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底板大體積砼工程施工方案2003版溫控(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4542
2023-07-10
10頁
56.50KB
1、順德區碧桂園西苑泛翠庭二期6#及附屬地下車庫基礎承臺大體積砼工程溫控施工方案編制單位:汕頭市建安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日 期:二0一0年元月二十二日編制依據1、工程施工合同等技術文件;2、由廣東博意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的該項目基礎底板結構工程施工圖。3、現場施工條件、周邊環境、施工季節條件概況。4、國家及地方相關現行施工法規、規程標準。5、政府有關管理規程、規定。6、本公司有關管理規章制度,指導書以及該類工程施工經驗。7、本公司擬投入施工力量。 目 錄 一、工程條件和概況二、施工順序安排三、工程材料和機械設備安排四、施工準備工作五、大體積砼熱工計算六、溫變監測七、溫控技術措施八、砼施工及溫控2、平面布置圖九、作業詳細附圖一、工程概況和作業條件(一)大體積基礎承臺工程概況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平面呈矩形布置,長114.85m,寬44.04m,由三條橫向后澆帶將整個底板自東向西分為四個區塊,基礎承臺屬大體積范疇的主要有CT1、CT2、CT3、CT4、CT5、CT6、CT7等群樁承臺,分別位于各區塊內(并位于各區塊南側),承臺與地下室底板連成一體,最大承臺(CT2、CT7)的體積:厚*長*寬約為16001800016000,混凝土體積較大,均采用強度等級C30、抗滲等級P8的補償收縮型砼澆搗。(二)現場施工作業條件地下室地底板按設計后澆帶分成四個區塊進行流水作業施工,底板砼施工前各分區地胎模、鋼3、筋安裝施工已完成,砼施工機械設備、運輸設備和線路準備工作就緒。二、施工順序安排底板砼施工順序,按設計分區,自東向西分為四個施工段施工,每段砼澆搗順序自南向北推進,即先進行大承臺區域的底板施工,在進行大型承臺砼施工時, 砼入槽采取踏步狀方式.(分四層進行,每層厚度40cm,步寬控制在3m以內)。嚴格控制砼入槽速度。三、工程材料和機械設備安排(一)施工機械設備: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計劃通過兩臺HBT- 60C拖式混凝土泵輸送入模,另利用塔吊布料作為補充,以確保砼連續施工并避免施工冷縫的出現。 (二)商品砼工程材料要求1、 選料要嚴格控制質量(1)水泥選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2)石子選用524、5mm碎石,含泥量2;(3)選用中砂,含泥量2%;(4)水采用自來水;(5)外加劑建議采用緩凝性高效減水劑和微膨脹劑。外加劑應有如下特點和技術性能:a. 緩凝性高效減水劑摻入后與不摻外加劑的砼相比坍落度提高10cm,降低水化熱,凝結時間延長約24小時,不泌水不離析。b. 微膨脹劑(UEA或AEA)在水泥中摻量為2%左右,膨脹率為0.02-0.04%, 抗摻標號最高可達20,達到抗裂防滲效果。c.空白砼相比,后期強度穩定上升,對鋼筋無銹蝕, 對水質無影響。(6)砼摻加料:優質粉煤灰,摻加量控制在水泥用量約10-20%。2、嚴格控制各種原材料的配合比:原材料重量誤差限值不應大于:(1)水泥、摻和料5、2%;(2)粗、細骨料3%;(3)外加劑溶液2%。四、施工準備除按一般泵送混凝土施工前必須進行的程序進行機具準備、技術準備和現場準備外,尚應注意做好附屬材料和輔助設備的準備工作,如足夠的草袋、抽水泵及測溫器材等。五、大體積砼熱工計算每臺每小時平均砼輸送量為50立方米(則503)根據該工程實際及所擬澆筑方向,計算砼澆筑時每層最大需求量:(b1h1+b2h2+b3h3)d/sin12 b1,h1澆筑帶穿 過承臺寬,高 b2,h2澆筑帶穿過梁寬,高 b3,h3澆筑帶穿過底板寬,高 d斜向分層厚度,分4層澆筑,d=0.4m 12砼自然休止角 查看有關施工圖(承臺底板平面圖及剖面圖),取澆筑量較大者,估6、算出: b1=28m,h1=1.6m,b2=2.0m,h2=0.8m,b3=3.0m,h3=0.35mb1h1=281.6=44.8 m3b2h2=2.00.8=1.6 m3b3h3=3.00.35=1.05 m3 (44.8+1.6+1.05)0.4/sin12 =92.23m3利用兩臺砼泵,每小時約額定泵100 m3的砼量,基本能滿足一次澆搗要求。熱工計算(注:下列計算所用的公式及圖表參見高層建筑施工手冊和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底板砼施工擬于20XX年3月份左右進行,室外平均氣溫取15。1、 拌制溫度c每立方米,35,12砼原材料配合比及溫度、比關見表一、表二: 表一 每立方米砼含原材料重量(7、kg)(配合比數據)名稱水水泥(42.5級)砂石外加劑重量16429069011446.8表二 原材料溫度、比熱材料名稱重量(W)kg比熱(kj/kg.k)WC(KJ/)材料溫度Ti()TiWC(KJ)水1644.2688.81510332水泥2900.84243.6204872砂6900.84579.62514490石子11140.84935.82523395砂石含水量254.2105181890混合料950.8479.8201596合計2632.656575則砼拌和溫度TcTc=TiWC/WC=56575/2632.6=21.49b.砼出罐溫度Ti一般情況砼運輸車始終處于攪拌階段, 所以拌8、和溫度應同于出罐溫度即:Ti=Tc=21.49c.砼澆筑溫度Ti=Ti+(Tq-Ti)(A1+A2+A3)Tq=為環境溫度 ,取Tq=18A1,A2,A3為溫度損失系數裝卸二次:A1=0.0322=0.064現場運輸二分鐘,A2=0.000372=0.0074澆搗十分鐘,A3=0.00310=0.003合計損失: A1+A2+A3=0.01014Ti=21.49+(18-21.49)0.01014=21.45d.砼絕熱溫升按經驗估計,約37d內砼內部水化溫度達到最高值,故計算齡期37d的絕熱溫升.砼澆筑厚取最大承臺厚,每公斤42.5R級普硅水泥水化熱量Q=461KJ/KG,單方水泥用量W=299、0KG, 砼的比熱c=0.97KJ/KJ.K,砼密度=2400kg/m3,澆筑溫度Ti=21.45,齡期37d時,查表計算平均值1-e-m=0.897所以 T=WQ(1-e-m)/C=(2904610.897)(0.972400)=51.11當澆筑層厚1.6m時,查表取=0.50所以T3=T=51.110.50=25.56則砼內部最高溫度Tmax=Ti+T3=21.45+25.56=47.01e.砼表面溫度Tb()保溫措施采用麻袋覆蓋結合蓄水(深度5cm), 計算僅取水作保溫材料.保溫層隔熱系數=1/(i+/i+1/q)其中i 保溫材料厚度,水為0.05mi 保溫材料厚度系數,水為0.58W/10、M.Kq空氣層傳熱系數,q=23W/M.K所以=1/(i+/i+1/q)=4.63W/m2.K砼的虛鋪厚度h=K/其中K為計算折減系數,取0.666為砼導熱系數,取2.56所以 h=K/=0.37m則砼計算厚度H=h+hh為砼實際厚度,取最大厚度1.6m則H=h+h=1.97mT()=Tmax-Tq=47.01-18=29.01表面溫度Tb()=Tq+4h(H-h)T()/H2=18+40.37(1.97-0.37)29.01/1.97 2=22.43結論:砼中心最高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Tmax-Tb()=24.5825, 符合規范要求,砼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取寒風南下氣侯夜間最低溫值Tqmin11、=5)之差Tb()-Tqmin=19.5825,亦符合規范要求.故只要按要求做好保溫工作,則可不需采取其他措施, 即可滿足大體積砼澆筑的溫度要求.六、溫變監測1、測溫點(組)布置每組測溫點分別采用25線管,下端砸扁加焊,上端用木塞封閉200至300水柱。水柱中心距承臺分別為(1/3)h100、(2/3)h-100 、h-100(為承臺厚度,詳見作業附圖),即一組可沿澆筑高度測量大型承臺底部、 中部及表面的溫度,平面布置在邊緣和中部。平面測點間距為45m,采用熱電偶溫度計進行測量,測點距邊角側面大于50mm。()在砼溫升階段每4測一次,溫降階段8測一次,同時測大氣溫度。在測溫過程中發現溫差超過212、5時,應迅速采取有力措施,以防止砼內部產生太大溫差應力導致裂縫。當砼內外部溫差值穩定后并出現減少傾向時可終止溫變監測工作。七、溫控技術措施1、砼澆筑流向及分層方法大體積砼施工中,在與地基澆在一起,由于溫度及溫變梯度,受下部地基的限制或本身變形量的不同而產生約束應力,應力過大將導致開裂,故在砼施工中應解決兩個課題。合理的施工流向及分層分段,以使水化熱能盡快散失,并確保振搗的密實性,澆筑方向詳見附圖。避免砼澆筑過程中出現的施工冷縫。根據本工程有為數較多的大型承臺的實際情況,為了更好地保證地下底板與承臺之間的整體性,似采用斜面階梯分層法,以設計后澆帶為分界線,把底板分為四個施工段,每段一次性連續澆搗13、施工,承臺斜向分層厚度約為50cm。根據泵送砼塌落度在12至16cm的特性,砼的自然休止角度根據施工經驗可控制在10至15,計算中采用12。2、澆筑時間的選擇本工程大體積砼施工,一般宜在低溫30條件下進行。本工程底板工期設定于元月,平均氣溫在15左右,偏安全取18。為了確保施工質量,必須進行詳細熱工計算,并采取相應的降溫措施,以使澆筑質量符合規范要求。3、內外約束的緩解為了減少大體積砼底板的內外約束,澆筑前宜在基層設置滑移層。根據我公司的工程實踐經驗,建議澆筑前在原墊層上分區鋪一層厚24cm低強度水泥砂漿(現場視具體情況而定), 以降低新舊砼之間的約束力(原墊層面標高控制在稍低于原設計標高2414、cm)。4、砼的機械振搗振搗棒的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搗過程中宜讓振搗棒上下略微抽動,使上下振動均勻,每點振搗時間以20至30s為準, 確保砼表面不再明顯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對于分層部位,振搗棒應插入下層5cm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5.砼的養護為了保證新澆砼有適宜的硬化條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縮而產生裂縫,大體積砼在澆筑完后12h內覆蓋和澆水,養護時間為14天。 為縮小砼表面溫度與內部溫度的差值,采取保溫法,一般用麻袋及薄膜覆蓋,再灑水、噴水進行養護。6.防止溫度裂縫的技術措施當實測溫差超過規范要求時,應選用如下措施以降低溫差:a.要求砼供應商采用低溫水攪拌砼,對骨料進行預冷,對原材料堆場加蓋防止日曬,以降低砼出料溫度。b. 要求砼供應商選用:低熱水泥、高效緩凝型減水劑,降低砼水化熱。c.減少澆筑層的厚度,利用澆筑面加快散熱。d.改善現場通風條件以助散熱。e.加強保溫覆蓋措施,必要時利用碘鎢燈對砼表面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