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城地下室基礎底板深基坑工程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93367
2023-07-07
15頁
105.81KB
1、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管理組織機構、管理體系及目標11、組織機構22、管理體系2四、規劃及管理措施2五、文明施工、防治揚塵污染措施3六、衛生保潔制度4防治揚塵文明施工管理制度8一.編制依據1、地下有限空間作業技術規范通則DB11/852.1-20XX2、地下有限空間作業技術規范氣體檢測與通風DB11/852.1-20XX3、地下有限空間作業技術規范防護設備設施配置DB11/852.1-20XX4、施工組織設計5、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有限空間作業現場監護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京安監發20XX68號文件6、北京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有限空間作業發承包安全管理的通知京建施2、20XX521號文件7、北京市建設工程有限空間安全生產管理規定京安辦發20XX30號文件8、本公司ISO職業健康體系文件 二.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北京市順義區南法信汽配城院內,應建設單位要求,本工程建設以N軸為界,N軸以南為一期工程; N軸以北為二期工程。一期工程已施工完成并交付建設單位使用,本方案為二期工程施工建設,二期工程由N軸以北的車庫、2#樓生產廠房及2#樓研發廠房組成。二期工程建筑面積約為25000m2左右。建筑層數:地下;車庫2層,2#生產廠房為13層,2#研發廠房為411層。計劃開工日期為20XX年6月20日,竣工日期為20XX年8月20日。根據本工程的施工設計圖紙,本工程中的深基3、坑中的肥槽的施工作業,地下室基礎底板中的集水坑施工、地下室建筑物內的封閉房間如排風房的靜壓間等。三、 管理組織機構、管理體系組織機構及管理體系1)項目部建立有限空間作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洪啟明 副組長:馮余山技術部付衛工程部戴留干施工工長趙文宏安全部符正明后勤負責人蔣彭濤技術外施隊或各施工班組2) 項目安全管理職責: 項目經理洪啟明:(1)項目經理是項目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負責建立、健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作業單位、監護者職責。(2)組織制定專項作業施工方案、安全作業操作規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安全技術措施等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安全副經理馮于山:(1)安全4、副經理是項目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負責督促、檢查本項目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實有限空間作業的各項安全要求。(2)保證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風、檢測、防護、照明等安全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3)提供應急救援保障,做好應急救援工作。(4)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技術部職責:負責編制有限空間施工方案,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負責對現場進行技術交底。工程部職責:(1)在安排有限空間施工作業前,認真閱讀施工方案、如對施工方案有疑問必須立即向技術組反映、不得有誤。(2)對凡是進入有限空間進行施工作業的從業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對未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的人員嚴禁其進入有限空間5、作用。(3)嚴格執行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凡未經項目經理、工程副經理、技術負責人簽署審批,任何人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4)在有限空間進入點附近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標識,并告知作業者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經許可人員進入作業現場。安全部職責:(1)負責對有限空間作業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培訓,全過程掌握作業期間情況,保證在有限空間外持續監護,能夠與作業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在緊急情況時向作業者發出撤離警告,必要時立即呼叫應急救援服務,并在有限空間外實施緊急救援工作;防止未授權的人員進入。(2)應了解整個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防護設施6、作業人員符合要求后,授權批準作業;并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有限空間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命令終止作業。(3)應對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員、作業者和監護者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有限空間存在的危險特性和安全作業要求;進入有限空間的程序;檢測儀器、個人防護用品等設備的正確使用;事故應急救援措施與應急救援預案等。(4)培訓有記錄,培訓結束后記載培訓的內容、日期等有關情況。后勤部職責:應根據工程組或者技術組提交的有關有限空間作業所需的設備、物資、個人防護用品計劃及時購買和配備,要求供應單位提供符合GB18664-20XX的要求,檢測報告、材質證明、合格證及生產廠家安全生產許7、可證并認真核對資料的真偽和有效期,保障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回填土機械設備每天在使用前必須對其性能進行檢查,如發現異常立即停止使用,進行修理,合格后方可使用。3)各人員職責施工前,確認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其中作業負責人為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監護人為項目及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作業負責人職責:掌握整個作業工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防護設施,作業人員符合要求后方可作業;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有限空間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立即終止作業。監護人員職責: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全過程掌握作業者作業期間情況,保證有限空間外持續監護,能夠與作業8、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在緊急情況時向作業者發出撤離警告,必要時呼叫應急救援,并在有限空間外實施緊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經批準的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者職責: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應與監護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4)安全工作目標通過基坑肥槽及消防水池有限空間作業施工安全的宣傳教育,依法督促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切實整改和消除有限空間作業隱患,使施工人員提高風險意識,增強作業人員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防范技能,最大限度遏制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發生。四、作業程序1)作業申請本工程所涉及的9、有限空間作業均必須按要求辦理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具體的辦理程序如下:作業班組根據施工安排向項目部安全副經理申請有限空間作業申請項目部安全負責人核實后向業主提出有限空間作業申請檢驗有限空間的氧氣、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安全員根據施工情況確認安全措施項目部安全負責人檢驗防護措施及應急措施是否合格填寫有限空間作業記錄表。2)作業方案施工隊辦理好建設工程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審批表后方可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有限空間在進行有限空間作業時還應遵循以下程序:(1)作業前安全室對作業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2)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和工作環境交底;(3)檢查安全措施和應急措施是否符合要求;(4)作業人員作業。五、作10、業要求1)準備工作(1)安全培訓教育在施工前組織所有施工人員進行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教育,并進行有限空間施工安全技術及安全規程交底,使進入有限空間施工的人員具有安全防護、安全保護意識,使施工人員了解在有限空間施工注意事項和基本操作防護能力。教育施工人員在肥槽和消防水池施工,不但要做到自身安全保護,更重要的與其他施工人員進行聯系和溝通,遇有塌方、物體打擊、呼吸困難及其他險情應第一時間通知所有施工人員立即撤出施工現場,及時上報項目部負責人。立即進行應急救援工作。控制險情事態的發展,使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減少不必要損失。(2)通風設備、空氣檢測儀器及安全施工器具、材料準備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611、00排風機臺12電動正壓風機臺13通風管米504救援汽車輛15空氣監測器套16感煙探測器套17氧氣監測器套18防毒、防護口罩個309繩索條410爬梯套211擔架套212充電手電套613勞保用品套3014急救藥品箱套115滅火器個2016鐵鍬把30(3)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辦理建設工程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審批表。建設工程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審批表需包括有限空間作業場所的名稱、作業單位、作業的負責人及作業人員、監護人、簽發的日期及作業結束時間、作業內容、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可能造成的危害、有限空間的氧氣、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的檢驗結果和進入有限空間作業防護和應急措施。(4)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持有相應的資格證書12、,方可上崗作業。(5)應配備急救援裝備:全面罩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或長管面具等隔離式呼吸保護器具、應急通訊報警器材、現場快速檢測設備、大功率強制通風設備、應急照明設備、安全繩、救生索和安全梯等基本裝備。(6)有限空間作業前,應執行“先檢測,后作業”的原則,根據施工現場有限空間作業實際情況,對有限空間內部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檢測。在作業環境條件可能發生變化時,施工單位應對作業場所中危害因素進行持續或定時檢測。對消防水池及水池密閉空間內防水等有可能產生有害氣體的有限空間作業時,每隔30分鐘必須進行分析,如有一項不合格以及出現其他情況異常,應立即停止作業并撤離作業人員;現場經處理并經檢測符合要求后,重13、新進行審批,方可繼續作業。(7)實施檢測時,檢測人員應處于安全環境,未經檢測或檢測不合格的,嚴禁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進行施工作業。(8)檢測指標應包括氧濃度、易燃易爆物質濃度值、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值等。檢測時應填寫特殊部位氣體檢測記錄。根據檢測結果,施工單位現場技術負責人組織對作業環境危害情況進行評估,制定預防、消除和控制危害的措施,確保作業期間處于安全受控狀態。(9)有限空間作業入口處應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10)進入密閉空間作業時,應至少有兩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間只能容一人作業時,監護人應隨時與正在作業的人取得聯系,做預防性防護。(1)作業前,需對監護人和有限空14、間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教育內容包括:有限空間存在的危險特性和安全作業的要求;有限空間的結構和相關介質、空間內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進入有限空間的程序;個人防護用品等設備的正確使用;事故應急救援措施與應急救援預案和有限空間作業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和處理救護方法等。培訓應有記錄,參加培訓的人員應簽字確認。(2)當有限空間作業可能存在可燃氣體或爆炸性粉塵時,所有設備應符合防爆要求,作業人員應使用防爆工具,配備可燃氣體報警儀器。(3)施工前及施工中嚴禁喝酒。施工現場嚴禁抽煙。(4)進場施工人員在施工中應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5)有限空間作業應使用安全電壓和安全照明燈照明,使用的手持電動設備應具有15、良好的防漏電設施的設備。(6)有限空間內作業的人員應安排輪換作業和休息,每次的作業時間不易過長。嚴禁超時有限空間作業。(7)有限空間作業時,還必須遵守動火、臨時用電、高空作業等有關安全的規定。尤其是外墻防水施工。3)安全作業技術要求(1)檢測施工單位應嚴格執行“先檢測、后作業”的原則。檢測指標包括氧濃度值、易燃易爆物質(可燃性氣體、爆炸性粉塵)濃度值、有毒氣體濃度值等。最低限度應檢測下列三項:氧濃度(應在19.5-23.5%范圍內),易燃/可燃氣體濃度(應最低爆炸極限的10%),一氧化碳濃度(應25ppm)。未經檢測合格,嚴禁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在作業環境條件可能發生變化時,應對作業場所中危16、害因素進行持續或定時檢測。實施檢測時,檢測人員應處于安全環境,檢測時要做好檢測記錄,包括檢測時間、地點、氣體種類和檢測濃度等。(2)危害評估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前,施工單位應根據檢測結果對作業環境危害狀況進行評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確保整個作業期間處于安全受控狀態。危害評估應依據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等標準進行。(3)通風施工單位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前和作業過程中,可采取強制性持續通風措施降低危險,保持空氣流通。嚴禁用純氧進行通風換氣。施工人員進入消防水池內拆模板、防水施工、安裝附件、清理施工前進行通風。對所施工的消防水池內進行送風和排風35小17、時。具體排風方法如下:在入口處安裝排風機向消防水池內送風,由入口內側安裝排風機向溝道外排風,排風時要設專職人員操作,強制排風35小時。排風后經安全組成員確認內部無異味、空氣新鮮。才能使施工人員進入消防水池內施工。(4)防護設備施工單位應為作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通風設備、檢測設備、照明設備、通訊設備、應急救援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當有限空間存在可燃性氣體和爆炸性粉塵時,檢測、照明、通訊設備應符合防爆要求,作業人員應使用防爆工具、配備可燃氣體報警儀等。防護裝備以及應急救援設備設施應妥善保管,并按規定定期進行檢驗、維護,以保證設施的正常運行。(5)呼吸防護用品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應符合呼吸防護用18、品的選擇、使用與維護要求。缺氧條件下,應符合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要求。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為提高抗御安全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防止一旦發生火災、塌方、機械傷人、中毒或窒息現象,保障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事故損失,維護社會穩定,迅速采取應急救援措施,減少損失,特制定本預案。1)加強預防為主的措施。對入場工人加強教育,杜絕作業時嬉戲打鬧、私自動火、私自動用電氣設備和機械設備、攀爬等事故發生。對工人定期開展三級安全教育,利用農民工夜校加強對農民工安全意識、安全防護等必要的安全知識培訓。2)工地設專職安全員和群眾安全員。應急小組人員定期對安全員進行教育,了解情況。加強現場高空墜落、物體打19、擊現象、防火、防中毒、防坍塌和機械傷人的情況預防管控。定期檢查。3)現場嚴格控制施工作業時間。遇不能間斷的施工任務應及時辦理夜間施工證并對在施工人加強教育,加強現場安全監督,盡量降低夜間施工不安全因素的發生。4)加強現場危險源的管理,成立由項目經理任組長的危險源辨識評價小組,并每周對現場危險源進行檢查,對外施人員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的檢查。對現場安全生產情況的評價、發現的問題、存在的事故隱患等,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能立即整改的應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應及時簽發隱患整改通知書,建立登記、整改、復查記錄臺帳,安裝定人、定時間、定措施的原則進行整改,落實整改責任人和監督人。5)如發生事故,在最短的20、時間內尋求第三方(如消防隊、120急救)援助和救護。應急小組負責緊急情況發生時協調處理緊急事態,組織事故善后工作。統一對外聯絡,調配所須各項資源,確保應急工作有序高效。應急小組應做好保障工作:通信和信息保障,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設備保障,后勤保障,資金保障等保障工作。6)項目部應事先與地方醫院(順義人民醫院)建立正式的互助協議,以便在事故發生后及時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資源的援助。7)有限空間作業潛在安全隱患有限空間作業環境易導致的潛在事故:(1)火災(2)回填土塌方(3)機械傷人(4)中毒事故(5)缺氧窒息事故8)事故危害范圍及后果(1)發生火災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業21、人員、監護人員、救援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防水施工人員燒傷,情況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人員死亡。(2)發生回填土塌方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救援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施工人員被掩埋,情況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人員死亡。(3)發生機械傷人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救援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施工人員身體受到傷害,情況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人員死亡。(4)發生中毒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救援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中毒人員昏迷,情況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人員死亡(根據可能存在的危險22、物質)。(5)發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救援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中毒人員昏迷,情況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人員死亡(根據有限空間氧氣含量及消耗量的不同,其后果有輕有重)。9)搶險救援現場應急指揮負責人和應急人員首先對事故情況進行初始評估。根據觀察到的情況,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圍和擴展的潛在可能性。搶險人員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繩等),系好安全帶,以防止搶險救援人員受到傷害。在發現受傷人員后,將其抬上擔架迅速轉移至安全區,在轉移過程中避免影響其呼吸或觸及受傷部位。在搶險過程中,有限空間內搶險人員與外面監23、護人員應保持通訊聯絡暢通并確定好聯絡信號,在搶險人員撤離前,監護人員不得離開監護崗位。將救出傷員轉移至安全區后,對傷員進行現場急救,情況嚴重時將傷員轉送醫院救治。10)恢復現場生產搶救活動結束后,對出入口進行清理,保持搶救通道通暢。加強對作業人員及監護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同時檢查作業人員身體情況,有禁忌癥人員,禁止其進入現場作業。作業人員統一檢查自己的防護設備及滅火器等物品,確保安全可靠。有關單位、部門應積極調查原因,統計事故損失,避免事故再次發生,盡快恢復生產 建設工程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審批表 編號:工程名稱施工部位作業單位總包單位分項工程主要危害因素作業內容填報人作業人員監護人進入前檢測數據檢測項目氧含量易燃易爆物質濃度有毒有害氣體(粉塵)濃度檢測人檢測結果檢測時間施工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序號主要安全措施確認安全措施符合要求(簽字)作業人員監護人1作業人員安全教育2連續監測的儀器和人員3監測儀器的準確和可靠性4呼吸器、梯子、繩纜等搶救器具5通風排氣情況6氧濃度有害、有毒氣體濃度檢測結果7照明設施8個人防護用品及防毒用具9通風設備10其他補充措施項目負責人意見:簽字: 年 月 日工作結束確認人(作業負責人簽字)確認工作結束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注:該審批表示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依據,不得涂改且要求安全管理部門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