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堂支架拆除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4274
2023-07-10
12頁
295KB
1、南京南站綜合樞紐快速環線工程 雙龍街立交子項目支架拆除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審批:中鐵十五局集團南京南站雙龍街立交隧道工程D1標項目部目錄1。 編制依據及適用范圍11。1編制目的11。2 適用范圍11。3編制依據12. 工程概況13。 安全管理指導思想和目標14。 安全工作組織機構和保證體系25. 安全培訓制度46。 支架拆除順序47。 勞動力配制58。 安全注意事項69. 主要部分分項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和制度79。1 高空作業安全管理措施79.2 防風安全措施79。3 施工機械施工安全技術措施89.4 起重作業安全制度810. 應急措施810.1 救援小組的建立910.2 事故處理的程序及物資保2、障910。3 可能出現的應急事故及處理:91. 編制依據及適用范圍1.1編制目的為保證雙龍街隧道D1標滿堂支架的安全順利拆除,強化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隱患,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方案。1.2 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南京南站雙龍街立交隧道D1標滿堂支架的拆除施工。1.3編制依據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圖紙建設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G F6020XX)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2。 工程概況本標段為南京南站雙龍街立交D1標,隧道起點樁號為K2+179,沿寧溧路方向下穿繞城公路,終點樁號為K2+846,隧道全長667米。隧道圍護結構采用800鉆孔灌注樁+650三軸攪拌樁止水帷幕。根據3、基坑開挖深度、周圍環境、支護功能等,確定為二級基坑,基坑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中K2+179K2+846需搭設滿堂支架施工。3. 安全管理指導思想和目標安全工作指導思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建筑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圍繞創建“平安工地示范點”思路,抓好各項安全工作,以落實安全責任為基礎,強化科學管理,制定嚴密措施,抓好實施控制,實現施工全過程安全生產。安全工作目標:支架拆除及拆運過程中,杜絕傷亡事故;杜絕火災、爆炸事故;杜絕交通事故;杜絕支架跨塌事故;杜絕設備事故;預防、控制職業病,防止中毒事故的發生.4. 安全工作組織機構和4、保證體系為加強項目部的安全領導,成立以項目經理王艷輝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有組織、有領導的開展安全管理活動。設置專職安全技術人員,負責現場安全生產管理,確保腳手架拆除過程中執行相關操作規程和落實安全措施,發現問題和事故隱患,按照有關規定及時進行處理。項目部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保證體系,貫徹國家和地方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嚴格落實有關安全生產的要求,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工作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落實安全生產逐級負責制,明確安全目標,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規劃,達到全員參加,全面管理的目的。項目部各項工作緊緊圍繞安全生產目標,以提高安全管理水5、平為主線,合理組織,精心安排,消除事故隱患,實現安全生產.“項目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框圖”見下頁.各級安全生產人員崗位責任制第 一 管 理 者群眾活動職工安全教育特殊工種的安全合 格 證安全生產群管網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術措施五 同 時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安全生產管理手段安全生產檢查手段主抓安全副經理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百日安全無事故活動新操作項目重點工作:安全教育安全生產“三檢查”班前安全講話新職工上崗安全教育總目標:安全生產無事故安 全 獎 罰 兌 現 制 度單位工程安全負責人制“四不放過”的分級事故調查處 理每周安全活動日安全日累計掛牌安質部事故易發點控制法5. 安全培訓制度項目部要抓好安全培訓6、教育,保證員工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意識,熟悉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掌握腳手架拆除的操作技能。項目部要全面掌握進場人員培訓教育和持證上崗情況,安排員工培訓教育,履行“三級安全教育”的培訓教育職責,保證特殊工種持證上崗。針對本項目特點和生產需求,開展相關培訓、教育工作.6。 支架拆除順序結構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放松支撐頂模頂托(放松側模支撐)從外向內拆除頂模板(側模板)拆除斜撐鋼管從上到下逐層拆除支架(先橫桿后立桿)。模板及支架拆除時嚴禁碰撞結構。模板及支架拆除先由人工傳遞至空曠處,再由吊車吊出。嚴禁在初成結構上堆載模板支架等材料.本工地滿堂式碗扣支架經過江蘇省建筑工程質7、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進行檢測合格后,進入現場使用,鋼管外徑48mm,壁厚3。2mm,滿足現場使用要求。7。勞動力配制現將人員分工、機具投入情況安排如下:機具投入情況:吊車一臺;錘頭、扳手若干把;安全帶、安全帽若干。人員安排其他相關安排視施工現場實際而定,人員、機具設備安排投入在現場可做適當調整,以滿足現場施工。8。 安全注意事項拆除支架應設置警戒,張掛醒目的警戒標志,禁止非操作人員通行和地面施工人員能行,并有專人負責警戒。拆架前,全面檢查擬拆支架,應將存留材料雜物清除,按自上而下先裝后拆,后裝先拆的順序,必須察看施工現場環境,包括電氣裝置情況,凡能提前拆除的盡量拆除掉。擬定出作業計劃。(1)拆架8、時劃分作業區,地面應有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2)拆架程序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即先拆拉桿、腳手板、剪刀撐、斜撐,爾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則依次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架作業。(3)拆架時嚴禁碰撞腳手架附近電源線,以防觸電事故。(4)長立桿、斜桿的拆除應由二人配合進行,不宜單獨作業,下班時應檢查是否牢固,必要時應加設臨時固定支撐,防止意外.(5)拆除大橫桿、斜撐、剪刀撐時,先拆中間扣件,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6)在拆架時,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7)所有桿件和扣件在拆除時應分離,不準在桿件上附著扣件或兩桿連著送到地9、面。(8)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運,嚴禁拋擲.運至地面的材料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拆下的扣件、鐵絲和零配件要集中回收處理。(9)每天拆架下班時,不應留下隱患部位。9. 主要部分分項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和制度9。1 高空作業安全管理措施高空作業人員必須配帶安全用具,并且連接牢靠穩固。高空作業人員的衣著要靈便精干,腰間系安全帶,腳下要穿軟底防滑鞋,決不能穿拖鞋、硬底鞋和帶釘易滑的鞋。架子工須經培訓和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高空作業的物料應堆放平穩,傳遞物料時不能拋擲。高空作業同其他作業交叉施工時必須有專人負責協調作業順序,以防發生意外.9.2 防風安全措施施工及時上網搜索天氣信息,及時10、掌握氣溫、風沙、水文等預報,作好防范工作。高空作業區域的風力為六級(包括六級)以上時應停止作業.9。3 施工機械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有操作合格證,不準將機械設備交給無證人員操作;對機械操作人員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操作人員必須熟知本機特性和說明書規定,嚴格按照操作程序操作,杜絕違章操作行為9。4 起重作業安全制度建立起重作業安全制度,防止起重作業安全事故的發生.起重作業地點須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和暢通的通道。吊裝作業前,檢查起吊設備是否完好,螺栓緊固情況,確定吊車停放位置,掌握起重臂的高度長度,避免磕碰其他物品.起吊物體必須綁牢,吊掛部位須保證物件重心平穩。起吊、裝卸、搬運工作必須由11、有經驗的人統一指揮,有明確的信號和分工,并應有具體的安全措施。起重工作開始前,應檢查起吊搬運工具、機具及繩索質量是否良好,不符合要求者嚴禁使用??ㄗ拥臄盗亢烷g距符合規定要求。吊車、扒桿及繩索嚴禁超負荷使用。在起吊,牽引過程中,受力鋼絲繩的周圍、上下方、內角側和起吊物的下面,嚴禁有人逗留和通過。起重臂下及旋轉半徑內嚴禁站人(與操作無關的)。10。 應急措施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施工過程中緊急突發災情的危害,保障施工人員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施工生產秩序,保證工程進度,根據突發性事件防范應急預案專項機制要求,依據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結合本標段工程特點,為應對可能發生的災情事件制定安12、全應急救援預案及措施。10.1 救援小組的建立根據支架拆除的特點,在加強安全保障的同時,制定如下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 長: 王艷輝 副組長: 王事成 孫秋杰組 長: 董瑩 李絳峰 郭景海 王書磊 駱榮升 顏鋒 田江偉 馬揚 周林剛 張隨濤 郭鵬 王明明應急小組辦公室設在項目部安全質量部,有安質部長董瑩同志具體負責現場安全情況,若有安全事故發生,馬上通知應急領導小組人員到現場處理事故。10.2 事故處理的程序及物資保障物資設備保障:施工現場配備有止血藥,消炎藥,包扎傷口用的紗布等材料,各個工點配備具有一定急救知識及救援經驗的人員至少一名,以便出現事故后的現場應急處理,施13、工現場項目部配備事故處理應急救援車一輛。10.3 可能出現的應急事故及處理:(1)機械事故發現險情的人員立即向機械隊隊長報告;并在需要時,切斷電源;機械隊隊長召集搶險小組進入應急狀態,由施工隊隊員上報項目部調度,由項目經理組織技術人員對險情制定搶修方案;各小組按職責實施方案。如果有人員傷亡,發現事故的第一人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安全員立即向應急救援小組匯報并撥打“120急救電話,并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同時安排人員在路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如事故嚴重,立即報告上級有關部門,并啟動項目部應急救援預案。(2)高空墜落事故發生高空墜落事故,周圍人員應立即停止施工,并撤出危險區域.查看事故對機具等有無破壞,劃定并封鎖危險區域,防止無關人員盲目進入危險區域。對傷害人員如能及時救援,應先救出人員,立即送最近醫院救治。如不能及時救出傷害人員,應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制定處理方案實施救援工作,避免盲目搶救擴大事故。針對機具的破壞程度、方位,制定修復方案和相應的整改措施,并預以實施.我單位已聯系江寧醫院為我部應急醫院,到達現場路線為:竹山路右轉金箔路右轉上元大街右轉 寧溧路右轉 事故現場,約7公里,到達現場需時10分鐘左右。電話:0255228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