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預熱器連通罩項目施工方案恢復(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4105
2023-07-10
11頁
3.55MB
1、空氣預熱器連通罩項目施工方案一. 下料、制孔 1.為保證型材的端部形狀,型材的下料只能采用機械切割;板材的下料可以采用數控氣割或機械剪切,切割后的割紋不能太多太深,不能有太明顯的缺口;手工氣割的形式只能出現在特殊形狀部位,切割后打磨平整。2.要嚴格按照圖紙尺寸要求進行下料,下料后,鋼材、板的尺寸要符合圖紙所注,若有誤差則要在公差允許范圍內,其長度尺寸的允許誤差為:3.0mm,并保證型材的平面度,直線度,垂直度,表面質量等,下料后的材料需要將圖紙上的部件號用油漆筆或其它筆進行標記。3.所有構件不允許額外的拼接,若有拼接需要,則需要經過設計方的同意。4.制孔后孔的兩面要進行1mm左右的倒角去除毛刺2、;注意孔的偏心,孔距的偏移,孔距,圓度及垂直度;控制鉆模精度,劃線精度,孔壁、孔邊的質量。有些孔用一般制孔方法不能制出的,可以用等離子方法制孔??刂七M行報,找出原因,及時返修;同一部位,返修不超過兩次,5.型鋼切肢部位要圓滑過渡,不能出現直角現象以及不必要的割縫。6.下料放線時增加參考線,參考線在切割線內100mm,樣沖標記。這樣有利于以后測量,檢測誤差。7. 下料后的坡口面應光滑,無明顯的割痕缺口;火焰切割的坡口要求如下:1)割紋深度應小于0.2mm,2)局部缺口深度應小于1.0mm,3)當割紋深度為1.0-2.0mm時,應用砂輪打磨成平滑過渡為1:10的斜坡 ,4)焊前必須去除施焊部位及其3、附近30-50mm范圍內的雜質。8.特別要注意坡口的制作方向及位置,坡口的大小,焊接時的方向,位置不可有錯。舉例如下圖表:序號項目名稱示意圖允許誤差1坡口角度(+1)5152坡口鈍邊(f+f1)1.0mmf11.0mm3根部間隙(R+R1)0mmR12.0mm4裝配間隙 (e)0e1.5mm9.一些尺寸允許公差如下:1)方形孔對角線測量公差: 開孔尺寸250mm*500mm: 6.0mm開孔尺寸250mm*500mm: 9.5mm2)門孔位置公差:10.0mm 3)加筋板安裝位置公差:3.0mm(無累積誤差)加筋板長度公差:3.0mm4)所有附件(支撐,管子等)位置公差:3.0mm5)螺栓孔孔4、距公差:1.5mm(無累積誤差)螺栓孔孔距全長公差:3.0mm6)筒體不圓度公差:最大直徑-最小直徑 3.0mm;筒體直線度公差:3.0mm 。 二. 拋丸、噴漆1.型材下料后,進行拋丸處理,拋丸處理時要求表面質量達到標準,表面粗糙度要符合圖紙標注,并嚴格進行拋丸程序,并進行記錄。2.拋丸后的粗糙度要采用PRESS-O-FILM的形式進行記錄和測量,拓片粘貼在質量記錄里。3.拋丸后噴漆的間隔時間不能超過六個小時,超過間隔時間的工件需要重新拋丸。4.拋丸過程中需要進行表面除銹,去氧化皮等,拋丸清理后的表面光潔度要在38-75微米范圍內,現場焊接部位涂可焊接。5.對于制作過程中發生覆蓋的部位要預涂5、底漆;隱蔽部位進行預涂裝。 6.拋丸后不能有“死角”現象,達到一定的除銹等級,達到一定的粗糙度標準(一般為40-70微米范圍內)。7.除銹后,噴漆前,構件的放置時間應4小時。8.噴漆的范圍:1)暴露在大氣中的構架表面,2)沒有封閉的構件內表面。9.噴漆過程要規范,噴漆錢要清理掉表面的雜質(如飛濺物,氧化皮等)和除銹處理,保證表面的光潔度和粗糙度。10.噴漆過程中的處理及措施:1)施工時,應不斷攪拌涂料,使涂料處于懸浮狀態,2)在高溫天氣時,易產生“干噴”現象,可以適當加入稀釋劑,3)混合好的涂料必須在6小時內用完。三. 預組裝(組立)1.組裝平臺要經過水平儀檢查,上表面不平度1mm,;預組裝時6、應注意:嚴格控制定位點,不能強拉硬拽,避免變形,預組裝時記錄預組裝過程中的整體誤差和部件配合誤差;對于過程中有不對的地方,進行即時調整。 2.一些鋼構件預組裝的允許偏差參見下表:3.預組裝時可以對組裝件進行必要的臨時焊接,對一些部位可以用支撐架以防變形,支撐材料必須統一,如有必要可在表面進行涂漆防銹; 4.對預組裝好的,變形可能是多方面的,焊接,原材料,切割等,但所有的超標準變形都要進行矯正;變形矯正過程中要防止錘擊導致的材料表面損傷;若有變形的零件,裝配前應矯正每一零件的變形,保證裝配公差在規定范圍內。5.臨時焊縫的要求:1)臨時焊縫的施焊應符合焊接工藝的要求;2)在使用完后對臨時焊縫進行清7、除;3)清除臨時焊縫后,其表面應與原表面齊平。6.對一些部件有必要進行定位焊,焊后要徹底清除表面殘渣,若出現裂紋,則需要進行重焊。定位焊的焊材應與該部位的焊材一樣,進行定位焊時,有一些要求:1)避免在焊縫起始,結束和拐角處進行施焊,2)T型接頭定位焊應在兩側對稱進行,3)多道定位焊應在端部做出臺階,以利后續焊縫的熔合。7.必要時進行反面碳刨清根的坡口,定位焊與碳刨同側。8.定位焊尺寸不大于焊縫有效高度的2/3且不大于8mm,同時不小于4mm。9.焊接施工時,嚴禁在焊接區以外的母材上進行引弧,焊縫區外的引弧斑痕要磨光,有裂紋時,按焊接工藝對其進行修補。母材在小于不大于焊縫有效高的 7樣,進行定位8、焊是 10.裝配時按照圖紙的尺寸,位置組裝,并點焊固定好,定位焊的尺寸表如下:四. 焊接1.焊接必須執行相應的WPS,WPS應張貼到每一個焊接部位。2.焊材的烘干要嚴格按標準執行,在使用的過程中采用保溫桶保溫;Q235碳鋼焊材必須是5系列的。3.焊接尺寸要滿足圖紙要求,并清除所有的超標準表面焊接缺陷;部件的焊接嚴格按照圖紙進行,注意焊接位置,方向,順序,方法等。4.點焊不可以包裹到焊縫里面,可以將點焊位置布置在非焊接面,焊后磨掉;出現在焊接位置的點焊必須在焊接前磨掉。5.拼板的焊接為全焊透焊接,焊接時要注意正面焊接完后,反面碳刨清根,再反面焊接,這樣不易引起變形,而且牢固;.焊接焊縫的余高要控9、制在1-3mm范圍內。制作時注意坡口的形式(一般有單面V型,雙面V型,Y型),方向,位置,坡口大小及角度等要符合圖紙標準。如連通罩的拼板焊接后要進行焊縫探傷檢測,檢測合格后才可以再在板上焊接其它構件,拼板的探傷檢測是P.T100%檢測。拼板一般焊接方式舉例如下圖: (1) (2) 6.拼板焊完每一道焊縫后應進行清理殘渣,保證表面質量,必要時進行表面打磨。7.型鋼加勁板的焊接不留過焊孔,全部焊接。鋼襯墊在整個焊縫長度內應與母材貼緊。8.當母材溫度低于0時,應將母材預熱到10以上,并且此溫度為焊接過程中最低溫度。9.CO2氣保焊的最大焊道寬度不應超過20mm。10.角焊縫熔合至接頭根部,不能有裂紋10、,焊縫金屬要與母材完全熔合。當T型接頭的間隙超過1.5mm時,應采取打底焊以防焊漏,同時增加角焊縫的焊腳尺寸,增加值等于根部間隙,一般角焊縫如圖所示:11.三條焊縫交匯處應有應力孔,半徑一般為15-25mm;為焊接而開的焊接穿越孔要圓滑過渡。12.連續角焊縫及焊角尺寸標準如下: 鋼板厚度(T) 焊角尺寸T5mm =T T5mm-8mm 5mmT8mm 6mm13.同一構件上盡量采用熱量分散,對稱分布的方式焊接,以防變形。盡可能采用平焊位置;加勁板,連接板的端部采用不間斷角焊接,引弧點和熄弧點距端部10mm以上。 14.焊道不在同一平面時,應由低到高填充,其余高差應在1-3mm范圍內。五.焊接過11、程中的措施及要求 1.焊接完成后,清理表面的殘渣及金屬飛濺物,檢查焊接外觀質量,如不符合要求進行打磨,修整。2.對于重要部位如對接接頭和吊耳焊縫,進行重點檢查,有必要在焊縫附近打上鋼印標記。3.焊接后,應對焊縫進行探傷檢測。檢測對接焊縫如下圖: (1) (2) 4.焊接過程中的變形處理,下料時,預留焊接收縮余量;裝配時,預留焊接反變形。5.裝配前,矯正每一個零件的變形,保證裝配公差符合規定要求,使用必要的裝配胎架工裝夾具,隔板和撐桿。下面是一些支撐方法:6.焊縫應連續施焊,一次完成,焊完每一道焊縫后及時清理,發現缺陷及時修補。一些焊接尺寸和外觀質量規范如下表:序號檢查內容圖例允許公差1全熔透對12、接焊焊縫余高(h)2全熔透T接焊焊縫余高 (S)3角焊縫焊腳尺寸偏差 (S)4焊縫凹痕/5對接焊縫錯位(e)7.一些焊接缺陷的修復:1)裂紋:先用MT或PT檢測,再用碳刨清除,然后重新焊接。2)氣孔,夾渣,焊漏,未熔合:用碳刨清除,然后重焊。3)咬邊:用砂輪打磨,重新補焊。8.有焊縫裂紋,及時上報,找出原因,及時返修;同一部位,返修不超過兩次。六.整體噴漆1.在焊接,預組裝之后,對所有需要噴漆的部件進行噴漆,并嚴格按照噴漆工藝進行。2.油漆的混合方法,稀釋率,使用期限,干燥時間,噴漆間隔時間等都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3.噴漆材料按照油漆生產商的要求保存。4.封閉部位護公稱管內部等不接觸處,沒有要13、求,一般不噴漆。5.機械加工面等不可以噴漆,需要保護的部位應涂適當的防銹漆保護。6.噴漆后沒有晾干的產品,除非為噴漆移動位置或為晾干而改變位置,不可以運輸或裝船。7.每次噴漆前,都應將表面的附著雜質去除掉(如焊渣,氧化皮等),保證表面質量。8.為保證油漆的成分均勻,在使用前和使用過程中都應均勻的攪拌。9.如果技術規范的油漆對焊接有不利影響,從焊接部位起50mm內不噴漆。10.不需要噴漆的表面或焊縫,在周圍噴漆期間都應覆蓋保護起來。11.沒有噴底漆的部位,若要噴底漆時,所使用得油漆應與工廠內使用的是同一種油漆,或者是有相同的特性(防銹,耐熱等)。七.裝配及包裝1.嚴格按照圖紙進行裝配,并記錄裝配14、過程中的總體尺寸誤差,部件配合公差,盡量減小其誤差,一般裝配公差允許范圍為:1)支撐柱體中心線偏移:3.0mm,2)垂直度公差:每1000mm為1.0mm,但最多不超過6.0mm,3)變形:每1000mm為1.0mm,但最多不超過6.0mm。 2.裝配時檢查大樣尺寸,裝配過程中盡量減少擦傷,碰傷等現象,裝配好的產品要放置在環境好的地方,避免受雨淋,腐蝕等。 3.注意零件的材質,件號,尺寸,數量,施焊處的表面處理等。4.基準面,線的確定;檢查零部件的裝配位置,裝配精度;裝配的次序,焊收及加工余量,定位焊的尺寸等5.要檢測成品的整體尺寸是否符合圖紙要求,零件之間的相對間距;螺栓孔基準面及軸線的尺寸,產品的外觀質量等。6.待產品質檢完之后可以進行包裝,包裝要保護各構件不被損壞,雨淋,防止擦傷,銹蝕,變形等。7.產品包裝時要在每一部件上貼上清單,利于驗收。包裝時為了在運輸、處理和儲存的過程中保護材料,防止構件損壞和環境侵蝕(雨水、濕氣、溫度變化、霜凍、咸濕空氣?;覊m、沙等)為000mm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