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PHC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90539
2023-07-04
18頁
5.65MB
1、XXX項目 PHC樁基施工方案 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日 期: XXXX項目部目錄一、編制根據1二、工程概況1三、施工準備23.1場地準備23.2管理組織機構23.3重要材料計33.4施工前工藝實驗3四、靜壓預應力管樁施工44.1靜壓預應力管樁施工工藝流程圖44.2 靜壓預應力管樁施工工序圖54.3施工規定74.4靜壓預應力管樁施工工藝8五、樁檢方式125.1低應變檢測125.2靜載實驗13六、安全保護辦法14七、質量保證辦法157.1質量保證體系建立157.2質量管理工作程序157.3工序質量檢查和質量控制157.4保證工程質量辦法15序號名 稱編 號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建筑地2、基基本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原則GB50300-4建筑地基基本設計規范GB50007-5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6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7預應力混凝土管樁10G4098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9本工程設計圖紙一、編制根據二、工程概況序號項目內容1項目名稱2工程地址3建設單位4設計單位5總承包單位6監理單位本次施工范疇為XXXXXX采用預制PHC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樁尖采用鋼板制作,采用十字形樁尖。貫入類型采用靜壓方式。管樁樁徑400mm,壁厚95mm,AB型樁。樁身混凝土級別為C80,總根數為358根。本工程0.000相稱于黃海高程7.350m,3、ZH-1樁頂設計標高為:-2.050m,有效樁長約為38;m;ZH-2樁頂設計標高為:-0.450m,-0.520m,有效樁長為34m;ZH-3樁頂設計標高為:-0.900m,有效樁長為34m。ZH-1預應力管樁單樁豎向承載力特性值為800KN,樁基本以全風粗礫砂為持力層,樁端進入持力層不不大于0.8米;ZH-2、ZH-3預應力管樁單樁豎向承載力特性值550KN,樁基本以粉質黏土為持力層,樁端進入持力層不不大于0.8米。三、施工準備3.1場地準備(1)解決施工場地內影響壓樁上空及地下障礙物。(2)平整及解決施工場地,達到地面平整、排水暢通、坡度不不不大于2%。對于也許不適合壓樁機正常運營松軟場4、地應作解決,使場地承壓能力能滿足壓樁機正常運營規定。(3)在不受施工影響地方設立基樁軸線控制點和水準基點,且標記明顯并作好保護。(4)施工現場必要工作人員到位、配套工種齊備。并向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3.2管理組織機構3.3重要材料計編號種 類單 位數 量ZH-1PHC400-AB-95-38根122ZH-2PHC400-AB-95-34根223ZH-3PHC400-AB-95-34根133.4施工前工藝實驗開工邁進行試樁6根。施工前工藝實驗重要是驗證如下幾種方面:(1)單樁承載力特性值;(2)依照地質狀況和設計樁徑選取施工機具、設備、施工工藝與否滿足設計規定;(3).驗證設計參數及解決效5、果。四、靜壓預應力管樁施工4.1靜壓預應力管樁施工工藝流程圖4.2 靜壓預應力管樁施工工序圖序號工序工序圖1樁 位 定 位2管 樁 起 吊3樁 基 就 位序號工序工序圖4壓 樁5接 樁6焊 縫 檢 查序號工序工序圖7繼 續 壓 樁8送 樁4.3施工規定管樁進場(1)樁出廠時廠方應提供產品質量合格證,其規格、批號、制作日期應符合相應驗收批號內容。(2)單節管樁可用專用吊鉤鉤住管樁兩端內壁直接進行水平起吊。(3)當場地及供樁條件允許時,宜單層放置。若需疊層堆放時不適當超過3層。(4)疊層堆放時,應在垂直于樁長方向地面上設立2道墊木,貼地墊木應有足夠寬度和高度,支點應分別位于離樁端頭0.21倍樁長處6、。兩支點間不得有突出地面石塊等硬物。底層最外緣管樁應在墊木處用木楔塞緊。管樁疊層堆放時,層與層之間可不設立小型墊木。方樁疊層堆放時,層與層之間應設立小型墊木。上下層墊木應在同一垂線上。4.4靜壓預應力管樁施工工藝4.4.1壓樁施工工藝流程測量定位樁材驗收樁機就位壓樁(接樁)送樁檢測。4.4.2測量定位按照設計圖紙尺寸、角度依照基準點由專業人員用方格網法精確地投放每一根樁中心點,并用鋼筋頭作樣樁標記。樁位投放容許誤差為2cm。所有投放樁位需經監理復查無誤并辦理簽證手續后方可施工。此外施工中樣樁控制還應注意:(1)必要按設計圖并以軸線為基準對樣樁逐根復核,做好測量記錄,復核無誤后方可施工。(2)對7、施工現場軸線控制點及水準點作經常檢查,避免發生誤差。(3)控制點和水準點應妥加保護。(4)測量人員應對樁就位、垂直度和壓樁標高進行監測,保證施工精度。(5)由專職測量人員測定并標出場地上樁位,樁位偏差不得不不大于20mm。(6)沉樁至地面后,測量人員應依照軸線測出樁平面偏位值,認真做好記錄,辦理好中間驗收工作。4.4.3樁材供應與驗收PHC混凝土管樁選購信譽比較好、產品質量穩定生產廠家作為供應商,并報請業主、監理確認。依照樁基施工進度籌劃,編制各種樁型進樁籌劃,并按照進樁籌劃控制混凝土管樁供應,以滿足施工進度需要。對進入現場PHC樁必要有產品合格證明書,按規定辦理檢查驗罷手續,并報監理審核。做8、好檢查記錄及標記工作。樁應本著就近堆放、減少駁運次數原則,進場樁材堆放在施工暫時道路邊接近壓樁施工區域處。樁材吊卸過程中,應輕吊輕放,注意保護好成品樁質量。堆樁層數不應不不大于三層。4.4.4喂樁當樁端距離樁機5m以內時,將鋼絲繩套在樁端0.293L(L為樁長)處單點起吊,待樁基垂直后插入壓樁機夾箱內,然后扶正對點、就位,準備施壓。樁入土前,在樁身上劃出以米為單位長度標記,并沿樁身從下而上表白樁長度,以控制樁身入土深度。4.4.5壓樁及送樁(1)插樁時一定要讓樁頭對準地面樁位標志物,然后用兩臺經緯儀交叉成90度,架在能看清樁全長地方。用經緯儀觀測樁垂直度,保證垂直度在0.5%以內,并指揮樁機進9、行重復多次調節,特別是第一節樁要嚴格保證其垂直度,保證其垂直導向作用,當樁尖進入較硬土層后,后禁止用樁機調節其垂直度。然后通過壓樁機施壓,使樁身垂直沉入土體中。送樁時一定要用水準儀嚴格控制送樁標高,其誤差應符合規范規定。(2)當機上吊機在進行吊樁喂樁過程中,壓樁機禁止行走和調節。(3)喂樁時,管樁樁身兩側合縫位置應放在相鄰夾具空隙處。(4)帶有樁尖第一節樁插入地面0.51.0m時,應嚴格調節樁垂直度,偏差不得不不大于0.3%。(5)壓樁過程中應經常觀測樁身垂直度,垂直度偏差不適當不不大于0.5%。當樁身垂直度偏差不不大于0.8%時,應找出因素并設法糾正。當樁尖進入較硬土層后,禁止用移動機架等辦10、法強行糾偏。 (6)壓樁過程中應經常注意觀測樁身混凝土完整性,一旦發現樁身裂縫或掉角,應及時停機,找出因素,采用改進辦法后再施壓。(7)壓樁時壓入速度不適當不不大于1m/min。(8)整個壓樁過程中,禁止浮機。(9)每一根樁應一次持續壓究竟,中間不得無端停歇。(10)壓樁時應由專職記錄員及時精確地填寫壓樁施工登記表,并經當班監理人員和建設單位代表驗證簽名后才可作為有效施工記錄。4.4.6接樁焊接(1)當樁需要接長時,入土樁段樁頭宜高出地表0.51.0m。接樁時上下節樁應保持順直,接駁處上下節樁端面應緊密接觸,錯位偏差不得不不大于2mm。(2)對接前,管樁端板表面應用鐵刷子清刷干凈,坡口處應刷至11、露出金屬光澤。(3)當風雨天作業時,應作好遮風擋雨防護辦法。(4)接樁焊接采用交流手工焊接。對接前,管樁端板表面應用鐵刷子清刷干凈,坡口處應刷至露出金屬光澤。樁找正之后如果樁節之間間隙較大,可用鐵片填實焊牢,結合面之間間隙不得不不大于2mm。(5)焊縫外觀質量應持續、飽滿。焊縫焊好后,焊工要敲掉焊縫表面焊渣進行自檢,并經質檢人員會同監理檢查合格并確認。(6)手工電弧焊焊縫自然冷卻時間不適當少于8min。禁止用水冷卻或焊好后及時施壓,防止焊縫驟冷,發生裂縫。(7)焊接接頭質量檢查,對于同一工程探傷抽樣檢測不得少于3個接頭。4.4.7送樁依照樁頂標高,用鋼制送樁器,將樁送至設計標高。4.4.8施工12、紀錄施工記錄是樁基施工全過程真實寫照。壓樁或送樁時應按關于原則詳細記載每根樁樁號、操作時間、入土深度、樁平面位移和傾斜、壓樁壓力、焊接隱蔽記錄等原始記錄。同步還應記錄壓樁過程中發生異常狀況。4.4.9樁施工質量控制辦法(1)定位放線控制辦法:依照現場測量控制網(基準點),用經緯儀及卷尺精確地投放樁位位置,其偏差控制在2cm之內,并畫成測量成果圖,交給監理單位進行樁位復測檢查,經檢查合格后方可施壓。(2)送樁標高控制辦法:依照設計標高和0.000,計算樁入土深度,在送樁桿上用紅油漆畫上標線進行標記,當送樁接近設計標高時,通過水準儀觀測來控制樁頂標高。(3)樁位偏差控制辦法:插樁時,以定樁位鋼筋為13、中心點,通過兩臺交叉經緯儀校正樁身垂直度在容許偏差之內,此外安排合理打樁流程,防止打樁過程中對已打完樁擠偏。(4)樁身垂直度控制辦法:用兩臺經緯儀交叉成90o,架在能看清樁全長地方。用經緯儀觀測樁垂直度,先看樁尖,再看樁頂,儀器里十字絲與樁頂之間偏差應不大于1.5厘米,以保證垂直度控制在5以內,并指揮樁機進行重復多次調節,特別是第一節樁要嚴格保證其垂直度,保證其垂直導向作用,樁入土三米后禁止用樁機調節其垂直度。打樁精度控制辦法(1)嚴格按照規范、原則規定,控制施工過程,特別是嚴格把關核心過程,從樁驗收開始、樁位投放、插樁、垂直度、焊接、打樁、送樁標高控制等,每一道工序,必要有專職質量員驗收簽字14、并通過監理承認,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2)由于樁位布置較密,打樁前應依照樁位布置及地質狀況,綜合各種因素,本著群樁范疇內,先內后外原則進行打樁施工。(3)為防止先打樁對已打樁產生擠土影響,導致偏位,在群樁范疇之內設立塑料排水板,以消散超孔隙水壓力。(4)當一根樁施工完畢之后,會產生送樁坑,對后打樁產生導向作用,使后打樁容易插偏,還會影響樁垂直度,為避免這種狀況發生,對同一種承臺樁,咱們采用打完之后一起送樁辦法。五、樁檢方式5.1低應變檢測樁基檢測由具備資質檢測單位完畢,在檢測過程中我方將盡全力配合,將檢測工作按期推動,保證檢測成果真實性、科學性,保證工程質量。(1)須隨機抽不少于20%且不15、不大于10根樁做低應變動測,當采用低應變法或聲波透射法檢測時,受檢樁混凝土強度不應低于設計強度70%,且不應低于15MPa(2)低應變法有效檢測樁長范疇應通過現場實驗擬定。(3)樁身完整性類別應按低應變法樁身完整性類別鑒定表5-1鑒定。表5-1 低應變法樁身完整性類別鑒定表類 別分 類 原 則時 域 信 號 特 征幅頻信號特性類樁樁身完整2Lc時刻前無缺陷反射波,有樁底反射波樁底諧振峰排列基本等間距,其相鄰頻差fc2L類樁樁身有輕微缺陷,不會影響樁身構造承載力正常發揮2Lc時刻前浮現輕微缺陷反射波,有樁底反射波樁底諧振峰排列基本等間距,其相鄰頻差fc2L,輕微缺陷產生諧振峰與樁底諧振峰之間頻差16、fc2L類樁樁身有明顯缺陷,對樁身構造承載力有影響有明顯缺陷反射波,其她特性介于類樁和類樁類樁樁身存在嚴重缺陷2Lc時刻前浮現嚴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無樁底反射波。或因樁身淺部嚴重缺陷使波形呈現低頻大振幅衰減振動,無樁底反射波缺陷諧振峰排列基本等間距,相鄰頻差fc2L,無樁底諧振峰;或因樁身淺部嚴重缺陷只浮現單一諧振峰無樁底諧振峰5.2靜載實驗5.2.1 .試樁采用堆載法,單樁豎向靜荷載實驗加載方式,應按慢速維持荷載法,數量為6根。(1)樁在沉樁后到進行靜載荷實驗間歇時間不應不大于28天,且周邊無沉樁時間間歇不少于14天(且必要保證對試樁測試數據無影響)。(2)試樁樁頂須結合試樁加載設17、備采用必要技術辦法,保證試樁精確性和試壓順利進行。(3)在試樁期間,試樁設備及測量儀表等應有遮擋設施,試樁區域應不受沖擊、振動等影響。(4)實驗加、卸載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加載應分級進行,且采用逐級等量加載;分級荷載宜為最大加載值或預估極限承載力1/10,其中,第一級加載量可取分級荷載2倍;卸載應分級進行,每級卸載量宜取加載時分級荷載2倍,且應逐級等量卸載;加、卸載時,應使荷載傳遞均勻、持續、無沖擊,且每級荷載在維持過程中變化幅度不得超過度級荷載10%。(4)試樁最后加載:ZH-1為2200KN;ZH-2ZH-3為1100KN。(5)當浮現下列狀況之一時,即可終結加載:1)試樁在某級荷載作用下18、沉降量,不不大于前一級荷載沉降量5倍。2)達到設計規定最大加載量且沉降達到穩定、或已達到樁身材料極限強度以及試樁樁頂浮現明顯破損現象。3)試樁在某級荷載作用下沉降量,不不大于前一級荷載沉降量2倍,且經24小潮流未穩定。(6)試樁報告應涉及樁身質量、單樁極限承載力及位移量。六、安全保護辦法(1)各種樁機操作人員應經培訓考試合格獲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憑操作證操作,禁止無證操作。(2)樁架應垂直,樁架前傾不得超過5,后仰不得超過18。吊樁鋼絲繩與導桿夾角不得不不大于30。吊樁應按起重工操作規程操作。吊預制樁時,禁止斜位、斜吊。(3)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志,禁止非工作人員出入。(4)施工中應對機械設19、備進行定期檢查、養護、維修。(5)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施工人員必要配戴安全帽,現場設有專人統一指揮,并設一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安全工作,堅持班邁進行安全教誨制度。(6)預應力管樁施工中,制定合理作業程序和機械車輛走行路線,現場設專人指揮、調度,并設立明顯標志,防止互相干擾碰撞,機械作業要留有安全距離,保證協調、安全施工。(7)施工場地應平整夯實,坡度不不不大于2%,無積水,確認無地下埋藏物。(8)電源電纜必要架空,電箱和電動機接地接零保護線牢固可靠,觸電保護器動作敏捷有效,不得在高低壓電線下壓樁,移動樁機時必要保持與高壓線安全距離不不大于6m。(9)作業前,應檢查液壓系統連接部位與否牢固,進行20、空載運轉,檢查有無漏油、壓力表、安全閥與否正常,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作業。(10)樁機發生故障時,應斷電、停機,報告機修組檢修,不得擅自檢修,禁止未停機時檢修或接樁。(11)遇大雨、大霧或六級及其以上大風時,應及時停止打樁作業,并加固樁機。七、質量保證辦法7.1質量保證體系建立在項目經理、技術總負責領導下,由質量保證組、施工技術組、物資供應組各專業工長構成質量保證機構。負責監督指引規程規范原則執行,參加編制和審批質保辦法籌劃、施工方案和技術辦法,參加圖紙會審,重大事故調查分析.解決,質量培訓教誨和特殊工種考核,做好交工后服務工作。(1)按照質保工作程序貫徹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者工作范疇和質量職能21、。(2)施工管理人員和操作者,要掌握負責工程項目概況、施工機具、檢測設備、測量設備、計量儀器均經提前保證,質量保證辦法貫徹,為施工現場創良好施工條件。(3)樹立堅強質量意識,嚴肅工藝紀律,把好工序質量關,克服質量通病,消除質量隱患。(4)對質量全面跟蹤,對工序質量不漏檢、不誤檢。7.2質量管理工作程序運用系統工程觀點和辦法,以保證質量為目,將關于部門、各個環節管理和施工生產活動嚴密地組織起來,使全體成員形成保證質量有機整體,貫徹施工準備,施工中和系統試運營,交工后服務三個階段工作內容、工程程序、權限和辦法,使質量在形成過程處在受控狀態管理程序。7.3工序質量檢查和質量控制實行質量崗位責任制,現22、場項目經理對工程質量負全面責任,班組保證分項工程質量,個人保證操作面和工序質量,嚴格執行工序間質量自檢、互換檢制度。每道工序開工嚴格執行自檢、互檢及專檢“三檢”制度同步填寫相應質量檢查資料報監理工程師審批,監理工程師審批后方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在每道施工工序結束后,由該工序施工班組和施工員進行自檢后,填寫分項工程質量自檢記錄。7.4保證工程質量辦法組織保證(1)質量管理體系分為三級管理:第一級為各施工隊質檢員自檢,第二級質檢部組織測量人員和管理材料人員聯檢,第三級項目經理、總工程師組織定期抽檢。該運作程序合用于原材料驗收和單位工程驗收評估及單項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以工序交接驗收作為重要控制手段。凡在工序交接驗收中不詳細哪一級浮現不合格,均做返工或返修,復檢合格后才可進行下道工序。同步建立各級創優領導組織,明確各級領導責任。項目經理部成立以項目任組長全面質量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對創優活動宏觀控制,對創優目的自上而下地進行分解,層層保證質量目的實現。(2)堅持技術交底制度,以“技術交底”形式把質量原則、技術辦法及施工辦法交給施工人員,凡不按技術交底作業,浮現質量事故,一律嚴肅解決。使施工人員明確每道工序工作原則和操作規程及成品(半成品)質量指標,然后進行實驗段施工,如有問題及時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