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逆作法地下室土方施工方案概要(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4453
2023-07-10
13頁
218.61KB
1、逆作法施工專項方案一、工程概況土質以雜填土、淤泥土、砂為主,地下水位較高,平均地下1.5米深便出現地下水。地鐵線路橫穿建筑物地下,且地 鐵管廊部分無任何地基措施,且處在淤泥土和砂層之間,因此,水位的下降、土方的開挖都會對其導致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而地鐵線路在此期間不得停車。為保證 地鐵的安全使用,減少基坑外土體的變形,該部分基坑的圍護采用地下連續墻圍護及逆作法施工,運用結構梁板作支撐,增長支撐剛度。 地下結構二層,重要為樓板、柱、外墻、電梯井,基坑開挖深度大部分為11.00m左右,塔樓核芯筒位置15.00m左右,為保證基坑及地下室施工的安全,在基坑四周布置有由地下連續墻、鉆孔灌注樁及預應力錨桿2、鋼管支撐組成的擋土支護體系,在鉆孔灌注樁外做噴粉樁作為基坑的止水系統。逆作法施工可保證邊坡及臨近建筑物穩定性,并可有效縮短工期。然而,須制定科學、合理的逆作法施工方案,方能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地下室剖面圖二、施工環節三、地下逆作法土方開挖方式1、第一層土方開挖(見下圖)。在進行第一層土方 開挖前,應做好基坑降水,將地下水降至土方開挖面以下0.50.7m,根據設計規定,考慮到首層梁板模板的安裝及工作空間,第一層土方開挖至-2.6m 處,擬采用WY100型1立方反鏟挖土機挖土、裝土,人工輔助整平,自卸汽車運走,由南向北開挖,由北面的大門出土。2、施工首層梁板結構(見下圖)。將開挖后的土層面用人工3、夯實后,上鋪墊木擴大支承面積,墊木的尺寸大小、支承面積大小根據施工荷載、土質情況等條件擬定,如土質很差,則采用混凝土墊層,在墊層或墊木完畢后,即施工梁板腳手架,安裝梁板模板,綁扎梁板鋼筋,澆筑梁板混凝土,其施工方法同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并沿地下連續墻澆筑第一道圈梁,通過鋼筋混凝土連梁與主體結構梁連接。 3、土方第二次開挖(見下圖)。第二次挖土,應待首層梁板混凝土達成拆模時所需混凝土強度規定后,且將首層梁板模板、腳手架拆除后進行,挖土深度至負一層梁板以下,以能滿足安裝負一層梁板腳手架、模板所需的深度為準,考慮到本工程負一層層高為4.4m,樓板面標高+4.0m,為便于負一層安裝梁板腳手架、梁板模板4、及綁扎梁板鋼筋,第二次開挖至-7m處。在開挖過程中,將土方開挖至標高-6.5m位置,即采用人工掏槽安裝鋼管角支撐,然后采用人工開挖有鋼角支撐區域的土方至-7m標高位置,對于有鋼斜支撐的位置,先施工鋼斜支撐所支撐的承臺,再將土方開挖至-7m位置,安裝鋼管斜 支撐。第二次土方開挖深度較深,約4.4m,開挖工作空間較大,約5.6m,由此本次土方開挖擬采用機械開挖為主,輔助人工開挖及整平,在預留的出土洞口 位置向四周開挖,將四周的土用K904D型小型挖土機挖出且駁接至洞口位置,將土裝入特制的斗內,通過汽車吊將其吊至地面裝上自卸汽車運走,4、負一層支撐鋼柱的外包地下室外墻及混凝土立柱的施工(見下圖)。在5、土方開挖完畢后,即對支撐鋼柱表面進行解決,沖刷干凈,綁扎鋼柱外包鋼筋、地下室外墻鋼筋,安裝柱、地下室外墻模板,灌注柱、地下室外墻混凝土。柱、地下室外墻的外包混凝土灌注宜從側面入模,為便于混凝土入模和保證其密實性,除對豎向鋼筋的間距作適當調整外,柱、地下室外墻頂部的模板宜做成喇叭形,接頭外混凝土灌注至高于接縫的適當高度,以保證接縫處的混凝土密實,多余的凸出部分混凝土待強度達成設計強度的70%后,再鑿平。5、負一層梁板結構施工(見下圖)。其施工方法同首層梁板結構施工。同時地上結構施工可開始。6、土方第三次開挖(見下圖)。第三次土方開挖,應待負二層梁板混凝土達成拆模時所需混凝土強度規定后,且將負二層6、梁板模板、腳手架拆除后進行。第三次土方開挖擬采用一次開挖至底板底,涉及承臺、地梁的土方開挖,本工程負二層層高為4m,底板面標高為-8.4m,底板厚650mm,本層開挖,考慮到全面挖至槽底將削弱連續墻錨固力,也許導致地鐵位移,因此,采用“盆式”開挖,即先將外圍挖至-9.1m,內部挖至-12m(電梯井處-15.2m)。7、負二層支撐鋼柱的外包地下室外墻及混凝土立柱的施工(見下圖)。在負二層支撐鋼柱的外包地下室外墻及混凝土立柱的施工前,先施工基坑四周的承臺,澆搗基坑四周承臺與地下連續墻之間的支撐混凝土板,再拆除-1層的鋼管角支撐及鋼管斜支撐,方可施工負二層支撐鋼柱的外包地下室外墻,外包混凝土立柱可與7、四周承臺同時施工,負二層支撐鋼柱的外包地下室外墻及混凝土立柱的施工方法同負一層。8、“盆式”開挖內部的地下室底板、承臺的施工(見下圖)。地下室底板承臺模板采用磚模,鋼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同首層梁板結構施工。9、在地下連續墻邊,澆筑兩道圈梁,通過鋼支撐,與已澆筑完畢的底板、承臺頂撐。10、土方第四次開挖(見下圖)。第四次土方開挖,重要將“盆式”開挖的邊部較高區域的連續墻“錨固”土體清挖,應待底板梁混凝土達成拆模時所需混凝土強度規定后,挖至-10m位置。11、完畢剩余承臺底板的澆筑,并待該部分混凝土達成拆模條件后,可拆除斜撐。12、最后進行防水工程、地下室外墻與地下連續墻之間的土方回填及預留洞口的8、封閉施工。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完畢后,再開始封閉首層、負一層樓板上的預留洞口,同時進行地下室外墻防水及地下室外墻與地下連續墻之間的土方回填,土方回填應采用粘土分層夯實。四、個人對與本方案編寫的說明本方案自己網絡總結,因時間關系,未完畢整理編寫完整的方案,根據個人方案編寫經驗在方案編寫時,需要增長如下幾點內容1、應添加各項圖紙2、地質勘探報告、土層說明3、工程目的4、進度、計劃5、施工部署、勞動力、機械設備6、施工用電計劃7、重點難點及分析解決措施、技術方面的措施及安全面的措施8、基坑監測9、基坑應急上述內容未按方案目錄闡釋,需根據方案編寫順序重新理順。方案的重點應集中在技術解決措施及安全保障措施、做好監測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