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橋橋面防水專項施工方案(1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91748
2023-07-05
15頁
34.19KB
1、目錄一、工程概況11.1編制依據11.2工程概況11.3平面位置示意圖21.4施工要求和技術保證條件2二、施工計劃32.1總體工期安排32.2施工組織機構32.3職責分工42.4隊伍部署4三、總體施工方案5四、施工方法及措施54.1工藝流程54.2施工方法54.2.1變更后直接防水的箱梁54.2.2變更前需要添加纖維混凝土的箱梁84.2.3防護墻外側電纜槽防水94.2.4無砟軌道底座處、中間泄水管處、防護墻內側泄水管處防水10五、主要施工資源配置125.1勞動力施工計劃125.2使用機械及試驗設備使用計劃12六、關鍵工序及質量控制126.1質量管理組織機構126.2質量控制136.3質量保證措2、施146.4檢查驗收14七、施工安全要求及措施157.1組織保障157.2技術措施157.3安全保證措施15xx特大橋橋面防水專項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1.1編制依據1.1.1通用圖常用跨度梁橋面附屬設施(圖號:通橋(20XX)8388A);1.1.2通用圖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混凝土橋面防水、排水布置圖(圖號:京沈橋通-10);1.1.3通用圖預制無砟軌道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雙線)(圖號:通橋(20XX)2322A-1);1.1.4設計聯系單:京沈客專橋聯【20XX】(遼寧)025、京沈客專橋聯【20XX】(遼寧)001;1.1.5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 10752-3、20XX);1.1.6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規程(Q/CR 9603-20XX);1.1.7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XX】241號);1.1.8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 10424-20XX);1.1.9我單位在長期施工過程中總結的施工經驗。1.2工程概況xx特大橋起訖里程為DK676+400.73-DK686+212.38,孔跨布置形式為14-24m,1-28m,274-32m雙線簡支箱梁,1-(16+24+16)m雙線剛構連續梁,1-(32+48+32)m、1-(40+64+40)m雙線連續箱梁,1-44.5m鋼箱拱,1-100m簡支拱。因橋面設置排水坡引起結4、構高度增加16mm,防護墻內側橋面防水分為兩種,一種是變更前的需要添加纖維混凝土的箱梁,另一種是變更后的直接防水箱梁。變更前的需要添加纖維混凝土的箱梁防水層布置為:橋面基層+纖維混凝土+封閉漆+底面漆+表面漆。變更后的直接防水箱梁防水層布置為:橋面基層+封閉漆+底面漆+表面漆。無砟軌道底座板與橋面直接連接,應在底座板外側橋面設置防水層。防護墻外側防水層布置為:橋面基層+防水涂料+C40細石纖維混凝土。1.3平面位置1.4施工要求和技術保證條件1.4.1無砟軌道底座板與橋面直接連接,應在底座板外側設置防水層。1.4.2防水層應在三墻施工后進行鋪設。1.4.3防護墻內側無砟軌道底座處的防水涂料封邊5、按照80mm處理。1.4.4防水層由封閉漆,底面漆和表面漆組成,涂層厚度600800m。其中,底面漆的干膜厚度400m,表面漆的干膜厚度200m。1.4.5封閉漆屬于環氧類材料,對混凝土基面具有良好的滲透性。封閉漆應具有良好的耐堿性,與混凝土基面及面涂層具有良好的附著力。1.4.6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漆分為底面漆和表面漆,底面漆為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漆(PPU-M1),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表面漆為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漆(PPU-M2),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和優良的耐紫外線老化性能。1.4.7施工條件應符合下列要求:基面應干燥;環境溫度:535;環境相對濕度不大于85;風力不大于5級;施工中遇下雨,不應施工,6、已施工部位應覆蓋防水。繼續施工時應檢查,如有氣泡、起皺、剝落等現象,應清除后再行施工。1.4.8防水層施工前應先對基層面進行驗收,基層做到平整、無尖銳異物,不起砂,不起皮及無凹凸不平現象,無浮渣、浮灰、油污等,同時防護墻根部應無蜂窩、麻面。1.4.9防水層表面平整、色澤均勻,無干噴、漏涂、起泡、氣孔、橘皮、起皺、裂紋、剝落及劃傷等缺陷,手工涂刷無明顯刷痕。二、 施工計劃2.1總體工期安排橋面防水施工計劃為20XX年8月15日到20XX年10月25日。有效施工期71個日歷天。2.2施工組織機構根據防水層的施工特點,按照職能明確、精干實效、運轉靈活、指揮有力、確保安全的原則,專門成立施工領導小組,7、配備業務能力強、具有豐富的施工經驗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專業施工隊伍。架子隊長技術負責人2.3職責分工組織機構各成員職責見下表:人員任務職責劃分隊 長組織施工生產,全面抓好施工安全、質量和日常生活管理。技術負責人協助隊長搞好生產調度,確保施工進度和施工安全,同時做好交底及解決存在的技術問題。質檢員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糾正施工工序、工藝可能影響工程質量的問題。技術員協助技術負責人做好技術交底,做好相關技術資料的編寫、收集整理,對關鍵工序進行旁站。安全員做好安全教育,制止發現的不安全行為,負責安全器材、用具、設施的維護及標識。試驗員收集原材料,半成品的檢驗報告,負責現場施工控制的檢驗與試驗。材料8、員負責材料的保管、標識及計劃,建立出入庫臺帳和逐日材料消耗臺帳。領工員組織工班完成架子隊下達的施工任務,負責現場工班的施工管理及勞務人員的日常管理。工班長帶領工班人員完成施工任務,糾正施工中的不安全、影響質量的行為,并完成交辦的其他任務。2.4隊伍部署xx特大橋橋面防水由我工區的橋工隊負責施工。序號職務姓名序號職務姓名1工區經理魏紹剛10橋工隊隊長夏長軍2工區書記趙文會11橋工隊技術負責人李劍3工區總工曹光雄12橋工隊安全員康鴻運4安全總監王修華13橋工隊技術員王詣杰5副總工宋海濤14橋工隊質檢員劉輝6工程部長張斌15橋工隊試驗員麻明7安質部長王璞16橋工隊領工員吳西紅8物資部長尹湘華17橋工9、隊工班長劉啟奎9試驗室主任楚立署18橋工隊材料員王長義三、 總體施工方案因橋面設置排水坡引起結構高度增加16mm,防護墻內側橋面防水分為兩種:一種是變更前的需要添加纖維混凝土的箱梁,即在箱梁上采用后澆筑纖維混凝土保護層作為橋面排水坡,然后在纖維混凝土上涂刷封閉漆、底漆、面漆。另一種是變更后的直接做防水的箱梁,防水體系采用封閉漆、底漆、面漆。防護墻外側電纜槽直接在橋面上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然后在防水涂料上澆筑纖維混凝土作為保護層。防護墻內側橋面無砟軌道底座處、中間泄水管處、防護墻內側泄水管處均采用防水涂料封邊,封邊按照80mm處理。四、 施工方法及措施4.1工藝流程基面清理基面修補封閉漆施工底面10、漆施工表面漆施工。4.2施工方法4.2.1變更后直接防水的箱梁(1) 基面清理使用砂輪、鋼絲球等清除混凝土基面上的浮漿、雜渣等疏松物并清理干凈。尖角部位要予以剔除并打磨平整;凹凸部位要打磨圓滑。應考慮橋面的排水順暢,對橋面局部存水部位進行疏水處理。使用吸塵器等清除粉塵雜質,使用稀料等溶劑清除污垢等污染物。(2) 基面修補混凝土表面的裂縫、蜂窩、麻面和錯臺等缺陷,用環氧膩子或找平層修補。針對不平整基面,原則上是進行深度打磨處理,將不平部位打磨平整或打磨圓滑,不進行找平層處理。對于明顯的空洞、掉塊等缺陷可以用聚合物混凝土進行修補。對于潮濕基面,應晾干或烘干,無法保證干燥要求時可采用找平層,找平層施11、工48小時后可噴涂封閉漆。(3) 基面清理后檢查基面清理后應進行檢查驗收。基面應平整牢固、無尖銳異物,不開裂、不掉粉、不起砂、不空鼓、無剝離等。同時應保證基面清潔干燥,表面無灰塵、無浮漿、無油跡、無鹽類析出物等污染物及其他松散附著物。以及防護墻根部無蜂窩、麻面。(4)封閉漆施工基面清潔、干燥后可進行封閉漆施工,施工時應確保封閉漆充分潤濕基面。參考用量0.3-0.4kg/。刷涂、噴涂、滾涂均可。封閉后的基面應無漏涂、起泡、氣孔等缺陷。(5) 底面漆施工封閉漆實干或間隔24h后即可進行底面漆施工,涂層最長暴露時間不應超過7d;若超過7d時,進行涂裝前需用細砂紙打磨涂層,成細微麻面。施工前應保證待涂12、表面無異物。底面漆在使用前應按材料使用說明進行配制,必要時可用40目-100目的篩網過濾。底面漆干膜厚度400m,參考用量為0.8kg/-0.9kg/。刷涂、噴涂、滾涂均可。(6) 底面漆檢查驗收底面漆干燥后,用指甲刮劃防水層檢查有無干噴(疏松,多孔、附著力低的地方,即為干噴),棱角、死角部位應加大檢查力度,對于干噴部位表面重新處理施工。防護涂層外觀可目測檢驗,顏色均勻一致,沒有漏涂、疤痕、異物夾雜等缺陷。用游標卡尺或非磁性檢測防水層厚度,以確保干膜厚度。(7) 表面漆施工底面漆實干或間隔24h后應檢查底面漆的厚度及是否有氣泡。當厚度小于400m時,需補涂底面漆,或表面漆施工時應增加用量,確保13、防護涂層的總厚度;如果有氣泡,則須將氣泡剔除,并補涂底面漆,然后進行表面漆涂裝。同時涂層最長暴露時間不應超過7d;若超過7d時,進行涂裝前需用細砂紙打磨涂層,成細微麻面。施工前應保證待涂表面無異物,表面漆在使用前應按材料使用說明進行配制,必要時可用40目-100目的篩網過濾。表面漆干膜厚度200m,參考用量為0.4kg/-0.45kg/。刷涂、噴涂、滾涂均可。表面漆實干或間隔24h后應檢查涂層的厚度及是否有氣泡,防水層總厚度小于技術要求時應補涂面漆。如果有氣泡,則須將氣泡剔除,并補涂表面漆。(8) 表面漆檢查驗收表面漆檢查驗收同“第(6)項底面漆檢查驗收”。4.2.2變更前需要添加纖維混凝土的14、箱梁(1) 保護層施工箱梁采用后澆筑纖維混凝土保護層作為橋面排水坡。由測量人員測得梁面的實際高程,結合梁面的設計高程及縱橫向排水坡度,拉線控制纖維混凝土的攤鋪厚度。“三墻”之間及“三墻”與防護墻內側泄水孔之間設置2%的橫坡。底座板向防護墻方向設置8.6%的橫坡。底座板向線路分界線方向設置1.5%的橫坡。同時應根據排水管的位置設置3的縱向排水坡。纖維混凝土采用強制攪拌,將石子、砂子、水泥、水、減水劑和纖維同時倒入攪拌機中,攪拌時間應不少于3分鐘,應拌和均勻。通過混凝土罐車運至施工現場,均勻的攤鋪在梁體的防水層上,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在拉動平板振搗器時速度應盡量緩慢,使纖維混凝土的振搗時間達到20秒15、左右,并無可見的孔洞為止。纖維混凝土接近初凝時進行抹面,抹面的抹刀應光滑,以免帶出纖維,抹面時不得過量加水,抹面次數不宜過多。橋面保護層縱向每隔4m設置一道橫向斷縫,斷縫寬約10mm,深約20mm。當保護層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以上時,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將斷縫填滿、填實,填充斷縫時不得污染保護層及梁體。抹面完成且纖維混凝土初凝后,覆蓋土工布進行灑水養護,避免失水過快。灑水次數應能保持表面充分濕潤。養護期不應小于14d。(2) 防水層施工防水層施工工藝同“4.2.1變更后直接防水的箱梁”。4.2.3防護墻外側電纜槽防水橋面防護墻外側的電纜槽中的防水層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涂料上覆蓋纖維混16、凝土保護層。(1) 基面清理防水層施工前應先對基層面進行驗收。基層應做到平整、無尖銳異物,不起砂、不起皮及無凹凸不平現象。同時干燥、無浮砟、浮灰、油污等,防護墻根部應無蜂窩、麻面。平整度的要求:用1米長靠尺測量,空隙不大于3mm,空隙只允許平緩變化,每米不應超過一處。(2)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配置防水涂料由甲、乙兩種組份組成,使用時必須按產品使用說明進行配比,每種組分的稱量誤差不得大于2%。配制時按照先主劑、后固化劑的順序將液體倒入容器,并充分攪拌使其混合均勻。攪拌時間3-5分鐘。配制好的涂料應在20分鐘內完成,隨配隨用。(3)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可選用噴涂或刮涂的方式施工,厚度為2m17、m,應分為二次噴涂,應做到噴涂均勻,噴涂后應隨即撒砂一層,砂粒直徑20-40目為宜。對防護墻、豎墻等垂直部位使用手刷或輥子先行涂刷封邊,平面部位在其后涂刷。封邊寬度不小于8cm,涂刷厚度不應小于1.5mm。當氣溫高于35或低于5時不得施工,噴涂后4小時或涂刷后12小時內須防止霜凍、雨淋及暴曬。防水層完全干固后,方可澆筑保護層。(4) 保護層施工電纜槽防水保護層采用纖維混凝土,施工工藝詳見“4.2.2變更前需要添加纖維混凝土的箱梁 (1)保護層施工”。4.2.4無砟軌道底座處、中間泄水管處、防護墻內側泄水管處防水無砟軌道底座處、中間泄水管處、防護墻內側泄水管處均采用防水涂料封邊,封邊按照80mm18、處理。(1) 無砟軌道底座處橋面防水構造示意圖(2) 無砟軌道中間泄水管防水體系構造示意圖(3) 無砟軌道防護墻內側泄水管防水體系構造示意圖五、主要施工資源配置5.1勞動力施工計劃橋面防水勞動力施工計劃詳見下表:序號工種人數序號工種人數1現場負責人1人7測量員3人2技術負責人1人8混凝土工9人3技術員2人9普工12人4質檢員1人10涂刷工8人5安全員1人11司機4人6試驗員2人12合計44人5.2使用機械及試驗設備使用計劃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狀態1拌和站座1良好2混凝土罐車臺3良好3吊車臺1良好4測量儀器套1良好5試驗儀器套1良好6平板振搗器臺5良好7鋼抹子把10良好8油漆刷把15良好9長把滾19、刷把30良好10掃帚把10良好六、 關鍵工序及質量控制6.1質量管理組織機構為確保橋面防水施工質量目標的實現,工區成立以工區經理為首的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副經理、總工、安質部、作業隊質檢員分級管理,加強對質量工作的組織領導。在質量管理組織機構中,工區經理對質量工作全面負責;副經理、總工負責現場及技術管理,安質部、工程部及各分管負責人組建全面質量管理小組,指導、檢查、督促施工隊的質量工作。日常工作由架子隊長負責安排和落實,責任到人。6.2質量控制(1) 防水層由封閉漆,底面漆和表面漆組成,涂層厚度600800m。其中,底面漆的干膜厚度400m,表面漆的干膜厚度200m。(2) 防水層表面平整、色澤20、均勻,無干噴、漏涂、起泡、氣孔、橘皮、起皺、裂紋、剝落及劃傷等缺陷,手工涂刷的無明顯刷痕。(3) 無砟軌道底座處、中間泄水管處、防護墻內側泄水管處均采用防水涂料封邊,封邊按照80mm處理。(4) “三墻”之間及“三墻”與防護墻內側泄水孔之間設置2%的橫坡。底座板向防護墻方向設置8.6%的橫坡。底座板向線路分界線方向設置1.5%的橫坡。同時應根據排水管的位置設置3的縱向排水坡。(5) 橋面保護層縱向每隔4m設置一道橫向斷縫,斷縫寬約10mm,深約20mm。當保護層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以上時,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將斷縫填滿、填實,填充斷縫時不得污染保護層及梁體。(6) 防護墻外側電纜槽基面平21、整度的要求:用1米長靠尺測量,空隙不大于3mm,空隙只允許平緩變化,每米不應超過一處。(7) 對防護墻、豎墻等垂直部位使用手刷或輥子先行涂刷封邊,平面部位在其后涂刷。封邊寬度不小于8cm,涂刷厚度不應小于1.5mm。6.3質量保證措施(1)施工前審核施工圖紙,編制作業指導書,召開技術專題會,確保施工的正確性和有效性。(2)對進場的原材料(封閉漆、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漆、纖維混凝土、聚氨酯防水涂料等)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確保原材料的技術條件符合設計要求。(3)施工條件應符合下列要求:基面應干燥;環境溫度:535;環境相對濕度不大于85;風力不大于5級;施工中遇下雨,不應施工,已施工部位應覆蓋防水22、。繼續施工時應檢查,如有氣泡、起皺、剝落等現象,應清除后再行施工。(4)用游標卡尺或非磁性測厚儀測防水層厚度,以確保干膜厚度。(5)封閉漆、底面漆、表面漆施工后,涂層最長暴露時間不應超過7d;若超過7d時,進行涂裝前需用細砂紙打磨涂層,成細微麻面。(6)按設計要求設置流水坡,其表面平整,流水暢通。(7)聚氨酯防水涂料隨用隨配,配制好的涂料應在20分鐘內用完。噴涂后4小時或涂刷后12小時內須防止霜凍、雨淋及暴曬。(8)聚氨酯防水涂料完全干涸后方可澆筑混凝土。(9)氣溫高于35或低于5時不得進行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6.4檢查驗收(1) 防水層由封閉漆,底面漆和表面漆組成,涂層厚度600800m。其23、中,底面漆的干膜厚度400m,表面漆的干膜厚度200m。(2) 保護層(纖維混凝土)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要求:保護層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表面平整度31m靠尺檢查2厚度5測量檢查3斷縫深度+10,0測量檢查七、 施工安全要求及措施7.1組織保障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建立從工區經理、安全總監、架子隊長、安全員到操作工人的安全保證體系。工區設安全質量部,架子隊設專職安全員,明確各級管理職責,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分工明確、責任到人。7.2技術措施(1)安全培訓、交底制度工程開工前,對所有參加施工的人員進行安全生24、產教育。針對此施工項目,結合有關的現行的規范做好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2)持證上崗制度各級安全管理人員以及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3)安全檢查制度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章制度的要求,結合橋面防水的施工特點和自身管理辦法,建立安全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填發安全隱患通知書,并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專人復查。(4)安全生產獎罰制度通過經濟與行政手段的有效結合,將安全生產與績效緊密掛鉤,定期考核兌現,達到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有序可控。7.3安全保證措施(1) 在作業開始前,安全員要對操作人員進行現場安全交底。(2) 所有上崗人員工作時都必須戴安全帽,防護墻外側電纜槽施工時必須系安全帶。(3) 涂膜施工人員、操作人員、檢測人員應戴勞保口罩、手套、護目鏡等。(4) 涂膜施工過程中,應滿足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5) 涂膜施工結束后,及時對施工機具進行清洗。清洗污水、廢液不得隨意丟棄,應在設置廢液、廢渣收集地點,進行統一處理。(6) 在橋上施工的顯著位置,懸掛有防止高空墜落的安全警示牌。(7) 橋面、墻面等處的伸縮縫、泄水孔,應防止碰損、變位,應保持暢通。施工時應采取保護措施,嚴禁在已作好的防水層上堆放物品。(8) 涂膜防水層未固化前不允許上人作業,干燥固化后應及時做保護層,以防破壞涂膜防水層,造成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