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屋面鋼結構系統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689670
2023-07-04
28頁
2.39MB
1、一 概況說明1.編制依據: 國家及行業頒發的現行施工驗收規范、標準規定。 本公司ISO9000管理體系文件 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05 鋼結構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50221 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8-98 機械設備起重工作手冊 (機械工業部主編)2.工程簡述扇形屋面鋼結構系統主要由主桁架、斜支撐柱、次桁架、環形梁、檁條等構成。主桁架跨度在36-55米之間,單根重量在36-46噸之間。斜支撐柱頂標高最高處為34米,單根柱重量在7-15噸之間。次桁架跨度在6-42米之間,單根重量在3-18噸之間。由于整個扇形屋面系統下混凝土建筑結構的影響,給機械化吊裝帶來困難2、。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只能采用機械化與半機械化結合。具體的說是180噸履帶吊加上50噸/80噸汽車吊,必要時再輔助鋼制桅桿相結合的方法。基本保證了跨外吊裝。吊裝時以每一榀主桁架為敘述單元,其中包括主桁架、斜支撐柱、弧形環梁、次桁架、檁條。其安裝順序為扇形屋面鋼結構安裝順序:斜支撐柱 主桁架 次桁架 次梁 檁條 主桁架安裝順序:ZHJ2 CHJ1 ZHJ1 ZHJ4 ZHJ3ZHJ5 ZHJ6 ZHJ7ZHJ13 CHJ2 ZHJ12 ZHJ11 ZHJ10 ZHJ9 ZHJ8二、安裝及埋件測量 1、 根據設計施工圖紙,制作主桁架預埋件,配合土建進行埋件的預埋施工.在預埋前根據總包提供的測量基準3、仔細核對,用水準儀和經緯儀將預埋件的水平標高及平面坐標位置標注清楚.2、 對照設計施工圖紙,仔細核對斜支撐柱的預埋底板,重點測量斜支撐柱與砼支座之間的軸線位置,并放出清晰的墨線.同時對土建已安裝的埋件進行復核。三、扇形屋面鋼結構吊裝方案1主桁架ZHJ2系統吊裝:主要參數如下: 安裝標高為 16.5M(桁架上弦) 重量44.89T 長度為 46.4M 截面尺寸為 3000*1200(1) 組裝: 分為兩段運輸到現場,利用50T汽車吊進行卸車,分段吊到跨外預先搭設的組裝場地進行拼裝,組裝場地沿建筑物外緣,吊車行走帶外側呈環形分布,每三榀主桁架一塊組裝場地,面積為15 * 60 米,分為半成品堆放區4、拼裝區、成品堆放區。主桁架ZHJ1、ZHJ2、CHJI三榀做為一組在編號為一號組裝場地拼裝。詳見吊裝平面布置圖:斜支撐柱參數一覽表構件名稱構件編號重量(kg) 長度(m)備注斜支撐柱Z17443.718.33斜支撐柱Z1a7568.218.74斜支撐柱Z28508.419.49斜支撐柱Z2 a8689.620.24斜支撐柱Z39243.220.99斜支撐柱Z3 a9369.321.74斜支撐柱Z410498.822.49斜支撐柱Z4 a10446.423.24斜支撐柱Z511725.224.1斜支撐柱Z5 a10849.224.85斜支撐柱Z611554.625.24斜支撐柱Z6 a11595、0.825.49斜支撐柱Z713015.626.99斜支撐柱Z7 a13068.627.74斜支撐柱Z813272.228.49斜支撐柱Z8 a13074.929.24斜支撐柱Z912917.729.99斜支撐柱Z9 a12747.930.74斜支撐柱Z1014385.631.60斜支撐柱Z10 a14421.832.35斜支撐柱Z1114268.432.99斜支撐柱Z11 a14304.733.74斜支撐柱Z1215085.933.93斜支撐柱Z12 a12588.534.09斜支撐柱Z136560.817.57斜支撐柱Z13 a斜支撐柱Z1414041.42支撐柱Zla的吊裝:主要參數: 6、柱高(上弦頂18.7M ,下牛腿支座14.00)重量7.5T A 吊裝:支撐柱下部與底座鉸鏈相連,上部與主桁架通過高強度螺栓聯接。在吊裝過程中,要注意的是柱體72.650傾斜角度的控制及安裝后的固定。 B 安裝精度的控制 在安裝前預先復核柱長并做標記,使用經緯儀、水準儀前對儀器進行教核,確保儀器的精度。對支撐柱的兩段中心點水平投影復查無誤后,根據觀察計算柱兩端的中心投影位置,在水平面上放出定位標志。支撐柱在吊裝時,將兩臺經緯儀分別放置在柱子上下端的定位線上,并根據定位線的基準點標志校正經緯儀的視線方向。支撐柱吊裝后,用千斤頂調整傾斜度,經緯儀視鏡中心對正柱頂(柱底)的紅邊三角標記,垂直傾斜方向7、的經緯儀校正柱子傾斜度后,將柱子用纜風繩臨時固定,纜風繩共用四根,其中兩根主風繩捆綁在與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主風繩利用混凝土建筑物,付風繩兩根采用打樁式地錨的方式。主纜風繩受力計算如下:技術參數:載荷Q:斜支撐柱自重7噸 (說明:主桁架的重量未計算在內,因為主桁架與斜支撐柱相連接后,雖然有二分之一的重量加在斜支撐柱上,但同時主桁架一端已與混凝土固定支座相連,另一端與斜支撐柱水平方向相抵住,此時纜風繩已基本不承受拉力。)斜支撐柱傾斜角 = 900 72.650 = 170纜風繩與地面夾角 = 300主纜風繩所受拉力:P = Q * sin 170 / cos(300+170) = 2.9T選用8、6*3713鋼絲繩兩根做為主纜風繩,平均每根分攤受力1.2T,13鋼絲繩的破斷拉力為9.72T,按纜風繩3倍安全系數計算,鋼絲繩的許用拉力為3.2T,可以滿足要求。主纜風繩固定在混凝土建筑物的柱、梁上,副纜風繩選用11鋼絲繩兩根,以地錨為固定點。主桁架ZHJ2吊裝:吊裝采用180噸履帶吊。沿大劇院建筑物外緣留出一條10米寬的吊車吊裝行走環形帶,吊車自重170噸,行走環形帶地基必須堅實,為防止地基下沉,在吊車履帶下墊兩塊1200 * 12000 * 20的鋼板。鋼板主要鋪設在吊裝作業區域內,當吊車完成該區域吊裝后,將鋼板移至下一個吊裝區域。吊裝前,斜支撐柱已基本就位,混凝土牛腿支底的預留螺栓已復9、核并清理過。采用180T履帶吊,將主桁架從組裝場地吊起,此時吊車臂長45米,工作半徑14米,額定載荷51.7T,緩慢旋轉吊車臂900,使其與安裝位置平行接近,由于吊車載荷較輕,可以吊物行走,調整好吊車站位后,趴桿或轉臂將主桁架就位,一端放在混凝土牛腿支座上,另一端與斜支撐柱聯接。3 次桁架CHJ1吊裝 主要參數:安裝高度16.5M 重量18.1T 長度為43.77米 截面尺寸1500*1200(1) 分為兩段運輸到現場,利用50T汽車吊卸車并分段吊運到一號組裝場地上進行組裝。(2) 斜支撐柱Z1的吊裝Z1的參數與吊裝與Zla相同(3)CHJI的吊裝: 采用180T履帶吊,由于CHJI重量輕,吊10、車工作半徑小,從組裝場地直接吊起轉臂到位。(4)弧形環向梁HHJ1-HHJ3的吊裝主要參數:安裝高度:16.5M 重量 13T 長度 17.6M 截面尺寸 1570*1200分為兩段 HHJ1-1 長度9.3米、重量6.8T HHJ1-2 長度8.35、重量6.22T HHJ3-1 長度6.54、重量2.85T HHJ4- 1 長度6.86、重量2.98T在ZHJ2與CHJ1間先安裝HHJ1-2,使用50T汽車吊將其吊起,兩側與主桁架焊接,焊接人員在預先搭設好的焊接作業平臺及吊裝吊籠里進行作業,之后再進行HHJ1-2的吊裝。(如環形梁與主桁架的連接設計修改為高強螺栓連接,再相應制定與之相適應的11、安裝工藝。) 4主桁架ZHJ1的吊裝主要參數 安裝高度 16.5M 重量 37.714噸 長度 44.36M 表面尺寸 3000*1200(1) 組裝: 分為兩段運到現場,利用50噸吊車卸車并吊到一號組裝場地進行組裝。(2) 斜支撐Z13安裝Z13與Zla的吊裝相同(3) 主桁架ZHJ1的吊裝使用180噸履帶吊車,此時工作半徑10M,吊車臂長45米,吊高18.5M,吊車工作載荷84噸,可以滿足31.16噸的吊裝。聯接方式與ZHJ2相同,此處不再贅述。5. 主桁架ZHJ3、ZHJ4、ZHJ5的吊裝(1) 主要參數:ZHJ3:長度:48.841米重量:41.319噸ZHJ4:長度:49.78米重量12、:43.92噸ZHJ5:長度:52.729米重量:43.4噸(2) 組裝:分為兩段運到現場,用50噸吊車卸車,吊運到組裝場地進行拼裝,組裝現場在二號組裝場地進行,詳見吊裝平面布置圖。(3) 斜支撐柱的吊裝吊裝方法與Zla相同(4) 主桁架的吊裝180噸履帶吊車的站位在建筑物外緣,與每條主桁架安裝軸線呈450-900角,工作半徑見下述,吊車準確站位位置待吊車司機到現場商定后劃線確定。180T履帶吊將主桁架吊起 ,緩慢轉臂到7軸處。(底層平面圖103,ZHJ3、ZHJ4均吊到此軸,待滑移到位后再一端用180噸履帶吊,一端用鋼制桅桿擺送到安裝位置。ZHJ5吊到10軸,其混凝土梁、柱的參數與7軸完全相13、同)。此時吊車工作半徑15米(吊車桅桿中心到車尾4米,避開已填溝回填土2米,吊點中心實際越過建筑外沿8米),起吊高度21米,(吊車桅桿長度是固定的,為45米)安全荷載43噸。吊車緩慢落鉤將主桁架暫時放在7軸上(標高+15米),此時,吊點中心實際越過建筑外沿7米,加上吊點內側主桁架長度的1/2(24.4米),主桁架已向建筑物內伸31.4米,距離混凝土支座還有17.4米。在主桁架外側一端用50噸汽車吊住,使180噸履帶吊得以松鉤,移到主桁架外側一端。此時50噸汽車吊工作半徑6米,起吊高度18.5米,吊車安全荷載28噸,可以承載主桁架ZHJ3二分之一的重量。ZHJ3暫時落下的7軸處是標高為+15米的14、平臺,7軸下共有五根基礎延伸到地基的混凝土柱,柱截面尺寸為800 * 800,柱間距依次為7000/7000/5500/5500,柱間混凝土梁為400 * 500。混凝土柱和梁的荷載計算見附件。為避免對混凝土樓面造成損傷,主桁架的受力主要由混凝土柱傳遞承擔,在樓面的每個柱端面處墊800*800*25厚鋼板一塊,鋼板上密排4根工字鋼作為滑移軌道支座,支座上面沿7軸軸線方向鋪設工字鋼梁,力學模型為簡支連續梁受力,桁架寬1200mm,柱截面寬800*800mm,主桁架有1/2的載荷直接傳遞到混凝土柱,有1/2傳遞到混凝土柱梁連接處,混凝土柱的荷載計算見附件。工字鋼梁的受力計算如下:計算參數分析:(參15、見圖1)荷載重量:在兩支點中部瞬間最大承載為主桁架重量的1/2,即22噸。隨著主桁架向前滑移,重量逐漸平均分擔,計算時取瞬間最大荷載22噸。兩支點間距:取最大間距7.00米。1).計算作用在工字鋼梁C點上的受力:由于主桁架外側一端由吊車承擔,則另一端的載荷P為ZHJ3重量的1/2即22噸,主桁架滑移到工字鋼梁上面C點時,分析認為主桁架前后兩端被工字鋼梁支承著,此兩支點的作用力為:P1 = P2 = P/2 = Q * K1 * K2K1-動載系數,取1.1K2-超載系數,取1.1代入式中:P1 = P2 = P/2 = 44 * 1.1 * 1.1 / 2 = 26620 kg2).計算最大彎16、矩:M = P* L/ 4 = 2* P1 * L/ 4 = 4658500 kg.cm3).計算工字鋼梁所需根數:選用25b工字鋼,其截面系數為422 cm3n = M / W * 式中:n-工字鋼所需數量 W-25b工字鋼截面系數,取422 cm3-Q235鋼材的許用應力,取1700kg/cm2代入上式:n = 4658500 / 422 * 1700 = 6.4 取 6根 選用25號工字鋼六根并排鋪設,25號工字鋼截面寬度為118mm,六根的上平面寬度為708mm,各條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總寬度約為3600mm。在主桁架與工字鋼之間鋪設一組8根滾杠,滾杠選用直徑為20mm圓鋼,滾杠上布217、5排腳板。主桁架前端用卷揚機水平牽引,向前緩慢移動至混凝土牛腿支座前。首先進行ZHJ4的吊裝。在主桁架向前滾動的過程中,主要由向前的水平牽引力為主,180噸吊車僅僅隨著趴桿,為防止向前移動的過程中所發生桁架向外傾倒或滑出平臺之外,在桁架的中部附設兩根鋼絲繩和手拉葫蘆,與牽引力方向呈45夾角,固定在側面的建筑物上。同時,向前的牽引力點設置在主桁架斷面的中部,這樣可以使桁架的重心下移。當主桁架ZHJ4移動到牛腿支座附近時,將主桁架ZHJ4頂起,下面的滾杠旋轉90。預先在P7P9軸間鋪設好25b工字鋼四條,上面鋪設八根滾杠,一端用卷揚機水平牽引,另一端仍由180噸履帶吊跟隨行走,擺桿到位。P7P9軸18、下混凝土柱為兩根,截面尺寸為1200*1000,柱間距為6500,軸線兩邊各有一段剪力墻,截面尺寸為4000*800,與柱間距2500,其強度足以承受主桁架的水平滑移。為防止主桁架在滾動中有傾倒的可能,在主桁架立面兩側臨時焊接三角支撐架,平均每十米左右安裝對稱一組,三角支撐的水平直角邊長度為800mm,斜邊為1600mm。詳見圖5。此時主桁架的一端由180噸履帶吊承擔,另一端由鋼制門式桅桿承擔。同時垂直起吊,將主桁架吊裝到位。在主桁架另一端混凝土牛腿旁,利用建筑結構組立一根鋼制門式桅桿,(見圖2)作為與180吊合抬ZHJ4之用,桅桿的受力計算如下:1).計算荷重 P= QK1K2 = 44*119、.1*1.1/2 = 26620kg2). 吊桿一側滑輪組受力P1 P1 = P/2cos- 奪吊角為10 0 P1 - 26620/2*0.98 = 13581kg3) 滑輪組出繩端拉力S1 = P1 K0/m式中 m-滑輪組組數 取1K0- 載荷系數 取 0.149S1 = 13581*0.149/ = 2024kg選用兩臺3T卷揚機,兩套44滑輪組。4)。滑輪組上部吊具受力PdPd = P12 + (mS1)2 + 2P1 mS1 cos = 135812 +(1*2024)2+ 2*13581*2024*0.99 = 15568.6 kg5).主纜風繩所受拉力Pt = (Pd+P1)s20、in/cos- 15 0 Pt = (15568.6 + 13581)* 0.1/0.965 = 2991.9kg纜風繩可用剛性鋼梁(14號工字鋼)代替,詳見8)的說明。6).桅桿所受正壓力 PZ = P/z + m S1 + G + t + Pt sin a = 26620/2 + 2*1001 + 300 + 175 + 2991.9 * 0.2588 = 13310 + 20XX + 475 +774 = 16561 kg7). 門式桅桿的應力校核 門式桅桿的柱子校核: 初選無縫鋼管219 * 6= PZ /* F式中:-實際應力 F-截面面積,取40-穩定系數,與長細比,偏心率有關,計21、算公式如下: = L/= 1100/7.5 = 146查表得: = 0.29 代入式中:= 16561/0.29 * 40 = 1427.6 = 1700 kg/cm2結論:合格 橫梁校核 初選工字鋼20力學模型為:集中載荷簡支梁。 見圖3:M = P1 * b+c/L + P2 * C/L .* = 13444 * 2300/2500 + 13444 * 200/1500 * 200 = 13444 * 20 * (2300 + 200/2500) = 268880 kg.cm = M/W = 268880/250 = 1075.5kg/cm2結論:門式桅桿強度驗算合格。8).門式桅桿與配合22、柱以工字鋼剛性連接,主纜風繩受力將大為改善。(見圖4:)ZHJ4吊裝完畢后,用同樣方法順序吊裝直接吊裝ZHJ3。9).ZHJ5的吊裝:ZHJ5用吊車吊起到軸10的混凝土平臺(標高+17.00)上移動,方法同ZHJ4、ZHJ3相同。滑到位時,即已到起吊點,由門式桅桿吊起一端,另一端由180噸吊車起吊,其他不再贅述。6.主桁架ZHJ6的吊裝 主要參數 :安裝高度24米 ZHJ6: 重量 45.82噸 單片重量 19.356 * 2 長度 54.53米(1)組裝:ZHJ6采用將主桁架沿軸向分為兩片,解體后單片重量19.35噸可利用分片起吊直接吊裝到位的方法。主桁架分為四段運到現場,用50噸吊車卸車,23、吊運到組裝場地進行拼裝,組裝現場在三號組裝場地進行,詳見吊裝平面布置圖。(2)斜支撐柱的吊裝吊裝方法與Zla相同(3) 主桁架的吊裝180T履帶吊將單片桁架吊起,緩慢轉桿放置在一端斜支撐柱、一端混凝土支座上,利用塔吊將次桁架與ZHJ5相連數點,然后履帶吊松鉤,再將另一片桁架吊起就位后,兩片之間迅速用臨時連接桿件以普通螺栓聯結,以便吊車能及早松鉤。之后,按順序進行中間短桿件的正式焊接,7. 主桁架ZHJ7的吊裝ZHJ7: 重量 46.27噸 長度 55.99米 ZHJ7的吊裝,使用180履帶吊起吊到C11軸的+23.00平臺上,(觀眾廳右側)吊車桅桿長度更換為52米,起吊高度30米.主桁架吊到+24、23.00平臺上后,沿柱軸線向前滾動到13柱軸附近(滑移軌道的布置及計算方法同ZHJ3、ZHJ4),距離ZHJ7的混凝土支座約2米左右,利用此處安裝的門式桅桿與180噸履帶吊配合垂直起吊到位.門式桅桿的受力計算參見ZHJ4.8主桁架ZHJ8吊裝:主要參數:ZHJ8: 長度:49.288米 重量:41.83噸 安裝高度:25.5 主桁架ZHJ8的吊裝與ZHJ7大致相同,參照ZHJ7的方法進行。9.主桁架ZHJ9、ZHJ10、ZHJ11的吊裝ZHJ9: 長度:49.84米 重量:42.96噸 安裝高度:25.5ZHJ10: 長度:48.76米 重量:40.88噸 安裝高度:28.5ZHJ11: 長25、度:46.53米 重量:36.6噸 安裝高度:30米(1) 組裝:分為兩段運到現場,用50噸吊車卸車,吊運到組裝場地進行拼裝,組裝現場在五號組裝場地進行,詳見吊裝平面布置圖。(2) 斜支撐柱的吊裝吊裝方法與Zla相同(3)主桁架的吊裝因為主桁架ZHJ9-ZHJ11的吊裝如仍采用整體起吊,則由于180T履帶吊的工作半徑在30米,桿長51米時,其額定載荷僅有17.7T,無法滿足吊裝要求,因此,擬將主桁架沿其長度方向分為兩個單片桿件,分片起吊就位,再在高空進行短桿件的連接。詳述如下:主要參數:桁架編號兩單片重量中間桿件重量合重長度吊車工作半徑吊車額定載荷平衡桿重量總重ZHJ917.849*27.2626、642.96549.8452818.50.618.4ZHJ1017.3*26.2540.8848.762818.50.618.4ZHJ1115.14*26.3836.6746.532818.50.618.4以ZHJ9為分析單元。180T履帶吊將單片桁架吊起,緩慢轉桿放置在一端斜支撐柱、一端混凝土支座上,利用塔吊將次桁架與ZHJ8相連數點,然后履帶吊松鉤,再將另一片桁架吊起就位后,兩片之間迅速用臨時連接桿件以普通螺栓聯結,以便吊車能及早松鉤。之后,按順序進行中間短桿件的正式焊接,在使用上述工藝吊裝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關鍵問題所在:A:沿建筑物外緣的基礎溝必須預先填平、分層夯實。必要時在溝里砌筑擋土27、墻,以便能承載履帶吊的載荷。B:由于主桁架分為兩個單片起吊,每個單片長度為49.84米,為防止起吊過程中構件發生剛性側彎,必須采取如下措施:* 起吊時,吊車起吊速度必須均勻慢速,以防止產生共振,造成構件顫抖失穩。* 增加吊具平衡桿,詳見平衡桿制作示意圖(附圖8)。平衡桿選用DN273*8的無縫鋼管,其強度較核如下:截面面積 F = 66.6 cm2截面系數 W = 429 cm3回轉半徑r = 9.37cm桿長 L = 1500 cm,每米平均重量52.3 kg平衡桿屬于兩端受壓桿件,由吊索的水平分力:P1 = P * COS450 = 28280kg長細比:= L/r= 1500/9.37=28、 160查表得穩定系數 = 0.27強度較核:= P / * F = 28280 / 0.27 * 66.6 = 1572 kg/cm2 = 1700 kg/cm2較核結論: 平衡桿采用DN273*8的無縫鋼管可以滿足要求.平衡桿自重為: 784.5kg* 在平衡桿下,主桁架上弦加兩副短平衡桿,可以有效地防止主桁架發生側彎,見附圖8.C: 焊接:由于采用兩個單片桁架高空連接,現場焊接量大,焊接工效低,焊接難度大,采用如下措施保證安全、質量: 設焊接作業平臺:在桁架下弦沿各焊接面搭設工作平臺,在1.5米高中間層用腳手架管搭設二層平臺,以便焊工安全作業。 焊接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作業。 搭設供作29、業人員上下行走的通道。 設專人補充焊條。 采取輪休制,分為兩班,停人不停機。 多利用早晚涼爽天氣作業。 暴雨、大雨及臺風,六級以上的大風天氣必須停止作業。 連陰雨時,采取在主桁架上搭設防雨棚,以保證焊接工作如期進行。 焊接人員的安全防御必須保證,焊接平臺應有木板絕緣,焊接人員在作業時必須穿絕緣鞋,高空作業時安全帶必須佩帶并掛設牢固。10主桁架ZHJ12、ZHJ13的吊裝:(1)主要參數: ZHJ12:長度:42.958米 重量:41.42噸 安裝高度:31.5米 ZHJ13:長度:36.00米 重量:35.80噸 安裝高度:33米(2) 組裝:分為兩段運到現場,用50噸吊車卸車,吊運到組裝場地30、進行拼裝,組裝現場在六號組裝場地進行,詳見吊裝平面布置圖。(2) 斜支撐柱的吊裝吊裝方法與Zla相同(4)主桁架的吊裝吊裝前,斜支撐柱已基本就位,混凝土牛腿支底的預留螺栓已復核并清理過。采用180T履帶吊,將主桁架從組裝場地吊起,此時吊車臂長52米,工作半徑14米,額定載荷51.4T,緩慢旋轉吊車臂900,使其與安裝位置平行接近,由于吊車載荷較輕,可以吊物行走,調整好吊車站位后,趴桿或轉臂將主桁架就位,一端放在混凝土牛腿支座上,另一端與斜支撐柱聯接。11次桁架、次梁、檁條的吊裝 次桁架CHJ1-CHJ6為箱形桁架結構,其余均為單片桁架,次桁架最大跨度為42.468米,最大重量為18噸。其中CH31、JI、CHJ2分為2-3段運輸到現場組裝,次桁架在相鄰兩條主桁架吊裝完成后立即進行,以便使其形成一個整體,增強穩定性。吊裝方法同主桁架。 檁條的截面為C200 * 80 * 30 *2.5,屋面檁條的吊裝采用塔吊集中甩料人工分料就位安裝。四、安裝質量保證措施1、焊接質量控制焊接質量控制項點框圖(詳見附圖5-1)。2、高強度螺栓連接質量控制高強度螺栓連接質量控制項點框圖(詳見附圖5-2)。3、涂裝質量控制(1)涂裝材料檢驗1)涂裝材料入廠后由質檢人員進行取樣復驗,按照技術規范的要求檢驗其各項指標。2)復驗合格經監理工程師確認,辦理入庫手續。(2)涂裝質量控制項點框圖(詳見附圖5-3)。4、安裝過32、程檢驗(1)安裝過程嚴格執行 “三檢制”。各工序自檢、互檢合格后,分別填單蓋章。質檢人員負責全面檢驗,未經檢驗合格不準進行下道工序施工。(2)在關鍵工序(例如焊接、涂裝)前設置檢查停止點,停止點前的工作必須經過全面的檢查才能進入后工序生產。5、監理工程師的檢查監理工程師獨立檢查的工序和三檢合格報監理檢查的隱蔽工程,應待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方可流入下工序。6、質量監督和考核為了保證鋼構件的制造質量,加強現場質量管理,檢查主管工程師,負責對生產過程的質量監督和考核,協調處理現場出現的各類質量問題。7、質量控制點設置根據本項目鋼構件的特點,按照技術文件的要求,在鋼構件制造過程中,建立以下質量控制點。33、(1)構件放樣質量控制點。(2)圓管相貫線切割質量控制點:零件控制切割后幾何尺寸。(3)組裝質量控制點控制外形尺寸尤其是有連接關系的桿件端口尺寸。(4)焊接質量控制點控制焊接質量,尤其要控制重要受力構件的熔透焊縫的焊接質量。(5)制孔質量控制點重點控制弦桿的相對孔群同心度、孔間距及極邊孔距,保證栓孔重合率。(6)涂裝質量控制點:控制涂裝質量。8、檢測試驗手段(1)、計量檢測在鋼構件生產過程中,專職質檢人員須經鋼構件檢驗規程的培訓考試,取得檢驗資格證書并經監理工程師認可方準上崗檢驗。測量器具主要有:經緯儀、水準儀、激光測距儀、全站儀等精密測量儀器及鋼尺、卡尺、水平尺、直角尺、測力計、焊縫量規等量34、具。(2)、涂裝檢驗、涂裝質檢人員須經鋼構件檢驗規范的培訓考試,取得檢驗資格證書并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可上崗檢驗。、鋼構件表面粗糙度及清潔度用比較樣板和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檢測。、涂裝過程中施工人員使用漆膜厚度測定儀,連續自測油漆濕膜厚度。、每度油漆涂裝后,按技術規范的要求用磁性法進行干膜厚度測量。9、安裝過程中質量控制及允許偏差 支承面、地腳螺栓(錨栓)位置的允許偏差(mm) 表5-1項目允許偏差支承面標高3.0水平度l/1000螺栓中心偏移5.0預留孔中心偏移10.0 地腳螺栓(錨栓)尺寸的允許偏差(mm) 表:5-2項目允許偏差螺栓(錨栓)露出長度+30.00.0螺紋長度+30.00.0鋼屋35、(托)架、桁架、梁及受壓桿件垂直度和側向彎曲矢高的允許偏差(mm) 表:5-3項目允許偏差圖 例跨中的垂直度h/250,且不應大于15.0側向彎曲矢高fl30ml/1000,且不應大于10.03060 ml/1000,且不應大于50.0 整體垂直度和整體平面彎曲的允許偏差 表:5-4項目允許偏差圖 例主體結構的整體垂直度H/1000,且不應大于25.0主體結構的整體平面彎曲L/1500,且不應大于25.0 墻架、檁條等次要構件安裝的允許偏差(mm) 表:5-5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墻架立柱中心線對定位軸線的偏移10.0用鋼尺檢查垂直度H/1000,且不應大于10.0用經緯儀或吊線和鋼尺檢查彎曲矢36、高H/1000,且不應大于15.0用經緯儀或吊線和鋼尺檢查抗風桁架的垂直度h/250,且不應大于15.0用吊線和鋼尺檢查檁條、墻梁的間距5.0用鋼尺檢查檁條的彎曲矢高L/750,且不應大于12.0用拉線和鋼尺檢查墻梁的彎曲矢高L/750,且不應大于10.0用拉線和鋼尺檢查注:1、H為墻架立柱的高度;2、h為抗風桁架的高度;3、L為檁條或墻梁的長度鋼平臺、鋼梯和防護欄桿的安裝的允許偏差(mm) 表:5-6項目允許偏差檢測方法平臺高度15.0用水準儀檢查平臺梁水平度l/1000,且不應大于20.0用水準儀檢查平臺支柱垂直度H/1000,且不應大于15.0用經緯儀或吊線和鋼尺檢查承重平臺梁側向彎曲l37、/1000,且不應大于10.0用拉線和鋼尺檢查承重平臺梁垂直度h/250,且不應大于15.0用吊線和鋼尺檢查直梯垂直度l/1000,且不應大于15.0用吊線和鋼尺檢查欄桿高度15.0用鋼尺檢查欄桿立柱間距15.0用鋼尺檢查五、吊裝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一)、吊裝作業的一般要求1、,施工前對工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按方案要求進行施工,讓參加施工的所有人員,在吊裝前熟知吊裝方法和工程內容,并嚴格執行規程、規范。2、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具體分工,明確職責。3、帶電的電焊線和電線要遠離鋼絲繩,帶電線路距離鋼絲繩應保持2m以上或沒有保護架,如電焊線在地面上與鋼絲繩交叉時隔開,嚴禁接觸。4、在施工過程中,如需38、利用構筑物(梁、柱、基礎等)系結索具時,必須經過驗算,能夠安全承受,經有關單位同意,領導批準后使用,同時要墊以保護物,以保證構筑物和索具不致磨損。5、在吊裝前,了解天氣情況,一般不得在雨天、霧天、大風天和夜間工作,如工作必須進行時,需有防滑、充分照明等措施,同時需經領導批準。嚴禁在風力大于或等于六級時進行吊裝作業,大中型設備吊裝不得在風力大于或等于五級時進行。6、在正式吊裝前進行試吊,檢查各部分受力情況,如一切正常,才能進行正式吊裝。7、吊裝時,整個現場由總指揮調配,各崗位分指揮正確執行總指揮的命令,做到傳遞信號迅速、準確,并對自己負責的范圍內負有責任。8、在吊裝過程中,有統一的指揮信號,參加39、施工的全體人員必須熟悉此信號,以便各操作崗位協調動作。9、在整個吊裝施工中,切實遵守現場秩序,服從命令指揮,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10、在吊裝過程中,未經現場指揮人員許可,不得在起吊重物下或受力索具附近停留或通過。11、吊裝施工現場,設專區派員警戒,非本工程施工人員嚴禁進入。施工指揮和操作人員均佩戴標記符號。12、在吊裝過程中,如因故中斷,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使重物不得長時間呈懸空狀態。13、吊裝用的桅桿應經過計算,滿足安全要求。(二)起重設備及機具的要求1、起重機的行走道路,必須堅實可靠。起重機不得停置在斜坡上工作,起重機兩側履帶也不許一高一低。2、嚴禁超載吊裝。3、嚴禁斜吊。4、履帶式起40、重機吊物時一般不能行走,如吊物時要行走,只能短距離行走,構件離地面30mm左右,且要慢行,將構件轉至起重機的正前方。拉好溜繩,控制構件擺動。5、雙機抬吊,根據起重機的起重能力進行合理的負荷分配(每臺起重機的負荷不應超其安全負荷的80%),在操作時要統一指揮,在整個抬吊過程中兩臺起重機的吊鉤滑車組均應保持鉛錘狀態。6、熟悉起重機的性能,進行吊裝作業。7、經過計算選擇綁扎構件的索具,所有起重工具在吊裝前進行檢查,對損壞的作出鑒定,綁扎方法應正確、牢固、以防止吊裝中索具破斷或構件滑鉤,起重機失重而傾覆。8、麻繩只是用于手拉吊起不太重的荷載,不用于機動機構中起吊構件,不使用斷絲麻繩。9、使用鋼絲繩時,41、必須檢查有無毛刺斷絲,防止傷手。并同時掌握其斷裂破損情況由安全員確定是否可用,不滿足要求的鋼絲繩應及時更換。用于穿繞鋼絲繩的滑輪,輪子邊沿不允許有破碎現象。鋼絲繩應防止銹蝕,按期涂油保養。10、滑車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注意滑車軸和吊鉤滾珠軸的潤滑。對使用的滑車應首先檢查其允許吊重,是否滿足實際吊重所應有的安全負荷。11、實用滑車起重時,禁止用手接觸攀抓正在行動中的鋼絲繩索,十分必要時也只能用撬棍接觸鋼絲繩,并不得硬撬,嚴防彈出傷人。12、桅桿傾斜進行吊裝時其傾斜角不應超過10,最大也不應超過15。(三)、高空作業的安全措施1、施工中登高作業的施工人員,必須經過身體檢查合格,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42、帽,操作時必須佩戴安全帶,并系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攜帶的工具應有保險繩防止脫手墜落。不準隨意往下拋擲物體和工具。2、柱、梁等構件吊裝所需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用的拉攀件及其索具在結構構造上,必須牢固、可靠。3、登高安裝鋼梁時,應視鋼梁高度,在兩端設置掛梯或搭設鋼管腳手架。必須在梁面上行走時,其一側設臨時護欄橫桿可采用鋼索或扶手繩,扶手繩的自由下垂度不應大于l /20,并應控制在100mm以內。4、在鋼桁架上下弦登高操作時,在兩端設置攀登時上下的梯架。5、懸空作業所用的索具、腳手架、吊籃、吊籠、平臺等設備,均需項目部安全、技術部門驗收合格后方能使用。6、結構安裝過程中,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層作業的位置,必須處于依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