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站場內公路下游臨時橋右岸橋臺漿砌石擋墻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689682
2023-07-04
10頁
66.46KB
1、xx省xx江楊房溝水電站場內主要公路及相關交叉工程A1標(合同編號:YFGC-201201)下游臨時橋右岸橋臺漿砌石擋墻施工方案xx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xx年11月08日目 錄1.工程概況12. 編制依據13. 主要工程量14. 施工布置14.1 現場交通14.2 施工供水14.3 施工供電25. 施工重難點分析26. 施工方案36.1施工準備36.2材料需用與運輸36.3施工工藝及流程36.4 施工技術要求46.5 漿砌石養護57. 施工資源配置57.1 施工機械配置57.2 勞動力計劃58. 質量及安全保證措施58.1 質量保證措施58.2 安全保證措施68.3 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措施612、. 工程概況下游臨時交通橋位于楊房溝大橋上游側約100m處,連接左岸低線臨時道路和右岸低線繞壩交通洞。根據xx年度施工計劃安排,其右岸橋臺及錨板混凝土已于xx年8月20日施工完成,左岸橋臺施工已于xx年7月12日完成,其他項目應環保水保相關要求暫停施工。根據招標文件設計圖(圖號:H81B-8D9-A1-2-1-46)要求,下游臨時交通橋左右岸的橋臺與錨板之間需進行碎石土回填,已澆筑完成的左、右岸橋臺與內側邊坡上下游側形成較大缺口,無法回填至設計高程。依據xx-41號現場工程技術事項聯系單,需在左、右岸橋臺與內側邊坡之間上下游各設置一道M10漿砌石擋墻。2. 編制依據1 現場工程技術事項聯系單(3、左右岸橋臺回填區缺口處增加漿砌石擋墻),NO:xx-041。3. 主要工程量表1 主要工程量序號項目單位數量備注1M10漿砌石m33402100PVC管m100實際工程量按現場施工實際發生量計算。4. 施工布置4.1 現場交通施工材料與設備主要從中轉料場經前期輔助路、卡楊公路、楊房溝料場臨時道路轉運至左岸橋臺放置點,再經下游3t起重纜索吊運至右岸橋臺工作面。施工人員到達楊房溝經楊房溝索橋、右岸臨時道路到達施工作業面。4.2 施工供水施工用水主要為砂漿拌合用水。用水取自雅礱江江水,采用1.1kW潛水泵將水抽至左岸橋臺臨時放置點的水箱中,沉淀后由3t起重纜索吊運到右岸橋臺,由20膠管引至施工作業面4、。表2 施工供水設施表序號設施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水泵1.1kW臺12供水支管20膠管m503水箱62.8L個14.3 施工供電施工用電主要為1.1kW潛水泵和下游3t起重纜索運行供電。在左岸橋臺上方起重纜索操作平臺旁布置一臺50kW柴油發電機,經動力電纜引電至各用電部位。表3 施工供電設施表序號設施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柴油發電機50kW臺12動力電纜50mmm2003配電柜個25. 施工重難點分析(1) 材料運輸難度大。目前楊房溝索橋及右岸臨時便道僅供施工人員通行,砌筑漿砌石所需所有材料及設備均需通過下游起重纜索吊運至右岸橋臺,吊運前后均需采用人工裝卸,運輸難度大且耗費人力多。(2) 施工場地狹5、窄。右岸漿砌石擋墻位于巖石邊坡與橋臺已澆筑混凝土之間,施工作業面十分狹窄,沒有足夠的空間堆放材料,需采用邊施工邊運料的方式進行,導致無法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大大降低施工效率。(3) 主要依靠人力施工。因場地實際條件限制,無法采用機械設備輔助施工,每道工序施工均需采用人工進行,施工效率比較低,進度緩慢。(4) 安全風險較大:橋臺邊坡巖石巖性為花崗閃長巖,弱風化,橋臺上下游外側均為高陡坡且臨江作業,在基礎開挖砌筑階段,施工人員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需安排專職安全員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并現場實時監督。6. 施工方案6.1施工準備下游3t起重纜索橋是左右岸橋臺之間材料運輸的唯一方式,故在左岸橋臺附近適宜6、的位置設置一個臨時堆放點,以存放塊石、砂、水泥以及水箱等材料,同時在右岸橋臺與錨板間的適宜位置用編織袋鋪設一個存料平臺,用于材料堆放和拌合砂漿,在右岸引線隧洞洞口清理出一塊平整地,放置水泥、水箱。6.2材料需用與運輸漿砌石所用塊石在左岸橋臺上游約100m處原村名房屋拆除棄石堆回采,采用反鏟挑選中部厚度不小于15cm,無風化剝落層或裂紋,表面無污垢等雜質的花崗巖。挑選好的塊石集中堆放在原料回采區附近,再利用反鏟倒運至左岸橋臺。待纜索吊到位后,通過人工搬放到起重纜索吊物板上,由纜索吊吊運至右岸,人工搬運卸至右岸堆石區。水泥取自中轉料場水泥倉庫,砂取自中轉料場砂石骨料生產系統,砂漿采用已批復的M107、砂漿配合比在中轉料場拌制干料,采用自卸汽車轉運至左岸橋臺臨時堆放點,待纜機到位后,人工裝運到起重纜索吊板上,吊運至右岸并人工下放到已鋪設好的鐵皮上。砌筑時,按配合比加水現場拌合,隨拌隨用。6.3施工工藝及流程施工流程:基礎測量放線基坑開挖拌制砂漿基礎處理及砌筑擋墻砌筑壓頂砂漿。(1)基礎測量放線:根據現場工程技術事項聯系單所附設計圖紙(文號:NO:xx-041號),對擋墻基礎位置進行放樣。(2)基坑開挖:擋墻基坑采用人工開挖。基礎的部位尺寸、形狀埋置深度均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基礎開挖完畢,人工清理浮渣并整平。基坑刷底時預留10%反坡(內低外高),預留坡底的作用是防止墻內土的擠壓力引起墻體向外滑8、動。(3)基礎處理及砌筑:擋墻基礎開挖后清洗干凈局部不平整位置采用砂漿找平,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驗收合格后砌筑擋墻基礎。砌筑前,首先將片石中的風化石,雜質等清理干凈,砌筑塊石順序先砌“腳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選擇比較方正的大石塊,先行試放,必要時加以修鑿,再在基礎面上鋪一層35cm厚的砂漿,然后擺放石塊。(4)砂漿拌制:砂漿干料在中轉料場根據已批復的M10配合比拌制好后,轉運至右岸臨時存料平臺,砌筑時,現場加水濕拌。濕拌時間不得少于45s(或3遍)。砂漿隨拌隨用,保持適宜的稠度(7090mm),一般宜在2小時內使用完畢。發生離析、泌水的砂漿,砌筑前應重新拌合,已超時或凝固的砂漿不9、得使用。(5)墻身砌筑: a.砌筑前應將石料表面泥垢清理干凈,并用水濕潤,砌筑時必需兩面立桿掛線或樣板掛線,外面線應順直整齊,逐層收坡。 b.砌筑方法采用坐漿法。用較大的平毛石,先砌轉角處、交接處,再向中間砌筑。砌前應先試擺,使石料大小搭配,大面平放朝下,外露表面要平齊,斜口朝內,逐塊臥砌坐漿,使砂漿飽滿。基礎砌筑時,石塊間較大的空隙應先填塞砂漿,后用碎石塊鑲嵌,不得采用先擺碎石塊,后塞砂漿或干填碎石塊的做法。 c.砌筑順序以自下而上分層砌筑為原則,以23層石塊為一個工作層,每個工作層的水平縫大致找平,分層砌筑時,應先角石,后邊石或面石,最后填腹石,面石應選用有較大平面的塊石,使表面整齊,不得10、使用小石塊鑲墊。 d.砌筑過程中,按照設計要求預埋3排100PVC管,排水管間排距1.5m2m,管口采用土工布包裹,排水孔向外橫坡為2%,最底層泄水管距地面高度110cm。 e.漿砌石擋墻兩端應同橋臺和巖石邊坡相接,頂部應與橋臺頂端平齊。(6)壓頂砂漿:漿砌石墻在砌筑完畢后需用M10砂漿對墻頂抹面,抹面厚度為30mm。6.4 施工技術要求(1)砌筑擋墻應保證砌體寬(厚)度符合設計要求,砌筑過程中應經常校正掛線位置。(2)外圈定位和轉角石選擇形狀方正,尺寸相對較大的片石,砌筑時,長短相間并與里層石塊咬緊,上下層豎縫錯開,縫寬不大于4cm。(3)較大的砌塊應用于下層,石塊寬面朝下,石塊之間均要有砂11、漿隔開,不得直接接觸,豎縫較寬時可在砂漿中塞以碎石塊,但不得在砌塊下面用小石子支墊。(4)砌筑處露面應選擇有平面的石塊,使砌筑表面整齊,不得使用小石塊鑲墊。(5)砌體中,石塊應大小搭配,相互錯疊,咬接牢固,較大及較方正的片石應寬免朝下,石塊之間應用砂漿填灌密實,不得干砌。6.5 漿砌石養護漿砌石砌筑完成后應及時用草袋或土工布進行覆蓋,并經常灑水保持濕潤,養護期不少于7天,養護期間應避免碰撞或承重。7. 施工資源配置7.1 施工機械配置表4 擬投入機械設備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發電機50kW臺12起重纜索3t13潛水泵1.1kW臺14自卸汽車20t臺15對講機臺37.2 勞動力計劃表5 12、擬投入人員工種人數工種人數管理人員2汽車司機2技術員1纜機駕駛員2質檢員2砌筑工10安全員3普工10測量員2修理工1纜索操作工38. 質量及安全保證措施8.1 質量保證措施(1)對進廠材料嚴把質量關,不合格材料不許進場,按規范要求,按時、按批、按生產廠家檢驗進場材料各項指標。(2)砂漿拌制嚴格按照已批復的M10砂漿配合比進行,拌制完成,在2小時內使用完畢。(3)各工序質量嚴格執行“三檢制”,各班組定時、定點定位施工,層層把關,做好質量等級定位工作。每道工序應自檢、復檢、終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杜絕返工。(4)加強技術管理,對重難點部位進行書面技術交底,交底人,接13、受人在交底記錄上簽字以明確責任,組織班組長學習技術規范,讓每個施工作業人員熟悉質量驗收的標準。嚴格按設計要求組織施工。8.2 安全保證措施(1)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入廠三級安全教育,提高安全保護意識。(2)完善各工種、機械操作安全規章制度,并落實到人,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持證上崗,嚴禁疲勞作業。(3)施工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明確崗位職責。8.3 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措施(1)在制定安全、質量管理文件時,一并考慮文明施工的要求,將文明施工的精神融匯于安全、質量的管理體系中。(2)教育施工人員遵紀守法、愛護環境,以良好的精神風貌投入施工生產。(3)工作面的管線等布置有序,施工材料及設備碼放整齊,做到平、直、順、整齊有序。(4)施工的棄渣等固體垃圾按照文明、環保施工要求指定地點集中堆放、并集中拉運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