k2交聯聚乙烯12035012111680。80。8聚氯乙烯1502801102480.8表2聚氯乙烯電纜絕緣和護套的性能類別抗拉強度(kg/cm2)斷裂伸長率()熱老化條件老化系數k2溫度()時間(h)絕緣150160110480。7護套130200110480。7表3敷設電纜時注意事項項目類別水平差m線芯13、長期工作溫度敷設時不須加熱的溫度電纜彎曲半徑與電纜外徑之比應鋼管彎曲半與鋼管內徑之比應油浸紙絕緣鎧裝電纜156501510滴干絕緣統鉛包電力電纜1006501510油浸紙絕緣不滴流電力電纜不限80101510橡膠絕緣電力電纜不限65-71010聚氯乙烯絕緣電力電纜不限6501010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不限9001010礦用橡套軟電力電纜不限6566塑料和橡皮絕緣控制電纜不限651010表4610KV電力電纜主要技術性能類別項目油浸紙絕緣鉛包電力電纜油浸紙絕緣鉛包不滴流電力電纜聚氯乙烯絕緣電力電纜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20時絕緣電阻M/km100200601000安裝前工頻耐壓試驗電壓(KV)14、161611(15)11(15)時間(min)1010510敷設后直流耐壓試驗電壓(KV)363615(25)15(25)時間(min)10101515注:括弧內的數值只適用于10KV電壓等級.六、供電安全規定及管理1、一般規定1。1每一斜井應有兩回電源線路,當任一回路因發生故障停止供電時,另一回路應能擔負全部一類負荷。1.2井下中央變電站的供電線路,不得少于兩回路,當任一回路停止供電時,其余回路應能擔負全部一類負荷.提升人員的豎井絞車和井下主排水泵的供電線路,不得少于兩回路。供電線路應來自不同的變壓器或母線段.以上兩種回路上不得分接任何負荷。1.3井下配電變壓器禁止中性點接地。禁止由地面上中15、性點接地的變壓器或發電機直接向井下供電.1。4洞內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包括電纜或電線).1.5操作洞內電氣設備,必須遵守下列規定。非值班電氣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一切容易碰到的、裸露的電氣設備必須裝設遮欄,遮欄高度不低于1.7m。洞內高壓停送電應實行操作票制度。低壓停送電應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的停送電制度。2、機電設備洞室井下中央變電站和腰泵站變(配)電所洞室。2。1洞室必須確保無落石可能,不得滲水,地面標高應比出口處井底面高出0。5m。2。2洞室內應設置滅火器和砂箱,并在出口通道處設置向外開的鐵門。2.16、3當變配電所與水泵房相毗鄰時,兩洞室間應設置帶門的隔墻,各自應有一個單獨的出口;獨立設置的變(配)電所洞室,當長度超過10m時,應在洞室的兩端各設一個出口。2。4裝有帶油的電氣設備洞室,禁止設集油坑。洞室內各項設備同墻壁之間,應留出0.5m以上的通道,各項設備相互之間,應留出0.8m以上的通道,如果不需要從兩側或后面進行檢修的設備,可不留通道.井下變配電所高壓開關柜按單列布置時,其正面維護通道寬度宜1.5m;按雙列布置時, 其正面維護通道寬度宜2。0m。2。5洞室入口處應懸掛“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牌,洞室內有高壓電氣設備時,入口處和室內都應在明顯地點加掛“高壓危險牌.2。6洞室其他變配電點可利用17、隧道避人洞或避車洞作為機電設備洞室,但需設置防護遮欄,遮欄高度不低于1.7m并懸掛“高壓危險牌。3、電氣設備的保護3。1、繼電保護3.11洞內高壓電動機、動力變壓器高壓側,應有短路、過負荷保護和無壓釋放保護;其余配電點上引出的饋電線上,則必須裝設短路和過負荷保護或至少應裝設短路保護;低壓電動機應具備短路、過負荷、單相斷線保護。3.1。2手持式用電設備必須裝設漏電保護裝置。直接向洞內供電的饋電線上,嚴禁裝設自動重合閘。手動合閘時,必須先同洞內聯系。3.2防雷保護3.2。1向洞內供電的地面變電站高壓母線上有架空進(出)線時,應在洞內有高壓電動機的變(配)電所母線上裝設磁吹式避雷器和電容器.3.3保18、護接地3.3.1 36V以上的和由于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等,都必須有保護接地.3.3.2所有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裝置(包括電纜的鎧裝、鉛皮、接地芯線)和局部接地裝置,都應同主接地極相連接以形成一個總接地網。3。3。3下列地點應設局部接地極:每個裝有電氣設備的洞室;每個單獨裝設的高壓電氣設備;每個低壓配電點;連接動力鎧裝電纜的接線盒。3。3。4接地網上任一保護接地點測得的接地電阻值,宜不超過2,如果條件困難時,允許放寬到4。每一移動設備至總接地網或最近接地極之間的接地線的電阻,不應超過1.4、電氣設備的維護和修理4。1電氣設備的檢修、維護、修理和調整工作,必須由專職的19、或臨時指派的電氣維修工進行,高壓設備的修理和調整工作,應實行工作票制度.4。2洞內電氣設備的檢修,必須停電,驗電確認無電后,應立即將檢修設備接地并三相短路,然后將電氣設備閉鎖好,掛上“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之后,由兩人以上執行,其中級別較高的一人,應為監護人。4.3電氣設備應進行定期檢查、維護。4。3。1配電系統繼電保護裝置檢查整定每季一次.4。3.2主要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檢查每月一次.但是,當連續停用48h以上時,在使用前應進行絕緣電阻測定。4。3。3新安裝的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和接地電阻的測定,投入運行前進行.4。3.4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每班應由當班工作人員進行一次外表檢查。4。4油斷路器經三次切斷短路故障后,其絕緣油應加試一次電壓耐壓試驗,并檢查有無游離碳.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