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項目雙排落地式腳手架搭設拆除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689749
2023-07-04
14頁
73.43KB
1、XX市XX住宅小區建設項目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人:審 核 人:審 批人:編制日期:目 錄一、工程概況-2二、編制依據-2三、施工部署-2四、腳手架搭設技術方案-4五、腳手架拆除要求-9六、安全管理-9七、計算書-10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XX市XX住宅小區A1#、A-2、A-3#、A-4樓建設項目,A-1(幼兒園)、A-2(社區中心)、A3#(社區大堂)、A-4#(配套商業),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該工程計劃于XX年10月25日開工,計劃于XX年9月30日完工。二、編制依據: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2、建筑施工手冊第五版3、鋼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2、50755-20124、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著5、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JGJ8020166、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 7、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8、本工程施工圖紙和施工組織設計三、施工部署(一)組織體系和職責分工1、 成立腳手架施工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加強現場安全防護工作,本小組機構組成、人員編制及責任分工如下:(1)組長:項目經理,職責:負責總協調和指揮工作。(2)副組長:項目技術負責人,職責:負責本方案的協調指揮,和技術交底工作。(3)成員:項目專職安全員和施工員,職責:負責本方案具體實施過程的現場指揮及監督管理。2、外架體搭設時,3、本工程處在結構施工高峰期,各施工班組交叉作業較多,故需加大安全監管力度,現場設定專職安全監管員。材料水平和垂直運輸時必須設置臨時警戒區域。避免非施工人員進入.(二)資源配置及勞動力安排 1、材料選擇(1)鋼管落地腳手架,選用外徑48mm,壁厚3.5mm,鋼材強度等級Q235-A,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紋、分層、壓痕、劃道和硬彎,新用的鋼管要有出廠合格證.腳手架施工前必須將入場鋼管取樣,送有相關國家資質的試驗單位,進行鋼管抗彎、抗拉等力學試驗,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2)本工程鋼管腳手架的搭設使用可鍛鑄造扣件,應符合建設部鋼管腳手架扣件標準GB158312006的要求,4、由有扣件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廠家提供,不得有裂紋、氣孔、縮松、砂眼等鍛造缺陷,扣件的規格應與鋼管相匹配,貼和面應平整,活動部位靈活,夾緊鋼管時開口處最小距離不小于5mm。鋼管螺栓擰緊力矩達65N。m時不得破壞.如使用舊扣件時,扣件必須取樣送有相關國家資質的試驗單位,進行扣件抗滑力等試驗,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3)搭設架子前應進行保養,除銹并統一涂色,顏色力求環境美觀。腳手架立桿、防護欄桿、踢腳桿統一漆黃色,剪刀撐統一漆桔紅色。(4)腳手板、腳手片采用符合有關要求。(5)安全網采用密目式安全網,網目應滿足2000目100cm2,做耐貫穿試驗不穿透,1.61.8m的單張網重量在3k5、g以上,顏色應滿足環境效果要求,選用綠色。要求阻燃,使用的安全網必須有產品生產許可證和質量合格證.(6)連墻件采用鋼管,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鋼結構(GB/T700-2006)中Q235A鋼的要求。 2、勞動力安排(1)為確保工程進度的需要,同時根據本工程的結構特征和外腳手架的工程量,確定本工程外腳手架搭設人員需要2030人,所有施工操作工人必須持證上崗。非持證操作工不準參加腳手架的搭設工作。(2)建立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施工員、安全員、搭設技術員組成的管理機構,搭設負責人負有指揮、調配、檢查的直接責任。(3)外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均應有項目技術負責人的認可,方可進行施工作業,并必須6、配備有足夠的輔助人員和必要的工具。四、 腳手架搭設技術方案(一)施工流程落地腳手架搭設的工藝流程為:地基夯實,上鋪枕木 彈線,立桿定位 擺放掃地桿 豎立桿并與掃地桿扣緊 裝掃地小橫桿并與立桿和掃地桿扣緊 裝第一步大橫桿并與各立桿扣緊 安第一步小橫桿 安第二步大橫桿 安第二步小橫桿 加臨時斜撐桿 安第三、四步大橫桿、小橫桿 接立桿 加設剪刀撐 鋪腳手板 掛安全網.(二)搭設參數本工程搭設落地式雙排腳手架,立桿縱距L=1。5m,立桿橫距b=1。5m,步距h=1.8m,連墻桿H1=2h=3m,內立桿距外墻距離b1=0。35m,最高搭設高度H=16.2m(9步),采用木架板,按6層計算。搭設長度可任意7、,但縱向水平桿兩端必須有拉接。各類支撐、剪刀撐按施工工藝標準搭設,鋼管的抗彎、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N/mm2。一般建筑扣件式鋼管裝修腳手架的構造見下表及圖1。項目構造形式立桿大橫桿步距操作層小橫桿間距剪刀撐連墻桿內立桿離墻距離橫距縱距腳手架雙排0。51。01.51.42。01.41。80.71.0兩端雙跨內,中間每隔30m雙跨內,設在外側與地面成450或600角.每隔2步3跨設置一根。圖2中:H為搭設高度;H1-為連墻點堅向間距;h為步距;b為立桿橫距。注:后附計算書。(三)搭設要求1、本工程搭設落地式雙排腳手架.2、本架體外形沿樓體外側搭設,外側轉角長度小于1M的,搭設架體時可不隨其變形8、,外側轉角長度大于1M1.5M的架體可隨其變形。3、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4、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應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5、底座安放應符合下列規定:(1)底座、墊板均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2)墊板宜采用長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0mm的木墊板,也可采用槽鋼.6、立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嚴禁將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混合使用;(2)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它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且應符合下列規定: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9、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接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3)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固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4)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5)立桿頂端宜高出女兒墻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7、縱向水平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2縱向水平桿接長宜用對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10、件應交錯布置各接頭至最近主接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3)在封閉型腳手架的同一步中,縱向水平桿應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部立桿固定。8、橫向水平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主接點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主接點處 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MM。(2)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3)雙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的靠墻一端至裝飾面的距離不11、應大于100MM。9、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也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10、連墻件、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的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連墻件的強度、穩定性和連接強度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J/18)、鋼結構設計規范(GB/1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10)等的規定。(2)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傾角宜在45-60,且應滿足以下要求:剪刀撐12、與地面傾角分別為45、50、60時,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分別為7、6、5根.(3)高度在24M以下的腳手架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不應大于15M.高度在24M以上的腳手架應在外側整個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4)剪刀撐、橫向斜撐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各底層斜桿下端均必須支承在墊塊或墊板上。11、扣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同;(2)螺栓擰緊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3)在主節點處固定縱向和橫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3、150MM;(4)對接扣件的開口應朝上或朝內;12、作業層、斜道的欄桿和擋板的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欄桿和擋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2)上欄桿的上皮高度應為1.2M;(3)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MM;(4)中欄桿應居中設置。13、腳手板的鋪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腳手板應滿鋪、離開墻面120150MM;(2)腳手板的探頭應用直徑3.2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桿件上;(3)在拐角、斜道平臺口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防止滑動;(4)自頂層作業層的腳手板往下計,宜每隔12M滿鋪一層腳手板。五、腳手架拆除方案1、拆除腳手架前的準確備工作應符合下列規定:(1)腳手架拆除之前應先征得14、項目技術負責人人的同意。(2)應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3)應根據檢查結果補充完善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拆除順序和措施,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4)應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2、拆除腳手架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2)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3)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的高度(約6。5m)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4)當腳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腳手15、架兩端,應先加設連墻件及橫向斜桿加固。3、卸料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各構配件嚴禁拋至地面;(2)運至地面的構配件應及時檢查、整修與保養,并按品種、規格隨時碼堆存放。六、安全管理1、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等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方可持證上崗.2、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3、腳手架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應按規定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4、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等到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5、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16、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6、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桿件的設置的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有積水,底座是否有松動,立桿是否懸空;扣件是否松動;腳手架的垂直度偏差;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載。7、在腳手架的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掃地桿及連墻件.8、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相鄰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9、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10、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11、腳手架的連墻件和各類支撐只能在拆除層拆除,嚴禁一次性拆除。拆除的桿件等材料不得拋落17、。12、腳手架的拆除應由專業架子工完成。并應制定拆除方案,作業區應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派專人看守。七、計算書1、腳手架搭設高度計算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高度一般不宜超過50m,本工程設計搭設高度為21.6m,搭設高度可按下式計算:H=KAAf-1。3(1。2NGK2+1。4NQK)h1。2NGK1NGK1、NGK2、NQK、Af可從建筑施工計算手冊399401頁表中查出;NGK1一步一縱距的鋼管、扣件重量kN;NGK2腳手架一個立桿縱距的附設構件及物品重kN;NQK一個立桿縱距的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力kN;Af格構式壓桿的組合力kN;KA與立桿截面有關的調整系數,內外排均為單根時取值為0.18、85h腳手架的步距.可搭設高度計算:根據上式:H=0.8548.4911。3(1.24。185+1.48.4)1。8(1.20。442)=65。8m21。6m可行。2、腳手架整體穩定性驗算考慮風荷載時整體穩定性按下式驗算:(N/A)+(M/b1A1)KAKHf式中:N格構式壓桿的軸心壓力N=1.2(n NGK1+ NGK2)+1。4NQK;n腳手架的步距數;-格構式壓桿整體穩定系數,按換長細比cx=x由建筑施工計算手冊表中可查出;x-格構式壓桿長細比由建筑施工計算手冊表中可查出;A 手架內外排立桿的毛截面積之和,取2489mm2;A1腳手架內外排的單排立桿危險毛截面積之和,取2489mm2;M19、風荷截作用對格構式壓桿產生的彎,可按M=q1H12/8計算;b1截面系數,取1.01.15,這里取1。0;q1風荷載作用于格構式的線荷載,可按1。2NGK2+1。4NQK。由上式(N/A)+(M/b1A1)KAKHf計算:N值:N=1.2(120。442+4.185)+1。48。4=23。15kN值:由b=1.05m,H1=3m,計算x:x=2H1/b=61。05=5。71由b、H1查表得=25 因此ox=x=255。71=143再由ox查表得=0。336M值:M=q1H12/8=(1。20.442+1。48.4)328=13。83整體穩定性驗算:因立桿為單管KA=0.85,計算高度調整系數K20、HKH=1/(1+H/100)=11。21=0.826則:(N/A)+(M/b1A1)=23.15103(0。33624.89102)+13.83(1489)=70。48N/mm2KAKHf=0.850.826205=143.93 N/mm270。48N/mm2因此架體安全.3、立桿地基承載力驗算立桿底座驗算:NRd地基承載力驗算:N/AdKfKN腳手架立桿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心力;Rd底座承載力(抗壓)設計值,一般取40kNAd-立桿基的計算底面積,在立桿下設厚度為50mm的木墊板或木腳手板;K-調整系數,回填土取0.4;fK-地基承載力標準值,可從建筑施工計算手冊中查得。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分配到單根立桿上的軸心壓力:N=1.2(n NGK1+ NGK2)+1.4NQK=1.2(12*0。442+4。185)+1。48.4=23.15kN40kN故底座符合要求。Rd=40Kn;Ad=1。20.22=0.12m2;fK=680kpaNRd=23。15kN40kN故底座滿足要求。N/Ad=23。150。12=192。92kpaKfK=0.4680=272kpaN/AdKfK=292.92kpa272kpa故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