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客運專線路基無砟軌道支承層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93981
2023-07-10
12頁
143.25KB
1、xx鐵路客運專線三標金山北站路基無砟軌道支承層方案目 錄一編制依據及原則11.1 編制依據11.2 編制原則1二工程概況2三施工前準備工作23.1 施工條件23.2 審核圖紙33.3 材料準備33.4施工測量33.5 施工實驗4四施工工藝及技術規定54.1 路基無砟軌道支承層施工54.1.1施工準備54.1.2 配合比54.1.3 攪拌64.1.4 運輸64.1.5 攤鋪與澆注64.1.5.1立模澆筑64.1.5.2 技術保證要點74.2 質量規定及驗收標準8五勞動力組織及機械設備配置計劃95.1 勞動力組織95.2 機械設備配置9六圖片展示9路基無砟軌道支承層施工方案一 編制依據及原則1.12、 編制依據(1)國家和鐵道部現行設計規范、施工技術指南、驗收標準:客運專線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 (鐵建設 2023160號)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 (鐵建設2023160號)客運專線鐵路無砟軌道支撐層暫行技術條件(科技基202374號)客運專線鐵路無砟軌道鋪設條件評估技術指南(鐵建設2023158號)客運專線鐵路無砟軌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2385號)鐵路混凝土耐久性設計暫行規定 (鐵建設202385號)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TZ210-2023)客運專線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應用指南 (2023)新建時速 300350km客運專線鐵路設計暫行3、規定新建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101-99)客運專線高性能混凝土暫行技術條件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上冊)(TB10401.1-2023 J259-2023)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下冊)(TB10401.2-2023 J260-2023)(2) xx甬客專相關圖紙文獻1.2 編制原則 遵循總體施工組織設計的原則。嚴格按照xx標總體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工期、質量、安全、環保、文明施工、信息化管理等目的編制施工組織設計,使各項規定均得到有效保證,施工中施工組織設計不斷優化。 遵循設計文獻的原則。在編制方案時,認真閱讀、核對所獲得的技術設計文獻資料,了解設計意圖,加強現場實地調查,掌握現場情4、況,保證施工組織設計的實行性,減少施工過程中實行性施工組織設計的變動,保證施工質量滿足設計標準和規范規定。 遵循“安全第一、防止為主”的原則。嚴格按照有關涉及安全面的法律、法規、標準、文獻,從制度、管理、方案、資源等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證施工安全。服從建設單位指令,接受監理工程師的監督檢查,嚴格按規程辦事。 遵循施工生產與環境保護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發展的原則。增強環保意識,項目隊設環保部,施工隊設立專職環保、水保工程師。 遵循貫標機制的原則。保證質量、安全、環境三體系在本項目中自始至終得到有效運營。二 工程概況我三標段負責路基上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施工范圍是DK46+264.835、DK48+256.16,路基正線長度1991.13m。軌道板預制由標段提供,本標段路基正線無砟軌道涉及非道岔區CRTS型無砟軌道板、道岔連接區雙塊式無砟軌道及道岔岔區軌枕埋入式無砟軌道。無砟軌道下支承層混凝土共約4882.45方。三 施工前準備工作3.1 施工條件為優質高效的建好xx客專,所有施工技術人員在施工前認真學習了施工技術指南和驗標,并認真的熟悉了施工圖紙、按照設計院的路基填料技術交底、路基結構物過渡段技術交底、軌道專業技術交底、四電專業技術交底,了解xx客專鐵路施工相關知識,積極參與xx客專技術培訓,加強架子隊的培訓。條件準備交通運送條件本標段所經地區為我國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基礎設6、施比較完善。各地區省級公路、縣級公路以及鄉鎮公路形成了完善、發達的公路交通網,為本工程的各種材料供應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運送條件。 施工通訊本標段所處地區通訊發達,施工中與本地電訊部門辦理相關程控電話及無線電話服務,工區各部門、各工程隊配備滿足需要的程控和無線電話,作業班組配備足夠的對講機以滿足施工規定。施工用水生活及施工生產用水與本地自來水公司聯系接用現有自來水。3.2 審核圖紙接到圖紙以后,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技術部門進行圖紙的會審,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保證施工圖紙的準確性,并形成圖紙審查報告。3.3 材料準備水泥、外加劑、粉煤灰、礦粉、伸縮縫和接地端子為甲供或甲控材料。根據施工進度計劃,編制原材7、料及半成品計劃,并組織物資材料的采購工作,同時及時組織前期的周轉材料及半成品進場,以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所有工程主體用原材料必須堅持先檢后用的原則,在監理工程師見證取樣和平行檢查的基礎上,經檢查合格后的原材料才可以使用。3.4施工測量測量設備的配備與管理我項目部設立的每個CP測量小組配備8個人,其中 4人進行平面測量,3人進行水準測量,1人進行數據解決及平差計算。每個 CP測量小組配備的儀器設備見下表序號設備名稱儀器設備數量備注 1全站儀測角精度:1測距精度:1+2ppm 1 2木質三腳架優質重型腳架 3 3單棱鏡組對中精度不大于 1mm 2 4 CP棱鏡 SINNING 13 6棱鏡測量8、桿 13 7電子水準儀 DS05級 1 8銦鋼水準尺 3m或 2m 2 9 2.5kg尺墊 2 10水準測量桿 4 以上測量儀器須有資質的部門檢定后方可使用。測量放樣在路基面上布設加密點,并標記清楚。加密點應設在不影響路基頂面施工及不容易破壞的位置。路基中線及高程的復核在路基主體工程完畢后,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路基中線、偏角和路基表層面標高等項目的復核,保證其偏差符合規范規定。3.5 施工實驗實驗室設主任 1名,實驗員2名,資料員1名。實驗室主任負責本項目整體實驗工作,做好實驗人員的工作分派,資料的復核、儀器的購置和校正、實驗工作的檢查等,實驗員負責進行原材料取樣分析、實驗,提出實驗報告,做好各9、種施工材料的檢查,現場各種實驗檢測工作。資料員做好實驗資料的搜集、整理、簽證歸檔工作。(原材料質量檢測流程見下圖)圖3.5 原材料質量檢測實驗流程圖四 施工工藝及技術規定4.1 路基無砟軌道支承層施工4.1.1施工準備施工單位應通過室內實驗擬定符合暫行技術條件規定得配合比。施工單位應配備支承層材料的攪拌和運送設備、完善施工組織設計,做好防止措施?;備伹?,應測定支承層中線和水準,用于引導攤鋪機行走作業。立模澆注施工時,模板的位置應準確固定。施工前應配備足夠數量用于支承層養護需要的覆蓋物。當采用噴涂養護劑方式進行養護時,應事先進行養護劑適應性實驗。4.1.2 配合比水硬性混合料配合比實驗時,應10、通過擊實實驗擬定最大干密度(dmax)和最優含水率(opt)。水硬性混合料成型時,應根據最優含水率(opt)拌制混合料,并通過套模加壓震動方法使試件達成最大干密度(dmax)。低塑性水泥混凝土配合比選定期,應采用較少的膠凝材料用量和水用量。除非必要,應盡量少用或不用減水劑。低塑性水泥混凝土實驗時,應采用增實因素法測定其稠度。4.1.3 攪 拌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攪拌前,應嚴格測定骨料的含水率,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況下,含水率每班抽測2次,雨天應隨時抽測,并按測定結果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原材料的計量精度:水泥、粉煤灰、減水劑和水為1%,骨料為2%。攪拌過程中,不得使用表面沾染塵土和暴曬過11、熱的骨料??刹捎靡淮瓮读戏绞缴a,攪拌時間應根據設備功率擬定,拌合物應均勻,色澤一致。攪拌完畢后,應及時觀測拌合物有無結團、塑性坍塌等不良現象。4.1.4 運 輸拌合物應采用出渣車運送,規定邊縫密封,每次使用后應將車清洗干凈?;炷淋囘\送時,應對拌合物進行有效覆蓋,避免拌合物失水過多或碰到雨雪天氣引起含水率過大變化。混凝土出渣車車應慢速行車卸料,避免集中卸料導致堆積離析。4.1.5 攤鋪與澆注攤鋪或澆注支承層材料前,應對基床表層級配碎石適度濕潤,并不得積水。采用水硬性混合料時,應采用滑膜攤鋪或攤鋪碾壓工藝;采用低塑性水泥混凝土時宜采用立模澆筑工藝,本工程項目采用后者。施工流程前期準備工作(檢查12、是否符合路基支撐層施工條件)測量放線模板定位安裝模板檢測模板位置澆注混凝土混凝土收面切割假縫拆模及實體檢測養護4.1.5.1立模澆筑放出模板位置,安裝固定模板,報檢合格后灌注混凝土。一線施工時,混凝土運送車沿另一線開至模板的側方向,直接將混凝土導入模板內;二線施工時,混凝土運送車通過施工便道進入場地,然后調頭,倒車至施工的最前方,將混凝土導入模板內。采用振搗棒將混凝土振搗密實,人工整平,做出規定的橫截面形狀。施工時通過測量整理,控制支承層高度。支承層的每一層或每一個施工段落內,必須始終保證使用相同的材料,并且都符合相關的規定。在路基道岔過渡區支承層區域范圍比較大時,采用泵車泵送混凝土的方式澆注13、?;炷琳駬v采用振搗棒和振動梁共同振搗,振搗密實后,對頂面進行找平。圖4.1 道岔區示意圖在混凝土初凝后,立刻進行噴水霧養護,澆水量取決于底座的表面狀況,應始終保證結構表面有一層薄薄的水膜,并按3.27m 間距及時用混凝土切割機切出支承層厚度10cm 深的縫(切縫應盡量避免在軌枕下方)。并對支撐層中間2.8米范圍內用鐵刷子做拉毛解決,拉毛深度2mm。最后將兩邊200mm范圍內壓光并收出4%的排水坡,兩側各50cm做收光解決,及時進行覆蓋并進行灑水養生。待混凝土初凝前在軌道板覆蓋區域用鐵刷子將其表面拉毛,拉毛深度2mm?;炷脸跄?,及時進行覆蓋并進行灑水養生。4.2 技術規定1).采用人工或機14、械設備攤鋪混凝土拌合料,布料后應盡快采用機械振搗密實。2).振搗時間應根據設備功率實驗擬定,以混凝土表層出現液化狀態為宜,不得過振,避免漏振。3).當澆筑停頓時間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時,應中斷澆筑。再次澆筑時應將施工縫處的松散骨料剔除,并用水將接觸面濕潤。4).混凝土初凝前,應對道床板或軌道板范圍的支承層表面進行縱向拉毛解決。5).應制定嚴格的施工工藝保證支承層頂面的高程及平整度滿足設計規定。6).運送至現場的拌合物應一次布料到位,及時澆筑或碾壓成型密實,否則應及時覆蓋。7).對已振搗密實的支承層表面不平整、局部缺料掉角等缺陷應采用同一材料及時修補。8).支承層應在12h內進行橫向切縫,縫深不小15、于支承層厚度的1/3。一般情況下沿線路方向每5m切一橫向縫。氣溫低于5時或雨雪天氣時,不宜進行支承層施工。9).按支承層設計位置與高程支立模板,模板內側面應平整,并涂刷脫模劑;采用高度可調式模板,模板接縫嚴密,不得漏漿;模板及支撐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模板外側支撐在固定設施上,內側采用對拉和對撐形式,以保證模板穩定。根據支承層計算高程反復調整模型的頂面高程,使其達成設計規定。采用模板頂面高程控制底座施工高程。為了防止底座板根部漏漿而產生爛根現象發生,在模板與路基表層接觸面之間設立“L”型薄鐵皮并壓實,防止混凝土澆注時漏漿并可杜絕爛根現象的發生。10).側模應在混凝土強度達成2.5MPa16、 以上,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模。4.3質量規定及驗收標準1)質量規定(1)模板安裝必須穩定牢固,接縫嚴密,不得漏漿。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必須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澆注混凝土前,模型內的積水和雜物應清理干凈。(2)混凝土表面應密實、平整、顏色均勻,不得有蜂窩、疏松和缺掉角等缺陷。2)驗收標準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及檢查數量 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檢查數量1中線位置10全站儀施工單位每20m 各檢查一處2頂面高程3水準儀3內側寬度0,+10尺 量混凝土支承層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及檢查方法 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檢查數量1厚度20尺測采用立?,F澆施工時,每20m各檢查17、一處2中線位置10全站儀3寬度0,+15尺測4頂面高程5水準儀5平整度10 3m直尺6橫向切縫分段長度不大于5m切縫深大于支承層厚度1/3。所有檢查五 勞動力組織及機械設備配置計劃本線采用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整段路基無砟軌道支承層工作面配套施工人員60人左右。工期為2023年4月26日-2023年5月31日,共計35天。5.1 勞動力組織勞動力組織計劃表工序名稱工種人數支承層混凝土施工技術員2測量員3模板工25混凝土工20現場生產負責2雜工105.2 機械設備配置施工重要機械、設備配置計劃表工序名稱機械、設備名稱單位數量支承層混凝土施工振搗棒臺3混凝土運送車臺2平板振搗設備臺2支承層模板m400其他件若干六 圖片展示(1)驗底,放養,立模。(2)布料(3)初次振搗(4)復振搗,初收光(5)收光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