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層住宅樓及地下車庫木模板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8884
2023-07-04
15頁
81.89KB
1、xx10#樓及地下車庫木模板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xx10#樓及地下車庫。2、本工程為10#樓由上海xx設計征詢有限公司負責設計。該住宅樓工程地下一層,地上33層,17#樓地下一層面積為883.1,地上33層面積為27474.3,17#樓建筑面積為283574。屬于一類普通高層建筑。3、工程地點:該工程項目位于xx省xx市xx區府東一路東側。4、本工程17#樓采用大模板。17#樓市有廠家提供的大模板專項施工方案。二編制依據1、xx10#樓工程施工圖紙。2、模板安裝、拆除工程檢查批質量驗收登記表的規定。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23)。4、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2、全技術規范(JGJ130-2023)。5、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2023)。三模板方案簡介(一) 木模板1、支撐系統采用48,壁厚3.5mm的鋼管滿堂腳手架。2、模板采用全木模配制,木模分別有18厚優質膠合板,10厚優質寶慶板,45厚200250寬木板,背肋用50100木枋制作。3、墻、柱、梁的加固采用12的成品全螺紋對拉螺栓緊固,共計3000套,每套螺桿長度900。4、擋土墻模加固采用12鋼筋對拉螺栓,用-404的扁鐵制作止水環螺桿在模板內側用10短料鋼筋4cm作限位卡。5、梁、板、柱、墻模板采用整配整支、拆,防止因反復拆、拼、釘導致模板損耗及浪費,加快施工進度,保證工程3、質量。6、電梯井內模板采用四邊配大模,陰角配100100或150150陰角模組裝。7、樓梯采用現澆樓梯超前支模與主體同步施工,防止現澆樓梯施工縫留設錯誤,導致接頭質量不良,夾碴等質量問題。四施工準備1、模板使用分類及配模數量(1)柱模、墻板模、梁底模及梁側模采用18mm厚優質膠合板配制;異形梁底模采用45mm厚木模配制;板模采用10厚優質寶慶板配制;地下室擋土墻及相連柱模采用10厚優質寶慶板配制。 (2)墻板模、柱模均配制一套,梁側模配制兩套,梁底模及板模配制三套。2、 模板設計方案根據質量計劃,本工程為創優工程,模板安裝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本工程的創優計劃。因此如何抓好工程質量,特別是模板工程4、的質量,成為項目經理部質量工作的重點。本工程的模板擬采用膠合板(183091518)作板模,木枋(50100),鋼管(483.5)加固的方法。(1)柱模:擬采用如圖方式進行加固,特別要保證木枋壓板縫,防止漏漿。荷載集成:根據F1=0.22F2=h已知:=24FN/m3 t0=200/25+15=5h V=5m/h H=5m1=2=1.0 則:F1=0.222451.01.0=59KN/m2 F2=245=120KN/m2 取F=F1=59KN/m2面板驗算:按工跨連續板計算,取1000寬板帶,由最不利柱寬60,得:Mk=qe2/8=1/8590.32=0.66KN.m根據:Mk=f.w f=25、2.9N/mm2 b=1000mm h=18mmMk=22.910001821/6=1.29KN.mMs=1.2.Mf=1.20.66=0.79KN.m則:MkMs 滿足規定。木枋(小楞)驗算:按3跨連續梁計算,取計算寬度300,由L=800mm,q=590.3=17.7KN/m得:Mk=qe2/10=1/1017.70.82=1.13KN.m已知:b=50mm, h=100mm則: Mk=f.w=22.91/6501002=1.91KN.mMs=1.2.Mk=1.21.13=1.36KN.m MkMs,滿足規定。鋼管(大楞)驗算:按半嵌固計算,e=600mm,T=590.30.8=14.1K6、N/m由:M=Te/8=1/814.10.6=1.06KN.m已知:W=5.08cm3f=215N/mm2則:Mk=f.w=2155.08103 =1.09KN.mM,滿足規定。(2)梁板模:擬采用如圖方式安裝加固,對于首層,模板體系的穩定性尤為重要。小橫桿350立桿1000X1000連系桿,單向布置大橫桿,單向布置50015002023連系柱,雙向布置樓地面a. 荷載匯成:由:新澆鋼砼結構:250.05=12.5KN/m2 模板體系: 0.5KN/m2 施工荷載: 2.5KN/m2即:計:15.5KN/m2b. 板模驗算:取1000寬板帶計算,按5跨板計算:Mk=qe2/12已知:q=15.7、5KN/m, L=350則:Mk=1/k15.50.352=0.16KN.mMs=1.2.Mk=0.19KN.m Mk滿足規定。c. 木枋驗算按三跨連續梁計,計算寬度350由L=1000q=15.5X0.35=5.43KN/M得:MS=1.2X1/10X5.43X1.2=0.65KN.MMk 滿足規定d. (鋼管)大楞驗算按三跨連續梁計:L=1000,T=15.5X0.35=5.42KNM=T.L/6=5.42X1X1.2/6=1.08KN.M五、構造措施:為了保證模板體系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滿足設計需要,需作好下述構造措施。立桿的基礎應牢固、平坦,對于底層在回填土夯實的基礎上,加墊通長木枋,8、并保證立桿位于木枋的中心。梁板立桿與柱模支撐系統應牢固聯系。底層層高較大,需加設剪刀撐、剪刀撐設立位置,周邊封閉,在短方向中間設一道,長方向上每8m設一道。水平連系桿的設立亦尤為重要,其中掃地桿及中間連系桿在縱橫向貫通,連系桿間距為2023。主梁開口處在模板的開口部位需加設木枋以增強其剛度、強度,如圖,在主次梁交接處主梁的加固措施。主梁木枋加固為了防止漏漿,柱模邊縫應用木枋壓好梁板模的構造如下:木枋板模木枋梁底模斜撐梁側模為了增長砼面的光滑度及提高模板的周轉次數,板模后,應清除附在板上的砂漿,并刷脫模劑。對于底層模板的接縫采用寬幅膠帶紙貼縫。用釘子固定150在柱腳開清洗孔(150150),保證9、清洗的正常進行。拉潔筋采用預埋胡子筋的方式解決(如圖):柱柱模梁柱的截面按負偏差-3mm進行制作、安裝。六、質量標準:1保證項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須有足夠的支承面積。如安裝在基土上,基土必須堅實并有排水措施。2基本項目:(1)模板接縫寬度不大于1.5mm。(2)模板應刷隔離劑,并清除好板面砂漿。3允許偏差項目:(1)軸線位移:5mm(2)標高偏差:5mm(3)截面尺寸:+4-5mm(4)每層垂直度:3mm(5)相鄰板面高低差:2mm(6)表面平整度:5mm(7)預埋件位移:3mm(8)預留洞位移:10mm4檢查方法:(1)垂直度采用鉛垂線的方法。10、(2)標高、平整度采用水準儀。(3)在模板面上用經緯儀和鋼尺打擊邊框線,檢查截面尺寸等。5. 配模形式(1)柱模:a. 室內柱模采用整配,高度配至梁側模下口,寬度1220,上段采用梁側模直接伸至柱陰角。4.5米層高的柱模,下段按標準層柱模模數配制,上段采用小塊模板整拼散拆。b. 柱端頭封頭板寬度同柱寬,下口留設300高清掃孔。c. 邊柱外模采用兩塊模板拼裝,下部大塊模整配,寬度同柱寬,高度至梁板面下250處,上塊小模板為300高,即高出板面50mm,作為上層柱模的引模,且在板面下50100mm范圍預埋拉桿。(該小塊模板配制成兩套)d. 模板與模板拼縫應用海棉膠條塞縫,每塊模板裁口邊應把毛刷削掉11、,并用尿荃涂刷作保護。e. 配模時,背肋木枋間距為250300(中至中),在陰、陽角、端部需增木枋加固,木枋必須豎背。f. 對拉螺桿孔洞用20鉆頭鉆孔,豎向間距為板起算150、500、500、600、600;橫向間距為600,且在陰角出來200,柱端邊近來200必須設立。g. 兩塊模板接縫時應用海棉膠條塞縫,防止漏漿。h. 配模時,陽角采用大面蓋小面,陰角采用小面抵大面模板的原則。(2)筒體剪力墻外墻模及梯間內墻模: 由于筒體剪力墻先于梁、板、柱砼,配模時按下面原則配制:a. 外墻模采用整配,高度配至板底。若遇梁頭,則在墻內留設梁槽,寬度按九夾板模板模數配制大模(即1830)。b. 內墻模采用12、整配,墻頂有板時,高度配至板底,寬度1830,墻頂無板時,下面大塊模板高度配至板面下250-400,上口用300-450模板(即高出板面50),并在板面下150200預埋拉桿。(該小塊模板配制成兩套)作為上層模板在板面上的引模,在與梯段板相交處作具體解決。c. 電梯井內筒采用大模板整配,陰角采用活動模板拼裝,高度對于標準層為3300。d. 配模時,拼縫規定、背枋間距規定,對拉孔的設立同柱模。e. 大面模板與模板接縫處留設成企口搭接20mm。f. 筒體模板配制及加固見附圖20。(3)梁模:a. 梁底模:采用18mm厚優質膠合板,背肋用50100木枋,寬度同梁寬,長度為凈跨跨長-40,對于弧形梁采13、用45mm厚木板,面層為18mm厚優質膠合板。b. 梁側模:嚴格按梁側模直接伸至柱陰角,高度配至板底-10mm,對于縱、橫交叉梁,梁側模從交叉陰角起算配制。對大跨度梁,梁側模應從兩端向中間制安,不合模板的小塊模板加設在中間,以便于加固。(4)板模a. 采用10mm厚的優質寶慶板,板與梁相交處,板模擱在梁側模上,且規定平齊。b. 板模盡量考慮整模板,配制時兩端向中間鋪設,最小模板應1/3模板短邊尺寸。c. 板模背枋間距200(中到中距離)。d. 板縫拼縫時應用海棉膠條塞縫,防止漏漿。(5) 細部模板的配制a. 電梯門洞口,梯間入戶門洞口模板采用制作成定型木模門套,寬度為門洞口尺寸-5mm,高度為14、門洞口尺寸-5mm,以保證門洞口設計尺寸。b. 衛生間吊模的制作:配制時按衛生間內空尺寸縱、橫方向均減小5mm制作成矩形盒子,衛生間盒子模板板擱置在梁側面焊接出來的鋼筋支撐上,嚴禁采用木撐支設。c. 陽臺邊模采用從小往上吊線支設模板,以便于陽臺邊上、下對齊。d. 板面高差50或100的交界面,采用木枋分隔支設,同時拆除及時。e. 柱模在陽臺處,在衛生間臨空面支設時,柱模下口的解決,采用模板下口直接落于砼面下50,同時加塞海棉膠條塞縫,另設加固措施,防止錯臺、漏漿。(6)梯步模板的制作:a. 梯膀模板采用45mm厚的木板通長設立,梯膀模板內側面用小木條按梯步的尺寸分階釘設限位條。b. 每跑梯段上15、方用兩木品、鋼管及鋼筋焊接而成的倒梯步模具,梯步立面模板采用18mm厚優質膠合板,平背50100木枋制作成定型梯步立面模板。c. 柱模、梁模、板模均按樁位編號順序排列,注明尺寸、部位及方向。6、模板安裝施工要點(1) 控制軸線、主控制標高的引測、復核:a. 作業班組將主控制軸線,吊線引測到梁、板架上后,把“井”字型控制線廣線拉好,經班組質檢員復核合格后,請木工工長復核,經木工工長復核合格后,作業班組才可以展開支模。b. 控制標高點,必須以項目部測量組指定的標高控制點為基準,抄測到腳手架立桿上,經木工工長復核后,才干支設梁底模及板模。c. 梁板、模板設好,木工工長配合班組,把板面控制標高抄測到板16、面柱筋上,并用紅油漆作好標記,經班組質檢員自檢后,請木工工長復核,復核合格后,請質檢員復核,嚴格按“三檢制”程序作業。d. 主控制軸線,主控制標高每隔三層報驗一次。(2)模板安裝要點:a. 柱腳采用在柱斷面外邊線出來20處,設立限位條,柱模直接落在限位條內側,外用水泥砂漿封閉,防止漏漿。b. 柱模的加固,板面上150或200第一道對拉螺桿,向上500、500、600、600設立對拉螺桿,同時標準層柱模鋼管抱箍按4道加固,對于陽角或框肢柱端鋼管抱箍采用加設對口件加強。c. 重點控制梁側模及柱模陰角處爆模問題的解決。d. 重點檢查:邊柱模下口,陽臺處柱模下口,廚、廁處柱模下口,梯間剪力墻模下口的漏17、漿問題。e. 柱模陰、陽角相交處采用海棉膠條塞縫,以防止漏漿。f. 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筑砼的重量,側壓力能及施工荷載。g. 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即上層樓板砼施工完畢后,才干拆除下層梁板架,同時滿足拆模條件)h. 在涂刷模板隔離時,不得沾污鋼筋和砼接槎處。i. 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筑砼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j. 模板與砼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但不得采用影響結構性能或妨礙裝飾工程施工的隔離劑。k. 澆筑 砼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l. 對跨度不小于4m18、的現澆鋼筋砼梁、板,其模板應起拱,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10003/1000。7、模板質量檢查標準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查方法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方法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底模上表面標高5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截面內部尺寸基礎10鋼尺檢查柱、墻、梁+4,-5鋼尺檢查層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大于5m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基尺檢查七、模板拆除規定底模拆除時的砼強度規定構件類型構件跨度達成設計的砼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板2508100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件100側模拆除時的砼強度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19、。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砼結構,在砼強度符合設計砼強度等級的規定后,方可承受所有使用荷載。當施工荷載所產生的效應比使用荷載的效應更不利時,必須通過核算,加設臨時支撐,方可施工加荷。 拆模時必須注意保證砼結構的質量和安全,應嚴格遵守以下規定:拆模順序是先拆除承重較小部位模板及其支架,然后拆除其他部分的模板,例如,先拆非承重的側模,然后再拆承重的水平向模板等。在拆除模板過程中,如發現砼出現異常,也許影響砼結構和安全和質量等問題時,應立即停止拆模,并經解決認證后,方可繼續拆模。八、質量安全保證措施(1)熟悉圖紙,掌握設計意圖。20、(2)編制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施工方案,并嚴格按方案組織實行。(3)加強項目部管理工作。項目部配備專業施工管理人員,對各工序負責,現場負責人對各工序之間的協調工作負責,作到事事有人管理。(4)擇優選擇班組,對施工操作人員進行入場教育,對施工工藝、質量規定、處罰措施等進行技術交底。操作人員堅持優勝劣汰的原則不斷更新。(5)制定嚴格的質量及安全文明處罰措施,并堅決貫徹執行。(6)嚴格執行三檢制。對各個工序按三檢制的規定制定相應的檢查表格,對工序質量進行層層把關。(7)加強后勤管理,讓全體員工安心工作。(8)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對全市及外地優秀的管理項目,組織員工及班組重要人員實地考察學習,不斷提高員工質量意識。(9)絕對服從項目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