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某高層住宅測量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4602
2023-07-10
10頁
314.50KB
1、目 錄一、 編制依據二、 工程概況三、 測量準備四、 測量工程五、 平面控制、細部放線、高程控制的精度要求六、 沉降觀測七、 測量放線工作的基本要求八、 建立測量放線管理制度九、 測量作業的安全管理一、編制依據1、吉林市建筑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圖紙2、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XX)二、工程概況 本工程建設單位為*集團,工程地點*叉口,總建筑面積16938.48.02m2,.建筑高度51.575m,地下一層,地上17層,結構類型為框支剪力墻結構,本工程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197.80 米,室內外高差0.3米。三、測量準備1校核甲方提供的原始點位和現場樁點的正確性(該項工作是測量2、定位放線首要工作),以保證測量依據的準確性。2人員配備: 測量施工配備人員一覽表序 號姓名性別職務備注1男測量工程師2男測量員3男技術員4男木工班長5男木工班長3儀器配置:見下表:測量儀器一覽表儀器名稱規格及型號數量使用狀態是否鑒定全站儀蘇光RTS-6321良好是對講機BFDX2良好電子經緯儀DJD21良好是自動安平水準儀C302良好是激光垂準儀D2J31良好是鋼卷尺50m2良好是水準塔尺5m2良好是鋼卷尺5m5良好是4儀器管理項目的測量儀器由測量部門統一保管,對檢測到期的儀器要提前送到法定檢測單位進行檢測。四測量工程 1、平面軸線控制(1)根據本工程施工特點及現場情況主控樁不采用傳統的井字型3、布置,而使用全站儀在現場布置3個控制樁點進行全面控制。對主控點要按順序編號并設置明顯防護欄。在降水、材料堆碼、護坡及土方開挖轉運等施工過程中,要加強對每個樁點的保護,避免破壞樁點,保障主控樁點間的視線通暢。主控點設置見下圖:主控點做法:(2)根據建筑物的平面、立面結構情況,結合現場情況,主體階段使用激光鉛垂儀采用內控法傳遞軸線。綜合考慮該樓的外形特點和施工流水作業情況,設置激光控制點8個,在結構0.000米底板施工中預埋鐵板。點位布置見下圖:內控點布設方法:序號項目內容1布設數量要求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設3個點。2埋件的埋設內控點所在首層樓板相應位置上需預先埋設鐵件并與樓板鋼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層4、施工澆筑混凝土頂板時,在垂直對應控制點位置上預留出f150mm孔洞,以便軸線向上投測。3預埋件作法預埋鐵件由2002008mm厚鋼板制作而成,在鋼板下面焊接12鋼筋,且與底板焊接澆筑。4控制點的測設待預埋件埋設完畢后,將內控點所在縱橫軸線分別投測到預埋鐵件上,并用經緯儀、鋼尺進行測角、測邊校核,精度合格后作為平面控制依據。內控網的精度不低于軸線控制網的精度。內控點如下圖。5激光接收靶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機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徑的同心圓及正交坐標線組成。接收靶示意圖(3)各層現澆板支模,縱橫系統均應躲開通視孔位置,保證上下暢通。預留洞四周宜設50高的阻水圈,以防施工用水濺5、落至儀器上以及浸泡測量標識。投測過程中待調平打開激光后必須轉動激光垂準儀照準部,在接收靶上取激光斑點軌跡圓的圓心作為傳遞上來的內控點位。待激光垂準儀將控制點傳遞到結構樓層后,利用經緯儀、鋼尺等進行嚴格的角度、距離校核,以保證點位精度后,再進行下步工序。(4)本工程總高度為51.575m,為保證投點精度,對控制網階段性傳遞作了總體規劃,選擇了首層、7層作為控制網階段性傳遞層,以分別控制18層、917層。2、細部放樣控制(1)門窗洞口控制:a. 主要軸線校核以后,根據圖紙測放墻柱軸線、邊皮線、模板控制線及門窗洞口位置線。b. 門窗洞口的標高控制。墻體鋼筋綁扎完成后在門窗洞口邊暗柱主筋上投測出建筑+6、500mm線,作為門窗洞口標高基準線。(2) 電梯井的控制采用橫豎控制法:a. 橫控:保證電梯井四邊尺寸,用經緯儀根據軸線放出電梯井尺寸,并放出墻體控制線,以便下一層校對及墻體控制。b.豎控:在底層留出一周內控制線,使用吊線墜法直接向各施工層懸吊引測軸線,懸吊時要上端固定牢固,線中間沒有障礙,線下端的投測人,視線要垂直結構面。3、高程控制:(1)在建筑物四周根據甲方提供的水準點,在現場引出三個高程控制水準點作上相應標記,保護好。經常性的進行校核,以保證精度要求。(2)在首層結構施工完成后,即把0.500引到結構砼柱外圍或墻面(豎直面)上,并以墨線連接形成閉合圖形,作為結構施工高程往上傳遞的起算7、點。每層標高點用油漆標注明顯。(3)向上傳遞高程時,尺身要豎直,每次向上傳遞,都從起算點0.500開始向上傳遞以消除誤差的累積。(4)將水準儀架設在施工層,校測由下面各水準點傳遞上來的水平點,誤差應在3mm以內。如誤差過大須重新測設,在各層抄平時后視兩條水平線以作校核。底板砼達到一定強度后,在豎向主筋上測設建筑地面500mm標高點,并用紅油漆或紅膠帶標注,作為支模預留預埋與澆灌砼的依據。4、建筑物垂直度測量:因地基承載力不均勻;建筑物體型復雜而形成不同荷載;受外力作用(如風荷、地下水抽取、地震等)造成建筑物傾斜等,根據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建筑物達到一定高度時候要進行垂直度測量,超過十層的建筑物8、一般從十層開始每隔五層進行一次觀測。觀測步驟是先在欲觀測的墻面頂部設置一標志點,置經緯儀于距墻面約1.5倍墻高處,瞄準觀測點,用正倒鏡分中法向下投得一點,隔一定時間后再次觀測,以確保建筑物的垂直。五平面控制、細部放線、高程控制的精度要求1、平面控制網的允許誤差: 邊長相對中誤差1/15000,測角中誤差15/n2、軸線投點允許誤差:角度誤差10 長度誤差差3mm總高偏移20mm3、高程傳遞允許誤差: 每層3mm 總高20mm4、細部防樣允許誤差: 外廓主軸線長度:軸線長30m時允許誤差5mm 軸線長3060m時允許誤差10mm 細部軸線2mm 墻、梁、柱邊線3mm 門窗洞口線3mm六、沉降觀測9、: 本工程應按下圖所注明的位置設置沉降觀測點,施工期間每施工完一層進行一次沉降觀測,主體封頂后,第一年每一季度一次,第二年每半年一次以后每一年一次,直至沉降穩定為止.若發現沉降有異常時,應及時通知設計單位. 根據設計要求,沉降觀測必須由具有相應測量資質的單位進行觀測。沉降觀測點具體埋設做法: 七、 測量放線工作的基本要求: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遵守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測法要科學、簡捷,精度要合格,符合規范要求,嚴格審查測量原始依據的正確性,堅持測量工作與計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經自檢、互檢合格后,由有關主管部門驗線的制度。八、 建立測量放線管理制度:1、建立崗位責任制2、測量成果和資料管理制度3、資料報驗及驗線制度4、交接樁及護樁制度5、儀器定期檢校及保養制度九、 測量作業的安全管理1、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調動作業人員積極性,不斷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素質和安全意識。2、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好安全帽,嚴禁酒后作業。3、高空作業傳遞儀器設備嚴禁投擲,特別是儀器必須有絕對把握時方可上下傳遞。作業時儀器有專人負責,不得隨意離開;當高溫和雨天時必須打傘,進行作業安置儀器時要遠離振動區和危險地帶,確保測量成果的正確性及作業人員和儀器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