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濕接縫、濕接頭、負彎距張拉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6850
2023-07-03
8頁
224.50KB
1、目錄1、編制依據(jù)32、編制原則33、工程概況34、施工工藝34.1、填方邊坡34.2、挖方邊坡45、質(zhì)量保證措施66、安全保證措施87、環(huán)境保護措施98、文明施工措施91、編制依據(jù)1.1、兩階段施工圖設計圖紙;1.2、現(xiàn)場踏勘調(diào)查所獲得的工程地質(zhì)、水文地質(zhì)、當?shù)刭Y源、交通狀況及施工環(huán)境等調(diào)查資料;1.3、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 041-2000);1.4、公路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JTJ 071-98)。2、編制原則2.1、堅持科學性、先進性、經(jīng)濟性、合理性與實用性相結(jié)合的原則。2.2、整體推進,均衡生產(chǎn),確保總工期的原則。2.3、保證重點,突破難點,質(zhì)量至上的原則。2.4、保持施組設計2、嚴肅性與動態(tài)控制相結(jié)合的原則。2.5、強化組織指揮,加強管理,保工期、保質(zhì)量、保安全。2.6、優(yōu)化資源配置,實行動態(tài)管理。2.7、文明施工,保護環(huán)境。3、工程概況 xx3#大橋濕接縫、濕接頭、負彎距張拉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合同段橋梁上部結(jié)構(gòu)有預應力混凝土T梁結(jié)構(gòu)、預應力混凝土箱梁結(jié)構(gòu)、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結(jié)構(gòu),其中跨徑L=20m的箱梁有70片,跨徑L=30m的T梁有315片、跨徑L=16m空心板梁177片。T梁現(xiàn)澆頂板、橫隔板采用C50混凝土,現(xiàn)澆墩頂濕接縫采用C50膨脹混凝土。二、施工準備和施工工藝1.施工準備 梁體架設之前,測量組要及時在支座墊石上定出支座中心,并測出每個支座墊石的標高,3、標高符合設計時應及時安裝橡膠支座,支座安裝前墊石表面必須清理干凈,對不符合設計標高的墊石,用環(huán)氧樹脂砂漿抹平調(diào)到設計標高,墊石標高控制在3mm以內(nèi),并按設計尺寸標出橡膠支座的中心,準確安放橡膠支座在墊石上,確保橡膠支座和墊石的中心線重合。梁板架設位置準確,各種預埋鋼筋調(diào)直對齊。2.主要機械及人員配備各橋配備鋼筋加工機械一套,混凝土運輸車 3 臺,插入式振搗器 50# 2臺。人員情況:鋼筋工10名,模板工8名,混凝土工5名;張拉工4名。3.模板制作及施工工藝3.1現(xiàn)澆橫隔梁3.1.1在施工之前對橫隔梁端頭鑿毛進行檢查,鑿毛達到規(guī)范要求,鋼筋表面的油漬、漆度、鱗銹等清除干凈,使得梁體和鋼筋與現(xiàn)澆混4、凝土能夠更好的結(jié)合。兩梁體端頭預留的鋼筋焊接達到要求,其余預留鋼筋可采用綁扎。3.1.2橫隔梁施工采用竹膠板拼模,竹膠板厚不小于1.5mm,橫隔梁寬59cm,橫隔梁兩側(cè)竹膠板寬不小于79cm,即兩側(cè)包邊不小于10cm,封底采用竹膠板,設置對拉螺桿,四周加固牢靠。3.1.3施工工藝施工準備鋼筋加工制作鋼筋綁扎施工準備模板安裝混凝土澆注灑水養(yǎng)生3.2濕接頭施工3.2.1在施工之前對梁體的端頭進行鑿毛,鋼筋表面的油漬、漆度、鱗銹等清除干凈,使得梁體和鋼筋與現(xiàn)澆混凝土能夠更好的結(jié)合。兩梁體端頭頂板和底板預留的鋼筋要提前焊接起來,其余預留鋼筋可采用綁扎。3.2.2在安裝中橫梁底模時底模中線和蓋梁的中心線5、必須重合,安裝中橫梁 底模在支座位置時可采用塑料布、施工棉四周圍包裹橡膠支座,防止在施工混凝土時混凝土污染支座,模板間有縫隙地方用施工棉塞死,底模支撐加固采用縱為 1510cm 和橫向為 1515cm 的方木,縱橫向方木間的空隙用木楔楔死。3.2.3. 中橫梁鋼筋加工應符合規(guī)范,各部誤差是:主筋長度為10mm,箍筋 為5mm.箍筋間距為10mm。中橫梁骨架筋為焊接而成,焊縫長度單面焊為10d、雙面焊為5d(d 為鋼筋直徑),焊縫寬度為 0.7d,焊縫深度為 0.3d。中橫梁箍筋和梁體預埋鋼筋有干擾時,可以適當調(diào)整箍筋位置,鋼筋保護層應符合設計要求。3.2.4.中橫梁與梁體銜接部位定型鋼模加固時6、,應先在蓋梁上用沖擊鉆打眼, 并打入22 的鋼筋頭,再用1010 的方木一頭頂在鋼筋頭上一頭支撐在定型鋼模的底部和一根 1010 的方木一頭頂在鋼筋頭上一頭支撐在定型鋼模頂部;中橫梁的兩側(cè)模板用 55 的方木作為背方間距控制在 7080cm 之間,模板上下用拉桿拉緊;在加固中橫梁和兩側(cè)邊梁封頭模板時底部用木楔楔死 梁體和防撞擋塊間的空隙,頂部用支撐方木一頭頂在擋塊頂一頭頂在鋼模面。 具體加固圖見下圖:3.2.5.在中橫梁混凝土施工時應做好負彎距張拉施工的防護措施,先穿好鋼絞線,并接好該部位的波紋管,后接的波紋管兩頭和以前預留的波紋管進行銜接, 銜接兩頭應保證有和以前的波紋管同直徑長的接頭尺寸進7、行搭接,并且接口 用膠帶裹緊防止漏漿,混凝土施工完以后應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拉毛,拉毛深度為mm夜間溫度過低時應該進行保溫覆蓋3.2.6.在澆筑中橫梁混凝土時應嚴格控制澆筑順序,不能更改 澆筑順序,防止影響兩跨梁體間的張拉順序,澆筑混凝土一定要振搗密實,增強 橋梁的整體性,澆筑溫度應控制在 5之內(nèi),宜在每天溫度最低時施工。33負彎距張拉施工3.3.1.負彎距張拉:負彎矩張拉設計采用 BM15-5 型錨具及其配套的設備, 每束 45 根 j15.24mm 鋼絞線,采用 QTC230 型 23t 千斤頂及配套油泵、 油表進行張拉。張拉前應對千斤頂、油泵及油表進行檢驗核定,并做好標 記編號。鋼絞線張拉錨8、下控制應力 k=0.75Ry1395Mpa。張拉采取雙控, 以鋼束伸長量校核。負彎距張拉時,可將橋面板鋼筋剪斷,待鋼束張拉完 后,采用相同直徑的鋼筋將其焊接,再澆筑槽口混凝土。.聯(lián)續(xù)接頭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 95%后才能張拉;負彎矩區(qū)先短 束后長束,對稱單根張拉時,張拉力要分級加載,以 5Mpa/次為進級,不可猛拉給油太快,當張拉到超張拉狀態(tài)時,持荷不少于 2min,張拉到控制應力 時,應量測伸長值。實際張拉伸長值和理論伸長值之差超出6%時,要查明 原因重新張拉。3.3.3.孔道壓漿:孔道壓漿前,孔道應沖洗干凈并使孔壁完全濕潤,沖洗后 應使用壓縮空氣將孔道內(nèi)的所有積水吹出,水泥漿自拌制至壓入9、孔道的延續(xù) 時間,一般在 3045min 范圍內(nèi),水泥漿在使用前和壓注過程中應連續(xù)攪拌。 壓漿應緩慢均勻進行,不得中斷,并應從最低點處壓漿,由所有最高點的排 氣孔依次一一放開和關閉,使孔道內(nèi)排氣通暢。壓漿應使用活塞式壓漿泵, 不得使用壓縮空氣,壓漿的最大壓力宜為 0.50.7Mpa。壓漿應達到排出與規(guī) 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漿為止。為保證管道中充滿灰漿,關閉出漿口后,應保持 不小于 0.5Mpa 的一個穩(wěn)壓期(不宜少于 2min)。3.4濕接縫施工3.4.1濕接縫施工前應對箱梁側(cè)面混凝土表面應進行鑿毛、清洗,確保混凝土能連接良好。3.4.2.濕接縫部位 N5 鋼筋與箱梁橋面伸出的鋼筋每兩根焊一根,綁10、扎一根, 焊接采用單面焊,焊接長度不小于 12cm。其他焊接應符合中橫梁鋼筋焊接要求。3.4.3.濕接縫底模采用竹膠板,用12 圓鋼做拉桿每隔 1m 一排吊住模板,頂部固定在 1.2m 的方木,拉桿分別穿過 PVC 管,模板與梁體的縫隙用施工棉塞堵,防止漏漿。T梁、箱梁加固見下圖。空心板梁絞縫底模可采用竹膠板或采用直徑50mm鋼管進行。3.4.4.混凝土振搗采用小型插入式振搗器,混凝土應振搗密實;濕接縫頂面混凝土應和箱梁頂板面保證有相同的橫坡和縱坡,濕接逢表面要拉毛,拉毛深度為 12cm.四、混凝土施工要求中橫梁混凝土和濕接縫混凝土在施工之前要澆水濕潤箱梁混凝土,保證梁體和現(xiàn)澆混凝土接觸良好。11、混凝土澆筑采用吊車起吊吊斗入模,吊裝混凝土的過程中應有專人指揮吊機的起吊移動。振搗應“采用快進慢出”的施工原則,專業(yè)振搗手振搗,振搗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搗半徑的 1.5 倍,距模板邊為 510cm,插入下層混凝土為 510cm,振搗直到該層混凝土面沒有氣泡排出和混凝土面停止下沉時為止,每一處振搗完備后應邊振搗邊徐徐提出振動棒。混凝土施工要有專人看模,如果有跑模的情況應立即停止施工,及時采取加固措施。混凝土施工后,及時進行覆蓋灑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五、質(zhì)量控制質(zhì)量控制標準項次檢 查 項 目規(guī)范值和允許偏差1斷面尺寸(mm)高度10頂寬5底寬52軸向橫向騙位(mm)20 或符合設計要求鋼12、筋質(zhì)量控制標準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范值和允許偏差1受力鋼筋間距(mm)202橫向水平筋間距(mm)103鋼筋骨架尺寸(mm)長10寬、高54彎起鋼筋位置(mm)205保護層厚度(mm)5六、安全防護和環(huán)境保護措施(1)2m以上的獨立懸空、陡坡和橋側(cè)以及從事無法采取可靠防護設施的 高處作業(yè)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護鞋。安全帶要拴在牢固的物體上。(2)進入施工區(qū)域的所有工作人員、施工人員必須按規(guī)定戴安全帽。(3)從事高空作業(yè)人員,必須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凡不適宜高空作業(yè)的人員,不得從事此項工作。飲酒后不得從事高處作業(yè)。(4)高空作業(yè)人員應配給工具袋。小型工具及材料應放入袋內(nèi),較大的工具,必須拴好保13、險繩。上下傳遞料具時禁止拋擲。不得隨手亂放,防止 墮落傷人,更嚴禁從高空向下亂扔亂丟。(5)作業(yè)人員上下通行必須由人行斜道,不得攀登模板、腳手架、繩索 上下,禁止跟隨起重物件或井架等運送材料的設備上下。(6)高處作業(yè)搭設云梯、工作臺、腳手架、防護欄桿、安全網(wǎng)等,必須 牢固可靠,并經(jīng)驗收合格后使用。(7)高處與地面聯(lián)絡、指揮,應有統(tǒng)一的信號或通信設備,不得以喊話取代指揮。(8)雙層作業(yè)或靠近交通要道施工時,要設置必要的封閉隔離措施或設 置防護人員及有關施工標志。(9)夜間進行高空作業(yè)時,必須有足夠的照明設備。爬梯、空洞等處設 明顯的標志。(10)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大雨、大雪、大霧、六級以上的強14、風),為確保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應停止高空作業(yè)。(11)高處作業(yè)遇到有架空電線路時,必須保證規(guī)定的安全距離,當安 全距離不能保證時,就采取停電或防護措施。(12)檢查張拉設備、工具(如;千斤頂、油泵、壓力表、油管、頂楔器及液控頂壓閥等)是否符合施工及安全的要求。壓力表應按規(guī)定周期進 行檢定。(13)錨環(huán)及錨塞使用前應經(jīng)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14)高壓油泵與千斤頂之間的連接點,各接口必須完好無損,油泵操 作人員要戴防護眼鏡。(15)油泵開動時,進、回油速度與壓力表指針升降,應平衡、均勻一致,安全閥要經(jīng)常保持靈敏可靠。(16)張拉操作中若出現(xiàn)異常現(xiàn)象(如油表震動劇烈、發(fā)生漏油、電機 聲音異常、發(fā)15、生斷絲、滑絲等),應立即停機進行檢查。(17)張拉鋼束完畢,退銷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人工拆卸銷子時, 不得強擊。(18)張拉完畢后,對張拉施錨兩端,應妥善保護,不得壓重物。管道尚末灌漿前,梁端應設圍護和擋板。嚴禁撞擊錨具、鋼束及鋼筋。管道壓 漿時,應嚴格按規(guī)定壓力進行。施壓前應調(diào)整好安全閥。關閉閥門時,作 業(yè)人員應站在側(cè)面。(19)施工中應盡量減少耕地資源的損失,施工時少占耕地。(20)施工駐地的環(huán)境保護反映施工隊伍的素質(zhì),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 時處理,生活污水設污水池,經(jīng)沉淀符合排放標準后排放。施工場地的廢 棄物,集中堆放,及時清運,使施工現(xiàn)場井然有序,做到文明施工,充分體現(xiàn)施工的現(xiàn)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