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舍、觀禮臺和犬病防治中心項目CFG復合地基處理施工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90449
2023-07-04
23頁
151.68KB
1、一、工程概況受xx的委托,我院對其擬建的xx基地場地進行CFG復合地基處理工作。擬建場地位于成都市xx。擬建物共有8幢,3、5、7、9工作犬舍、隔離犬舍、觀禮臺和犬病防治中心,建筑層數為13層,無地下室,擬采用磚混結構。擬建物重要性等級二級、場地等級和地基等級均為二級。 擬建物主要工程特征表 表1建筑物名 稱0.00或設計地坪標高(m)層數或高度(m)結構類型有無地下室擬采用基礎工作犬舍/1FH=3.754.75磚混無/觀禮臺517.901FH=5.40磚混無/隔離犬舍/1FH=3.84磚混無/犬病防治中心/3FH=10.80磚混無/二、場地工程地質條件2.1區域地質構造特征 根據區域地質資料2、,擬建場地在區域地質構造位置處于成都坳陷盆地內,西距北東走向的龍門山滑脫逆沖推覆構造帶60km,東距北東走向的龍泉山褶皺帶20km。成都地區是中生代坳陷盆地,新的坳陷開始于白堊紀末,受第三紀初喜山期運動的地質作用,在岷江水系長期搬運和沉積作用下,在坳陷盆地內堆積了第四系松散沉積層,不整合于下覆白堊系地層上。從區域構造背景和地震活動分析,該場地及成都市區地殼為穩定的核塊,區內斷裂構造和地震活動較微弱,歷史上未發生強烈地震,為穩定區域。2.2地形、地貌擬建場地位于成都市xx,場地地形起伏較平坦,地面標高最大值520.79m,最小值515.61m,地表相對高差5.18m,地貌上屬岷江水系級階地。2.3、3土層分布及特征地層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層(Q4ml)第四系上更新統沖洪積層(Q3al+pl)組成。各層特征由上向下描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層(Q4ml)-1素填土(Q4ml):褐色、黑灰色,松散,濕;以粘性土為主,局部填土較厚,表層含少量植物根莖,部分地段為前期修路回填含少量卵石及磚瓦塊,填土內含水較多,局部填土呈褐黑色軟塑狀,該層在場地內普遍分布,層厚0.507.00m。回填時間約為4年。-2淤泥(Q4ml):褐黑、褐灰、黑等色,飽和,呈可塑流塑狀,以粘性土為主,有輕微臭味,該層分布于回填土下部及長期積水的低洼地帶,在場地內個別鉆孔分布。 (2)、第四系上更新統沖洪積層4、(Q3al+pl)粘土-1:灰黃色、黃褐色、褐灰色,以可塑為主(局部層頂受回填及填土中水的影響),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含鐵錳質氧化物結核及少量鈣質結核,裂隙發育一般,具有弱膨脹潛勢,場地內局部分布,層厚0.505.50m。粘土-2:灰黃色、黃褐色、磚紅色,硬塑堅硬,局部相變為粉質粘土,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含鐵錳質氧化物結核及少量鈣質結核,裂隙發育一般,場地內普遍分布。在場區內普遍分布。2.4地下水在填土區域地下水較豐富,測得填土中的水位埋深約為1.54.0m。非填土區域未測得地下水位,根據調查,場地地下水為基巖裂隙水,埋深大于10.00m。三、地5、基加固方案設計3.1 地基加固技術要求由于建筑基底以下地基土主要由素填土、粘土組成,其強度及變形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因此需對其進行加固處理;處理后的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spk180kPa,壓縮模量ES7.5MPa。3.2 地基加固方案選擇 根據成都市地基處理工程經驗,采用CFG復合地基處理的施工工藝。本設計采用取土夯擴法工藝施工方案,以解決施工難度和保證施工質量。CFG樁加固地基的原理是通過置換或擠密等方式在天然地基中設置一定比例的高粘結強度增強體,并在樁頂面與基礎間設置的褥墊層,形成由樁、樁間土和褥墊層構成的復合地基,從而大幅度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CFG樁具有樁身強度高,可全樁長發揮樁側阻力6、,樁端阻力的作用,復合地基承載力高,復合模量高,地基變形小等特點,若選用取土成孔工藝,還具有無泥漿污染,無振動,低噪音,低成本等特點。3.3 CFG樁復合地基加固機理 置換作用:通過樁體置換部分軟弱土體,使樁土共同受力,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的目的。 擠密作用:通過夯擴對樁間土進行有效的擠密,使樁間土力學強度有一定提高。3.4 CFG樁復合地基加固設計概述本場地基底為素填土和粘土,力學強度較低,必須采用CFG樁進行加固處理,處理后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spk180kPa,壓縮模量ES7.5MPa。3.4.1設計依據(1)成都市雙流縣工程地質勘察隊提供的擬建場地巖土工程勘察報告xxxx基地巖土工程勘7、察報告;(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3)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4)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5)中科院建筑設計研究院成都分公司提供的xxxx基地基礎平面圖3.4.2設計計算巖土層的工程特性指標建議值表 表3.2土 層名 稱重度(kN/m3)壓縮模量Es (MPa)粘聚力C(kPa)內摩擦角(o)承載力特征值fak(kPa)素填土-117.0/5.05.050淤泥-215.02.05.02.040可塑粘土-119.58.030.016.0160硬塑粘土-220.015.050.018.0220CFG樁設計所需8、的參數建議值 表3.6-1 巖土層名稱指標值素填土 -1淤泥 -2粘土 -1粘土-2端阻力特征值qp(kPa)/1100側阻力特征值qsi(kPa)10/3040處理后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spk180Kpa,壓縮模量ES7.5MPa。(1)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a=upqsili+qpAp式中:up23.140.2=1.256m (樁徑400mm)Ap=3.140.20.2=0.1256穿過一層素填土-1,以黏土-2作為持力層,樁端端阻力特征值可取 qp=660 kPa(CFG復合地基處理施工時,通過底部夯擴,可使樁端端阻力特征值提高20%)。粘土-2樁側阻力特征值可取qsi20 kPa,9、li2;粘土-1樁側阻力特征值可取qsi5 kPa,li1.5; Ra=1.256(202+51.5)6600.1256=143KN,實際取值140KN。無素填土土層,直接以黏土作為持力層,樁端端阻力特征值可取 qp=660Kpa。(CFG復合地基處理施工時,通過底部夯擴,可使樁端端阻力特征值提高20%)粘土-2側阻力特征值可取qsi20kPa, li2.5m;Ra=1.256(202.5)+6600.1256=145KN,實際取140KN。(2)面積置換率計算:fspk=mRa/Ap+(1-m)fak(式中取0.80,fak50 kPa,fspk180 kPa)m=0.131,實際取0.1410、。(3)置換率驗算根據置換率m=0.14計算承載力fspk=mRa/Ap+(1-m)fak=190.4 kPa180 kPa,滿足設計要求。(4)復合土層壓縮模量:=ES=3=10.8Mpa7.5MPa,滿足設計要求。(根據施工經驗,素填土在經過碎石樁處理后,壓縮模量ES 可取3Mpa。)(5)樁距:本工程CFG樁按矩形布樁。m=d/de(d為樁身平均直徑)de=1.13(S1為縱向間距,S2橫向間距)S1S20.97m才能滿足設計和相關規范要求。(6)樁數計算列與下表:獨立柱基礎(工作犬舍)基礎型號基礎尺寸(m)基礎面積()計算樁數(根)實布樁數(根)J-11.31.31.691.884J-11、21.71.72.893.224獨立柱基礎(隔離犬舍)基礎型號基礎尺寸(m)基礎面積()計算樁數(根)實布樁數(根)J-11.31.31.691.884J-21.81.83.243.64獨立柱基礎(觀禮臺)基礎型號基礎尺寸(m)基礎面積()計算樁數(根)實布樁數(根)J-12.02.04.04.455J-21.71.72.893.224J-32.72.77.298.19J-42.42.45.766.429J-53.23.210.2411.412獨立柱基礎(犬病防治中心)基礎型號基礎尺寸(m)基礎面積()計算樁數(根)實布樁數(根)J-13.03.09.010.112J-23.33.310.8912、12.116J-32.92.98.419.410J-43.43.411.5612.916J-54.04.016.017.820J-63.13.19.6110.712J-73.73.713.6915.3.16J-83.53.512.2513.716J-92.72.77.298.19條形基礎(綜合用房)基礎剖面剖面尺寸(m)計算樁距(m)實際樁距(m)剖面1-10.71.01.0各棟布樁詳見布樁圖。(7)置換率及壓縮模量反算表獨立柱基礎(廠房1、2)基礎型號基礎尺寸(m)基礎面積()實布樁數(根)實際置換率實際承載力(Kpa)實際壓縮模量(Mpa)DJ011.11.11.2140.3250421.13、6DJ021.11.31.4340.2743418.6DJ031.31.31.6940.2337816.2DJ041.21.31.5640.2540617.4獨立柱基礎(廠房3)基礎型號基礎尺寸(m)基礎面積()實布樁數(根)實際置換率實際承載力(Kpa)實際壓縮模量(Mpa)DJ011.21.21.4440.2743418.6DJ021.11.61.7640.2236415.6DJ031.21.31.5640.2540617.4DJ041.21.31.5640.2540617.4條形基礎(庫房)基礎剖面剖面尺寸(m)實布樁距(m)實際置換率實際承載力實際壓縮模量剖面1-10.70.980.114、4220Kpa9Mpa根據以上反算結果,布樁設計滿足設計要求。(8)樁的長度:樁長從基礎底面算起,樁端持力層為黏土,樁端進入持力層2.5m;樁長從基礎底面算起,樁端持力層為黏土,穿過一層黏土,樁端進入持力層1.5m。(9)樁體強度:fcu3Ra/Ap=3140/0.096=4375kpa取 fcu=10000kpa43750kpa,根據計算得知符合規范要求,樁身采用強度C10的混凝土。(10)褥墊層本工程設計要求褥墊層厚度為30cm,墊層應鋪設33cm人工級配碎石,夯實至30cm。褥墊層頂面標高應與設計基礎底面標高吻合,褥墊層四周超出基礎邊緣30cm。四、施工方案4.1 施工準備4.1.1 技15、術資料準備。4.1.2 場地布置、臨設搭建。4.1.3 設備、材料進場,做好安裝、調試及材料進場檢驗、砼配比。4.1.4 放線定樁位,樁機就位。4.2 CFG 樁復合地基施工技術4.2.1 施工工藝流程圖(見圖4.1)施工流程圖4.1 復合地基施工流程圖施工準備 場地平整放線、定位 樁位軸線校核CFG樁施工 復合地基檢測 挖至基底上0.3m用人工揀平褥墊層施工 應夯實 交 工 4.2.2 主要工序施工技術CFG樁復合地基施工是多種工序連續作業的過程,因此,在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每道工序的質量,建立完善的質量檢查制度,才能確保施工的進度和質量。現對CFG樁施工中測量、成孔、成樁、檢測、褥墊層施工幾16、個主要工序的施工要求分述如下:4.2.2.1 施工測量 根據建設方提供的基礎平面位置,按設計樁位平面布置圖放出主軸線,并在其端點處都要設置保護性基準點,以便場地破土動工之后,作為恢復軸線的基準點。其次,用J6經緯儀根據以上基準點放出每根樁的孔位中心點。 用水準儀隨時抽測樁點的高程,控制樁頂標高,施工完畢后,再進一步復查孔位是否符合要求。4.2.2.2 成樁本工程取土成孔CFG樁施工工藝:施工準備測量放線鉆機就位取土成孔至設計深度倒入人頭石夯實孔底灌注混凝土成樁截樁撿底自檢檢測竣工驗收。以下對主要程序進行說明:1、施工準備材料準備:CFG樁材料包括砂、石、水泥。在施工前將原材料送到有資質的實驗室17、進行化驗和做砼配合比設計。設備準備:所有機具設備均保證良好的使用狀態,運輸至施工現場。人員準備:所有進場單位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應具備相應資質和身份證明,嚴禁無證上崗和無證操作。資料準備:在正式施工前,應對本工程需要的資料進行綜合整理,報交監理審查,在監理提出的要求和補充后,完善和完備本工程所需相關資料。2、機械挖土為了保證地基處理效果,避免對地基土的擾動,先施工CFG樁,后開挖上部土方。3、鉆機就位、取土成孔至設計深度將鉆機移至測量所確定的樁位上,將取土器準確對準樁位,啟動鉆機開始取土,直到進入持力層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先經自檢現場技術員檢查,然后經甲方現場代表、監理檢查認可,測量鉆孔深度后,方18、可終孔。4、 終孔后,投入3-5個人頭石,用重垂夯實孔底。5、 灌注混凝土成樁成孔至設計深度后,立即向孔內灌注C10混凝土料,塌落度810cm。為保證成樁后樁頂標高達到設計要求,成樁樁頂留500mm以上的保護樁長。施工中要求混凝土各組成材料卵石、砂、水泥必須按照C10的配合比進行配料,(卵石采用2-5cm;復合硅酸鹽水泥,強度P.C 32.5;中砂)其誤差按有關規范來控制,特別是用水量和塌落度要控制好。6、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灌注混凝土應嚴格照設計配合比配料,各種材料的使用誤差嚴格按有關規定控制,由專職技術員檢查控制配合比,控制好用水量、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810cm,保證工程質量。混凝土倒入樁孔內19、后振動棒進行搗實,確保混凝土的密實度及樁徑。7、混凝土試壓塊 成樁過程中,抽樣做混合料試塊,按要求做試塊標準養護28天,測定其立方體的抗壓強度。8、 工程檢測施工完成28天后,根據建設單位、監理、設計等選定的樁進行靜載荷試驗和低應變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褥墊層施工。9、褥墊層施工樁施工完成后,人工清理土方至設計墊層標高以下30cm,截樁時應保證CFG樁頂伸入褥墊層510cm。褥墊層應鋪設33cm人工級配碎石,夯實至30cm。褥墊層頂面標高應與設計基礎底面標高吻合,褥墊層四周超出基礎邊緣30cm。為保證施工銜接,減少交叉作業時間,確保工程進度,褥墊層施工和清理樁頭工作不包括在地基處理承包范圍內,應20、由土建總包單位在基坑開挖、人工揀平后進行。五、施工組織與工期5.1 施工組織5.1.1 人員組織本工程采用項目法管理,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項目經理為工程施工的第一責任人,負責有關工程的人、財、物的調配,協調與甲方、設計單位及現場監理等各方的關系,確保工程全面正常施工。勞動力使用計劃 表5.1.1 序 號工 種人 數1施工員2人2操司工1人3輔 工5人4砼 工3人5電 工1人6機修工1人7雜 工2人5.1.2擬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管理人員表 項目經理 1人項目(技術)負責人 1人施工員 1人質檢員 1人安 全 員 1人材 料 員 1人機械管理員 1人內業資料員 1人電 工 1人5.1.3設備物資21、計劃 表5.1.3 序 號設 備 名 稱數 量1CFG樁成孔設備 1臺套2裝載機1輛3砼攪拌機(JZC350型) 1臺4經緯儀(J6) 1 臺5水準儀(S3) 1 臺6輔助用具 若干以上機具設備在工程開工前運至施工現場,并根據工程需要適當增減機具設備。施工用電量計劃250KVA,用水保證22寸管通水量。5.2 工期本工程樁數 根,計劃施工工期為 天;以機械設備進場,并經雙方協商后確定開工日期,至CFG樁完工。基坑開挖、褥墊層施工及樁養護、檢測及停水、停電、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和CFG樁方案送審等因素的影響不包括在內。六、工程質量保證措施6.1 組織行政措施6.1.1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質量保22、證體系。6.1.2 施工前對施工班組分級進行技術質量交底。6.1.3 嚴格執行三級驗收制度。6.1.4 建立健全原材料采購和管理制度,對未經檢驗合格的材料嚴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堅決退貨,以確保原材料質量。6.1.5 建立健全計量管理制度,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6.2 技術保證措施施工質量控制(自檢)按規程JGJ792002第9.3節和GB502022002條第4.13節進行,應主要抓好:6.2.1 成孔(1) 由專職測量人員按設計樁位放樣定點,復核后方允許施工;(2) 樁位中心采用插竹簽撒白灰方式,以利土層覆蓋后的尋找。施工中注意保護,必要時再進行樁位復核;(3) 樁孔中心與設計樁位容許偏差小于023、.25D;(4) 樁機就位準確,并采取相應措施保持穩固,確保成樁過程中不發生傾斜、移位;(5) 當樁心距3d時,為預防樁體縮徑變形應切實采取相應的防縮徑措施;(6) 為確保單樁承載力特征值Ra140kN,要求:a、樁應進入持力層深度達到設計要求;b、分層夯實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執行;c、做好樁端擴大頭。6.2.2 填料填料為塌落度810cm的C10砼,要求成孔到預定深度后分次填料,并分層用振動棒搗實。完畢后及時清理填料現場,并填寫原始記錄。6.2.3 褥墊層施工(1) 嚴格控制砂卵石料的質量(主要是級配),對干燥的料應撒入少量水以保持一定的濕度(最優含水量);(2) 褥墊層厚度為30cm;(3) 24、基底下有填土時應予清除,換填砂卵石。6.2.4 質量標準及檢測方法6.2.4.1 CFG樁成樁質量檢驗標準表6.2.4.1檢測項目施工質量驗收規定檢測方法主控項目原材料設計要求檢測單位檢測樁徑設計要求卷尺樁身強度C10檢測單位檢測地基承載力220Kpa檢測單位檢測一般項目樁身完整性按樁基檢測技術規范檢測單位檢測樁位偏差獨立基礎0.25D經緯儀,卷尺樁垂直度1%吊錘,卷尺樁長+100mm吊錘,卷尺6.2.4.2 混凝土質量檢測施工過程中每天制作一組試塊(或每50根樁制作一組試塊)。標準養護28天后,作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檢測混凝土強度。6.2.4.3 復合地基檢測由甲方委托有資質的檢測單位,在225、8天后進行復合地基檢測。根據規范選取CFG樁進行單樁復合地基靜載荷試驗和低應變樁身完整性試驗,提供準確的復合地基承載力和壓縮模量,以此作為竣工驗收的依據。6.2.4.4 施工中應作好各種原始記錄工作。6.3 關鍵過程控制措施CFG樁施工的各個環節都應嚴把質量關,確保每一工序都符合質量要求。針對施工過程的重要性及施工人為因素等影響,成孔深度、填料量是本工程的關鍵過程,尤其要嚴格控制。(1) 填料應嚴格按配比計量填料,砼應攪拌均勻,且嚴格控制塌落度;(2) 以平均樁徑方式分階段控制填料量,即按10根樁為一個批次,進行用料量統計,計算該批次的平均樁徑,實時控制填料量,其充盈系數應大于1.1;(3) 26、成樁深度達硬塑粘土,并嚴格按照設計進入深度成孔;(4) 施工中若發現地面隆起、擠樁現象,應適時跳打。(5)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和打樁施工過程中如遇雜填土和淤泥質土必須將其挖除,并用級配砂石進行換填,回填后必須壓實,壓實度不小于0.9。七、保證進度措施7.1 合理布置場地,作到施工有序。使用有經驗工人操作樁機。作到工作順手工效高。7.2 合理安排施工順序。開工準備應抓重點,縮短準備時間。7.3 施工流向科學合理。指揮調度得當,避免機組因工作面打擠而停工。7.4 合理安排原材料進場及檢驗。避免因缺材料而停工。7.5 協調好外部關系,避免不必要的外部干擾而影響工程進度。7.6 工作效率與職工獎金掛鉤,調27、動全員勞動積極性。八、安全生產措施8.1 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保證體系,項目經理主管安全,現場設安全員一名,并進行安全交底工作。8.2 嚴格執行安全法、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和巖土工程安全規程。8.3 嚴格執行安全作業須知的各種規定和確保工序作業的安全操作規程。8.4 對上崗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施工教育,使“安全為了施工,施工必須安全”的教育宣傳活動貫穿于整個工程施工的始終。布置工作時應同時布置安全工作;檢查工作時,必須檢查安全生產,總結工作時一并總結安全生產。禁止無證人員操作。8.5 明確各級人員安全責任,并與獎金28、掛鉤。8.6 特殊工種操作人員必須建立機組責任制,并按照有關規定持證上崗。8.7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8.8 配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如自動斷電開關、防護罩等。施工場地內重要位置設安全標志,并由專人管理,有危險的作業,如接電、施工機械操作等應專人專項專業操作,并須持證上崗。8.9 施工現場按“三相五線制”設置動力線路;對需要經常移動的電纜線路,應敷設在不會被車輛滾輾、人踩、管材及工具碰撞的地方,嚴禁置于水、泥漿中;確保電源、電纜、電器及其接頭絕緣,并安裝漏電保護器;搞好夜間施工照明,做到不留盲區。8.10 樁機操作者應遵守:8.10.1堅守工作崗位,作業時,不得離開操作臺。8.10.229、 操作時,應兩手分別操縱提升和制動手把,不得單手操作;禁止同時按下提升和制動手把。8.10.3 機臺上的配電箱門應完好,未切斷電源禁止開啟。8.11 機前操作人員應遵守下列規定:8.11.1 取土夯實過程中,其他人員應站在機械5米以外的安全地帶。不停機不得隨意靠近取土器及夯錘。8.11.2 每班至少二次檢查機械設備各部位的連接螺栓,連接必須可靠,且有防松措施,發現松動及時緊固。8.11.3 成孔過程中,嚴禁靠近和用手觸摸取土器。8.11.4整體移動機械時,地面要平整,移動速度要慢,發現稍有傾斜立即停止移機,采取措施后再繼續進行。8.11.5 移機時注意清理好電纜,防止碾碎電纜而漏電。8.11.30、6 樁機移動時,必須有專人統一指揮,嚴禁除操作者以外的人員站在機架上;其他人員必須站在5米以外。8.11.7 前臺操作人員要躲開取土器及夯錘起落范圍,取土及夯實過程中,前臺人員要遠離井口,防止高空零部件及砼料散落傷人。8.11.8砼灌注一般應至自然地面,當頂部不需灌滿砼時,應及時將空洞部分用土填平。 8.11.9遇有大雨、雪、霧及6級以上大風等惡劣氣候,應停止作業;接到強臺風警報,必要時,將樁架放倒。8.11.10 加強施工現場的防暑、防汛、防火、防盜。九、文明施工措施9.1 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圖設置各項臨時設施,做到材料堆放合理、機械設備施工有序。9.2 施工現場隨時有施工員管理,保證道路暢通31、,保持場容場貌整潔。9.3 施工現場的生活設施必須符合規范的衛生、通風、照明等要求。職工的膳食、供水供應等符合衛生要求。9.4 教育職工講禮貌,說話文明。十、竣工成果資料本工程竣工成果資料的主要內容包括:1)竣工報告書;2)CFG樁竣工平面圖;3)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報告;4)CFG樁施工記錄表;5)混凝土配合比、砂、石試驗報告;6)水泥試驗報告單;7)CFG樁檢測報告;8)技術交底;9)CFG樁質量檢驗批驗收記錄;10)地基處理工程質量驗收報告。十一、其它11.1 要求CFG樁基施工隊技術員或工長必須參加在項目經理主持下的每天晨會,匯總頭天工作量,檢查存在問題,強調注意事項。11.2 每天工作時應與監理工程師及業主現場代表,多交流通氣,力爭協調一致共同努力完成任務。11.3 積極參加三方協調會,要求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不但應積極準時參加,而且應準確科學的匯總本周完成的工作量和下周預計完成數,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