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碗扣式腳手架高支模支撐體系專項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86697
2023-07-03
18頁
125.24KB
1、地下室高支模支撐體系專項施工方案(碗扣式腳手架)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xx雅苑二期項目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地理位置:結構特征:本工程二期共有7#、12#、14#、16#、17#、18#、19#樓7棟高層,10#、11#、13#、15#樓4棟多層,以及3個地下車庫組成。總建筑面積79696.4平米。其中3棟高層為地上18層、地下一層;1棟高層為地上24層,地下二層。該3棟樓的地下室一層結構高度均超過5米,屬高支模施工,須按有關文件及施工規范要求進行施工設計,以確保模板支撐體系的剛度、穩定性,因此編制本專項施工方案指導施工。1-4#樓(單位米)樓號1#2#3#4#板頂2、標高-6.1-5.8-5.9-6.2地下室層高65.75.86.10.000板厚0.160.160.160.16支模高度5.845.545.645.94二、編制依據1)、GB50204-20XX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XX版);2)、GB50164-92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3)、JGJ80-91建筑施工高空作業安全技術規范;4)、JGJ59-20XX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5)、建標200085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6)、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l3020XX);7)、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l6620XX)8)、建3、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XX);9)、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年7月第一版;10)、腳手架結構計算及安全技術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年11月第二版;11)、國家和行業頒布的有關現行施工規范和標準,如建質20XX87號文等;12)、建設部頒發的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13)、遼寧省、沈陽市有關法律、法規及標準;14)、本工程的承包合同、設計圖紙與施工組織設計等。三、方案確定:1、模板及支撐選型本工程高支模部分的主要構件使用模板及支撐選型如下表:序部位模板選型次龍骨主龍骨支撐類型1地下室主次梁及樓板底模及支撐915*1830*14mm木膠板50*100mm方木4、100*100mm方木碗扣式支撐、483.5鋼管支撐與縱橫桿加強2梁側模915*1830*14mm木膠板定型化木夾具梁板合支、或獨立支撐,M14對拉螺栓3結構柱915*1830*14mm木膠板50*100mm方木48*3.5mm雙鋼管M14對拉螺栓結合本工程結構形式、實際施工特點,整個結構使用落地式、全封閉的滿堂碗扣式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碗扣式鋼管模板支撐體系是一種新型承插式鋼管模板支撐體系,具有拼拆迅速、省力,結構穩定可靠,承載力大,易于加工,應用廣泛等特點。碗扣式鋼管模板支撐體系的桿件之間為軸心相交、構件的整體性和剛度較好,且碗扣節點具有良好的受力性矩,因而具有比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和支撐架較5、高的穩定承載能力。2、方案設計:(一)碗扣式腳手架的特點碗扣式鋼管腳手架節點的構造是由上、下碗扣,橫桿接頭和上碗扣限位銷等組成,碗扣接頭是該腳手架系統的核心部件。碗扣接頭可以同連接四根橫桿,完全避免了螺栓作業。(節點見下圖)上、下碗扣,和扣限位銷按一定間距設置在鋼管的立桿上。立桿頂部可插入另一根立桿尾部的套筒內,即可達到在垂直方向任意加高的目的。碗扣接頭(a)連接前 (b)連接后碗口式腳手架的常用構件:(二)碗扣式腳手架搭設設計本工程主樓地下室框柱與梁截面尺寸梁截面尺寸200mm400mm、300mm400mm、200mm500mm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根據以上實際情況,設計立桿橫距為6、0.9米,縱距為0.9米,歩距1.2米,縱橫向滿設掃地桿,立桿頂部設置可調頂托撐,底部可按實際情況增加墊塊。由于本工程梁截面均較小,故采用梁板合支的方法。如下圖所示:圖中梁底橫桿為扣件式鋼管搭設,可根據梁截面尺寸調整高度,由扣件連接于兩邊碗口式腳手架立桿。(三)碗口式腳手架搭設排列由于碗口式腳手架橫距、間距、步距都是固定的,因此在施工搭設之前必須根據圖紙畫出設計排版圖。圖為根據xx雅苑1#樓結構施工圖所繪制的碗口式腳手架立桿位置設計排版圖。立桿選擇應根據層高確定,根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XX)規定,自由端(頂撐)高度500mm,沈陽市場上碗扣架立桿長一般為17、000mm、1300mm、1600mm、1900mm、2200mm、2500mm,按照不同層高選用立桿。在本工程中1#樓地下室層高6000mm,則選用立桿:1900mm2+1600mm=5400mm+板厚160mm+主次龍骨200mm+可調頂撐240mm。自由端=240mm500mm 2#樓地下室層高5800mm,則選用立桿:1900mm+1600mm2=5100mm+板厚160mm+主次龍骨200mm+可調頂撐340mm。自由端=340 mm500mm2#樓地下室層高5900mm,則選用立桿:1900mm2+1600mm=5400mm+板厚160mm+主次龍骨200mm+可調頂撐140mm。8、自由端=140 mm500mm2#樓地下室層高6100mm,則選用立桿:1900mm2+1600mm=5400mm+板厚160mm+主次龍骨200mm+可調頂撐340mm。自由端=340 mm500mm碗口式腳手架的搭設:根據排版圖定位第一根立桿然后逐步搭設四、施工部署1、施工工期安排根據施工進度0.000m以下結構工程工期安排:1#、2#樓:20XX年9月11日-20XX年9月25日3#、4#樓:20XX年9月21日-20XX年10月5日項目部采用月、周等計劃層層分解的方法實行工期管理。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財力,做到全方位投入,盡量使勞動力及物資投入在施工全過程上處于均衡狀態。合理劃分流水段9、及施工順序,組織立體交叉作業。提高機械化施工程度,減少勞動力投入。2、勞動力安排項目部管理人員生產負責人姚建沖、陸允沖技術總負責楊文杰、馬欽崟經營總負責楊衛兵材料總負責姚新斌組員木工負責人:陳漢兵、 木工帶班:曲寶、 質量員:張運春、 現場技術員:馬欽崟、 安全員:施平、 架子負責人:曹立江3、模板工程勞動力計劃模板工程勞動力計劃序號工 種數 量作業項目1模板工長2人模板后臺加工、預留預埋及模板施工作業監督管理。2模板安裝工60人模板支設、支撐搭設3模板清理工5人模板清理、涂刷脫模劑4后臺制模工10人洞口、預埋盒等模板制作、維修五、搭設施工工藝5.1、準備工作 (1)、搭設前,工程技術負責人應10、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對架子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交底雙方履行簽字手續。 (2)、熟悉圖紙和施工現場,掌握建筑平面和立面的構造特點,環境條件。 (3)、材料準備。對進場的鋼管、扣件、腳手架、等進行檢查驗收。 (4)、架子工應持有效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上崗作業。砼作業時還需安排人員看守。工人施工時必須戴好安全帽、佩安全帶、必須穿防滑鞋,嚴禁穿塑料底鞋,皮鞋等硬底易滑的鞋子登高作業。操作工具及小零件要放在工具袋內,扎緊衣袖口,領口以及褲腿口,以防鉤掛發生危險。5.2、碗扣式模板支撐架施工流程放線測量 架體地腳排布并驗收 架體搭設 垂直度調整 安全防護設施搭設 架體驗收 模板搭設 結構施工、達到拆模強度 11、拆模。 5.3、碗扣式模板支撐架安裝 (1)、架體分別按先立桿后橫桿再斜桿的搭設順序進行。 (2)、在己處理好的地基上,平整的地基基礎上的支架,其立桿底座可直接用木板墊座;直接用立桿可調座調整立桿高度,使立桿碗扣接頭處于同一水平面內;當相鄰立桿地基高差大于0.6m時,則先調整立桿節間使同一層碗扣接頭高差小于0.6m,再用立桿可調座調整高度,使其處于同一水平面內。在搭設過程中,隨時注意基礎的沉降,對基礎沉降懸空的立桿,調整可調底座,使之均勻受力。 (3)、立桿采用0.9m間距,特殊情況如靠墻距離過近時,橫桿可采用0.6m;立桿采用1.9 m和1.6m兩種不同長度立桿搭接,上面加可調頂托托調整高度12、,可調頂托選用直徑應大于38,以保證立桿的整體穩定性。 (4)、立桿同橫桿上的連接是靠碗扣接頭鎖定,連接時,先將上碗扣滑至限位銷以上并旋轉,使其擱在限位銷上,將橫桿接頭插入下碗扣,待應裝橫桿接頭全部裝好后,落下上碗扣并預鎖緊。立桿的接長是靠焊于立桿頂端的連接管承插而成,立桿插好后,使上部立桿底端連接孔同下部立桿頂端連接孔對齊,插入立桿連接銷并鎖定。 (5)、立桿施工的垂直高度限制:按1/200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差不應大于10cm執行。 (6)、當組裝完兩層橫桿后,首先檢查并調整水平框架的直角度和縱向直線度(對曲線布置的腳手架應保證立桿的正確位置);其次檢查橫桿的水平度,并通過調整立桿可調座減13、少橫桿間的水平偏差;逐個檢查立桿底腳,并確保所有立桿不浮地松動。當底層架子符合搭設要求后,檢查所有碗扣接頭,并鎖緊。在搭設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檢查上述內容,并調整。 5.4、碗扣式模板支撐架拆除(1)、模板支撐架拆除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XX 20XX版)中混凝土強度的有關規定。 (2)、應全面檢查腳手架的連接、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經技術管理程序批準后方可實施拆除作業。 (3)、腳手架拆除前現場工程技術人員應對在崗操作工人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 (4)、腳手架拆除時必須劃出安全區,設置警戒標志,派專人看管。 (5)、拆除前應清理腳手架上的器具及多14、余的材料和雜物。 (6)、拆除作業應從頂部開始,逐層向下進行,嚴禁上下層同時拆除。 (7)、拆除的構配件應成捆用起重設備吊運或人工傳遞到地面,嚴禁拋擲。 5.5、其他施工注意事項(1)、碗扣架安裝前進行測量放線,根據立桿布置圖彈出雙向立桿控制線,沿線確定立桿位置,同一開間上、下層立桿應在設置在同一豎向位置上。使用碗扣架時,底層縱、橫向水平桿作為掃地桿,距地面高度應小于或等于300mm。(2)、立桿下設置木墊板,高度不符模數處在墊板上放置可調底座,以調整立桿高度。頂部應設可調支托,U型支托與楞梁兩側如有間隙,必須楔緊,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不得大于200mm,立桿上端包括可調螺桿伸出頂層水平桿的長度15、不得大于0.7m。螺桿外徑與立柱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得大于3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 (3)、支架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施工操作人員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安裝和拆除支撐,不能有隨意性。具體構造、拆除方法和時間等的要求,一定嚴格按規范進行,保證安裝質量合格。 (4)、支架、模板搭設到位后,組織技術、安全、施工人員對整體架體結構進行全面的檢查驗收,及時解決存在的結構缺陷,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5)、混凝土澆注過程時,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撐情況,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解決。(6)、其他未盡事宜,可按國家相關規范要求進行。六、質量檢查6.1、架體檢查 碗扣支撐架搭設時每6m進16、行一次檢查與驗收;架體隨施工進度定期進行檢查,到達方案搭設要求的高度后進行全面檢查與驗收,保證架子的幾何尺寸不變形,立桿的間距、水平桿的步距,剪刀撐等設置是否完整。過程檢查內容應包括立桿底部基層清理、木墊板、底座位置、頂托螺桿伸出長度、鋼管規格尺寸、立桿垂直度、掃地桿、水平拉桿及安全網等各種安全措施等的設置情況是否滿足方案及相關規范規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模板支撐架澆注混凝土時,設專人全過程監督:立桿拉桿是否安裝牢固,鋼管連接、扣件擰緊程度是否符合要求。6.2、模板檢查支頂板前放線工人提供模板標高控制線及軸線,支頂板后質檢員應檢查標高,確保準確無誤。杜絕模板接縫漏漿提高接縫質量,模板與模板間17、拼縫、模板與陰角拼縫方法為硬拼并做成企口形式,注意切割質量,毛邊要用手刨刨平。為保證梁柱接頭模板接縫嚴密,梁模必須由兩頭向中部配模,保證梁端與柱貼實嚴密。模板支搭完畢后,要進行預檢并辦理項目部內工長的交接檢手續經監理公司簽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澆筑混凝土時,設木工專門負責看管模板。 安裝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序號項目名稱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1軸線位移墻、梁3尺 量2底模上表面標高3水準儀或拉線尺量3截面模內尺寸基礎5尺 量墻、梁34層高垂直度不大于5 m3經緯儀或吊線、尺量大于5 m55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尺 量6表面平整度2靠尺,塞尺7陰陽角方正2方尺,塞尺順直2線 尺8預埋鐵件中心線18、位移2拉線、尺量9預埋管、螺栓中心線位移-拉線、尺量螺栓外露長度+5,010預留孔洞中心線位移5拉線、尺量尺寸+5,011門窗洞口中心線位移3拉線,尺量寬、高5對角線612插筋中心線位移5尺 量七、安全措施1、 施工應按經審批的方案進行,方案未經審批不得施工。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管理、協調小組,嚴格執行項目經理部制定的相關管理制度。根據腳手架工程的特點, 對施管人員 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工作水平,是預防發生事故、確保作業安全的基礎。加強對工人的安全教育,并設專職的安全員。2、 認真堅持執行定期安全教育、安全檢查制度,設立安全監督崗,對發現的事故隱患和危機工程、人身安全的事項,做到立即處19、理、落實到人。 3、 杜絕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完善安全防護措施,提高現場人員的自我保護素質。 4、 明確支架施工現場安全責任人,負責施工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支架搭設、拆除前向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未經審批部門同意,不得修改變更。支架施工現場應搭設工作梯,作業人員不得從支撐系統上下。5、 整體架拼裝完成后,檢查所有連接扣件是否松緊。施工期間隨時對支架進行全面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報,必要時采取果斷措施;樓層框架梁(板)支撐體系支搭完成后應履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模板安裝。模板支架及模板表面不得集中堆載,梁部位堆載不得超過12.5kN/m,板部位堆載不得超過4kN/m。6、 身體狀20、況不適的施工人員,不得上架作業。7、 支架拆除除設專人指揮,施工人員統一有序進行,并配好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品。8、 有六級以上的大風和雨天時停止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作業。雨后上架應穿防滑鞋。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采用安全措施,并報主管部門批準。9、 工地用電的架設及用電安全應按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10、 認真執行有關安全工作的規程、規定和文件。八、應急預案滿堂鋼管支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支模方式,而模板坍塌事故是建筑施工中較易引發群體傷亡的危險源之一。模板坍塌事故的技術主要原因在有限的場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機械設備等,存在著不確定、不安21、全的因素,同時受到施工環境,以及季節和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容易造成一定的隱患。因此為預防模板坍塌事故的發生,有必要建立相應的應急預案。8.1應急預案的要求:1、 按建筑法、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建設部工程建設重大事故的調查程序規定、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規程編制安全應急預案。2、 預案的編制原則:1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2貫徹“以人為本,快速有效”原則。3“原地救援”原則。3、 成立應急預案的獨立領導小組(指揮中心)。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及其人員組成由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主管安全生產的項目副經理及技術負責人為副組長)、下設各組員各組組長組成。應急小組負責通訊聯絡、技術支持、消防保安、搶22、險搶修、醫療救護、后勤保障 。應急組織的分工及人數應根據事故現場需要靈活調配。4、 應急領導小組職責:建筑工地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搶救小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110、119、120、企業救援指揮部、當地安監部門、公安廳部門求援或報告災情。平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住在工地現場,手機24小時開通,發生緊急事故時,在項目部應急組長抵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救援組長。5、 應急預案的技術措施:1保證現場有必要的基本裝備,如特種防護品、一般防救護品及臨時救護擔架及常用的救護藥品等;2專用裝備,如醫療23、器材、搶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備工具即基本滿足使用)、照明器材、通訊器材、交通工具、滅火器材等。6、 對職工進行應急知識培訓:制定應急培訓計劃,對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和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要分開進行。培訓內容:傷員急救常識、滅火器材使用常識、各類重大事故搶險常識等。務必使應急小組成員在發生重大事故時能較熟練地履行搶救職責,員工能在發生重大事故時會采取正確的自救措施。7、 通信聯絡:項目部將110、119、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企業應急領導組織成員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8、 事故報告:工地發生安全事故后,企業、項目部除立即組織搶救傷員,采取有效措施防24、止事故擴大和保護事故現場,做好善后工作外,按有關規定報告有關部門。8.2本項目應急預案根據本項目項目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中坍塌倒塌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如下制定:一、目的為有效防止事故擴大,降低員工生命危險,最大限度減小經濟損失, 特制定本預案。二、組織機構及職責由項目部成立應急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組長:姚建沖 組員: 黃周 、 陸允沖 、施平具體分工如下:1、姚建沖負責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傷員。2、黃周負責組織人員進行塌方處理。3、陸允沖負責立即同醫院、勞動等部門的聯系,說明詳細事故地點、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4、施平負責現場物資、車輛的調度。三、坍塌倒塌事故應急措施1、事故發生后立即25、報告應急搶險指揮部。2、挖掘被掩埋傷員及時脫離危險區。3、清除傷員口、鼻內泥塊、凝血塊、嘔吐物等,將昏迷傷員舌頭拉出,以防窒息。4、進行簡易包扎、止血或簡易骨折固定。5、對呼吸、心跳停止的傷員予以心臟復蘇。6、盡快與120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7、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的發生,并將其轉移至安全地方。8、若有骨折時應及時用夾板等簡易固定后立即送醫院。9、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10、現場安全員應對腳手架、井架、塔吊等施工設備倒塌事故進行原因分析,26、制定響應的糾正措施,認真填寫傷亡事故報告表、事故調查等有關處理報告,并上報集團應急搶險領導小組。四、應急物資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頸托、擔架、止血帶、氧氣袋等物資。五、通訊聯系醫院急救 120 火警 119 匪警 110 工地現場值班電話:13889316368有關負責人電話:黃周 手機:13889845730項目負責人:姚建沖 手機:13700025835安 全 員:施平 手機:15840589636技術負責人:楊文杰 手機:18994242805施 工 員:馬欽崟 手機:15041213145六、注意事項1、應立即停止施工2、注意觀察基坑周邊建筑物27、或設備3、人工胸外心臟擠壓、人工呼吸不能輕易放棄,必須堅持到底。4、其余管理人員立命等待,聽后組長調令。附: 周邊的醫院聯系電話及工地至醫院的路線圖。沈陽市鐵西區城西醫院地址:沈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6號街,近沈遼路。值班電話::024-25180009路線圖: A為本項目地址、B為醫院,全程2.1公里九、計算書:(一)基本搭設參數模板支架高H為4.724m,立桿步距h(上下水平桿軸線間的距離)取1.2m,立桿縱距la取0.9m,橫距lb取0.9m。立桿伸出頂層橫向水平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自由長度a取0.1m。整個支架的簡圖如下所示。模板底部的方木,截面寬100mm,高100mm,布設間距0.328、m。一、 (二)材料及荷載取值說明本支撐架使用 483.5鋼管,鋼管壁厚不得小于3mm,鋼管上嚴禁打孔;采用的扣件,應經試驗,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載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等。二、 (三)、板模板支架的強度、剛度及穩定性驗算荷載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方木/鋼管橫向水平鋼管可調托座立桿基礎的傳力順序,分別進行強度、剛度和穩定性驗算。其中,取與底模方木平行的方向為縱向。1.板底模板的強度和剛度驗算模板按三跨連續梁計算,如圖所示:(1)荷載計算模板的截面抵抗矩為:W900182/629、=4.86104mm3;模板自重標準值:x10.30.9 =0.27kN/m;新澆混凝土自重標準值:x20.12240.9 =2.592kN/m;板中鋼筋自重標準值:x30.121.10.9 =0.119kN/m;施工人員及設備活荷載標準值:x410.9 =0.9kN/m;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x520.9=1.8kN/m。以上1、2、3項為恒載,取分項系數1.2,4、5項為活載,取分項系數1.4,則底模的荷載設計值為: g1 =(x1+x2+x3)1.2=(0.27+2.592+0.119)1.2=3.577kN/m; q1 =(x4+x5)1.4=(0.9+1.8)1.4 =3.730、8kN/m;對荷載分布進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彎矩取跨中彎矩和支座彎矩的較大值。 跨中最大彎矩計算簡圖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1max = 0.08g1lc2+0.1q1lc2 = 0.083.5770.32+0.13.780.32=0.06kNm 支座最大彎矩計算簡圖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2max= -0.1g1lc2-0.117q1lc2= -0.13.5770.32-0.1173.780.32= -0.072kNm;經比較可知,荷載按照圖2進行組合,產生的支座彎矩最大。Mmax=0.072kNm;(2)底模抗彎強度驗算取Max(M1max,M2max)進行底模抗彎驗算,即 =M/W31、f =0.072106 /(4.86104)=1.481N/mm2底模面板的受彎強度計算值 =1.481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m =15N/mm2,滿足要求。(3)底模抗剪強度計算。荷載對模板產生的剪力為Q=0.6g1lc+0.617q1lc=0.63.5770.3+0.6173.780.3=1.344kN;按照下面的公式對底模進行抗剪強度驗算: = 3Q/(2bh)fv =31343.531/(290018)=0.124N/mm2;所以,底模的抗剪強度 =0.124N/mm2小于 抗剪強度設計值fv =1.4N/mm2滿足要求。(4)底模撓度驗算模板彈性模量E=6000 N/mm32、2;模板慣性矩 I=900183/12=4.374105 mm4;根據JGJ13020XX,剛度驗算時采用荷載短期效應組合,取荷載標準值計算,不乘分項系數,因此,底模的總的變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計算:max=0.677(x1+x2+x3)lc4/(100EI)+0.990(x14+x5)lc4/(100EI)min(lc/150,10)max=0.145mm;底模面板的撓度計算值max=0.145mm小于撓度設計值 =min(300/150,10)mm ,滿足要求。2.底模方木的強度和剛度驗算按三跨連續梁計算(1)荷載計算模板自重標準值:x1=0.30.3=0.09kN/m;新澆混凝土自重標準值:33、x2=0.12240.3=0.864kN/m;板中鋼筋自重標準值:x3=0.121.10.3=0.04kN/m;施工人員及設備活荷載標準值:x4=10.3=0.3kN/m;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x5=20.3=0.6kN/m;以上1、2、3項為恒載,取分項系數1.2,4、5項為活載,取分項系數1.4,則底模的荷載設計值為:g2 =(x1+x2+x3)1.2=(0.09+0.864+0.04)1.2=1.192kN/m;q2 =(x4+x5)1.4=(0.3+0.6)1.4=1.26kN/m; 支座最大彎矩計算簡圖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max= -0.1g2la2-0.117q2l34、a2= -0.11.1920.92-0.1171.260.92=-0.216kNm;(2)方木抗彎強度驗算方木截面抵抗矩 W=bh2/6=80802/6=8.533104 mm3; =M/Wf =0.216106/(8.533104)=2.531N/mm2;底模方木的受彎強度計算值 =2.531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fm =13N/mm2 ,滿足要求。(3)底模方木抗剪強度計算荷載對方木產生的剪力為Q=0.6g2la+0.617q2la=0.61.1920.9+0.6171.260.9=1.344kN;按照下面的公式對底模方木進行抗剪強度驗算: = 3Q/(2bh)fv =31343.35、531/(28080)=0.315N/mm2;所以,底模方木的抗剪強度 =0.315N/mm2小于抗剪強度設計值fv=1.3N/mm2滿足要求。(4)底模方木撓度驗算方木彈性模量 E=9000 N/mm2;方木慣性矩 I=80803/12=3.413106 mm4;根據JGJ13020XX,剛度驗算時采用荷載短期效應組合,取荷載標準值計算,不乘分項系數,因此,方木的總的變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計算:max=0.521(x1+x2+x3)la4/(100EI)+0.192(x4+x5)la4/(100EI)=0.147 mm;底模方木的撓度計算值max=0.147mm 小于 撓度設計值 =min(9036、0/150,10)mm ,滿足要求。3.托梁材料計算根據JGJ13020XX,板底水平鋼管按三跨連續梁驗算,承受本身自重及上部方木小楞傳來的雙重荷載,如圖所示。(1)荷載計算材料自重:0.1kN/m;方木所傳集中荷載:取(二)中方木內力計算的中間支座反力值,即p=1.1g2la+1.2q2la=1.11.1920.9+1.21.260.9=2.541kN;按疊加原理簡化計算,托梁的內力和撓度為上述兩荷載分別作用之和。(2)強度與剛度驗算托梁計算簡圖、內力圖、變形圖如下:托梁采用:10號槽鋼;W=39.7 103mm3;I=198.3 104mm4; 托梁計算簡圖 托梁計算彎矩圖(kNm) 托梁37、計算變形圖(mm) 托梁計算剪力圖(kN) 中間支座的最大支座力 Rmax = 8.4 kN ;托梁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0.618106/39.7103=15.57 N/mm2;托梁的最大撓度 max = 0.088 mm ;托梁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m=205N/mm2;托梁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5.57 N/mm2 小于槽鋼抗彎強度設計值 fm=205 N/mm2,滿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max=0.088小于最大允許撓度 =min(900/400,10) mm,滿足要求!4.立桿穩定性驗算 立桿計算簡圖1、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穩定性計算(1)立桿荷載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38、和活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支架的自重(kN):NG13.844.72418.14kN;(2)模板的自重(kN):NG20.090.90.90.073kN;NG3240.120.90.92.333kN;靜荷載標準值NGNG1NG2NG320.546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1)活荷載標準值:NQ(0.30.6)0.90.90.729kN3.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N1.2NG1.4NQ1.220.5461.40.72925.676kN(2)立桿穩定性驗算。按下式驗算 =1.05N/(AKH)f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根據長細比按規程39、附錄C采用; A -立桿的截面面積,取4.89102mm2; KH -高度調整系數,建筑物層高超過4m時,按規程5.3.4采用;計算長度l0按下式計算的結果取大值:l0=h+2a=1.2+20.1=1.4m;l0=kh=1.1671.4271.2=1.998m;式中:h-支架立桿的步距,取1.5m;a -模板支架立桿伸出頂層橫向水平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取0.1m;-模板支架等效計算長度系數,參照規程附表D1,取1.427;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規程附表D2取值為1.167;故l0取2m;=l0/i=2103 /15.8=126.6;查規程附錄C得 = 0.417;KH=1/1+040、.005(H-4)KH=1/1+0.005(4.724-4)=0.996; =1.05N/(AKH)=1.0525.676103 /(0.4174.891020.996)=132.689N/mm2;立桿的受壓強度計算值 =199.752N/mm2 小于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滿足要求。2、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穩定性計算(1)立桿荷載。根據規程,支架立桿的軸向力設計值Nut取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受壓荷載總設計值計算。由前面的計算可知:Nut1.2NG0.851.4NQ25.523kN;風荷載標準值按下式計算:Wk=0.7zsWo=0.70.740.2730.5=0.071k41、N/m2;其中 w0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XX)的規定采用:w0 = 0.5 kN/m2;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XX)的規定采用:z= 0.74 ;s - 風荷載體型系數:取值為0.273;Mw=0.851.4Mwk=0.851.4Wklah2/10=0.851.40.0710.91.52/10=0.017kNm;(2)立桿穩定性驗算 =1.05Nut/(AKH)+Mw/Wf =1.05Nut/(AKH)+Mw/W=1.0525.523103/(0.4174.891020.996)+0.017106 /(5.08103)=201.915N/mm2;立桿的受壓強度計算值 =134.126N/mm2 小于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