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土工程專項施工方案(2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8009
2023-07-04
28頁
56.48KB
1、人工挖土2.1 主要機具:尖、平頭鐵鍬、手錘、手推車、梯子、鐵鎬、撬棍、鋼尺、坡度尺、小線或20 號鉛絲等。2.2 作業條件:土方開挖前, 應摸清地下管線等阻擋物, 并應依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將施工地區內的地上、地下阻擋物除去和辦理達成。建筑物或修筑物的地址或場所的定位控制線(樁),標準水平樁及基槽的灰線尺寸,必定經過查驗合格,并辦完預檢手續。場所表面要清理平展,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地區內,要挖臨時性排溝渠。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工序,防范錯挖或超挖。施工場所應依照需要安裝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標志。開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 、管溝時,應依照當地工程地質資料,采用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2、般要降至低于開挖底面的50cm,爾后再開挖。熟悉圖紙,做好技術交底。3.1 工藝流程:確定開挖的序次和坡度 沿灰線切出槽邊輪廓線 分層開挖 修整槽邊 清底3.2 坡度的確定:在天然濕度的土中,開挖基坑(槽)和管溝時,當挖土深度不高出以下數值的規定,可不放坡,不加支撐。密實、中密的砂土和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砂土)一;硬塑、可塑的粘質粉土及粉質粘土一;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粘性土)一;堅硬的粘土一。3.2.2 高出上述規定深度,在 5m以內時,當土擁有天然濕度,構造平均,水文地質條件好, 且無地下水,不加支撐的基坑 (槽)和管溝,必定放坡。邊坡最斜坡度應吻合表 1-1 的規定。3.3 3、依照基礎和土質以及現場出土等條件,要合理確定開挖序次, 然后再分段分層平均開挖。各種土的邊坡坡度表 1-1邊坡坡度(高寬)坡頂無荷載 坡質有靜載 坡頂有動載1中密的砂土 11.00 11.25 12中密的碎石類土 ( 充填物為砂土 ) 1 11.00 1 3硬塑的輕亞粘土 1 0.6710.7514 中密的碎石類土 ( 充填物為粘性土 ) 10.50 10.67 1 5硬塑的亞粘土、粘土10.3310.5016老黃土10.1010.2517軟土 ( 經井點降水后 )1?開挖各種淺基礎, 如不放坡時, 應先沿灰線直邊切出槽邊的輪廓線。開挖各種槽坑:淺條形基礎。 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層開挖,每層4、深度以60cm 為宜,從開挖端都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碎石類土先用鎬翻松,正向挖掘,每層深度,視翻土厚度而定,每層應清底和出土,爾后漸漸挖掘。3.3.2.2 淺管溝。與淺的條形基礎開挖基真同樣, 僅溝幫不切直修平。標高按龍門板上平往下返出溝底尺寸, 當挖土湊近設計標高時, 再從兩端龍門板下面的溝底標高上返 50cm為基準點,拉小線用尺檢查溝底標高,最后修整溝底。開挖放坡的坑(槽)和管溝時,應先按施工方案規定的坡度,大概開挖,再分層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線,每隔3rn 左右做出一條,以此線為準進行鏟坡。深管溝挖土時,應在溝幫中間留出寬度80cm左右的倒土臺。開挖大面積線基坑時, 沿坑三面同時開挖, 5、挖出的土方裝入手推車或翻斗車,由未開挖的一面運至棄土地址。3.4 開挖基坑(槽)或管溝,當湊近地下水位時,應先達成標高最低處的挖方,以便在該處集中排水。開挖后,在挖到距槽底50cm以內時,測量放線人員應配合抄出距槽底50cm平線;自每條槽端部20cm處每隔 23m,在槽幫上釘水平標高小木橛。 在挖至湊近槽底標高時,用尺或起初量好的50cm標準尺桿,隨時以小木橛上平,校核槽底標高。最后由兩端軸線(中心線)引樁拉通線,檢查距槽邊尺寸,確定槽寬標準,據此修整槽幫,最后除去槽底土方,修底鏟平。3.5 基坑(槽)管溝的直立幫和坡度,在開挖過程和敞露期間應防范塌方,必要時應加以保護。在開挖槽邊棄土時,應保6、證邊坡和直立幫的牢固。當土質優異時,拋于槽邊的土方(或資料)應距槽(溝)邊緣0.8m 以外,高度不宜超過 l.5m 。在柱基周圍、墻基或圍墻一側,不得堆土過高。3.6 開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場全部條件堆放時,必然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節余的土方應一次運至棄土處,防范二次搬運。3.7 土方開挖一般不宜在雨季進行。否則工作面不宜過大。應分段、逐片的分期達成。雨季開挖基坑(槽)或管溝時,應注意邊坡牢固。必要時可合適放緩邊坡或設置支撐。同時應在坑(槽)外側圍以土堤或開挖溝渠,防范地面水流入。施工時,應加強對邊坡、支撐、土堤等的檢查。3.8 土方開挖不宜在冬期施工。 如必定在冬期施工時, 其施工方法應按7、冬施方案進行。采用防范凍結法開挖土方時, 可在凍結前用保溫資料覆蓋或將表層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應依照當地天氣條件確定,一般不小于。開挖基坑(槽)或管溝時,必定防范基礎下的基土遇到凍結。如基坑(槽)開挖達成后,有較長的逗留時間,應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合適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溫資料覆蓋,地基不得受凍。如遇開挖土方引起周邊建筑物(修筑物)的地基和基礎裸露時,應采用防凍措施,以防產生凍結損壞。4.1 保證項目:柱基、基坑、基槽和管溝基底的土質必定吻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4.2 贊成偏差項目,見表1-2 。基坑、管溝外形尺寸贊成偏差值表 1-2項次項 目 贊成偏差(mm)查驗方法1 2 3標高長度、8、寬度邊坡偏陡+0 -50 -0不同樣意用水平儀檢查 用經緯儀、拉線和尺量檢查觀察或用坡度尺檢查6.1 基底超挖:開挖基坑(槽)或管溝均不得高出基底標高。如個別地方超挖時,其辦理方法應獲取設計單位的贊成,不得私自辦理。6.2 軟土地區樁基挖土應防范樁基位移:在密集群樁上開挖基坑時,應在打樁達成后,間隔一段時間,再對稱挖土;在密集樁周邊開挖基坑(槽)時,應起初確定防樁基位移的措施。6.3 基底未保護:基坑(槽)開挖后應盡量減少對基上的擾動。如基礎不能夠及時施工時,可在基底標高以上留出 0.3m 厚土層,待做基礎時再挖掉。6.4 施工序次不合理;土方開挖宜先從低處進行, 分層分段依次開挖,形成必然坡9、度,以利排水。6.5 開挖尺寸不足:基坑(槽)或管溝底部的開挖寬度,除構造寬度外,應依照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寬度。如排水設施、支撐構造所需的寬度,在開挖前均應試慮。6.6 基坑(槽)或管溝邊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應加強檢查,隨挖隨修,并要認真查收。本工藝標準合用于工業和民用建筑物、修筑物的大型基坑(槽)、管溝以及大面積平展場所等機械挖土。2.1 主要機具:挖土機械有:挖土機、推土機、鏟運機、自卸汽車等。一般機擁有:鐵鍬(尖、平頭兩種) 、手推車、小白線或20 號鉛絲和鋼卷尺以及坡度尺等。2.2 作業條件:土方開挖前,應依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將施工地區內的地下、地上阻擋物除去和辦理達成。建筑物或修筑10、物的地址或場所的定位控制線(樁)、標準水平樁及開槽的灰線尺寸,必定經過查驗合格;并辦完預檢手續。夜間施工時, 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 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標志,并要合理安排開挖序次,防范錯挖或超挖。開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 管溝時,應依照當地工程地質資料,采用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開挖面以下,爾后才能開挖。施工機械進入現場所經過的道路、橋梁和卸車設施等, 應起初經過檢查,必要時要進行加固或加寬等準備工作。選擇土方機械, 應依照施工地區的地形與作業條件、土的種類與厚度、總工程量和工期綜合考慮, 以能發揮施工機械的效率來確定,編好施工方案。施工地區運行路線的部署, 應依照作業地區工程的大小、機11、械性能、運距和地形起伏等情況加以確定。在機械施工無法作業的部位和修整邊坡坡度、清理槽底等, 均應裝備人工進行。熟悉圖紙,做好技術交底。_3.1 工藝流程:確定開挖的序次和坡度 分段分層平均下挖 修邊和清底3.2 坡度的確定:在天然濕度的土中,開挖基礎坑(槽)、管溝時,當挖土深度不高出以下數值規準時,可不放坡,不加支撐。密實、中密的砂土和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砂土)一1.0rn 。硬塑、可塑的粘質粉土及粉質粘土一。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粘性土)?.5m。堅硬性粘土一。高出上述規定深度,在5m以內時,當土擁有天然濕度、構造平均、水文地質條件好, 且無地下水,不加支撐的基坑 (槽)和管溝,12、必定放坡。邊坡最斜坡度應吻合表l-3 的規定。各種土的邊坡坡度表 1-3邊坡坡度(高寬)坡頂無荷載 坡頂有靜載 坡頂有動載1中密的砂土 11.00 11.25 12中密的碎石類土 ( 充填物為砂土 ) 1 11.00 1 3硬塑的輕亞粘土 1 0.6710.7514 中密的碎石類土 ( 充填物為粘性土 ) 10.50 10.67 1 5硬塑的亞粘土、粘土10.3310.5016老黃土10.1010.2517 軟土 ( 經井點降水后 ) 11.00 ?注:當有成熟經驗時,可不受本表限制。3.2.3 使用時間較長的臨時性挖方邊坡坡度, 應依照工程地質和邊坡高度,結合當地同類土體的牢固坡度值確定。 13、如地質條件好, 土(巖)質較平均,高度在 10m以內的臨時性挖方邊坡坡度應按表 1-4 確定:各種土的挖方邊坡坡度 表 1-4項次土的種類邊坡坡度(高寬)1 砂土 ( 不包括細砂、粉砂 ) 1 1.25 1堅 硬 1 0.75 1硬 塑 1 1.0 1充填堅硬、硬塑性粘土1 0.5 1充填砂土 1 1.00 1注:當有成熟經驗時,可不受本表限制。挖方經過不同樣種類土(巖)層或深度高出10m時,其邊坡可做成折線形或臺階形。城市挖方因周邊建筑物限制,而采用護坡樁時,能夠不放坡,但要有護坡樁的施工方案。3.3 開挖基坑(槽)或管溝時,應合理確定開挖序次、路線及開挖深度。采用推土機開挖大型基坑(槽)時14、,一般應從兩端或頂端開始(縱向)推土,把土推向中部或頂端,臨時積聚,爾后再橫向將土推離基坑(槽)的兩側。采用鏟運機開挖大型基坑(槽)時,應縱向分行、分層依照坡度線向下鏟挖,但每層的中心線地段應比兩邊稍高一些,以防積水。采用反鏟、拉鏟挖土機開挖基坑(槽)或管溝時,其施工方法有兩種;端頭挖土法:挖土機從基坑(槽)或管溝的端頭以倒退行駛的方法進行開挖。自卸汽車配置在挖土機的兩側裝運土。3.3.3.2 側向挖土法:挖土機一面沿著基坑 (槽)或管溝的一側搬動,自卸汽車在另一側裝運土。挖土機沿挖方邊緣搬動時, 機械距離邊坡上緣的寬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管溝深度的1/2 。如挖土深度高出5m時,應按專業性施15、工方案來確定。3.4 土方開挖宜從上到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隨時作成必然坡勢, 以利泄水。在開挖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槽壁和邊坡的狀態。 深度大于 時,依照土質變化情況,應做好基坑(槽)或管溝的支撐準備,以防坍陷。3.4.2 開挖基坑(槽)和管溝,不得挖至設計標高以下,如不能夠正確地挖至設計基底標高時, 可在設計標高以上暫留一層土不挖, 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暫留土層:一般鏟運機、推土機挖土時,為 20cm左右;挖土機用反鏟、正鏟和拉鏟挖土時,為 30cm左右為宜。在機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 應配合人工隨時進行挖掘, 并用手推車把土運到機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時用機械挖走。3.5 修幫和清底。在距槽16、底設計標高50cm槽幫處,抄出水平線,釘上小木撅,爾后用人工將暫留土層挖走。同時由兩端軸線(中心線)引樁拉通線(用小線或鉛絲) ,檢查距槽邊尺寸,確定槽寬標準,以此修整槽邊。最后除去槽底土方。槽底維修鏟平后,進行質量檢查查收。開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場全部條件堆放時,必然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節余的土方,應一次運走,防范二次搬運。3.6 雨、冬期施工:土方開挖一般不宜在雨季進行, 否則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分期達成。雨期施工在開挖基坑(槽)或管溝時,應注意邊坡牢固。必要時可合適放緩邊坡坡度,或設置支撐。同時應在坑(槽)外側圍以土堤或開挖溝渠, 防范地面水流入。 經常對邊坡、支撐、土堤進行檢17、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辦理。土方開挖不宜在冬期施工。 如必定在冬期施工時, 其施工方法應按冬施方案進行。3.6.4 采用防范凍結法開挖土方時, 可在凍結以前, 用保溫資料覆蓋或將表層土翻耕耙松, 其翻耕深度應依照當地氣溫條件確定。 一般不小于 30cm。開挖基坑(槽)或管溝時,必定防范基礎下基土受凍。應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合適厚度的松土?;蛴闷渌刭Y料覆蓋。 如遇開挖土方引起周邊建筑物或修筑物的地基和基礎裸露時,應采用防凍措施,以防產生凍結損壞。4.1 保證項目:柱基、基坑、基槽、管溝和場所的基土土質必定吻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4.2 贊成偏差項目,見表 l-5。土方工程的挖方和場所平展贊成偏差18、值表 1-5序號項 目 贊成偏差 (mm)檢 驗方 法1 2 3表面標高長度、寬度邊坡偏陡+0 -50 -0 不同樣意用 水準儀檢查用經緯儀、拉線和尺量檢查觀察或用坡度尺檢查5.1 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平點、龍門板等,挖運土時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龍門板上休息。并應經常測量和校核其平面地址、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可否吻合設計要求。定位標準樁和標準水平點也應如期復測和檢查可否正確。5.2 土方開挖時,應防范周邊建筑物或修筑物,道路、管線等發生下沉和變形。必要時應與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協商,采用防范措施,并在施工中進行沉降或位移觀察。5.3 施工中如發現有文物或古墓等, 應穩當保護, 并應及時報請19、當地有關部門辦理,方可連續施工。如發現有測量用的永久性標樁或地質、地震部門設置的長遠觀察點等, 應加以保護。 在敷設有地上或地下管線、電纜的地段進行土方施工時, 應起初獲取有關管理部門的書面贊成,施工中應采用措施,以防范損壞管線,造成嚴重事故?;壮冢洪_挖基坑(槽)管溝不得高出基底標高。如個別地方超挖時,其辦理方法應獲取設計單位的贊成,不得私自辦理。6.2 基底未保護:基坑(槽)開挖后應盡量減少對基土的擾動。如遇基礎不能夠及時施工時,可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30cm土層不挖,待做基礎時再挖。6.3 施工序次不合理: 應嚴格按施工方案規定的施工序次進行土方開挖施工,應注意宜先從低處開挖,分層、分段20、依次進行,形成必然坡度,以利排水。6.4 施工機械下沉:施工時必定認識土質和地下水位情況。推土機、鏟運機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 以上推鏟土;挖土機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 0.8m 以上挖土,以防機械自重下沉。正鏟挖土機挖方的臺階高度,不得高出最大挖掘高度的1.2 倍。6.5 開挖尺寸不足,邊坡過陡:基坑(槽)或管溝底部的開挖寬度和坡度,除應試慮構造尺寸要求外,應依照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寬度,如排水設施、支撐構造等所需的寬度。6.6 雨季施工時,基槽、坑底應預留30cm土層,在打混凝土墊層前再挖至設計標高。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7.1 工程地質勘探報告。7.2 工程定位測量記錄hao。本工21、藝標準合用于建筑物或修筑物的基礎、坑(槽)底基土質量釬探檢查。2.1 資料及主要機具砂:一般中砂。主要機具:人工打釬:一般鋼釬,用直徑2225mm的鋼筋制成,釬頭呈 60尖錐形狀,釬長1.8 ;810 磅大錘。機械打釬:輕盈觸探器(北京地區規定必用)。2.2.2.3 其他:麻繩或鉛絲、梯子(凳子) 、手推車、撬棍(拔鋼釬用)和鋼卷尺等。2.2 作業條件: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設計標高,表面應平展,軸線及坑(槽)寬、長均吻合設計圖紙要求。依照設計圖紙繪制釬探孔位平面部署圖。如設計無特別規定時,可按表 l-6 執行。夜間施工時,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 并要合理地安排釬探序次,防范錯打或漏打。釬桿上起22、初劃好30cm橫線。3.1 工藝流程:放釬點線 就位打釬拔釬灌砂記錄錘擊數檢查孔深3.2 按釬探孔地址平面部署圖放線;孔位釘上小木樁或灑上白灰點。3.3 就位打釬3.3.1 人工打釬:將釬尖對準孔位,一人扶正鋼釬,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錘打鋼釬的頂端;錘舉高度一般為 5070crn ,將釬垂直打入土層中。機械打釬:將觸探桿尖對準孔位,再把穿心錘會在釬桿上,扶正釬桿,拉起穿心錘,使其自由下落,錘距為50cm,把觸探桿垂直打入土層中。3.4 記錄錘擊數。釬桿每打入土層30cm時,記錄一吹錘擊數。釬探深度如設計無規準時,一般按表l-6 執行。3.5 拔釬:用麻繩或鉛絲將釬桿綁好,留出活套,套內插入23、撬棍或鐵管,利用杠桿原理,將釬拔出。每拔出一段將繩套往下移一段,依此類推,直至完好拔出為止。3.6 移位:將釬桿或觸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連續打釬。3.7 灌砂:打完的釬孔, 經過質量檢查人員和有關工長檢查孔深與記錄無誤后,即可進行灌砂。灌砂時,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木棍或鋼筋棒搗實一次。 灌砂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每孔打完或幾孔打完后及時灌砂;另一種是每天打完后,一致灌砂一次。釬探孔排列方式表 1-6槽寬 (cm)間距 (m) 深度 (m)小于 80中心一排80200兩排錯開大于 200梅花型柱基梅花型1.5 ,并 不淺于 短邊3.8 整理記錄:按釬孔序次編號,將錘擊數填入一致表格內。字跡要清24、楚,再經過打釬人員和技術員簽字后歸檔。3.9 冬、雨期施工:基土受雨后,不得進行釬探?;猎诙锯F探時, 每打幾孔后及時掀蓋保溫資料一次,不得大面積掀蓋,省得基土受凍。4.1 保證項目:釬探深度必定吻合要求,錘擊數記錄正確,不得作假。4.2 基本項目釬位基本正確,探孔不得遺漏。釬孔灌砂應密實。5.1 釬探達成后,應作好標志,保護好釬孔,未經質量檢查人員和有關工長復驗,不得擁堵或灌砂。6.1 遇鋼釬打不下去時, 應請示有關工長或技術員: 取消釬孔或移位打釬。不得不打,任意填寫錘數。6.2 記錄和平面部署圖的探孔地址填錯:6.2.1 將釬孔平面部署圖上的釬孔與記錄表上的釬孔先行比較, 有無錯誤。發25、現錯誤及時更正或補打。在記錄表上用色鉛筆或符號將不同樣的釬孔(錘擊數的大?。?分開。在釬孔平面部署圖上, 注明過硬或過軟的孔號的地址,把枯井或墓地等尺寸畫上,以便設計勘探人員或有關部門驗槽時解析辦理。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工程地質勘探報告。本工藝標準合用于一般工業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 基槽、室內地坪、管溝、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2.1 資料及主要機具:2.1.1 土:宜優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機雜質。使用前應過篩,其粒徑不大于 50mm,含水率應吻合規定。主要機擁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機、手推車、篩子(孔徑4060mm)、木耙、鐵鍬(尖頭與平頭) 、 2m 靠尺、膠皮管26、小線和木折尺等。2.2 作業條件:施工前應依照工程特點、填方土料種類、密實度要求、施工條件等,合理地確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圍、虛鋪厚度和壓實遍數等參數;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參數應經過壓實試驗來確定?;靥钋皩Ω痘A、 箱型基礎墻或地下防水層、 保護層等進行檢查查收,并且要辦好隱檢手續。 其基礎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規定的要求,方可進行回填土。房心和管溝的回填, 應在達成上下水、 煤氣的管道安裝和管溝墻間加固后,再進行。并將溝槽、地坪上的積水和有機物等清理干凈。2.2.4 施工前,應做好水平標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溝邊坡上,每隔 3m釘上水平板;室內和散水的邊墻上彈上水平線27、或在地坪上釘上標高控制木樁。3.1 工藝流程:基坑 ( 槽) 底地坪上清理 查驗土質 分層鋪土、耙平 夯打密實 查驗密實度 修整找平查收3.2 填土前應將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肥槽回填前,必定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將回落的松弛垃圾、砂漿、石子等雜物除去干凈。3.3 查驗回填土的質量有無雜物,粒徑可否吻合規定, 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可否在控制的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 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 可采用起初灑水潤濕等措施。3.4 回填土應分層鋪攤。 每層鋪土厚度應依照土質、 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rn28、;人工打夯不大于 200mm。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3.5 回填上每層最少夯打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窮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織。并且嚴禁采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3.6 深淺兩基坑(槽)相連時,應先填夯深基礎;填至淺基坑同樣的標高時,再與淺基礎一起填夯。如必定分段填夯時,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梯形的高寬比一般為12。上基層錯縫距離不小于。3.7 基坑(槽)回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周圍同時進行?;A墻兩側標高不能相差太多,省得把墻擠歪;較長的管溝墻,應采用內部加支撐的措施,爾后再在外側回填土方。3.8 回填房心及管溝時, 為防范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兩側填土夯實; 并應由29、管道兩側同時進行, 直至管項以上時,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機夯實。在抹帶接口處,防腐絕緣層或電纜周圍,應回填細粒料。3.9 回填土每層填土夯實后, 應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修整找干:填土全部達成后,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凡高出標準高程的地方, 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 應補土夯實。雨、冬期施工:基坑(槽)或管溝的回填土應連續進行,趕忙達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應及時夯完已填土層或將表面壓光,并做成必然坡勢,以利除去雨水。施工時應有防雨措施,要防范地面水流入基坑(糟)內,以免邊坡塌方或基土遇到損壞。冬期回填土每層鋪土30、厚度應比常溫施工時減少20%50%;其中凍土塊體積不得高出填土整體積的15%;其粒徑不得大于150mm。鋪填時,凍土塊應平均分布,逐層壓實。填土前,應除去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溫資料;填土的上層應用未凍土填鋪,其厚度應吻合設計要求。管溝底至管頂 范圍內不得用含有凍土塊的士回填;室內房心、基坑(槽)或管溝不得用含凍土塊的土回填?;靥钔潦┕B續進行,防范基土或已填土層受凍,應及時采用防凍措施。4.1 保證項目:基底辦理,必定吻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靥畹耐亮?,必定吻合設計或施工規范的規定。4.1.3 回填土必定按規定分層夯實。 取樣測定夯實后土的干土質量密度,其合格率不應小于 90%,不合格的干31、土質量密度的最低值與設計值的差,不應大于,且不應集中。環刀取樣的方法及數量應吻合規定。4.2 贊成偏差項目,見表1-7 ?;靥钔凉こ藤澇善畋?1-7序號項 目 贊成偏差(mm)查驗方法1 2頂面標高表面平展度+0 -50 20用水平或拉線尺量檢查用 2m靠尺和楔形尺量檢查5.1 施工時,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平點、龍門板等,填運土時不得撞碰, 也不得在龍門板上休息。 并應如期復測和檢查這些標準樁點可否正確。5.2 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序次,設有足夠的照明設施,防范鋪填超厚,嚴禁汽車直接倒土入槽。5.3 基礎或管溝的現澆混凝土應達到必然強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損壞時,方可回填。5.432、 管溝中的管線, 肥槽內從建筑物伸出的各種管線,均應穩當保護后,再按規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壞。6.1 未按要求測定土的干土質量密度:回填土每層都應測定夯實后的干土質量密度, 吻合設計要求后才能鋪攤上層土。試驗報告要注明土料種類、試驗日期、試驗結論及試驗人員簽字。 未達到設計要求部位,應有辦理方法和復驗結果。6.2 回填土下沉:因虛鋪土高出規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時有較大的凍土塊,或夯實不夠遍數,甚至漏夯,坑(槽)底有有機雜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凈,以及冬期做散水,施工用水浸透墊層中,受凍膨脹等造成。這些問題均應在施工中認真執行規范的有關各項規定,并要嚴格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6.3 管道下部夯填不實: 管33、道下部應按標準要求填夯回填土,若是漏夯不實會造成管道下方空虛,造成管道折斷而滲漏。6.4 回填土夯壓不密: 應在夯壓時對干土合適灑水加以潤濕;如回填土太濕同樣夯不密實呈“橡皮土”現象,這時應將“橡皮土”挖出,重新換好土再予夯實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地基釬探記錄。7.2 地基隱蔽查收記錄。7.3 回填土的試驗報告。本工藝標準合用于工業及民用建筑物、修筑物大面積平展場所、 大型基坑和管溝等回填土。資料及主要機具:碎石類土、砂土(使用細砂、粉砂時應獲取設計單位贊成)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層以下填料。 它最大粒徑不得高出每層鋪填厚度的 2/3 或 3/4 (使用振動碾時),含水率應吻合規定。粘性34、土應查驗其含水率,必定達到設計控制范圍,方可使用。2.1.3 鹽漬土一般不履行用。 但填料中不含有鹽晶、 鹽塊或含鹽植物的根莖,并吻合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查收規范附表 1.8 的規定的鹽漬土則能夠使用。主要機具:裝運土方機械有:鏟土機、自卸汽車、推土機、鏟運機及翻斗車等。碾壓機械有:平碾、羊足碾和振動碾等。2.1.4.3 一般機擁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機、手推車、鐵鍬(平頭或尖頭)、2m鋼尺、 20 號鉛絲、膠皮管等。2.2 作業條件:施工前應依照工程特點、填方土料種類、密實度要求、施工條件等,合理地確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圍、虛鋪厚度和壓實遍數等參數;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參數應經過壓實試驗來確定35、。填土前對付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進行檢查和中間查收,合格后要作好隱蔽檢查和查放手續。施工前,應做好水平高程標志部署。 如大型基坑或溝邊上每隔1m 釘上水平樁橛或在周邊的固定建筑物上抄上標準高程點。大面積場所上或地坪每隔必然距離釘上水平樁。確定好土方機械、車輛的行走路線,應起初經過檢查,必要時要進行加固加寬等準備工作。同時要編好施工方案。工藝流程:基坑底地坪上清理實 查驗密實度 查驗土質 分層鋪土 分層碾壓密修整找平查收3.1 填土前,應將基土上的洞窟或基底表面上的樹根、垃圾等雜物都辦理達成,除去干凈。3.2 查驗土質。查驗回填土料的種類、粒徑,有無雜物,可否吻合規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可否在控制范36、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平均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起初灑水潤濕等措施。3.3 填土應分層鋪攤。 每層鋪土的厚度應依照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虬幢?1-8 采用。填土每層的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表 1-8壓 實 機 具 每層鋪土厚度 (mm) 每層壓實遍數 ( 遍)平碾羊足碾振動平碾蛙式柴油式打夯機200 300200350 6001500 200 25068 816 68 343.4 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 應控制行駛速度,一般不應高出以下規定:平 碾: 2km/h 羊足碾: 3kW/h振動碾: 2km/h3.5 碾壓時,輪(夯)跡應相互搭接,防范漏壓或漏37、夯。長寬比較大時,填土應分段進行。每層接縫處應作成斜坡形,碾跡重疊。重疊0.5 l.0m 左右,上基層錯縫距離不應小于1m。3.6 填方高出基底表面時,應保證邊緣部位的壓實質量。填土后,如設計不要求邊坡修整,宜將填方邊緣寬填;如設計要求邊坡修平拍實,寬填可為。3.7 在機械施工碾壓不到的填土部位,應配合人工推土填充, 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機分層夯打密實。3.8 回填土方每層壓實后, 應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3.9 填方全部達成后,表面應進行拉線找平, 凡高出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找平夯實。雨、冬期施工:雨期施38、工的填方工程,應連續進行趕忙達成;工作面不宜過大,應分層分段逐片進行。重要或特其他土方回填,應盡量在雨期前達成。雨施時,應有防雨措施或方案,要防范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內,省得邊坡塌方或基土遇到損壞。填方工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定在冬期施工時,其施工方法需經過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冬期填方前,應除去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溫資料;距離邊坡表層 1m以內不得用凍土填筑;填方上層應用未凍、不凍脹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其厚度應吻合設計要求。冬期施工室外平均氣溫在-5 以上時,填方高度不受限制;平均溫度在 -5 以下時, 填方高度不宜高出表1-9 的規定。但用石塊和不含冰塊的砂土(不包括粉砂) 、碎石類土填筑時,39、可不受表內填方高度的限制。冬期填方高度限制表 1-9平均氣溫 ( )填方高度 (m)-5 -10 -11 -15 -16 -20冬期回填土方,每層鋪筑厚度應比常溫施工時減少20%25%,其中凍土塊體積不得高出填方整體積的15%;其粒徑不得大于150mm。鋪凍土塊要平均分布, 逐層壓(夯)實。回填土方的工作應連續進行,防范基 ffff或已填方土層受凍。并且要及時采用防凍措施。4.1 保證項目:基底辦理必定吻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靥畹耐亮?,必定吻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靥钔帘囟ò匆幎ǚ謱雍粔好軐?。取樣測定壓實后的干土質量密度,其合格率不應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質量密度的最低值與設計40、值的差,不應大于,且不應集中。環刀取樣的方法及數量應吻合規定。4.2 贊成偏差項目,見表l-10 。回填土工程贊成偏差表 1-10項次項 目 贊成偏差(mm)查驗方法1 2頂面標高表面平展度+0,-50 20用水平儀或拉線尺量檢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尺量檢查5.1 施工時,對定位標準樁、軸線控制極、標準水平點及龍門板等,填運土方時不得碰撞, 也不得在龍門板上休息。 并應如期復測檢查這些標準樁點可否正確。5.2 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序次,要有足夠的照明設施。防范鋪填超厚,嚴禁用汽車直接將土倒入基坑(槽)內。但大型地坪不受限制。5.3 基礎或管溝的現澆混凝土應達到必然強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41、破壞時,方可回填土方。6.1 未按要求測定土的干土質量密度:回填土每層都應測定夯實后的干土質量密度, 吻合設計要求后才能鋪攤上層土。試驗報告要注明土料種類,試驗日期、試驗結論及試驗人員簽字。未達到設計要求的部位,應有辦理方法和復驗結果。6.2 回填土下沉:因虛鋪土高出規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時有較大的凍土塊,或夯實不夠遍數,甚至漏夯,基底有機物或樹根、落土等雜物清理個完好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為此,應在施工中認真執行規范的有關規定,并要嚴格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6.3 回填土夯壓不密實: 應在夯壓時對干土合適灑水加以潤濕; 如回填土太濕同樣夯不密實呈 “橡皮土” 現象,這時應將“橡皮土” 挖出,42、重新換好土再予夯壓實。6.4 在地形、工程地質復雜地區內的填方, 且對填方密實度要求較高時,應采用措施。(如排水暗溝、護坡樁等),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平均下沉和坍塌等事故。6.5 填方基土為雜填土時, 應按設計要求加固地基, 并要穩當辦理基底下的軟硬點、空洞、舊基以及暗塘等。6.6 回填管溝時, 為防范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 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圍填土夯實, 并應從管道兩邊同時進行, 直至管頂 0.5m 以上,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采用機械回填和壓實。在抹帶接口處,防腐絕緣層或電纜周圍,應使用細粒土料回填。6.7 填方應按設計要求預留沉降量,如設計無要求時, 可依照工程性質、填方高度、填料種類、密實要求和地基情況等,與建設單位共同確定(沉降量一般不高出填方高度的 3%)。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7.1 地基辦理記錄。7.2 地基釬探記錄。7.3 地基隱蔽查收記錄。7.4 回填土的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