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方工程掘除樹墩、樹根及除砼路面施工方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91686
2023-07-05
23頁
87.54KB
1、路基土方工程施工一、移植樹及草皮移植樹先采用油鋸修剪枝,用人工挖開樹木,采用新條布及稻草,人工包裝樹頭土包,根據樹木胸徑大小,樹頭土包直徑至少1.5m以上。配合12T吊車或人工,用運送汽車過到指定地點種植,樹木遷移到指定地占,必須先挖好土坑,墊上摻有基肥的土坯,妥善種植及澆水養護,并派專業人員精心哺育。施工現場如遇雜樹,可人工直接用油鋸(斧頭)砍伐。施工范圍內的草皮需進行移植,人工將草皮提成小方塊。然后將草皮鏟起,移至指定位置再進行種植。二、拆除障礙物本項目內容:掘除樹墩、樹根、竹根等,拆除構筑物,破除砼路面及恢復。根據測量定出紅線,將施工范圍內影響施工的障礙物標記,用挖掘機及配合人工將在紅線2、范圍內的所有樹木、樹墩、樹根挖掘清除運走,用推土機推平場地內表土。構筑物拆除盡量采用機械盡快拆除。砼路面破除及恢復:若管線需穿過已有道路,先定出管線走向,用混凝土切割機切出破除范圍,然后采用挖掘式炮機打孔鑿碎混凝土,人工再挖溝槽,等管線安裝就位后,按規范回填密實,再恢復原路面結構層。三、現有管線保護對地下線管的保護,在監理工程師及有關方面指導下,先采用人工開挖的方式,暴露出地下管線后,再報監理工程師現場協商解決保護。四、注意事項(1)路基土方施工前先作好排水工作,排除路基范圍內的地表積水(涉及魚塘中的水)。(2)施工范圍內的樹木、灌木、垃圾、有機物殘渣及原地面以下30cm內的表土、草皮,按圖紙3、所示或監理指示的深度和范圍清除,并運到指定地點或廢棄。(3)所有掘除用地范圍以內的樹根。(4)拆除用地范圍內及其因影響施工必須拆除遷移的建筑物、障礙物和設施。挖方段清表,清出后表土按工程師指點區域堆積。(5)修筑、擴建進場便道,以便大型工程機械及時進場;擬定棄土場;(6)清表后遺留的坑穴,用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材料回填至周邊標高,并按規范規定壓實。(7)在路基工程施工期間,修建一些臨時排水設施,保持場地處在良好的排水狀態,以防工程或附近農田受沖刷、淤積。(8)臨時排水設施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結合。流水不得排入農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應引起淤積和沖刷。(9)挖方路基頂面或路堤基底含水量過大時,采4、用措施減少其含水量,并取得監理工程師的認可。5.2.2實驗段的施工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其施工戰線廣,工作量大,投入的施工人員、機械設備數量大、品型多,且施工具有相似性,因此在本段范圍內,針對上述情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路段,進行全過程的實驗,通過實驗取得的工藝標準、質檢成果,一方面符合工程設計及驗收規范標準外,另一方面規范了從取料至運送,投入工作面后的所有工藝過程和必須控制的相關標準。以實驗段得出的結論,應是具有代表性,科學合理性,并能達成加快工程施工進度、提高施工效率,保證工程質量之目的。并以此為依據,在全協議段內組織實行。本工程選一段100m長的實驗段,具體位置現場擬定并報請監理及有關部5、門批準。實驗段的檢測項目為:路基填土方通過實驗段來總結分析所用材料的質量及標準、施工攤鋪的層厚、施工工藝,達成某個壓實度及回彈模量的壓實機械的性能、功率、行車速度、壓實遍數,得出可靠經濟的指標及相關規律,經有關部門認可批準后在本工程內全面推廣實行。一般土石方工程應做相對壓實度9.0、9.3、9.5等三個指標的實驗。通過實驗段的實行,我們還可以總結出一些更符合本地實際條件,更充足發揮施工力量組織及管理方面規律和相關性,并在實行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進一步改善和完善。5.2.3路基挖方一、土方開挖(1)一般路塹施工挖方作業按圖紙規定的線向、標高和橫斷面,以機械為主,人工為輔;由低向高處作業,以保證施工面6、排水。開挖方式根據斷面形式及開挖量的大小、長短分別采用橫挖法、縱挖法和混合式開挖進行;無論是橫向掘進還是縱向通道或混合法,均采用全斷面正臺階開挖,進行層層剝落。當開挖深度較小時,開挖自上而下進行,采用裝載機、挖掘機配合自卸車進行。挖方過程中,對于適合填方的材料隨挖、隨運、隨用,避免堆放和淋雨,同時嚴格控制標高不要超挖,在路基面以上至少保存40厘米的土層,以保護路基。待路面施工中再行挖除,挖方段基面以下0-30厘米部分應進行翻碾。(2)深挖路塹施工深挖路塹施工時,除按照一般路塹施工的規定外,還應遵照如下規定。深挖路塹的邊坡應嚴格按照圖紙坡度施工。若實際地質與勘探的地質資料不符,應提供修改意見報監7、理工程師審批。根據路塹深度、長度,以及地形、土質、土方調配情況和開挖機械設備條件來擬定開挖方式,并將施工方案報監理工程師批準。開挖前,充足作好排水設施,設立截水溝以排除路塹上方邊坡地表水對邊坡坡面的沖刷。開挖中如遇地下水出露,將其引出至臨時排水設施排出,待開挖至設計邊坡時,必須及時作好排水防護設施,以免導致邊坡的沖刷或坍塌。當路塹較深時,邊坡應橫向提成幾個臺階自上而下進行開挖;同時進行邊坡加固,然后才可進行下一臺階的開挖、加固,如此逐級施工。高邊坡不得一次挖至坡腳以保證安全。路塹既長又深時,應縱向分段分層開挖,每層先挖出一通道,然后開挖兩側,使各層有獨立的出土道路和臨時排水設施。二、非合用材料8、的解決路基挖方挖至竣工斷面后,如仍留有非合用材料,按監理工程師規定的寬度和深度繼續挖除,用批準的材料回填,并壓實到圖紙或與其毗連路段相同規定的密實度。在回填前,在監理工程師在場的前提下,測量超挖斷面報工程師核準。除非監理工程師另有許可,在暴露出的挖方是合用材料和非合用材料相混雜的地方,應把合用材料獨立地挖出來,以供填方使用,且不得被非合用材料污染。已污染的材料按棄方解決。當規定在填方區挖除低于原地表面的非合用材料時,其挖除深度及范圍由監理工程師擬定。在挖除前,應在監理工程師在場的前提下測量挖除前的斷面報監理工程師核準。凡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在路基挖方或填方區內挖除的非合用材料,按棄方規定解決。三9、棄方在有棄方路段開工前至少28d,項目部提出施工方案報監理工程師批準。該方案涉及挖方及棄方數量、調動方案、棄方位置及其堆放形式、坡腳加固解決、排水系統的布置以及有關的計劃安排等。必要時,還應附有與本地政府就棄方方案達成的協議。當棄土堆的位置、堆放形式或施工方案等有更改時,必須在更改前不少于14d將更改方案報監理工程師批準。棄土堆堆置整齊、美觀、穩定、排水暢通,不得對土堆周邊的建筑物、水源及其它任何設施產生干擾或損壞。在棄方作業中,不管是運送或堆放,任何時候,皆不得對環境導致污染。四、質量控制措施a、放出開挖邊線,經工程師批準后分層開挖,開挖前挖好截水溝,當挖方土質發生變化時,重新測量橫斷面,10、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邊坡,并及時報請工程師批準。b、用反鏟配汽車作業時,每層開挖高度為2.53.0m,不可將作業面挖成高坎,否則易導致坍塌,影響安全,也影響邊坡成形。c、用推土機配裝載機、汽車作業時,將推松的土及時運走作為填料,以免浸水軟化或水份蒸發,以保持填料的最佳含水量;d、每層(2.53m)開挖時邊坡應予留0.2m,以便該層完畢后,用人工或機械將邊坡刷好;e、路塹開挖時,應注意避免積水,留一定的縱向坡度,不得挖成坑;f、土質路塹開挖接近設計標高時,預留路槽以下壓實產生的沉降量;g、路塹成形后及時開挖邊溝。h、土方開挖按設計自上而下的進行,不得亂挖或超挖。無論工程量多大,土層多深,均嚴格嚴禁11、用爆破法施工和掏洞取土。i、假如在指定的棄土場不能滿足堆積棄方數量時,停止開挖重新選擇棄土位置并相應修改施工方案提交監理工程師批準。j、沿溪及沿山坡和其他按設計規定不能橫向棄置廢方的開挖路段,必須選擇可行的施工方法以防止導致廢方侵占良田、河道,損害民房和用地范圍以外的其他構造物。k、施工時注意對圖紙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纜線、文物古跡和其他構造物的保護,開挖中一旦發上述情況立即報監理工程師,且應停止作業并保護現場聽候解決。l、居民區附近的開挖,應采用有效措施,以保證居民、財產及施工人員的安全,并為附近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有效的臨時便道或便橋。m、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工標高,應考慮因壓實而產生的下沉12、量。其值由實驗擬定。路基頂面以下300mm的壓實度,要達成95%,路基頂面以下換土超過300mm時,其壓實度不小于95%。按(JTJ051-93)公路土工實驗規程重型擊實法進行檢查,如不符合規定應采用壓實或其他措施進行解決,使之符合規定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n、當因氣候條件使挖出的材料,無法按照規定用于填筑路基和壓實時,應停止開挖,直到氣候條件轉好。5.2.4路基填筑(1)材料路堤填筑嚴格按照設計規定施工,所用材料為可以達成規定密實度、形成穩定填方的材料,符合技術規定的規定。嚴禁使用:沼澤土、淤泥、具有樹根和腐植質的材料;有機質大于4%的材料;液限大于50及塑性指數大于26的材料等。水位以下路堤13、使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2)控制實驗a、在路堤填筑前,所有填料土在同一料場、同一土質時按下表進行控制實驗,實驗結果應隨時報告監理工程師。施工前對路基沿線或附近的土場進行具體調查,每一個土場都應進行實驗,實驗項目不合格的土場不能使用。試 驗 項 目 表序號項 目頻 率方 法1顆粒分析每5000m3一次按JTJ051-932液限每5000m3一次按JTJ051-933塑限每5000m3一次按JTJ051-934有機質含量每5000m3一次按JTJ051-935含水量每5000m3一次按JTJ051-936易溶鹽含量每5000m3一次按JTJ051-937CBR每5000m3一次按JTJ051-9314、8壓實度每5000m3一次按JTJ051-93b、用于路基填方的各種重要填料選擇實驗路段進行壓實實驗,以擬定土方工程的對的壓實方法,為達成規定的壓實度所需要壓實設備的類型及其組合工序、各類壓實設備在最佳組合下的各自壓實遍數以及能被有效壓實的壓實層厚等。還涉及不同土質施工機械(挖、運、裝、卸、平整等)設備的組合和所有施工工藝,以及質量控制等。并將結果報監理工程師審批。c、在開工前至少28d完畢實驗路段的壓實實驗,并以書面形式向監理工程師報告按實驗情況,提出擬在路堤填料分層平行攤鋪和壓實所用的設備類型及數量清單,所用設備的組合及壓實遍數、壓實厚度、松鋪系數。d、實驗路段的位置由監理工程師在現場選定15、,其長度不小于100m(全幅路基)填土高度不小于1m。先清理其表面,然后將表面按填筑規定進行翻松、整平與壓實,當原地面土的強度不符合規定期,應進行換填,換填深度不小于300mm,并予以壓實,壓實度不應小于95%。實驗段所用的填料和機具應與將來施工所用材料和機具相稱。通過實驗擬定上述的標準。實驗結束后,如實驗路段的壓實度能達成規定規定,可作為路基的一部分;否則應予挖除,重新進行壓實實驗。e、壓實實驗應進行到對路堤規定規定的壓實度所必須的施工程序為止,并應記錄壓實設備的類型和工序及每一松方厚度層所需的碾壓遍數。對一同類材料以此作為現場控制的依據。f、用于填方(涉及回填)的每種類型的材料,都應進行現16、場壓實實驗。在施工中假如材料有變化,也應及時進行現場實驗,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g、實驗段施工前應先擬定取土場,并對取土場在不同部位取多個土樣進行實驗,其實驗項目涉及:液限、塑限、塑性指標;顆粒大小分析實驗;有機質和易溶鹽含量實驗;天然含水量實驗;重型擊實實驗;土的強度實驗CBR值。(3)施工方法a、填土路堤土料盡量就地取材,機械化專業隊伍采用挖掘機、裝載機、自卸車、推土機、平路機及壓路機等大型機械組織各種方法進行作業,填筑方式視現場具體地形采用水平分層法、縱坡分層法或橫向法進行。清表后,按規范規定將坑洼地填補壓實。坡度大于1:5的坡面,將原地面挖成寬度不小于1米的臺階并夯實;砂性土坡面翻松3017、厘米后再壓實;需采用隔水措施的路段,用滿足設計規定的砂礫等材料鋪筑反濾墊層并平整壓實;有水流的地方在查清水源后采用引流措施,避免導致后患。基底解決后進行土方回填,施土中嚴格控制分層填筑厚度,壓實時,土質最佳含水量符合JTJ051-85-301的規定,差值2%;不同性質的土分層填筑,壓實過程中找出路拱橫坡和調整縱坡;山坡路堤,由最低一層臺階逐層筑起,分層夯實,至所有臺階填完后,可按一般填土程序進行;每層填料按每400m2一組取3個土樣進行干容重和壓實系數檢查。施工中回填合用料應隨挖、隨填、隨整平碾壓,以防未經壓實的土被泡壞。在歇工期,保護好施工基面,恢復填筑時,再翻挖土30CM深度,然后按照填土18、標準重新壓實,碾壓機械采用18T以上震動壓路機碾壓,次數不少于8遍,分層碾壓搭接長度不少于1.2米。路基在回填時,路基兩側(自然地面至路槽面)加寬1M與路基土方一起碾壓后,按設計修整邊坡,棄土運至聯系好的地點。路基回填土厚度控制在30cm,在回填時,可用標桿法或用計量法進行控制。標桿法:路基土方回填前,在路中、邊立上標桿、并在每根標桿上每隔30cm作上記號;計量法:路基土方回填前,按30cm厚計算出回填土體積,再算出土方車數進行均勻攤鋪。每層填料鋪設寬度超過路堤設計寬度30cm,再人工修坡,以保證修整路堤邊沿有足夠的壓實度。b、結構物處的回填結構物處(涵洞)的回填,按圖紙及公路規范的具體規定施19、工。除圖紙另有規定外,回填材料一般使用砂性土或滲水性材料如砂礫、碎石、礦渣、碎石土等。填土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情況下,均衡,對稱地分層填筑及壓實,填料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50mm。結構物處的填土應分層填筑,每層松鋪厚度不超過150mm,結構物處的壓實度規定從填方基底或涵洞頂部至路床頂面均為95%。分層檢測時應每50檢測一點,局限性50時至少檢查一點,每點都應合格。在回填壓實行工中,對稱回填壓實并保持結構物完好無損。壓路機達不到的地方,使用小型機動夯具或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其他方法壓實。涵洞填土長度每側不應小于2倍孔徑長度。c、路基壓實土方路基的壓實度以JTJ051-93所做的重型擊實實驗為準,進行分層20、測定,并按公路工程質量檢查評估標準JTJ071-98的規定進行檢查和評估。為了減少路基沉陷,保證路面結構的穩定,壓實度必須滿足下表規定。路基壓實度表填挖類別路面以下深度(CM)壓實度(%)路堤上路床03095下路床308095上路堤8015093下路堤15090零填及路塹03095碾壓前按壓實實驗擬定的壓實方法,檢查填土層的松鋪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規定后方可碾壓。路堤分層填筑的最大松鋪厚度不應超過300mm,填筑寬度每側應超過填層設計寬度,具體數值應符合圖紙規定,壓實寬度不得小于設計寬度,最后削坡。對于山坡路堤,地面橫坡不陡于1:5時,可直接鋪筑;地面橫坡陡于1:5時,原地面挖成臺階(臺21、階寬度不小于1m),并用小型夯實機加以夯實,然后逐臺向上填筑。當土的實際含水量未達成壓實實驗界線范圍之內時,應根據需要均勻加水并充足拌勻,或將土攤平、晾干,使達成上述規定后方可進行壓實作業。路基鋪筑根據土質情況和施工時氣候情況,做成2%4%的排水橫坡,保證在施工過程中能及時將雨水排除出路基以外,對于用易被沖刷的填料填筑的路基應作好臨時排水措施,以保證成型路基不被沖刷。壓實應根據壓實機具的大小和松鋪厚度控制壓實遍數。壓路機的碾壓行駛速度開始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超過4km/h,由兩邊向中間,縱向進退式進行。橫向輪跡重疊0.40.5m,縱向接頭應重疊1.01.5m。并應達成無漏壓、無死角,以保證碾壓22、均勻。無論何時,只要路堤鋪筑到結構物附近的地方,或鋪筑到無法采用壓路機壓實的地方,應使用機夯、夯錘或其它有效夯具予以壓實。當工程量小并在監理工程師許可的情況下,可采用小型夯實機具進行夯實,使這些地方的壓實度達成規范規定。在攤鋪下一層之前,每一層的壓實度都必須經監理工程師批準。d、壓實度控制和檢測土的壓實應控制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時進行。在施工過程中對土的含水量必須嚴加控制,及時測定,隨時調整。當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時,應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0%之內。在施工中每層填土每2023取樣4點,進行壓實度檢測。土質路基的壓實度檢測方法可采用灌砂法、環刀法或核子密度濕度典禮(簡稱核子儀)法。采用核子23、儀法時,應先進行標定和對比實驗,同時必須征得監理工程師批準。為了控制壓實質量,監理工程師可隨時任意取樣進行檢查。(4)邊坡修整做好施工期間的中線樁、邊樁的測設、保護和復測是修整達成標準的一個重要環節。重要做法是: 開工前全面貫通測量一次,每20米設立一個中樁,地形變化大的設加樁,按設計提供的B、M點全面復測原地面水平樁,計算填土高度。 根據計算的填高放邊樁。 機械施工時,路基填斷面的樁不能保存,將中線控制樁移至路兩側機械施工范圍以外,設立擴樁;路基邊樁亦按正規位置向外移20。 路基填土高度及邊坡的掌握:路基每填高1-1.5米高度時,應水平測量邊坡一次,復核寬度。當填土高度距路面約1m時,做最后24、測量中線、抄平。路基的邊坡分粗整修和精修兩次進行。粗整修是在機械施工期間配備一定人工隨機進行,把機械未壓到的土或流入邊坡上的土按設計邊坡粗略修整。粗整修除了做出路基邊坡的輪廓線外,更重要的是及時將余土運走,避免剩余大量土方增長運送困難。邊坡精修是分段分級進行,人工整修。當路基填土完畢一段落或一級平臺緊接進行整修,為下一工序防護工程的施工做好準備。邊坡修整前先按設計坡度做好坡度板,準備垂球和棉線,每隔10-15m掛線挖一條槽做坡度樣板,然后再從上而下修整邊坡。經常使用坡度尺校正。操作人員腰系安全繩,安全繩掛在坡頂安全處,用鋼釬釘在邊坡上或搭設簡易木夾板踩腳。路基面整修待填土所有完畢后進行,先測量25、中線樁然后抄平,填土至設計標高后,用平地機刮平。(5)質量控制措施運用挖方或借土填筑路堤不應具有腐殖土、樹根、草泥或其它有害物質;填方作業應分層平行攤鋪,用平地機整平,每層松鋪厚度,應根據壓實設備、壓實方法及現場壓實實驗擬定。不同土質的填料應分層填筑,且應盡量減少層數,每種填料層總厚不得小于0.4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頂面最后一層的壓實層厚度不應小于100mm。每層填料鋪設的寬度,每側應超過路堤的設計寬度,以保證修整路基邊坡后的路堤邊有足夠的壓實度,超填部分的寬度應符合圖紙規定。路堤基底未經監理工程師驗收,不得開始填筑;下一層填土未經檢查合格,上一層填土不得進行。填土高度小于0.8m(涉及零填26、)時,對于原地表清理與挖除之后的土質基底,應將表面翻松深600mm,然后分層整平壓實。其壓實度應符合表5-3的規定。路堤填土高度(不涉及路面厚度)大于0.8m時,對于土質基底,應將原地面進行填前碾壓,其壓實度應不小于90%。路堤段施工時應先在基底開挖臺階,本地面自然橫坡陡于1:5時,臺階寬度為2m,本地面自然橫坡陡于1:2時,臺階寬度為1m,臺階基底應有4%向內的傾斜坡度,縱向開挖臺階的規定與橫向相同,為保證路基的壓實質量,路基填筑寬度應比路基寬度兩側各增寬0.3m,對于耕地及疏松地,在填筑前需整平碾壓。沖溝內填筑路堤時應將溝岸松散浮土清除,并開挖縱向臺階。連接結構物的路堤工程,其施工方法不應27、危害結構物的安全與穩定。用透水性不良或不透水的土填筑路堤時,壓實時的含水量應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圍內。以透水性較小的土填筑路堤下層時,其頂部應做成4%的雙向橫坡;如用以填筑上層時,不應覆蓋在用透水性較好的土所填筑的下層邊坡上。任何靠壓實設備無法壓碎的硬質材料,應予以清除或破碎,使其最大尺寸不超過壓實層厚度的2/3,并應使粒徑均勻分布,達成規定的壓實度。5.2.5路床整修在路基填挖方施工至接近路基頂面設計高程時,為了給路面各結構層的鋪筑提供一個堅實、平整并符合設計縱橫坡度規定的工作面,就需要進行路床整修工作。路床整修的內容是:擬定路床的縱向中心線,路床的寬度和路床的橫向坡度。路基的填挖作業中28、,常因道路軸線的偏差,導致路堤(或路塹)軸線偏移,形成路床寬度達不到設計寬度的現象。在路床施工時,核定縱向道路中心線與原路基實際中心線的偏移并加以整改,為了保障路面結構有足夠寬度,必須在路床整修中解決這一問題。為了保證路面的厚度符合規定,橫坡也符合規定的最終目的,必須按設計橫坡修整路床頂面。5.3軟基解決本工程地基解決后的地基重要作為道路路基及技術管線的基礎。根據地質條件的分析,地基解決的對象重要有(1)素填土層;(2)淤泥層;(3)有機質土層;(4)有機質亞粘土層。道路地基解決后的規定如下:(1)沉降規定:工后沉降量15;橋頭工后沉降量10。(2)交工面承載力標準:荷載板實驗地基承載力14029、Kpa;(3)土基壓實標準如下表,土基回彈模量大于25Mpa。深度范圍壓實度(重型擊實標準)()主道、輔道及之間隔離帶兩側綠化帶8095908015093901509090標段軟基解決數量較大,解決方法均為換填碾壓法,軟弱地基具體位置及解決方法見下表。特殊路基工程分區表樁 號長度(米)解決方法及合用范圍K3+580K3+950370換填碾壓法;合用于素填土、淤泥、淤泥質粗砂、有機質亞粘土或有機質土(泥炭質土)等各層厚度之和基本上不大于3.0m。K4+230K4+370140K4+480K4+580100在特殊地基解決開始之前28d應根據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JTJ017-96)和30、圖紙的規定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將制訂的施工技術措施、一切材料的樣品、實驗報告和機械設備情況提交監理工程師,經批準方可開工。在特殊地基解決開始之前42d,向監理工程師索取有關特殊地基解決實驗路段的資料和總結報告,以了解有關情況。特殊地基解決的施工,按照技術規范和實驗報告的規定進行,并符合圖紙和監理工程師的規定。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現實際地質情況與圖紙不符而需要改變設計,報監理工程師批準。本標段軟基解決重要工程量見下表項 目 名 稱單 位工程數量路基挖、運土方m3169771路基換填土、缺方內運土m312149填方、路基土碾壓m3181920挖、棄路基土方m3205921換填碾壓解決軟基的施工要點和重31、要工程內容涉及:一、橫斷面形式交工面標高低于現地面標高(挖方路基),開挖斷面采用倒梯形,放坡坡率取1:11:1.5;當軟弱土層中具有淤泥層且開挖深度較深時,坡率適當放緩,以保持邊坡的穩定。假如淤泥性狀很差易于流動,采用打設木樁、堆筑砂袋或土袋等穩固坡腳的措施。交工面標高高于現地面標高時(填方路基),填土斷面采用梯形,邊坡坡率采用1:1.5。二、開挖深度當軟弱土層中有淤泥類土時,不管是填方路基,還是挖方路基,均應開挖至軟弱土層底面。當軟弱土層底面與交工面距離小于30cm時,繼續向下挖,以保證路床頂面以下至少有30cm厚的填筑土方。三、施工技術要點(1)填料選用級配較好的粗粒土,路床范圍內選用礫類32、土或砂類土。(2)用不同填料填筑時,應分層填筑,每一水平層采用同類填料,不得混填。(3)填方路基應分層鋪筑,均勻壓實,壓實度滿足前面壓實度表規定。不滿足時,采用晾曬或摻入石灰等穩定材料措施解決。(4)路床頂面橫坡應與路面橫坡一致,縱坡與路面縱坡一致。(5)土方開挖時及時排水。視槽底與地下水位的關系決定首層鋪設材料的性質。若路基受地下水影響時,先鋪設一層粗骨料含量較高的填料,如不易風化的片石、塊石或砂、礫等透水材料;若槽底高于地下水位,則直接填筑土質填料。(6)回填碾壓土的分層厚度不超過30cm,路床頂面最上一層的最小壓實厚度不小于8cm、(7)填料在使用前測定其最佳含水量wop,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wop2范圍內。(8)填開山石時分層厚度不大于500mm,石料強度不應小于15MPa,石塊最大厚度不得超過壓實厚度的2/3。所有縫隙填以小石塊石屑,所有填石路堤材料應在料場進行破碎使填料顆粒符合規定。并且塊石土不得用于填筑上路床。碾壓時使用重型或振動壓路機分層灑水壓實。壓實時繼續用小石塊或石屑填縫,直到壓實層頂面穩定、無下沉、無輪跡、石塊緊密、表面平整為止。(9)回填土時的施工方法遵照前5.2.4節路基填筑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