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剛構橋主橋箱梁掛籃懸臂澆注施工方案(3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93787
2023-07-10
36頁
356.19KB
1、掛籃施工方案掛籃施工方案一、 編制依據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JTJ041- 公路工程質量驗收評定標準 JTJ071-98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5- 路橋施工計算手冊設計文件業主提供的 招標文件二、 工程概況xx剛構橋是xx至xx公路通道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K13+507處的一座特大橋, 全長563.24m, 主橋墩身最大高度93.96米, 主橋上部結構為五跨預應力砼連續剛構, 跨徑設計為88m+2145m+116m+67m, 共計18對節段, 懸澆最重梁段(1#段)為170t, 其中箱梁設計為三向預應力結構, 采用單箱單室截面, 箱梁頂板寬12m, 底板寬6.5m, 翼板寬2.2、75m, 箱梁頂板橫橋向設置2%雙向橫坡和3%的超高。箱梁0號塊底板厚1m, 其余厚度按2次拋物線由0.6m變化至0.32m。腹板厚度分0.75m、 0.6m、 0.45m三個梯度變化。箱梁設計為縱向、 橫向和豎向預應力體系。在主墩處箱梁設四道1.0m厚橫隔板, 在邊跨端部各設一道2.0m厚橫隔板。主橋箱梁采用掛籃懸臂澆注, 先在托架上澆注0號塊, 然后在0號塊上拼裝掛籃。一個主墩上采用一對掛籃對稱澆注。三、 全橋掛籃施工塊件工程量材料名稱規格單位數量鋼筋832t2721.7鋼絞線15.2t1077.9砼C55m16594型鋼及鋼板t73.5錨具HM153二次張拉錨具套19304錨具YBM153、3套2240錨具YM1519套504錨具YM1516套112錨具YM1512套600錨具YM159套456錨具YMP159套48塑料波紋管m122696四、 進度計劃、 勞動力安排、 物資需求量及主要機具設備1、 本橋懸澆箱梁施工工期目標: 計劃于 2月開工, 12月合攏, 其中: 1#墩 2月22日至 10月12日進行懸澆施工; 2#墩 5月17日至 11月21日進行懸澆施工; 3#墩 5月17日至 11月15日進行懸澆施工; 4#墩 6月13日至 11月2日進行懸澆施工( 具體節點工期見下圖) 。2、 節段施工按9天一個循環控制, 各工序時間如下表: T構橋節段工序時間控制表工序移掛籃、 4、調模板鋼筋安裝澆注砼等強、 張拉合計時間( 天) 121593、 勞動力安排掛籃懸澆施工作業人員分配表工種人數木工(掛籃走行, 調整, 砼澆筑)4鋼筋工7張拉壓漿工4合計15注: 上述為每只掛籃平均人數, 實際施工中人員可靈活調配形成流水作業。具體人員配備見各月勞動力動態圖。勞動力動態圖4、 主要物資供應5、 主要機械設備配備主要投入設備表設備名稱數量規格型號備注掛籃8套電焊機24臺彎曲機4臺鋼筋切斷機4臺5t卷揚機8臺拌合設備2套500L、 750L2座拌合站砼輸送泵4臺HBT80-16內燃1臺, 電動3臺砼輸送泵1臺HBT80-18內燃發電機2臺250KW 02#一臺, 35#一臺裝載機25、臺ZL50拌合站上料各一臺汽車吊1臺25t卸鋼筋及雜料塔吊4臺50124個墩各一臺電梯3臺DC 1、 2、 3#墩各配一臺五、 施工方案( 一) 施工總體流程xx剛構橋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箱梁施工: 0#塊采用托架現澆, 1#18#梁段采用掛籃懸臂現澆施工,利用掛籃設備將橋跨結構在縱向(橋軸線方向)從橋墩向兩側懸臂對稱澆筑混凝土, 即從墩頂向跨中逐段澆筑混凝土, 待每段養護達到設計強度后, 經過張拉預應力來將各懸澆段連成整體。經過移動掛籃循環澆筑梁段至全橋合攏。邊跨采用墩梁支架法現澆, 澆筑完成后開始合攏施工。先邊跨合攏, 再中跨合攏。掛籃懸臂施工工藝流程圖如下: ( 二) 掛藍檢算及加工1.6、掛籃的組成掛籃由五部分組成: 承重桁架系統、 后錨系統、 底籃和懸吊系統、 行走系統、 模板系統等。總體布置見圖一、 圖二所示。圖一 掛籃縱橋向總體布置圖圖一( 1) 主桁架大樣圖圖二 掛籃橫橋向總體布置圖圖三 掛籃側模大樣圖2.掛籃底模掛藍底模為新加工的鋼模板, 模板面板厚6mm, 后面的橫肋為通長的8號槽鋼, 縱向肋為8號槽鋼, 縱橫肋間距為50cm50cm, 縱、 橫肋與面板之間采用間斷焊接連接, 即每50cm焊一道, 焊縫長10cm。3.掛籃的檢算 掛藍檢算見附件4.掛籃的加工由于本掛籃承受荷載大, 并長時間重復使用, 故本掛籃是交由專業鋼結構加工廠家進行加工。并嚴格按照圖紙和有關規范7、要求, 控制加工精度和焊接質量。( 三) 掛藍安裝0塊托架現澆施工完成并張拉后, 進行掛籃拼裝。( 1) 掛籃拼裝程序走行軌前后支座菱形桁架后錨系前上橫梁前、 后吊桿底模系統內模外側模張拉平臺。( 2) 安裝步驟及方法: 在0梁段施工完成后, 即可從0梁段中心向兩側對稱安裝兩套施工掛籃。掛籃拼裝由塔吊輔助施工, 將掛籃主桁及縱、 橫梁等散件吊至已施工的0塊梁面上, 逐件拼裝, 具體步驟如下: 安裝走行部分。清除0梁段梁面腹板部位的雜物, 在箱梁0#塊梁面鋼板位置進行沙漿找平, 測量放出箱梁中心線、 主桁中線和軌道端頭位置線。安裝桁架前后支座; 吊裝菱形桁架。分別吊立二片菱形桁架于前后支座上, 8、并用聯結系連接; 用32精軋螺紋鋼筋及扁擔梁將桁架后端錨固箱梁頂板上; 吊裝前上橫梁; 吊裝前吊桿及后吊帶; 并與底模前、 后托梁栓接。吊裝底模系; 吊裝內模架滑梁, 并安裝好前后吊桿及內模( 0梁段施工用的部分內模) ; 安裝外側模滑梁。先將外模滑梁插入0梁段施工的外模框架內, 并安裝好前后吊架吊桿, 將外模吊起。掛籃安裝后, 用全站儀對中, 拔正掛籃中線位置; 用水準儀抄平, 用吊桿調整標高, 標高調整時注意預拱度設置, 具體數據由監控單位依據預壓數據計算得出。掛籃拼裝完成后, 必須按圖紙認真檢查, 特別是各個結點、 銷子、 螺栓、 錨桿的連接情況, 保證穩妥可靠。在掛籃整個使用過程中, 9、每移動一次, 都要進行全面檢查, 確保萬無一失。掛籃所使用的預留孔, 必須按圖準確埋設, 并保持孔道垂直, 避免錨桿出現斜置現象。( 四) 掛藍加載試驗加載系統試驗采用配重分級加載的方案, 加載分級為實際最大箱梁混凝土重量的25%50%75%100%120%卸載。加載試驗要達到完全或基本模擬掛籃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各種工況下的受力狀態。為此要求加載時應根據箱梁不同部位的不同荷載值, 均勻對稱地將荷載分布于掛籃底模上。( 五) 掛藍懸澆施工工藝( 1) 掛籃施工方法完成上一段預應力束張拉后拆除側模和底模, 用千斤頂頂起前支點, 縱移軌道后將軌道錨固, 懸掛行走小車拆卸后錨, 同時完成內外滑梁的滑移10、小車的安裝和卸除滑梁的后錨點, 然后用千斤頂牽移掛籃到下一段并錨固后錨點。最后進行調模、 綁扎鋼筋、 安裝預應力系統、 安裝內模、 澆筑混凝土、 張拉進入下一循環流程。( 2) 掛籃模板拆除在前一段箱梁混凝土達到強度后先拆除外側模, 拆模時先松卸側模上的對拉螺栓, 安裝滑梁錨固點, 用千斤頂同步緩慢卸除下外滑梁的前后錨固系統。在完成箱梁縱向束張拉后, 用千斤頂同步緩慢拆卸前后下橫梁的錨固系統, 同時用前后上橫梁的吊帶將前后下橫梁錨固, 即完成底平臺的拆卸。最后安裝內滑移小車, 用千斤頂同步緩慢卸除內滑梁的前后錨固系統。內模在完成掛籃前移后, 經過滑梁將其移到下一梁段位置。( 3) 掛籃前移在完11、成模板的拆卸后, 用千斤頂把掛籃前支點分別頂起, 放松軌道錨梁, 用手動葫蘆將軌道移動到下一節段箱梁上指定的位置, 放樣抄平將軌道準確定位, 然后用錨固梁將軌道錨固, 最后千斤頂卸載將掛籃的前支點安放在軌道上。軌道安放好后, 用千斤頂將后錨適當向下壓一定的距離, 將行走小車安裝在主桁架上, 然后拆卸后錨, 使其行走小車承力。拆卸后錨的豎向錨桿后用兩臺60t的液壓千斤頂驅動掛籃前移。在前移前必須認真檢查各個錨固件是否連接可靠, 在符合要求后方能前移, 而且在前移時必須用全站儀和水準儀對掛籃進行監測。( 4) 掛籃錨固在掛籃前移到位后, 應及時錨固。安裝后錨時, 先安裝后錨與箱梁的連接件, 操作千12、斤頂使掛籃后錨點下移, 拆卸行走小車。操作千斤頂調整掛籃的標高, 確保掛籃前后支點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和整個掛籃的縱向中線與橋軸線重合, 擰緊后錨連接件, 最后千斤頂卸載使后錨受力。完成主桁架的安裝后, 用千斤頂提升前后下橫梁安裝底平臺。在提升底平臺時應確保各個錨固點受力均勻。在澆筑混凝土前必須用檢校后的千斤頂對后錨按照設計噸位進行錨固力檢查。安裝底平臺時必須經過監控單位提供的資料進行懸澆掛籃底平臺標高控制。( 5) 掛籃模板安裝在底板和腹板鋼筋綁扎完成后安裝內外模板。用千斤頂緩慢提升內外滑梁, 然后將內外模調校到控制側模和頂模標高后, 用錨桿將模板鎖定。在鋼筋綁扎完成后, 根據監控單位的要求埋設13、箱梁線形監控點。隨著箱梁高度的變化應及時調整內外側模的高度和寬度, 同時根據吊帶設置情況調整吊帶的長度。( 6) 鋼筋、 預應力束安裝鋼筋安裝應按照設計要求, 采用綁扎、 焊接連接, 接頭質量必須符合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 施工中若鋼筋空間位置發生沖突, 應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適當調整布置, 但不得切斷鋼筋, 且砼保護層厚度必須保證。預應力筋在制作場內定尺制作, 采用細鐵絲綁扎成束編號, 然后轉運至施工處進行安裝。預應力管道安裝必須按照設計位置進行放樣, 誤差控制在規范要求范圍內。管道采用井字型筋定位, 定位鋼筋必須與附近其它鋼筋焊接牢靠, 以保證預應力管道位置準確。施工中防止預應力筋淬火, 禁止14、將焊機的搭鐵線設在預應力筋上。錨具安裝時, 墊板平面必須與鋼束管道垂直, 錨孔中心應對準管道中心孔, 鋼束管道與錨具端頭連接必須妥善處理, 錨具夾片和錨杯錐孔應保持清潔, 懸澆梁段經過的管道必須仔細清孔。在鋼筋綁扎完成后, 頂底板上架立臨時操作工作架, 工作架支立在模板和已澆砼梁段上, 防止施工時因操作人員踩壓或機具放置造成鋼筋下陷, 預應力管道位移等現象。在澆筑砼前檢查預應力管道的位置及管道接頭, 縱向波紋管接頭處不得有毛刺、 卷邊、 折角等現象, 接口處要封嚴, 防止漏漿。( 7) 砼施工凝土使用強制式拌和站集中拌制, 混凝土輸送泵澆筑的施工方法。懸澆時, 必須對稱澆注, 重量偏差不超過規15、定的要求( 200KN) 。混凝土成型后, 要適時覆蓋, 灑水養生。( 8) 預應力施工主橋設計為三向預應力體系, 現對預應力施工加以說明: a、 鋼絞線的加工: 鋼絞線在廠家出具材質證明并取樣進行力學試驗合格后, 鋼絞線方可進場投入使用。鋼絞線進場后, 應加蓋妥善保管, 防止日曬雨淋造成銹蝕, 其下應放木料墊高。鋼絞線開盤后即可進行下料, 鋼絞線制成后應掛牌標號, 寫明長度、 代號, 以防止出現安裝錯誤。制作完成的鋼絞線應妥善存放支墊, 以防潮凍。b、 波紋管及錨具和錨墊板安裝: 錨具按規范要求由監理工程師抽檢合格后方可使用。預應力孔道成孔采用塑料波紋管, 其定位按圖紙要求采用定位筋定位。同16、時為保證孔道不堵塞, 波紋管的接頭處必須打磨圓順并用膠帶包裹嚴密, 在波紋管定位加固時, 嚴禁電焊燒傷或氣割焊熔渣燙傷波紋管, 砼澆筑過程中應避免振搗棒或其它金屬物直接碰撞波紋管并在圓波紋管內穿PVC管, 待砼澆注初凝后, 抽出PVC管, 并用水清洗, 扁波紋管內則直接安裝鋼絞線。砼澆注后鑿毛時嚴防金屬物敲擊波紋管, 避免波紋管變型或破環。錨下墊板采用配套錨墊板, 安裝時要求平整, 使錨環等貼合良好, 錨下墊板必須保證與波紋管道垂直, 錨孔中心要對準管道中心, 以防鋼絞線拉伸時, 擦傷鋼索或受力不均等情況, 造成斷滑絲現象。加強螺旋筋應點焊在支墊板上。錨墊板下砼局部應力較為集中, 因此對砼的振17、搗要特別重視質量。c、 預應力筋的安放: 預應力筋位置嚴格按設計要求安裝, 而且要垂直, 并防止漏漿。為預防施工時管道漏漿堵塞等意外事故情況, 在砼澆注前, 必須多人仔細檢查波紋管完好情況。d、 預應力施加: 砼澆筑完成后, 待箱梁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90%以上, 而且澆筑72小時后方可進行預應力筋的張拉, 張拉工作對于橫向及豎向預應力束均采用單端錯開對稱張拉的形式進行。對張拉設備, 如油表、 千斤頂等在張拉之前必須配套編號送計量部門進行檢校, 檢驗合格后, 對檢驗結果進行數據分析, 計算出張拉時所需應力的油表讀數值, 報監理工程師認可后即可進行張拉工作。對這些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得調換, 如確需18、調換使用, 必須重新配套檢校后才能使用。張拉設備按規范在規定的時間周期內進行檢校。如有嚴重漏油、 部件損傷、 以及延伸量出現系統性偏差等情況時, 均應重新標定。鋼絞線張拉實行張拉力和伸長量雙控的辦法, 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差要控制在6%以內。否則應暫停張拉, 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調整后, 方可繼續進行張拉。張拉時應注意滑絲、 斷絲等意外情況的出現, 如果有超出規范者, 則應換索重拉。張拉時應及時、 認真、 如實填寫好張拉記錄, 仔細測量鋼絞線的伸長值。e、 預應力孔道壓漿漿: 預應力張拉完畢, 經檢驗合格后, 應在24小時內用水泥漿壓漿, 將鋼絞線孔道填充滿, 盡早壓漿可防止預應力鋼絞線19、銹蝕或出現其它意外事故, 并可早點達到強度。孔道壓漿采用設計要求的強度配制水泥凈漿, 水灰比控制在0.4-0.45之間。孔道壓漿時要控制壓漿壓力, 滿足設計要求。預應力孔道壓漿采用電動柱塞壓漿機, 且配有攪拌機, 使灰漿攪拌均勻, 壓漿連續。在未壓漿端出漿后, 一定要冒濃漿后, 再封錨, 然后再持壓( 不小于0.5MPa) 一定時間( 不少于2min) , 直至無清水泌出為止, 以便孔內壓漿密實。每次壓漿完成后, 壓清水沖洗干凈壓漿機。f、 割束和封錨: 當孔道壓漿結束后, 應對孔道外多余鋼絞線割除。割束必須用砂輪機鋸割, 任何預應力鋼筋均不能用電弧燒割。割束后應立即進行封錨, 封錨前應現將錨20、周圍沖洗干凈并鑿毛, 然后按圖紙要求布置鋼筋網, 澆筑封錨砼。( 9) 主梁掛籃懸澆施工控制由于箱梁在懸臂澆筑施工時受自重、 日照、 溫度變化、 墩身壓縮等因素影響將產生豎向撓度, 同時砼自身還存在收縮、 徐變等因素, 也會使懸臂段發生變化, 為使合攏后的橋梁成型及應力狀態符合設計要求, 達到合攏高程誤差控制的要求, 最大限度地使實際的狀態(應力與線型)與設計的相接近, 必須對各懸臂施工梁段以撓度、 應力為控制, 進行施工觀測控制以便在施工中及時調整有關標高參數, 為下一梁段的模板安裝提供數據, 確定適當的模板標高。撓度控制采用以往同類橋梁施工所驗證準確可靠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計算機軟件進行。21、施工時建立施工控制網絡, 以自適應法及灰色預測辨別法等理論為模型進行施工控制, 確保合攏精度。觀測內容: 掛籃模板安裝就位后的撓度觀測; 澆筑前預拱度調整測量; 砼澆筑后的撓度觀測; 張拉前的撓度觀測; 張拉后的撓度觀測; 已完成各階段之荷載及溫度、 徐變收縮引起的撓度計算、 觀測; 合攏段合攏前的溫度修正; 溫度觀測; 應力觀測(經過在控制截面內預埋測試儀器搜集數據)。 撓度觀測的關鍵是每日定時觀測, 時間選在每日溫升前上午8: 00-9: 00以前。合攏段應在施工前進行連續24h(每次間隔2h)觀測, 提供合攏前的數據。為控制撓度, 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并達到設計要求的張拉強度和齡期后才能進行22、預應力束的張拉, 以減少張拉時的混凝土收縮徐變值, 使永存應力滿足設計要求, 相應減少張拉后產生的撓度。六、 冬季施工措施( 一) 、 砼的冬季施工1、 冬期施工砼對原材料的要求(1) 砼所用骨料必須清潔, 在冬季雨雪天氣和夜晚將砂石料覆蓋, 不得使用含有冰雪等凍結物骨料。(2) 拌合水, 選用潔凈的天然水作為拌制砼用水。為了減少凍害, 應將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低至最低限度。辦法是: 控制塌落度, 加入減水劑, 優先選用高效減水劑。2、 砼的拌制砼攪拌站嚴格按照試驗室發出的配合比通知單進行生產, 不得擅自修改配合比。攪拌前先用熱水( 拌合用水采用電加熱的方法加熱) 沖洗攪拌機。攪拌時投料順序為石23、砂熱水水泥和摻合料外加劑。生產期間, 派專職負責骨料倉的下料, 以清除砂石凍塊。3、 砼的運輸泵送砼的管道采取保溫材料包裹, 保證砼在運輸中, 不得有表層凍結、 砼離析、 水泥砂漿流失、 坍落度損失等現象。保證砼的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嚴禁使用有凍結現象的砼。4、 砼的澆筑1) 砼的現場澆筑澆筑砼前及時將模板上的冰、 雪清理干凈。做好準備工作, 提高砼的澆筑速度。2) 砼的養護養護措施十分關鍵, 正確的養護能避免砼產生不必要的溫度收縮裂縫和受凍。在新澆筑的砼表面先覆蓋塑料布, 再覆蓋二層氈簾被。對于邊角等薄弱部位或迎風面, 應加蓋氈簾被并做好塔接。五、 質量保證措施1、 組建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質24、量管理領導小組。在管理小組的帶領下, 加強全員質量教育, 使全體參戰人員融入到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中來。2、 各懸臂施工梁段, 在澆筑階段、 掛籃拆除縱移階段必須保持同步對稱平衡施工。砼澆筑按照底板、 腹板、 頂板的順序進行, 并對施工縫嚴格按照設計要求處理。3、 梁段間的縱向受力鋼筋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焊接連接, 凡因施工需要斷開的鋼筋再次連接時必須按照相關技術規范進行。施工中若鋼筋位置發生沖突, 能夠進行適當調整, 但必須保證砼的保護層厚度( 在鋼筋與模板之間加墊墊塊) 。4、 選用有經驗的砼工進行振搗, 既防止過振出現翻砂, 又防止振搗時間不足出現多氣泡, 更杜絕漏振而產生蜂窩麻面。5、25、 為防止出現裂縫和邊棱破損, 箱梁砼強度達到20Mpa后才能拆側模, 底模則需在預應力束張拉完成后方可脫模。6、 縱向預應力束必須保證兩端同步張拉, 橫向、 豎向束保證兩邊對稱張拉。張拉完畢后嚴禁撞擊錨頭和鋼束, 多余鋼絞線采用切割機割除。7、 高度重視施工期間的觀測和控制, 與箱梁監控單位積極配合, 做好各項施工階段的控制分析和調整, 保證箱梁施工線形(包括平面位置和高程)滿足設計和技術規范要求。認真進行質量檢驗和原始資料、 數據的收集、 整理。8、 施工期間隨時與氣象部門取得聯系。不得在不利于施工的天氣條件下施工, 以保證砼質量及施工安全。懸灌期間現場必須配備篷布, 在遇突然下雨時遮蓋模板26、或新澆筑的砼。六、 安全保證措施1、 認真貫徹”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 綜合治理”的方針, 建立健全的安全保證體系,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項目部設安全領導小組及專職安全監督員, 各施工隊伍設專職安全員。2、 在施工前及施工過程中都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制定相應的安全目標、 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保證措施、 定期進行安全檢查、 建立安全教育制度、 開展經常性安全教育和培訓。3、 掛籃施工時在側面和底面滿鋪安全防護網, 將掛籃全封閉施工。4、 所有高空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或安全繩。5、 高空作業人員要經過體檢, 必須具備高空作業的身體素質, 且具備救援墜落人員的技能。6、 避免重疊施工27、, 如不可避免, 則要在上層工作區域下布置防護擋板。懸灌段跨越便道上空時, 為防止通行車輛、 人員受到墜落物的傷害, 在便道上用鋼管搭設44m的安全防護通道, 通道上方鋪設兩層竹夾板。7、 主梁施工時, 要密切注意天氣的變化, 大風大雨時要停止作業, 施工期間要布置避雷附件: 掛藍檢算書一、 工程概況xx剛構橋跨徑布置為88m+2145m+112m+67m, 單箱單室箱形截面, 箱梁梁高、 底板厚度均按2次拋物線變化。主跨箱梁單”T”共分19段懸臂澆筑, 0號梁段長1200cm, 其余118號梁段分段為5300cm+6350cm+4400cm+3450cm, 副跨箱梁單”T”共分13段懸臂澆筑28、, 0號梁段長1200cm, 其余112號梁段分段為8300cm+4400cm, 除0號梁段采用搭設托架澆筑完成外, 其余梁段采用掛藍懸澆, 懸澆最重梁段為170KN。二、 掛藍體系設計1、 掛藍的構造及特點菱形桁架輕型掛籃設計為桁架式整體移動掛籃, 主要由主桁承重系統、 懸吊系統、 錨固系統、 行走系統、 模板系統等部分組成。1.1 主桁承重系統掛籃主桁承重系統主要由兩榀菱形桁片及在其橫向設置橫向聯結系空間桁架。每榀菱形桁片由5根桿件在結點處焊接而成, 并適當焊接加勁肋, 以保證連接強度及剛度。主桁片桿件主受壓桿斷面為240a槽鋼組合成的400400斷面矩形桿件, 前上橫梁采用2I45a工字29、鋼組焊而成, 下橫梁采用2I40a工字鋼組焊而成, 主受壓桿材料選用Q235鋼。1.2 掛籃懸吊系統掛籃懸吊系統主要由鋼吊桿和千斤頂等組成, 鋼吊桿選用32精軋螺紋鋼, 鋼吊桿上端穩固于前上橫梁或已成型的箱梁頂板上, 下端經過自行加工的連接器懸掛底板與內外模。千斤頂置于上橫梁及已成型的箱梁頂板、 底板上, 可自由調節底板與內外模板的高度。1.3 掛籃行走系統掛籃行走系統主要由手拉葫蘆、 行走小車、 內模行走梁、 滑板等組成。1.4 掛籃錨固系統掛籃的錨固系統包括主桁架的錨固與模板系統的錨固兩部分。在澆注箱梁砼時, 掛籃單榀主桁架尾部用4根32精軋螺紋鋼連接箱梁腹板內的預埋件錨固。前上橫梁上方設30、置千斤頂進行錨固力的轉換并可調整掛籃懸臂端的高度。1.5 掛籃模板系統掛籃模板系統包括底板、 外模、 內模、 端模和工作平臺等。模板設計均按全斷面一次性澆注箱梁混凝土考慮。整個系統操作簡便, 有效地縮短了模板移動和安裝周期, 保證了混凝土的外觀質量。三、 掛藍力學檢算( 一) 底板縱梁檢算1.底板普通縱梁計算1.1 受力分析普通縱梁選用I32a工字鋼, 其截面特性為: Wx=6925cm3 Ix=11080cm4塊件號項 目1塊( 300cm) 12#塊(400cm) 16#塊( 450cm) 1底籃模板自重kg/m21001001002縱梁自重kg/m52.6952.6952.693底板砼理31、論重量kg/m2(0.737+0.7)*0.5 *2600=1868.1(0.405+0.383) *0.5*2600 =1024.4(0.338+0.328) *0.5 *2600=865.84項動載系數1.2kg/m22241.71229.310395施工荷載kg/m22502502506荷載取值q (縱梁間距為0.98m)kg/mq=(100+2241.7+250)0.98+52.69=2592.61600.41413.91.2 強度檢算澆筑1#塊混凝土時, 處于兩腹板之間、 底板正下方的普通縱梁受力示意圖如圖1所示。圖1由圖1可得支座反力: RA=49.50KN, RB=28.28KN32、Mmax=72.00KNm=170MPa( 滿足要求) 澆筑12#塊混凝土時, 處于兩腹板之間、 底板正下方的普通縱梁受力示意圖如圖2所示。圖2Mmax=55.56KNm=170MPa( 滿足要求) 澆筑16#塊混凝土時, 處于兩腹板之間、 底板正下方的普通縱梁受力示意圖如圖3所示。圖3Mmax=51.70KNm=170MPa( 滿足要求) 1.3 剛度檢算 澆筑1#塊砼時, 處于兩腹板之間、 底板正下方的普通縱梁撓度計算如下: ( 參數參見圖1) =9.5mm=13.75mm同理可計算出12#、 16#段澆筑砼時底板縱梁的撓度為f(12)max=4.5mm f(16)max=2.2mm縱梁剛33、度滿足要求。2.底板加強縱梁檢算2.1 受力分析塊件號項 目1塊( 300cm) 12#塊(400cm) 16#塊( 450cm) 1底籃模板自重kg/m21001001002縱梁自重kg/m96.2496.2496.243底板砼理論重量kg/m2(7.982+8.416)*0.5 *2600=21317.4(4.3+4.549) *0.5*2600 =11503.7(3.657+3.771) *0.5 *2600=9656.44項動載系數1.2kg/m225580.8813804.4411587.685施工荷載kg/m22502502506荷載取值q (縱梁間距為0.208m)kg/mq=(34、100+25580.88+250)0.208+96.24=5489.93040.42579.32.2強度檢算加強縱梁選用4條雙肢槽鋼32c, 其截面特性為: Wx=1075.362cm3 Ix=17205.8cm4澆筑1#塊砼時, 處于腹板正下方的加強縱梁受力示意圖同圖1所示, 則: Mmax=152.45KNm=170MPa( 滿足要求) 支座反力: 澆筑12#塊砼時, 處于腹板正下方的加強縱梁受力示意圖同圖2所示, 則: Mmax=105.53KNm=170MPa( 滿足要求) 澆筑16#塊砼時, 處于腹板正下方的加強縱梁受力示意圖同圖3所示, 則: Mmax=94.29KNm=170MP35、a( 滿足要求) 2.3剛度檢算根據底板下普通縱梁的檢算可得, 澆筑1#塊砼時, 處于腹板正下方的加強縱梁撓度最大, 以1#塊的荷載對加強縱梁撓度進行計算, 參見圖1。 =12.95mm=13.75mm加強縱梁剛度滿足要求。( 二) 后下橫梁檢算掛藍后下橫梁由后吊桿對其向上的拉力及由普通縱梁、 加強縱梁傳遞的上部荷載產生的壓力構成力學平衡體系。假定后吊桿為穩定的絞支座, 則按吊桿的位置將后下橫梁分成4個簡支梁段( 如圖4) 進行簡化檢算。普通縱梁及加強縱梁傳遞的壓力即為縱梁兩端的支座反力。由底模縱梁檢算可知, 后下橫梁在澆筑1#塊時受力最大, 以1#塊的荷載檢算如下: 圖41后下橫梁受力分析由36、底板縱梁檢算計算可知在澆筑1#塊砼時: 單根普通縱梁傳給后下橫梁的荷載為P=49.5KN單根加強縱梁傳給后下橫梁的荷載為q=4104.81/0.8=524.05KN/m2 強度與剛度檢算后下橫梁由2根I40a工字鋼組成, 其截面及截面特性如下: Wx=2171.4cm3Ix=43428cm4( 1) AB、 DE段檢算AB、 DE段在相同荷載P1作用下時檢算如下: 支座反力: Mmax=152.9KNm =0.36mm=4.8mm( 2) BC、 DC段檢算支座反力: RB=RD=RB1+RB2=246.5+46.98=293.48KNRC= RC1+RC2=0.11mm=5.2mm全梁考慮,37、 最大剪應力發生在支座B、 D處: QB=QD=RB=293.48KN由以上結果可知, 后下橫梁的強度和剛度均能滿足要求。前下橫梁用料及結構布置與后下橫梁相同, 檢算參照后下橫梁。有RA=RE=95.65KN, RB=RD=166.66KN, RC=66.85KN。( 三) 內、 外模滑梁檢算1. 外模滑梁檢算( 1) 外模滑梁受力分析因本橋翼緣板的結構尺寸保持不變, 因此按照最長節段L=4.5米時的荷載進行驗算, 驗算時考慮砼的動載系數1.2, 則砼重量為G1=( 0.15+0.5) 2.7524.5261.2=104.57KN外側模板自重G2=66.02KN箱梁翼緣板重心距箱梁腹板轉角處的38、距離: 箱梁翼緣板重心距外側模滑梁距離: d=1.128-0.48=0.648m本掛藍設計外側模板滑梁為兩根, 假定翼板均布荷載都作用與靠近腹板的滑梁之上, 則其受力簡化如圖5所示: 圖5 外模滑梁受力示意圖( 2) 外模滑梁截面特性: 本套掛藍外模滑梁選用2I32a工字鋼, 其截面特性為: Ix=22160cm4Wx=1385cm3Sx=801cm3( 3) 外模滑梁強度及剛度計算: 支座反力: 彎矩: =125.36KNm最大彎曲應力為: 最大剪應力發生在支座B處: QB=RB=90.19KN則最大剪應力為: , 滿足要求。撓度=1.61mm=13mm經過以上檢算, 本掛藍的外模滑梁強度及39、剛度均滿足設計要求。2. 內模滑梁檢算( 1) 內模滑梁受力分析本橋最長節段L=4.5米, 驗算時考慮砼的動載系數1.2, 則砼重量為G1=(0.28+0.5)1.522+0.282.64.5261.2=266.5KN內模及內模支架按1KN/計算G2=()4.51=25.3KN內模滑梁共2根, 則每根滑梁所承受的荷載為總荷載的一半, 即: q=( 266.5+25.3) 4.52+0.6284=33.0KN/m其受力簡化如圖6所示: 圖6內模滑梁受力示意圖( 2) 內模滑梁截面特性: 本套掛藍內模滑梁選用228a槽鋼, 其截面特性為: Ix=9505cm4Wx=679cm3Sx=400.4cm40、3( 3) 內模滑梁強度及剛度計算: 支座反力: 彎矩: =109.15 KNm最大彎曲應力為: 最大剪應力發生在支座B處: QB=RB=78.5KN則最大剪應力為: , 滿足要求。撓度=3.27mm=13mm經過以上檢算, 本掛藍的外模滑梁強度及剛度均滿足設計要求。( 四) 吊桿與錨桿檢算本掛藍吊桿與錨桿均采用32預應力精軋螺紋粗鋼筋, 從以上的計算可知, 單根32預應力進軋螺紋鋼所承受的最大荷載為后下橫梁B、 D處的錨桿, 最大拉力為: F=RB=RD=293.48KN最大拉應力: 安全系數: K=2.05( 五) 前上橫梁檢算1. 受力分析( 1) 前下橫梁傳遞的荷載參見前下橫梁檢算P141、=RA=95.65KN P2=RB=166.66KNP3=RC=66.85KN P4=RD=166.66KN P5=RE=95.65KN( 2) 外側模板滑梁吊桿傳遞的荷載 外側模滑梁檢算時, 假定翼板均部荷載全部加在內側滑梁( 滑梁1) 之上, 翼板重心及滑梁與腹板的位置關系如圖7所示: 圖7按照比例關系, 可求得滑梁1、 滑梁2的支座反力分別為: 滑梁1: 滑梁2: 外側模滑梁吊桿傳遞的荷載P6=P9=RA2=34.58KN P7=P8=RA1=55.61KN( 2) 內模滑梁吊桿傳遞的荷載參見( 內滑梁計算) Pa=Pb=RB=78.5KN根據( 1) 、 ( 2) 、 ( 3) 條計算42、, 前上橫梁受力圖簡化如圖8所示: 圖8 前上橫梁受力示意圖支座反力RA=RB=P總/2=928.85/2=464.425KN2. 前上橫梁截面特性前上橫梁為2根I455a工字鋼, 其截面特性為: Ix=64482cm4Wx=2865.8cm3Sx=1672.8cm33. 前上橫梁強度及剛度檢算因本橫梁受力較多, 手工計算較為繁瑣, 故采用軟件計算如下: 由以上結果可得最大彎應力: 則最大剪應力為: 撓度: 懸臂段: fmax=1.06mm=6.1mm跨中: fmax=4.77mm=15mm從以上的計算結果可知, 前上橫梁強度和剛度均能滿足要求。( 六) 主桁架檢算1. 受力分析單榀主桁架承受43、由前橫梁傳來的荷載F=464.425KN, 則主桁架受力簡化如圖9所示。圖9 主桁架受力簡圖根據圖中尺寸可求得: FA=565.12KN FB=1029.55KN下面分別計算各桿件的軸力: 對A點=33.7NACcos+NAB=0NACsin=FANAC=1018.52KN( 拉) NAB =-847.36KN( 壓) 對B點: =64.807=13.893NAB+NBDsin+NBCsin=0 FB+NBCcos+NBDcos=0 NBC =-582.21KN( 壓) NBD =-1090.92KN( 壓) 對C點: =33.7=13.8931NACcos+NBCsin=NCD NCD=7044、7.57KN(拉)2. 強度檢算根據對主桁架桿件的受力分析可知: 桿件最大拉力: Nmax拉=NAC=1018.52KN桿件最大壓力: Nmax壓=NBD=1090.92KN桿件AB、 AC、 BC、 CD采用240a槽鋼, 桿件BD采用240c槽鋼。桿件截面特性為: 240a: Ix=35155.4cm4, A=150.08cm2; 240c: Ix=39422cm4, A=182.08cm2。AC受拉桿最大拉應力: BD受壓桿根據臨界力歐拉公式: 截面回轉半徑r=, 長細比=30.5查路橋施工計算手冊附表3-26, 對應長細比的受壓構件縱向彎曲系數=0.898最大壓應力: 由以上的計算可知45、, 桿件的強度均滿足設計及規范要。3. 主桁架撓度檢算計算主桁架的撓度以計算D點的豎向位移為準( 參見圖9) 。由上面對主桁桿件軸力的計算可知, AB桿、 AC桿、 BC桿、 BD桿、 CD桿的軸力為: NAB=-847.36KN NAC=1018.52KN NBC=-582.21KNNBD=-1090.92KN NCD=707.57KN各桿件長分別為: AB桿4520mm、 AC桿4660mm、 BC桿2665mm、 BD桿6080mm、 CD桿6140mm。根據虎克定律公式l=計算出各桿件變形量如下: =1.2mm=1.5mm=0.5mm=1.7mm=1.4mm4. 主桁架焊接點焊縫穩定性、 強度檢算 取桁架受力最大節點( D節點) 焊縫驗算, 其受力如圖10所示: 圖10 D節點受力示意圖P=464.425KNN=Psin25.19=197.7KNP1=Pcos25.19=420.3KN焊縫高度hf=10mmlf=3678mm=170MPa=170MPa經檢算, 焊縫強度及剛度滿足要求。經過以上計算可得, 本掛藍各桿件的強度和剛度均能滿足xx剛構橋施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