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塔樓核心筒基坑井點降水專項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4278
2023-07-10
14頁
88KB
1、XX河T3-T5樓 核心筒降水施工方案XX有色基礎工程公司二一二年二月目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水文地質條件13場地水文地質條件14降水設計方案44.1降水井井深結構44.2降水井布置54.3降水井施工74.4施工技術措施75洗井方案96封井方案97施工部署107.1施工管理體系107.2質量保證提系107.3勞動力組織計劃107.4機械設備計劃107.5施工工期118質量保證措施119施工安全措施1110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21編制依據XXXXXX河T3-T5項目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供水管井技術規范GB50296-1999供水水文地質鉆探與鑿井操作規程2、CJJ13-872工程概況水文地質條件本工程主要項目內容為:T3-T5及S3裙房核心筒降水,保證地下水滿足主體結構基礎的施工要求。項目建設地點為:該工程位于XX市XX區XX大街與XX路交界處西南側,西北側為XX百貨大廈,東北臨城市公共綠化帶與XX路相隔,東南臨在建XX酒店與XX大街相隔,南側和西南側為3、6、7在建住宅樓。3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場地所處地貌為XX市所處的大地構造位置是陰山東西向復雜構造帶的東延部位與新華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帶和第二巨型沉降帶的交接地區。東部屬于XX臺背斜,西部屬于下遼河內陸斷陷。兩個單元基底均由太古界鞍山群老花崗片麻巖、斜長角閃片麻巖組成。下第三系地層分布在城區北部,上3、第三系地層不整合于前震旦系花崗片麻巖上。第四系地層覆蓋于基巖之上,厚度東薄西厚,北薄南厚。在勘探深度范圍內,該場地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統、上更新統和中更新統黏性土、砂類土及碎石類土及第三系泥巖地層組成。地層劃分主要考慮成因、時代以及巖性,劃分依據根據野外原始編錄、土工試驗結果,同時參照原位測試指標的變化。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層(Q4ml)雜填土:灰褐色、黃褐色、褐色,松散稍密,稍濕。主要由混礫砂、黏性土及建筑垃圾組成。該層分布連續,層厚1.0010.20m,層底埋深1.0010.20m,層底標高31.7541.03m。第四系全新統渾河高漫灘及古河道沖積層(Q42al)粉4、質粘土:黃褐色、灰褐色,可塑。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無搖震反應。含少量氧化鐵結核、云母、砂粒。該層分布不連續,部分鉆孔該層土為黏土或粉土,厚度0.404.00m,層底埋深3.306.10m,層底標高36.5739.55m。中粗砂:黃褐色,稍濕,稍密,局部松散。混粒結構,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含少量粘性土,局部見細砂、礫砂層。該層分布不連續,僅局部有分布,大多地段缺失。厚度0.802.30m,層底埋深4.108.50m,層底標高34.2238.75m。圓礫:黃褐色,中密狀態,上部局部為稍密狀態,潮濕飽和。母巖物成分以花崗巖、石英巖等結晶巖類為主,顆粒不均,級配較好,卵、礫石呈亞圓形5、,磨圓度較好。一般粒徑5.030.0mm,最大粒徑50.0-60.0mm,中粗砂及少量黏性土充填,級配較好。該層多處見中粗砂、礫砂層,局部見粉質黏土層夾層,鉆孔見粉質黏土層厚度0.31.5米。該層分布連續,厚度6.8023.70m,層底埋深13.2028.00m,層底標高14.9426.76m。1中粗砂:黃褐色、褐色,潮濕飽和,中密,混粒結構,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含少量粘性土,局部含礫石,局部見礫砂層。該層分布不連續,厚度1.007.80m,層底埋深4.018.20m,層底標高24.5129.72m。2礫砂:黃褐色,中密狀態,潮濕飽和。顆粒不均,級配較好,卵、礫石呈亞圓形,磨圓度較好。最6、大粒徑3050mm,一般粒徑2.020.0mm,中粗砂及少量粘性土充填,級配較好。該層多處見圓礫夾層。該層分布連續,厚度1.808.00m,層底埋深14.2025.80m,層底標高17.2828.54m。第四系上更新統渾河老扇沖洪積層(Q32al+pl)中粗砂:黃褐色、褐色,潮濕,稍密,局部松散。混粒結構,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含少量黏性土,局部含礫石,局部見粉細砂、礫砂夾層。該層分布不連續,厚度0.705.50m,層底埋深21.4028.50m,層底標高13.8621.32m。1粉質黏土:黃褐色,可塑,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無搖震反應。含氧化鐵結核、云母、砂粒。該層分布不連續,7、呈零星分布,厚度0.201.00m,層底埋深23.9026.00m,層底標高16.3319.03m。礫砂:黃褐色,中密狀態,潮濕飽和。顆粒不均,級配較好,卵、礫石呈亞圓形,磨圓度較好。一般粒徑2.030.0mm,最大粒徑3050mm,中粗砂及少量黏性土充填,級配較好。該層多處為中粗砂含礫夾層或圓礫夾層,在ZK14號孔中26.8027.80m為中粗砂夾層。該層分布連續,厚度1.6015.10m,層底埋深21.0037.90m,層底標高4.9416.11m。中粗砂:黃褐色,中密,飽和,混粒結構,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含少量粘性土。該層分布較連續,厚度1.008.50m,層底埋深30.7040.8、00m,層底標高2.3612.20m。圓礫:黃褐色,中密密實,飽和,混粒結構,母巖物成分以花崗巖、石英巖等結晶巖類為主,黏粒含量約510%。含大于2mm顆粒占總重的5565%,一般粒徑5.030.0mm,最大粒徑80mm。該層多處夾礫砂或中粗砂夾層,局部見黏性土薄夾層(ZK56、ZK57號鉆孔地段粉質粘土夾層厚度0.402.10m)。該層分布連續,厚度3.8020.20m,層底埋深37.6050.20m,層底標高-7.470.72m。1中粗砂:黃褐色,中密,飽和,混粒結構,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含少量黏性土、礫石。該層分布不連續,厚度1.104.90m,層底埋深39.3049.10m,層底9、標高-6.323.88m。第四系中更新統冰積層(Q2gl)泥礫:黃褐色、淺黃色,中密密實狀態, 飽和。顆粒不均,以圓礫及礫砂為主,局部為粉質粘土。卵礫石大部分已呈全風化狀態,含粘性土含量較大,具弱膠結性。最大控制深度100m,最大控制厚度55m。4降水設計方案依據本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及基坑開挖深度,本基坑核心筒降水采用井點降水方案可行。基于本基坑的現狀,原招標文件提供:T3塔樓底板底標高-22.40米;T4塔樓底板底標高-21.40米;T5塔樓底板底標高-20.90米;裙樓底板底標高-20.4米。根據以上基坑各部分標高情況,原設計降水方案水位降至-23.4m,已經滿足要求。但20XX年12月2110、日根據業主提供的新版抗浮樁、基礎施工準備圖20XX1102顯示: T3核心筒最低標高為-27.27米;T4核心筒最低標高為-26.77米;T5核心筒最低標高為-26.27米,原降水設計很難滿足施工要求,不得不進行設計變更。根據T3-T5核心筒變更后的最低標高為-27.27米,降水方案設計最終水位降深變更為-28.00米,同時考慮到打井過程對地基穩定性的影響,降水井均布設在T3-T5塔樓地基4.5米以外。4.1降水井井深結構 降水井深度:28m(-20-48m) 降水井井徑:650mm 濾水管管徑:400mm 濾 料:8-10mm具體井深結構圖如下所示:4.2降水井布置降水井的布置是保證降水效果11、的一個重要環節,為節省成本,必須充分利用原有設計的降水井。 本設計在考慮最大程度利用原有的降水井情況下,在T3-T5塔樓周邊布設18眼降水井,降水井間距25米左右。井深28米,井口標高-20.000米。新增18眼降水井內布設160潛水泵。在三個核心筒降水前應對原26眼降水井進行洗井,并適當下調水泵深度,以便核心筒降水時充分利用降水井的平面布置如下圖所示。4.3降水井施工場地平整測量放井點鉆機對位成孔下放井管充填濾料洗井下放水泵抽水。工藝流程如下井點定位鉆機成井場地 修整安裝鉆機材料準備檢查孔深下濾水管沖洗鉆孔充填濾料洗井試抽安裝試抽設備抽水試驗優化設計安裝抽水設備驗收降水觀察水位4.4施工技術12、措施1)測量定位:測量人員使用全站儀,采用極坐標法給出井位,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2)鉆機就位:首先根據樁位平整場地、鋪好機臺木,然后使用汽車吊將鉆機吊起就位。孔中心、轉盤中心、天車滑輪前沿三點必須在同一鉛垂線上,設備安裝要做到平穩、對正、基礎牢固,防止鉆進過程中基礎下沉導致孔斜事故的發生。3)沖擊鉆進(1)將800mm的護筒埋設2米,周圍用粘土填實。(2)鉆機就位:開孔時底錘密擊,在砂礫石層中沖程控在12米,泥漿比重1.21.5,投入粘土造漿護壁。(3)鉆進中根據地勘資料的等高線判斷樁端是否到達持力層頂部,然后采用抽筒式沖擊器取樣,檢驗是否進入持力層。下部巖層采用“十心錘”進行沖擊成孔。13、(4)終孔后采用抽渣筒進行排渣,泥漿比重1.2左右,孔底沉渣小于100mm。4)鋼筋籠的制做與吊裝(1)鋼筋籠制做按要求進行,不得超差,主筋要調直,主筋搭接采用雙面電弧焊,焊接長度大于5d,焊接接頭在同一截面上不得超過主筋總數的50%,相鄰兩主筋搭接距離大于500mm;加強筋與主筋必須焊牢,不得損傷主筋。(2)鋼筋籠吊裝時應緩緩吊起,下部用人力扶直;進入孔口時應扶正、對中、慢下,落底時應使周圍間隙一致。為保證下籠順利進行,鋼筋籠底部可略向內收攏。(3)井管安防嚴格按照現場技術交底進行,管口內壁不得錯位,下放井管保證垂直度,并處于井孔中央。5)濾料的填充根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鉆孔剖面地質圖,選擇直14、徑8-10mm的碎石做濾料填充。填礫前井管必須居中,使填礫厚度均勻,濾料應從井管兩側慢慢對稱填入,防止濾料中途卡塞及井管錯位。避免沙土混用。填至1-2m時,用粘土填實。6)洗井洗井為關鍵工藝,濾料填充完后,采用井管外清水循環法工藝,抽停交替直至水清沙凈;為止。最后保證井底沉淀小于0.3m。7)下泵:為保證降水效果,下泵深度距離井底1-2m。8)井點保護,降水井施工完成后,井管高出自然地面2050cm,應加蓋保護,避免雜物落入井內。5洗井方案為保證既有的26眼降水井能充分發揮降水效果,應該對其進行洗井,在洗井過程中應該注意觀察,如果出現大量涌沙,應該先停止洗井,查明原因后才能繼續進行洗井。在含沙15、量達標4小時以后,可以選擇終止首次洗井,但如果在重新排水后含沙量在30ppm或以上時,應繼續洗井。6封井方案1) 切斷水泵電源后,將水泵迅速提出,將準備好的砂石及水泥拌合物骨料( 體積比,石子砂子:水泥 = 21:0.5,石子粒徑為1 cm3 cm) 迅速填入,為提高止水效果,每3m,往里填一袋干水泥。2) 當填至-23.4m時(坑內第一層含水層水位), 應排干凈套管內的積水, 填入膨脹混凝土, 其強度等級應比基礎混凝土提高一個級別; 混凝土填至距套管口100 mm, 振搗密實剩余100高用干水泥封堵。7施工部署7.1施工管理體系項目經理: 技術負責: 降水主管: 成孔洗井測量質量抽水驗收資料16、技術員: 7.2質量保證提系組長: 副組長: 組員: 7.3勞動力組織計劃1降水井施工:20人2電工:2人3管理人員:2人7.4機械設備計劃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單位數量1鉆機ZY-220臺32空壓機DW4008臺23配電箱臺34潛水泵ISO50-160個187.5施工工期本降水工程降水井成井施工預計需要12天。運行后,降水達到施工要求地下水位需要8天。8質量保證措施(1)建立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機構。 (2)配備足夠的有經驗的技術人員、質檢人員、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3)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全員質量意識。(4)嚴格按國家有關規范、規程及設計圖紙施工,實行全面質量管理。 (5)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各崗17、位人員齊全、到位。(6)開工前作好詳細技術交底,并由技術負責人講解,讓每一名參與施工的員工明確自己的本崗位職責和技術、質量標準,關鍵工序技術人員要跟班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7)嚴格把好工序質量關,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則出現質量問題由下道工序的班組負責。對工藝流程的每一步工作認真進行檢查,使施工規范化。 (8)嚴把材料進場關,保證所有材料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9)施工過程中認真填寫施工記錄和質量檢查記錄。 (10)施工班組要嚴把質量關,嚴格執行“三檢制”即自檢、互檢、交接檢。(11)施工所用的各種計量儀器設備定期進行檢查和標定,確保計量檢測儀器設備的精度和準確度,嚴18、格計量施工。9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鉆塔下嚴謹站人(2)民工隊進場進行安全教育交底,簽訂安全協議(3)建立電工值班制度,非電工不準隨意接電,電工隨時檢查電路。排除隱患(4)現場嚴禁使用明火(5)機械維修,清理應在斷電后清掃。(6)機械操作手,電焊工,電工持證上崗,嚴格執行安全規程10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嚴格執行我公司GB/T24001-20XX idt ISO14001:20XX環境管理體系文件,識別重大環境因素,控制環境因素。對現場環境做到邊檢查、邊整改,對不文明施工進行嚴肅教育按規定整改,達到文明施工要求。2、加強文明施工教育,特殊工種做到持證上崗。3、水泥堆放臨時露天庫,做好防潮、防風,上部用蓬布蓋嚴。4、砂、石場地堆放前先搞平整,不得亂放、散堆,鋪道等。5、注意節約用水,防止跑、冒、滴、漏。6、設置泥漿池,泥漿在池內循環嚴禁隨意排放。7、施工現場以外的公用場地禁止堆放材料、工具、建筑垃圾等。8、工程車輛的行駛路線和時間要嚴格遵守交管部門的要求,禁止超載、超高、超速行駛,保持周邊環境的整潔。9、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施工廢棄物,按類別分別存放并盡可能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部分按照要求運往指定消納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