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層高層住宅及商業項目QZT100塔吊基礎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90284
2023-07-04
17頁
156.71KB
1、某小區7#樓QZT100塔吊基礎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審批: 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說明1三、塔吊選擇及布設1四、場地地質條件1五、塔吊基礎設計4六、塔吊基礎驗算5七、塔吊基礎施工12八、安全注意事項13九、附圖14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xx大道與xx路交叉口西北側,總建筑面積20.13萬,工程共有6棟高層住宅分別為1、2、3、5、6、7#樓,地下一層,地上除7#樓為26層外,其余為25層,結構形式為剪力墻;5棟3層商業為812#樓,幼兒園、托老所為2層,結構形式為框架;高層和商業地下為連體車庫,為框架結構,層高為2.9m。二、編制說明本方案為小區7#樓工程,主樓塔式起重機(以下簡稱塔吊2、)基礎施工技術方案,方案編制參考鄭州信恒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河北廊坊中建機械QTZ100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出具的小區建設勘察設計項目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書。三、塔吊選擇及布設東風路街道小區項目,共6棟高層,內設6座塔吊。1#樓塔吊QTZ80(5013)、2#樓塔吊QTZ80(5013)、3#樓塔吊QTZ80(6010)、5#樓塔吊QTZ80(5513)、6#樓塔吊QTZ80(6010)、7#樓塔吊QTZ100(6512)(基礎定位詳見附圖)四、場地地質條件 根據鉆探揭露,在勘探深度范圍內的地層全部為第四系松散沉積物,其巖性以粉質粘土、粉土和粉細砂為主3、。根據其巖性特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靜探曲線線型,將勘探深度范圍內土層劃分為6個工程地質層。各土層分布及巖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層:粉土(Q4al)淺灰-褐黃色,稍濕-濕,稍密,表層0.5m有大量填土或雜填土,干強度低,下部為粉土,局部夾有粉質粘土,呈軟塑可塑狀態,本層分布穩定,層底埋深3.3-7.3m,平均厚度5.45m。第層:粉砂(Q4al)褐黃色,稍濕-飽水,中密,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含少量暗色礦物,分選一般,呈次圓狀,局部漸變為粉土。本層分布穩定,層底埋深8.0-12.7m,厚3.7-6.8m。第層:粉土(Q4al)褐黃色,濕,中密,見灰色斑和螺殼片。該層土干強度低,韌性低,無光4、澤反應,搖振反應迅速,局部漸變為粉砂。本層分布穩定,層底埋深15.0-19.5m,層厚4.9-8.4m。第1層:粉質粘土(Q4al)褐黃色,可塑,見有蝸牛殼和鐵銹色條斑,層間常常相變為粉土,呈稍密狀態。本層分布不穩定,西部缺失此層,本層層底埋深18.2-21.5m,層厚0.4-2.3m。第層:細砂(Q4al)褐黃色,飽水,中密密實,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含少量暗色礦物,分選性好,磨圓度中。本層分布穩定,層底埋深25.8-29.8m,層厚7.0-12.0m。第層:粉質粘土(Q4al)褐黃色,硬塑,層間常常相變為粉土,呈中密狀態,該層土干強度高,韌性高,切面光滑,無搖振反應。本層層底埋深29.0-5、32.0m,層厚2.0-3.2m。第層:細砂(Q4al)褐黃色,飽水,密實,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分選好。本層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19.3m,最大揭露深度55.3m。各土層承載力特征值、壓縮模量ES及變形特征層 號1承載力特征值fak(kPa)150200180160250200300壓縮模量ES(MPa)10.2118.513.325.6322.013.4228.0壓縮系數a1-2(1/Mpa)0.26/0.150.39/0.126/壓縮性評價中低中中低中低五、塔吊基礎設計塔吊基礎設計思路:由于塔吊基礎所在區域地基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200kpa,滿足塔吊說明書中要求的地耐力不小于144K6、pa.因為塔吊基礎均位于地下室范圍內,塔吊基礎施工早于筏板施工和車庫構造地板施工,塔吊基礎頂標高和車庫結構底板標高平齊(具體與主樓筏板、車庫地板標高關系詳見附圖),經過與設計人員溝通對于塔吊基礎占用獨立基礎承臺的車庫柱下獨立基礎采用同步施工的思路,在開挖塔吊基礎的同時將受影響的獨立基礎一起開挖,澆筑塔吊基礎前所受影響的承臺鋼筋全部預留到位,保證獨基鋼筋施工不受影響。為防止塔吊基礎沉降造成車庫抗水板拉裂,在該塔吊基礎四周留置寬800mm沉降后澆帶,做法同圖紙沉降后澆帶設計。待塔吊安裝完、運行沉降量不再改變時用高一個標號的膨脹混凝土再進行澆筑。(詳見附圖)1、QTZ100(6512)型塔吊(附著式7、)基礎設計整體設計:塔吊最大自由起升高度36.5m,最大附著高度為189.5m,塔吊基礎設計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整體式基礎,考慮到盡快安裝,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5,抗滲等級同筏板混凝土設計抗滲等級為P6;基礎設計尺寸(長5.60m寬5.60m高1.35m)配筋設計:按該塔吊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書中關于基礎配筋進行設計,整體基礎頂部、底部配置三級25170雙層雙向鋼筋,側面豎向封邊鋼筋配置三級16225鋼筋,側面水平配置三級16225鋼筋,頂部、底部鋼筋之間設置三級1610001000的拉筋,頂部及底部鋼筋保護層按照50mm考慮,側面鋼筋保護層按照50mm考慮,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5。該塔吊基礎經驗算8、滿足承載力和抗傾覆要求,計算書附后。塔吊基礎地錨螺栓、螺母、錨板、壓板等按照塔機出廠時所附塔式起重機說明書中有關章節執行,不得擅自改動;螺栓規格、數量不變,錨固長度滿足出廠設計要求。六、塔吊計算書。塔吊天然基礎的計算書依據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 187-2009)。本計算書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的安全設施計算軟件(2015版) PKPM軟件計算:一. 參數信息塔吊型號:QTZ100塔機自重標準值:Fk1=724.80kN起重荷載標準值:Fqk=80.00kN塔吊計算高度:H=36.5m塔身寬度:B=1.6m非工作狀態下塔身彎矩:M=-1882kN.m承臺混凝土等級:C45鋼9、筋級別:HRB400地基承載力特征值:290.6kPa承臺寬度:Bc=5.6m承臺厚度:h=1.35m基礎埋深:D=1.35m計算簡圖:二. 荷載計算1. 自重荷載及起重荷載1) 塔機自重標準值Fk1=724.8kN2) 基礎以及覆土自重標準值Gk=5.65.6(1.3525+1.3517)=1778.112kN3) 起重荷載標準值Fqk=80kN2. 風荷載計算1) 工作狀態下塔機塔身截面對角線方向所受風荷載標準值a. 塔機所受風均布線荷載標準值 (Wo=0.2kN/m2) =0.81.591.951.25850.2=0.62kN/m2 =1.20.620.351.6=0.42kN/mb. 10、塔機所受風荷載水平合力標準值Fvk=qskH=0.4236.5=15.31kNc. 基礎頂面風荷載產生的力矩標準值Msk=0.5FvkH=0.515.312) 非工作狀態下塔機塔身截面對角線方向所受風荷載標準值a. 塔機所受風均布線荷載標準值 (本地區 Wo=0.45kN/m2) =0.81.651.951.25850.45=1.46kN/m2 =1.21.460.351.6=0.98kN/mb. 塔機所受風荷載水平合力標準值Fvk=qskH=0.9836.5=35.75kNc. 基礎頂面風荷載產生的力矩標準值Msk=0.5FvkH=0.535.753. 塔機的傾覆力矩工作狀態下,標準組合的傾11、覆力矩標準值Mk=-1882+0.9非工作狀態下,標準組合的傾覆力矩標準值Mk三. 地基承載力計算依據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 187-2009)第4.1.3條承載力計算。塔機工作狀態下:當軸心荷載作用時: =(724.8+80+1778.112)/(5.65.6)=82.36kN/m2當偏心荷載作用時: =(724.8+80+1778.112)/(5.65.6)-2(730.481.414/2)/29.27 =47.07kN/m2由于 Pkmin0 所以按下式計算Pkmax: =(724.8+80+1778.112)/(5.65.6)+2(730.481.414/2)/212、9.27 =117.65kN/m2塔機非工作狀態下:當軸心荷載作用時: =(724.8+1778.112)/(5.65.6)=79.81kN/m2當偏心荷載作用時: =(724.8+1778.112)/(5.65.6)-2(1229.471.414/2)/29.27 =20.42kN/m2由于 Pkmin0 所以按下式計算Pkmax: =(724.8+1778.112)/(5.65.6)+2(1229.471.414/2)/29.27 =139.21kN/m2四. 地基基礎承載力驗算地基基礎承載力特征值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第5.2.3條。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13、fa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N/m2); f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取200.00kN/m2; b基礎寬度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取0.30; d基礎埋深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取1.50; 基礎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取20.00kN/m3; m基礎底面以上土的重度,取20.00kN/m3; b基礎底面寬度,取5.60m;(注:小于3m時按3m取值,大于6m時按6m取值,其他按實際取值。) d基礎埋深度,取3.00m。解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fa=290.60kPa實際計算取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fa=290.60kPa軸心荷載作用:由于 faPk=82.36kPa,所以滿足要求!偏心荷載作用:由14、于1.2faPkmax=139.21kPa,所以滿足要求!五. 承臺配筋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第8.2條。1. 抗彎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a1截面I-I至基底邊緣的距離,取 a1=2.00m; a截面I-I在基底的投影長度,取 a=1.60m。 P截面I-I處的基底反力;工作狀態下:P=(5.6-2.00)(117.65-47.07)/5.6+47.07=92.45kN/m2;M=2.002(25.6+1.6)(1.35117.65+1.3592.45-21.351778.11/5.62)+(1.3592.45)5.6/12非工作狀態下:P=(5.6-2.15、00)(139.21-20.42)/5.6+20.42=96.78kN/m2;M=2.002(25.6+1.6)(1.35139.21+1.3596.78-21.351778.112/5.62)+(1.3596.78)5.6/122. 配筋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式中 1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 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 h0承臺的計算高度。經過計算得: s=823.96106/(1.0021.105.6010313002)=0.004 =1-(1-20.16、004)0.5=0.004 s=1-0.004/2=0.998 As=823.96106/(0.9981300360.00)=1764.25mm2。實際選用鋼筋為:鋼筋直徑20.0mm,鋼筋間距為150mm,實際配筋面積為As0 = 3.14202/4 Int(5600/150)=11624mm2實際配筋面積大于計算需要配筋面積,滿足要求!推薦參考配筋方案為:鋼筋直徑為20.0mm,鋼筋間距為200mm,配筋面積為8796mm2六. 地基變形計算規范規定:當地基主要受力層的承載力特征值(fak)不小于130kPa或小于130kPa但有地區經驗,且黏性土的狀態不低于可塑(液性指數IL不大于0.717、5)、砂土的密實度不低于稍密時,可不進行塔機基礎的天然地基變形驗算,其他塔機基礎的天然地基均應進行變形驗算。塔吊計算滿足要求!七、塔吊基礎施工基本準備:a、塔機專用電箱:為滿足塔吊正常工作,塔機必須配用專用電箱,項目部根據塔吊的定位對塔機電箱合理定位。b、提供場地,便于塔機部件的擺放和汽車吊的入場選位。c、鋼材的準備(根據塔機基礎配筋圖備料)。地基勘探:對塔機基礎附近的地下部分進行釬探,查明地底下是否有不實結構(如防空洞、化糞池等)以及地下物質、運輸管道(如煤氣管道、水管等)。基礎施工:a、地基資料塔吊基礎施工時,應在塔吊平面定位圖標示位置上開挖塔吊基礎基坑,QTZ100塔吊基礎尺寸為5.6018、m5.60m1.35m,基底標高為-7.53m,基底土質:7#樓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根據地勘報告3-3鉆孔剖面數據,基礎坐落于第二層粉砂層計算時選用第二層粉砂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200Kpa進行計算。為了增加塔吊基礎所處區域的地基承載力,基礎墊層以下用300mm厚碎石換填,伸出墊層100mm寬,夯填度不得大于0.90,以提高塔吊基礎的穩定。b、墊層、防水施工現場施工塔機基礎素混凝土墊層, QTZ100塔吊基礎墊層尺寸5.70m5.70m0.1m,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15,要求平整度控制在5mm,墊層混凝土強度達到70%以上后進行防水處理,防水做法與圖紙設計的主樓基礎筏板防水做法相同,刷基層處理劑19、一道,4mm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再澆筑C20細石砼保護層(防水卷材+保護層=8cm),待保護層強度達到70%后方可進行鋼筋綁扎及塔吊基座予埋等工序施工。且在基礎施工完畢后在基礎周邊上翻50cm防水材料,對基礎進行防水保護,保證塔吊基礎不受地下水浸泡。塔吊基礎施工采用磚胎膜,用灰砂磚砌筑240mm厚1.35m高磚胎膜,等強度達到后基坑側面與磚胎膜之間空隙用土分層填滿并夯實,保證塔吊基礎的穩定。c、鋼筋施工考慮到上層鋼筋的穩定用HRB400直徑20鋼筋作為支撐鋼筋1500*1500設置一根,長度1250mm,與上下層鋼筋綁扎并點焊,保證上層鋼筋穩定。墊層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后,安裝塔吊底座予埋20、件并找平,塔吊底座予埋件水平度控制在1內,達到要求后。將塔吊底座予埋件焊好,以免由于后面工序的施工,動搖了已經調整好的水平度。將接地線(扁鋼)與予埋件焊好,并將接地線另一端插入土層里,綁扎塔機基礎鋼筋,車庫抗水板鋼筋與塔吊基礎鋼筋連接選擇在塔吊施工時提前預留鋼筋。此道工序施工,質量管理部門必須做好過程控制、施工記錄、質量驗收。鋼筋的綁扎質量必須符合規范要求。d、模板支設及基礎排水措施1、基礎四周采用磚胎模的加固體系進行支護。2、在塔吊基礎上砌筑800mm高120mm厚防水擋墻(做法見附圖),防止水進入塔吊基礎,雨季時有水進入及時用排水泵排入車庫集水坑,防止基礎不被水浸泡。e、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21、筑前,再次測試予埋件的平整度、垂直度、中心線,直到安裝位置控制在規定的范圍以內,作好測量記錄。澆注混凝土并振實,項目部在此過程中必須隨時監測予埋件位置,如有變化則隨時進行調整,確保塔吊予埋件位置準確無誤。f、塔吊接地基礎作好后,按要求兩組地線,用三根長1.51.8m的鋼管組成1.2m的等邊三角形垂直打入地下,用-404mm的鍍鋅扁鋼將三根鋼管焊接連在一起,用螺栓連接在塔吊底座上,地線接地電阻不大于4。g、養護混凝土施工后加強養護工作,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100%或以上時方能安裝塔機。八、安全注意事項1、全體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未取證人員一律不得參與。2、全體施工作業人員必須聽從總指揮的統一指揮。3、總指揮必須聽從技術人員的指導,接受安全監督人員的安全監督。4、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上高人員必須穿防滑鞋,危險部位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5、所有作業吊車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6、拆裝期間一律禁止飲酒。7、工作要集中精力,不得隨意開玩笑和打鬧。8、上下交叉作業時,要注意工具和零部件放置必須安全可靠,防止墜落傷人。九、塔吊基礎后澆帶留設、7#樓塔吊基礎定位(總定位見附圖)7#樓塔吊基礎定位(塔吊基礎基底標高-7.5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