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房及高層住宅項目套筒灌漿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6475
2023-07-03
17頁
829.04KB
1、目 錄一、工程概述21.1、工程概況21.2、編制依據31.3、施工準備3二、工藝要求及施工方法72.1、工藝要求72.2、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82.3、灌漿施工重點、難點控制12三、質量控制14四、安全文明措施17一、工程概述1.1、工程概況工程名稱:xx項目工程地點:南京市xx區xx項目建設單位:工程信息表本工程灌漿連接形式主要有:鋼筋套筒灌漿連接(其中:個別構件水平鋼筋采用全灌漿套筒連接)、鋼筋漿錨搭接連接。鋼筋灌漿套筒選用規格主要為GT12連接套筒、GT16連接套筒,鋼筋漿錨套筒選用40金屬波紋管。鋼筋灌漿套筒注漿形式優先選擇連通腔灌漿方式,鋼筋漿錨套筒選用坐漿后單個套筒逐個灌漿方式。12、.2、編制依據1、xx項目施工圖紙;2、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2014;3、裝配式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DGJ32/J184-2016;4、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JG/T408-2013;5、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應用技術規程JGJ355-2015。1.3、施工準備1、材料及堆放:(1)圖紙設計灌漿料為CGMJM-V1型鋼筋接頭灌漿料,灌漿料的28d強度需大于85mpa,24h豎向膨脹率在0.02%-0.5%,本灌漿料常溫施工溫度為540。袋裝灌漿料分批次進場,確保每批次在三個月內用完,進場袋裝灌漿料統一堆放在庫房內,根據每日所需用量辦理出庫手續;每日未用完灌漿料放回庫房內,避免被水浸泡3、后失效造成浪費。(2)水:應采用飲用自來水,使用其它水源時,應符合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2006)的規定。2、施工設備及器具灌漿機:采用JM-GJB 5C灌漿機; 量程為30kg50kg,精度0.01kg的電子秤量稱,用于稱量水及灌漿料; 帶刻度的2L塑料杯; 容積200-300L的塑料桶;篩網; 手持式砂漿攪拌器(可調速); 堵孔塞(足量); 水桶若干,盛水用。3、計量要求:CGMJM-V1型鋼筋接頭灌漿料加水量為灌漿料重量的812%,攪拌時間應在5分鐘以上,以攪拌均勻無結塊為準,靜置約2分鐘排氣,然后裝入灌漿機中進行灌漿作業。拌和用水應采用飲用水,使用其它水源時,應符合混凝土用水標準4、(JGJ63-2006)的規定。4、按照設計灌漿要求進行試驗灌漿,以確定灌漿壓力,灌漿配合比等數據是否滿足設計要求。通過吹風辦法確定灌漿孔通暢,檢查是否污染,表面砼是否堅實,在灌漿前24小時應充分澆水濕潤,豎向構件應用同結構同強度或提高一個強度等級強度的水泥砂漿或細石砼密封,一天后方可灌漿。灌漿順序按照設計由外向內的要求,按照圖紙設計拆分圖編號,及時做好施工質量記錄。5、人員配備:每棟單體灌漿作業需要2名專業產業工人配合作業。二、工藝要求及施工方法2.1、工藝要求1、按照標準化進行設計,根據結構、建筑的特點將內墻、外墻、樓梯、陽臺、飄窗、疊合板等構件進行拆分,并制定生產及吊裝順序,在工廠內進行5、標準化生產,由現場每棟樓配置的塔吊進行構件裝卸及安裝。2、預制墻體縱向鋼筋套筒連接采用半灌漿套筒連接,灌漿形式優先選用連通腔注漿形式,連通灌漿區域內任意兩個灌漿套筒間距不超過1.5m;若墻體尺寸較長,預制墻體縱向鋼筋套筒連接需劃分連通灌漿區域,采用座漿料進行分倉封閉,與墻體外圍封堵材料形成密閉空腔;座漿材料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被連接構件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并應滿足下表的要求:座漿砂漿性能要求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流動度初始值(mm)130170GB/T 2419-20051d抗壓強度(MPa)30GB/T 17671-19993、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應采用水泥基灌漿料,灌漿料的物理、力學性能應滿足下表6、要求,同時應滿足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要求:鋼筋套筒灌漿連接用灌漿料性能要求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流初度(mm)初始值300JG/T 408-201330min實測值260豎向自由膨脹率()3h0.0224h與3h差值0.020.50抗壓強度(MPa)1d353d6028d85氯離子含量()不大于0.03泌水率()0.0施工最低溫度控制值5攝氏度無對鋼筋腐蝕作用無GB8076-20082.2 、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清理并封堵拌制灌漿料漿料檢測灌漿封堵出漿孔試塊留置清理灌漿機1、 封堵:預制墻板校正完成后,使用塞縫料(塞縫料要求早強、塑性好、干硬性水泥砂漿進行周邊座漿密封)將墻板其他三個面(外側已貼橡膠7、條)與樓面間的縫隙填嵌密實;墻體長度需要劃分連通灌漿區域時,在預制墻體吊裝就位前,采用坐漿材料進行分倉處理,與預制墻體吊裝就位后的外圍封堵材料形成封閉連通空腔。對于金屬波紋管漿錨搭接,在預制墻體吊裝就位前,采用座漿料進行坐漿處理,在進行注漿作業前至少一天,采用封堵材料封堵墻體外圍。 2、拌制灌漿料:灌漿應使用灌漿專用設備,并嚴格按設計規定配比方法配比灌漿料。將配比好的水泥漿料攪拌均勻后倒入灌漿專用設備中,保證灌漿料的坍塌度。灌漿料拌合物應在制備后0.5h內用完。3、漿料檢測:檢查拌合后的漿液流動度,保證初始流動度不小于300mm、30min流動度不小于260mm。 4、 灌漿:將拌合好的漿液導8、入灌漿泵,啟動灌漿泵,待灌漿泵嘴流出漿液成線狀時,將灌漿嘴插入預制剪力墻預留的灌漿孔(下方預留孔)進行灌漿。對于剪力墻鋼筋套筒灌漿按中間向兩邊擴散的原則開始一點灌漿,按照技術規程要求,灌漿分區的長度以任意兩個灌漿套筒間距不超過1.5m為準;進行一點灌漿時,按照漿料排出先后順序進行出漿孔、灌漿孔封堵,在此期間保持注漿壓力,直至所有出漿孔、灌漿孔出漿并封堵牢固后停止注漿;當一點灌漿遇到問題需要改變灌漿點時,各灌漿套筒已封堵灌漿孔、出漿孔要重新打開,待改變灌漿點后灌漿料再次流出后進行二次封堵。對于金屬波紋管漿錨搭接灌漿,采取單個套筒逐個灌漿的方式,從灌漿孔注漿,待出漿孔完整出漿后進行封堵,并封堵灌漿9、孔。對于飄窗拆分后連接區域水平鋼筋全灌漿套筒灌漿作業,應在相鄰兩個拆分飄窗安裝就位后安裝全灌漿套筒,然后開始綁扎此部位鋼筋,在此連接區域內完成鋼筋綁扎作業后開始灌漿作業(通過箍筋綁扎固定全灌漿套筒連接接頭),采用人工手動注漿形式(通過手動灌漿槍)進行注漿作業,由于本工程飄窗二次拆分現澆連接區域寬度僅520mm,每個連接區域注漿完成后無需進行其他固定處理措施,但為防止其他施工作業誤碰,在全灌漿作業完成后,在其相鄰部位粘貼警示標志,內容涵蓋:灌漿完成時間,可以觸碰進行下道工序的最早開始時間。接頭灌漿充盈度檢查:在構件完成注漿5min-10min,逐個取下出漿孔封堵塞,檢查孔內凝固漿料的位置,漿料上10、表面應高于出漿孔下緣5mm以上,查看完畢符合要求的再次進行出漿孔封堵,若有不滿足要求的需進行補灌,向不符合要求的出漿孔內進行補灌漿料,采用手動灌漿槍(前端加細軟管,便于孔內排氣)進行補灌作業,隨即封堵補灌的出漿孔。灌漿后24h內不得使構件和灌漿層受到震動、碰撞。本工程剪力墻鋼筋套筒灌漿作業、金屬波紋管漿錨灌漿作業需在上一樓層砼澆筑完成并具備上人條件后開始,以防止本樓層其他工序作業造成已作業灌漿料在24h內受到撓動破壞。散落的灌漿料拌和物不得二次使用。灌漿操作全過程應由監理人員旁站,填寫灌漿施工檢查記錄。 5、封堵出漿孔:間隔一段時間后,上方出漿孔會漏出漿液,待漿液成線狀流出時,立即塞入專用橡皮11、塞堵住孔口,持壓30S后抽出下方灌漿孔里的噴管,同時快速用專用橡皮塞堵住灌漿口。其他預制墻板預留灌漿孔依次同樣灌漿,不得漏灌,每個預制墻板最好一次灌漿結束,盡量不得進行間隙多次灌漿。6、試塊留置:灌漿作業應及時做好施工質量檢查記錄,留存影像資料,與灌漿套筒匹配的灌漿料依照每個施工段的所取試塊組進行抗壓檢測。每棟每層為一個施工段,取樣送檢一次。同種直徑每班灌漿接頭施工時制作一組每層不少于三組40mm*40mm*160mm的長方體試件,標養28d后進行抗壓強度試驗;剪力墻底部接縫坐漿料,每工作班應制作一組且每施工段不少于三組70.7mm*70.7mm*70.7mm的立方體試件,標準養護28d后進行12、抗壓強度試驗。坐漿、灌漿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灌漿及坐漿同條件試塊每施工段不少于1組;套筒灌漿連接應符合設計、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GB107中I級接頭的性能要求及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同種直徑套筒灌漿連接接頭,每完成1000個接頭時制作一組同條件接頭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每組試件3個接頭。 2.3、灌漿施工重點、難點控制1、漏漿漏漿主要是由于墻體四周封堵不嚴或封堵材料強度不足發生滑移而造成的,處理不當會直接影響構件的連接質量和結構安全。針對不同情況應分別作出相應的處理,具體如下:封堵不嚴造成的漏漿,可直接采用堵漏材料進行應急封堵;封堵材料強度不足發生滑移造成的漏漿,采用堵漏材料進行應急封堵,并適13、當采取模板圍堵加固;采用以上兩種處理方法不能滿足時,打開封堵材料,放空灌漿料,并采用大量清水沖洗干凈,再重新封堵并灌漿。2、灌漿孔、出漿孔不出漿灌漿孔未出漿而出漿孔正常出漿時,可認定此套筒內漿料飽滿,無需處理;灌漿孔和出漿孔均未出漿時,用手動灌漿槍從灌漿孔進行補灌;灌漿孔出漿而出漿孔未出漿時,將手動灌漿槍前面加5mm直徑的軟管,將軟管從出漿孔直接深入到出漿孔內緩緩補灌,直至灌漿料灌滿為止。3、冬季施工冬季灌漿施工時的環境溫度宜在5以上,若環境溫度不滿足要求時最好不應進行灌漿作業施工;若受工序關系影響必須進行作業時(主要是飄窗二次拆分連接區域全灌漿作業),應采取熱水(水溫20-30)拌制灌漿料(14、確保灌漿料溫度不低于15),每班拌制漿料須在20min內用完,每個連接區域灌漿完成后對連接處采取覆蓋保溫措施,養護時間不少于48h,確保漿料強度達到35MPa,方能進行下道工序。三、質量控制1、構件連接部位處理和安裝安裝前,檢查預制構件內連接套筒灌漿腔、灌漿孔和出漿孔無異物存在,清除構件連接部位砼表面的異物和積水,在水平面上安放一定數量的10-20mm厚硬塑料墊塊,確保灌漿連通腔最小間隙,需要設置分倉連通腔時,在分倉部位進行坐漿處理(表面標高同硬塑料墊塊上標高)。2、灌漿部位預處理和封堵質量預制剪力墻要用具有密閉功能的封堵材料對四周進行封堵,必要時采用木方壓在封堵材料外側作為支撐;封堵材料不得15、堵塞灌漿孔,尺寸偏大的墻體連接面采用坐漿料作分倉隔斷,對可能出現的漏漿、灌漿不暢等意外制定處置預案;飄窗二次拆分連接區域安裝全灌漿套筒,通過連接鋼筋上標畫的插入深度標記檢查套筒位置正確性,套筒灌漿接頭的灌漿和出漿孔端口超過套筒內壁最高處,兩端密封橡皮圈位置正確、無破損。3、灌漿料加工制作進入施工現場的灌漿料須具有產品合格證書、檢驗報告等一套出廠質量證明文件,并按照規范要求取樣送檢進行復試,合格后方能使用。鋼筋套筒連接用灌漿料的主要性能指標如下表所示。鋼筋套筒灌漿連接用灌漿料性能要求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流初度(mm)初始值300JG/T 408-201330min實測值260豎向自由膨脹率()316、h0.0224h與3h差值0.020.50抗壓強度(MPa)1d353d6028d85氯離子含量()不大于0.03泌水率()0.0施工最低溫度控制值5攝氏度無對鋼筋腐蝕作用無GB8076-2008灌漿料需妥善保管,應存于室內干燥環境,防止受潮;每次使用前,確認灌漿料在產品有效期內,打開包裝袋后,產品外觀無異常,再制作漿料;制作漿料須使用干凈的自來水、潔凈的容器和準確的計量器具,符合產品加工要求的攪拌設備或機具,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漿料拌制;拌制漿料時須防止異物混入,及時清洗攪拌機具,禁止凝固或即將凝固的漿料混入拌制的漿料中;拌制成漿料后,盛放漿料的容器應加蓋保護蓋以防異物落入;每班拌制漿料,17、在使用前需檢測流動度,符合要求方能進行灌漿作業;灌漿料應用電動攪拌器充分攪拌均勻,從開始加水至攪拌結束應不少于5min,然后靜置2-3min,攪拌后的漿料應在30min內使用完畢,以免因時間過長,引起灌漿料凝結,造成斷孔。每個預制構件灌注總時間應控制在30min之內。4、灌漿連接保證措施采取定人、定量、定時、定工藝的措施保證灌漿連接質量,具體如下:灌漿作業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本工程灌漿作業均由我司自有產業工人進行灌漿作業,并且在灌漿作業過程中,邀請監理全過程監督,并填寫灌漿作業施工檢查記錄;灌漿作業要在漿料允許操作時間范圍內完成,并適當預留一部分需要處理意外事件的合理時間;在灌漿前結合灌漿設備18、性能、漿料需求量,漿料拌制和灌漿作業所需時間,合理安排漿料制作量和灌漿部位,杜絕把漿料可操作時間用到接近極限的情況發生;在灌漿作業過程中,要有防止突然斷電的措施,如:配備小型發電機。灌漿時應連續、緩慢、均勻地進行,直至排氣孔排出漿液后,立即封堵排氣孔,中間不得間斷,再將灌漿孔封閉,持壓30s,再封堵下口。灌漿后24小時內不得使構件和關鍵層受到震動、碰撞。5、配合比抽查及試塊制作施工時經常抽檢漿液的配合比,在記錄表中填寫抽檢數據,灌漿時詳細記錄孔編號、施工時間、灌漿順序、灌漿過程中的壓力數值,杜決灌漿過后補寫施工記錄,每一樓層劃分為一個檢驗批,需制作3組邊長為40*40*160的長方體試塊;坐漿19、料要選用具有密閉功能的專用材料,每一樓層劃分為一個檢驗批,需制作3組邊長為70.7*70.7*70.7mm的立方體試塊。四、安全文明措施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合格的安全帽,嚴禁赤腳、赤膊或穿拖鞋、短褲等人員進入施工現場,禁止酒后作業。2、施工人員必須進行相關安全知識的學習,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3、機械操作人員和專業電工必須掛牌、持證按照操作規程上崗作業,嚴禁無證、違章操作。4、一般安全技術交底(1)進場機械必須完好,操作人員必須證照齊全;(2)機械安裝完畢,細部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3)機械在使用過程中,應經常檢查,確保設備運轉正常,禁止所有機電設備帶“病”運轉作業。(4)為了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政策法規,保障施工現場用電安全,防治觸電事故發生,促進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各類用電人員應做到:掌握安全用電基本知識和所用設備的性能。使用設備前必須按照規定穿戴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并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設施是否完好,嚴禁設備帶病運轉,雨季應加強檢查各電氣設備及漏電保護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