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工程框架小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93438
2023-07-07
18頁
83.67KB
1、目 錄框架小橋施工組織設計- 1 -1 總體施工組織布置及規劃- 1 -1.1編制依據- 1 -1.2相關標準及技術條件- 1 -2 編制范圍- 1 -3 工程概況及重要工程數量- 2 -3.1重要技術標準- 2 -3.2重要工程數量- 2 -4 施工組織機構- 3 -5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技術措施、施工工藝和方法- 3 -5.1施工方案- 3 -6施工工期安排、保證工期的措施- 9 -6.1工期目的- 9 -7質量目的、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 9 -7.1質量目的- 9 -7.2質量保證體系- 10 -7.3質量保證措施- 10 -8職業健康安全目的、安全保證體系及措施- 10 -8.1安全目的2、- 10 -8.2保證安全施工的措施- 11 -9勞動力組織計劃、重要材料供應計劃及重要施工機械設備配置、重要檢測實驗儀器配備- 11 -9.1勞動力組織計劃- 11 -9.2重要材料供應計劃- 11 -框架小橋施工組織設計1總體施工組織布置及規劃1.1編制依據(1)新建xx至xx鐵路聯絡線項目工程施工招標文獻。(2)國家、鐵道部現行鐵路工程建設施工規范、驗收標準、安全規則等。(3)我單位現場調查報告、施工能力及類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國內外相關鐵路的施工工藝及科研成果;我單位為完畢本標段工程擬投入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機械設備等資源。(4)xx集團有限公司經華夏認證中心認證的質量管理3、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5)新xx至xx鐵路聯絡線項目工程施工補遺、答疑文獻。1.2相關標準及技術條件1.2.1客貨共線鐵路相關標準;1、鐵路橋涵設計基本規范TB10002.1-20232、鐵路橋涵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TB10002.3-20233、鐵路橋涵混凝土和砌體結構設計規范TB1002.4-20234、鐵路橋涵地基和基礎設計規范TB10002.5-20235、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111-2023(2023版)6、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0-20237、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TB10005-20238、防洪標準GB50201-94、49、鐵路工程環境保護設計規范TB10501-982 編制范圍新建xx至xx鐵路聯絡ZCZQ-3標DK43095蔡家屯1號、DK43235蔡家屯2號框架小橋工程的施工。3工程概況及重要工程數量新建xx至xx鐵路聯絡ZCZQ-3標DK43095、DK43235框架小橋工程,本框架橋用途:立交。3.1重要技術標準(1)鐵路等級:級(2)設計速度目的值:120km/h(3)正線數目:雙線(4)牽引種類:電力3.2重要工程數量蔡家屯1號重要工程數量表序號工程項目單位數量1C35混凝土(框架橋主體)m34632C30混凝土(框架橋墻身)m3464.43C30混凝土(框架橋基礎)m3285.64C20素混5、凝土(三角過度墊塊)m342.85涵身鋼筋t866C40鋼纖維混凝土(箱頂防水層)m315.3蔡家屯2號重要工程數量表序號工程項目單位數量1C35混凝土(框架橋主體)m3860.92C30混凝土(框架橋墻身)m3614.73C30混凝土(框架橋基礎)m3343.94C20素混凝土(三角過度墊塊)m3245涵身鋼筋t133.76C40鋼纖維混凝土(箱頂防水層)m3264施工組織機構項目部人員組成如下:項目經理王宗寶,副經理賀樹軍,總工劉和平。技術負責人艾峻峰,質量負責人張吉喜,安全負責人柯賢魁,物資設備負責人高冬,計劃協議負責張龍。下設一個橋涵作業隊。隊長任大國,技術主管強栓軍。5施工組織設計方6、案、技術措施、施工工藝和方法5.1施工方案根據工程特點,施工組織的總體思緒是:根據工期規定和進度安排擬定進行施工順序的合理安排施工,本地段兩座框架小橋均位于路基段,為保證路基工程順利進行,先施工框架小橋,為該段路基施工做好準備。5.2施工方法5.2.1地基解決根據設計規定需要對框架小橋處地基進行地基解決,本框架小橋基底等同于本段路基解決方法,規定地基承載力大于等于150kpa。框架橋施工工藝流程見圖。5.2.2基坑開挖方法待地基解決完畢后(CFG樁達成設計強度后),進行基坑開挖,土質基坑以機械開挖為主、人工開挖為輔,進行放坡施工,必要時加設擋板或適當放緩邊坡。基坑滲水時,在基坑內設集水井,采用7、抽水機排出坑外,保持基坑處在無水狀態,當基坑開挖到接近設計標高時進行CFG樁樁頭解決,做好樁冒。并將基地解決平整。基底到達設計標高和巖層后,采用動力觸探儀檢測地基承載力。5.2.3基礎施工基坑開挖完畢后按照設計圖紙的幾何尺寸進行施工放線,支立基礎模板,鋼筋綁扎,基礎混凝土澆筑。5.2.4涵身及底板5.2.4.1鋼筋制、綁扎、安裝鋼筋制作鋼筋所有集中在駐地鋼筋場內采用機械輔以人工加工,材料統籌規劃運用和材料的規范化管理。鋼筋表面的油漬、漆污、水泥漿、浮皮、鐵銹等均清除干凈;加工后的鋼筋,應平直,表面無削弱鋼筋截面的傷痕。養護合格側墻鋼筋安裝底板立模底板混凝土澆筑底板鋼筋安裝墻背回填混凝土澆筑滿堂8、支架搭設橋面板底模鋪設側墻混凝土澆筑側墻立模鋼筋安裝混凝土集中拌和混凝土運送車運送混凝土入模施工準備基坑修整基底檢查基坑開挖基地解決不合格基礎施工鋼筋彎制和末端彎鉤符合設計規定,受拉熱軋光圓鋼筋末端作成180的半圓形彎鉤,彎曲直徑不小于2.5d,鉤端留不小于3d的直線段;受拉熱軋帶肋鋼筋末端采用直角形彎鉤,彎曲直徑不小于5d,鉤端留不小于3d的直線段;彎起鋼筋彎成平滑的曲線,半徑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光圓鋼筋)或12倍(帶肋鋼筋)。光圓鋼筋制成的箍筋不小于箍筋直徑的2.5倍,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鋼筋接頭要采用閃光對焊接頭,并對接頭進行縱向加工。每批鋼筋焊接前,按實際條件進行試焊9、,并檢查接頭外觀質量及規定的力學性能。僅在試焊質量合格和焊接工藝(參數)擬定后,方可成批焊接。彎制鋼筋從中部開始,逐步彎向兩端,彎鉤一次完畢。序號偏 差 名 稱鋼 筋 長 度LL5000L50001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的全長10202彎起鋼筋的彎起位置20鋼筋加工允許偏差(mm)鋼筋安裝現場綁扎鋼筋,要保證其在模型中的對的位置,不得傾斜、扭曲,并綁扎牢固,底板及頂板上下層鋼筋間要設立板凳鋼筋支架,進行間距控制。為改善混凝土外觀質量,鋼筋保護層采用高強塑料墊塊進行控制,墊塊互相交錯,分散布置。鋼筋骨架(網)安裝就位后,進行檢查記錄,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遞送材料。墻身部位的水平鋼筋先間隔綁扎,隨混凝土灌10、注再逐個綁上,以便于混凝土的振搗施工方便。鋼筋接頭要設立在鋼筋承受要力較小處,并要分散布置,閃光對焊的接頭在受彎構件的受拉區,不得超過50%;在軸心受拉構件中不得超過25%;在受壓區可不受限制。鋼筋安裝的允許偏差序號偏 差 名 稱允許偏差1雙排鋼筋,其排與排間距的局部偏差5mm2同一排中受力鋼筋間距的局部偏差板、墻、大體積20mm3分布鋼筋間距20mm4箍筋間距綁扎骨架20mm焊接骨架10mm5彎起點的偏差(加工偏差20mm涉及在內)30mm6保護層厚度(c)c35mm10mm25mmc35mm5mm5.2.4.2模板工程模板采用大型組合鋼模板,模板縫粘貼自粘式雙面海綿條以防止漏漿,箱體梗肋轉11、角處采用定型模板。內模拼接縫處內貼自粘式塑料模板襯,消除拼接縫,以加強外觀質量。為了減少頂進阻力,支模時在箱體兩側前端2m范圍內的外模,可向外放寬1cm,或使其前端保持正誤差,尾部為負誤差,形成倒楔形,不得出現前窄后寬的楔形現象。支撐排架及腳手架采用碗扣式腳手架,立桿間距0.9m,下端設可調支座,上端設可調支撐,墻身側設斜撐、水平撐,墻身內外模板加固采用內頂、外拉,內頂采用22螺紋鋼筋,拉筋采用3mm厚扁鐵。5.2.4.2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車運至工地,輸送泵入模,灌注邊墻混凝土時加串筒入模,插入式振動器進行搗固。箱身混凝土分三次澆筑完畢,底板、邊墻、頂板各一次。施工縫留于剪力12、最小處。上部混凝土灌注施工,在下部混凝土達成設計強度的50%后方可進行。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大于2m時,采用串筒或漏斗,防止混凝土對模板的沖擊以及產生離析現象。混凝土的搗固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混凝土灌筑時分層進行,每層厚度不得大于搗固棒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混凝土灌注應連續進行,當因故間歇時,盡量縮短間歇時間。超過允許間歇時間時,應按灌注中斷解決,同時留置施工縫,并作好記錄。混凝土灌注完畢后,安排專人加強灑水養護。箱身兩側邊、中墻施工縫錯開50cm以上,不得位于同一平面上,如邊墻施工縫示意圖所示。施工接縫時,將已灌注混凝土表面浮漿清除,并給予淺鑿清理,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并排除模板內的積水13、。灌注新混凝土前鋪一層厚約15mm,并與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漿。通過摻加混凝土外加劑、采用合理的級配、加強振搗、增長混凝土的密實度等方法,從而增強混凝土的自防水性能。嚴格混凝土接縫、防水層的施工,防止箱體滲漏。5.2.4.3側墻后回填方法橋面板施工完畢后,及時按設計文獻規定的材料進行側墻后回填,并分層夯實。用于回填的所有材料應可以充足壓實,具有透水性且不得具有泥草、腐物或凍土塊的土;同時在兩側基本相同的標高上進行,防止導致偏壓情況,必要時挖方界內的坡度應修成臺階形。回填在盡也許排干水的情況下進行,嚴禁回填虛土。圖3.4-1 現澆框架橋工藝框架圖5.2.4.4防水層、保護層防水層14、按照設計規定進行施做。5.2.4.5涵洞附屬工程施工涵洞出入口段開挖成形后及時做基底墊層。砌錐坡、泄床等工程,必須在坡面或基面夯實、整平后,方可開始鋪砌。主體圬工完畢后,立即完畢出入口鋪砌、錐體的干砌片石等附屬項目。6施工工期安排、保證工期的措施6.1工期目的定于2023年3月28日開工,2023年4月28日工程竣工。7質量目的、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7.1質量目的嚴格執行現行國家及鐵道部頒發的有關設計、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假如在協議簽署后,國內的規范、技術標準作了重大修改或頒發新標準,則按新的、改變的規定執行。保證工程質量達成國家、鐵道部現行的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標準,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100%,15、無工程質量事故。7.2質量保證體系按照ISO9001:2023質量體系組織施工,本標段質量管理保證體系建立的原則為:緊緊圍繞質量目的,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創優規劃,堅持“以人為本”的觀點,通過政治思想工作、相應的組織和技術保證措施實現項目施工整個過程的質量控制。通過建立切實可行的質量保證體系,實現對機構配置、物資供應、施工過程等方面的嚴格控制,嚴格按國家、鐵道部現行規范及驗收評估標準的質量規定施工,保證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100%,無工程質量事故。附:質量保證體系圖。7.3質量保證措施7.3.1質量管理組織措施為保證質量目的的實現,對本標段工程實行質量責任目的管理、質量終身負責制和實行全面質量管16、理,嚴格執行質量文獻的規定。7.3.1.1強化質量教育,增強全員創優意識對全體工作人員定期進行質量教育,使之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7.3.1.2健全組織,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健全組織制度,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行政主管親自掛帥。項目經理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質量創優領導小組,施工隊也設相應的質量管理機構;各作業班組設質檢員,形成自上而下的質量管理網絡。8職業健康安全目的、安全保證體系及措施8.1安全目的堅持“安全第一,防止為主”的方針,以保證行車安全為重點,消滅行車一般以上、人身重傷以上、機械大事故等一切責任事故的發生,保證鐵路運送安全暢通和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害。8.2保證安全施工17、的措施加強安全生產教育,提高全員安全意識。重點進行四個方面的教育,即主人翁責任和安全第一的教育;安全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教育;遵守規章制度和崗位標準化作業的教育;文明施工的教育。同時開展安全檢查評選競賽活動,激發全員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加強工地用電管理,照明、高壓電力線路的架設順直,保證絕緣良好。施工中加強對機具、電器設備的檢查和維修,各種施工機械和電器設備均設立漏電保護器保證用電安全。線路架設高度和照明度必須符合標準,嚴防行車運營機械損壞輸電線路。9勞動力組織計劃、重要材料供應計劃及重要施工機械設備配置、重要檢測實驗儀器配備9.1勞動力組織計劃結合本工程工期、質量、安全的具體安排,參戰人員均通過競爭擇優上崗,達成精干、高效。所有參與本工程施工的人員都具有勞動部門頒發的技術等級證書持證上崗,重要崗位、關鍵工程作業人員必須由專業技術工人擔任。各施工隊人員配置根據施工任務和階段性工期安排,實行動態管理。9.2重要材料供應計劃9.2.1重要材料的采購工程所用的水泥、鋼材等重要材料本著優質優價的原則招標采購,并服從業主關于采購、使用等方面的規定。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制,運至施工現場進行混凝土施工。對于其它物資的采購,實行采購責任制,統一由項目部物資設備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