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排水溝施工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4703
2023-07-10
5頁
127.50KB
1、混凝土排水溝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1、排水溝施工1.1排水溝施工工藝 :定位放線 基礎土方開挖 墊層施工摸板施工 鋼筋砼施工土方回填 2定位放線 2。1坐標控制 使用全站儀由建設單位提供的坐標控制點引測。測量儀器要進行嚴格的檢驗和校正 ,測量時盡量選在早晨、傍晚、陰天、無風的氣候條件下進行,減少旁折光的影響.2。2標高測量控制 本工程采用水準儀引測水準標高,引測時做好測量記錄,并校驗標高閉合差;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水準點的位置,每次直接從建設單位提供的水準點引測,以保證準確。水準控制點設在現場不受振動、不受人車行走影響、距回填土邊線大于15m地基堅實處。測量時對三個水準點進行互相校核,并定期對水準點2、進行復核;水準測量時注意水準視線長度不大于65m;3、土方工程3。1土方開挖基礎土方開挖深度約為1。2米。土方采用挖掘機大開挖,土方開挖放坡系數1:0.5,工作面寬度為300mm,挖出的土方用汽車運至業主指定的棄土地點。3。2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在混凝土驗收合格后進行逐層回填。回填前先清理干凈基坑中的水和雜物,回填土質符合設計施工規范要求,不能含有有機物及建筑垃圾. (1)土方回填施工程序: 土料準備和處理基坑清理基礎隱蔽前共檢和驗收分層虛土鋪設分層夯實檢查驗收. (2)基礎回填:待基礎模板拆除和各方對基礎的混凝土外觀等項目驗收合格后方可開始施工。土方回填前將基坑底部的垃圾及雜物清理干凈,四周3、土方分層回填夯實,每層高度為300mm,壓實不小于0。96,下層土的壓實度經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上層土的回填。 (3)土方回填質量控制: 回填土的最佳含水量應通過試驗確定,一般為1416%.回填土中的孤石不能大于200,數量不超過5. 嚴格控制每層回填厚度,每虛鋪厚度300mm, 回填時在基礎上劃出分層線, 并嚴格按分層線進行回填。 下層土試驗不合格不允許上層土回填。 4基礎墊層施工 墊層砼施工待驗槽合格后進行,基礎墊層模板采用10cm木方支設,墊層模板支設時坑內釘上軸線樁,然后根據軸線樁支墊層模板,墊層模板施工完后在模板內側抄上墊層頂標高用于砼澆筑時控制標高。砼來采用商砼,墊層砼用平板振動器振4、動,鐵鍬拍實,木抹找平。 在混凝土墊層澆筑后,基礎施工前,經業主、監理、總包進行定位軸線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5鋼筋工程:5.1原材料進場 施工前根據進度計劃合理準備材料,組織鋼筋進場,并附帶鋼筋出廠質量證明文件,鋼筋進場后立即組織復檢,鋼筋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批鋼筋都要進行外觀檢查,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鋼筋入場后,分規格堆放堆放高度離地面300mm,上方用防雨布遮蓋,并設立標識牌。 5。2鋼筋的預制 (1)技術人員向鋼筋工做詳細的技術交底,鋼筋制作前現場進行放樣,放樣核實無誤后方可下料; (2)鋼筋加工前若發現鋼筋表面有油漬、污垢和鐵銹則必須5、清除干凈。 (3)鋼筋在加工棚進行鋼筋加工,鋼筋加工完成后用板車將鋼筋運到施工地點。鋼筋加工的尺寸按設計圖紙和抗震要求進行。 (4)按設計要求,鋼筋保護層從最外皮的鋼筋算起,所以在鋼筋下料時一定要注意,不能按通常的思維制作。鋼筋的彎曲和彎鉤應符合以下要求:HPB300箍筋末端彎鉤做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箍筋采用的鋼筋為HRB3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彎弧半徑至少要達到4d便于主筋的放置.5。3鋼筋的安裝 鋼筋采用錯開搭接綁扎: 基礎鋼筋與溝壁豎向鋼筋同時綁扎,溝壁豎向鋼筋一次綁扎到位。基礎混凝土澆筑前溝壁豎向鋼筋的固定方法為:所有溝壁豎向鋼筋均與基礎鋼筋綁扎連接完后在溝壁外側搭設模6、板加固系統,在基礎混凝土澆筑完后,開始進行水平鋼筋綁扎.溝壁外留為支設外模用,在堤壁混凝土拆模后拆除。5。4鋼筋隱蔽驗收 (1)鋼筋現場安裝嚴格執行“三檢制”。 (2)鋼筋安裝完畢,由班組自檢,再由施工員復檢,檢查時特別要注意鋼筋規格、級別、有無漏筋 、少筋等問題;標高控制是否正確;沉降觀測點位置是否正確,制作要求是否符合要求。專業質量檢查員復核無誤后通知監理等單位驗收,并做好鋼筋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3)本工程鋼筋均采用機械制作,嚴格按照圖紙尺寸下料,在鋼筋棚做好后,運到現場綁扎.綁扎前先于墊層上劃好線,按線擺放鋼筋,底網鋼筋交點采用22號綁扎絲全部扎緊,綁扎方向應左右錯開提前10天時間采用7、細石砼作墊塊確保砼保護層。保護層的為30mm。6模板工程: (1)底板模板施工前在墊層上彈出中心線及邊線,溝壁模板施工前在底板上彈出中心線及邊線,以便施工、校正與檢查。本工程模板采用18cm厚的木模板,木模板拼接縫隙處全部貼透明膠帶,模板支撐采用木方支撐系統. (2)溝壁模板支設方法:先支設溝壁底板模板.底板高100mm,支設難度不大,底板混凝土施工完畢達到一定強度后即可進行拆除,以方便內外腳手架的施工。底板砼施工完后,在表面彈出圍堤壁的兩邊邊線,待堤壁鋼筋綁扎完并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即可支設堤壁模板。 (3)溝壁模板支設加固方法:溝壁高度較矮較長,溝壁模板施工時必須設對拉螺栓,對拉螺桿采用18、2圓鋼,模板加工時先留好孔,拼接好后穿入DN25的PVC管做對拉螺桿的套管,這樣既可以節省模板加固成本,每根對拉螺桿長1000mm,每根套管長400mm.對拉螺桿留設間距:溝壁高度方向間距200mm,水平弧長方向間距為1000mm。對拉螺桿穿入蝴蝶扣內用螺母擰緊,蝴蝶扣扣在模板背楞外的豎向雙鋼管上,通過豎向雙鋼管將對拉螺桿拉力傳至模板背楞上。模板背楞間距為300,背楞后用鋼管斜撐撐住,鋼管斜撐支撐入基礎基槽坑壁土中,以增加支撐的抗彎剛度。 (5)溝壁模板支好后在模板內側抄上砼頂面設計標高。 (6)模板拆除待砼強度達1.2Mpa后模板拆除不會破壞砼邊角方可拆除.7砼工程: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9、凝土,為滿足本工程的要求,在原材料上我公司將對攪拌站提出嚴格要求,安排專人到攪拌站檢查和配合,在原材料的使用和攪拌質量上嚴格把關. 7。1混凝土澆筑前準備 (1)準備施工機具,檢驗施工機具是否能正常使用; (2) 檢查模板的標高、位置,基礎的平面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檢查模板之間的緊密度; (3) 檢查鋼筋的規格、數量、位置是否正確; (4) 模板內的垃圾、泥土等清理干凈,模板澆水濕潤但不允許積水,濕潤后木模板尚未膨脹的縫隙應貼嚴,以防漏漿。 7。2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澆筑工藝流程: 槽底或模板內清理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振搗 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養護 l (1)混凝土澆筑應連續澆筑。如必須間歇時10、,間歇時間宜縮短,并應在上層混凝土初凝前澆筑第二層混凝土;(2)混凝土澆筑時應注意觀察模板、支架、鋼筋的情況,當發現有變形、移位時,應立即停止澆筑,并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整完好; l(3)混凝土振動器每一振搗點的振搗時間一般控制在2030S,不宜過長也不宜過短,以混凝土泛漿和不要遺留氣孔為止,應避免漏振、欠振和過振。混凝土表面先用木抹抹壓平整再用鐵板抹平。在終凝前再進行最后的抹壓,防止或減少裂紋的產生,要求抹壓后的混凝土表面密實、平整。7.3混凝土取樣 (1)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 (2)標準養護試塊每100m取樣不得少于1組且每臺罐基礎不得少于1組,同條件養護每臺罐基礎留置一組;在施工現場設同條件養護池并建立養護記錄. 7。4混凝土養護 (1)應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12小時內對混凝土進行覆蓋并保濕養護; l(2)模板拆除后,覆蓋塑料薄膜進行保濕養護。 l(3)混凝土養護不得少于7天; (4)采用澆水養護時,澆水次數以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為標準。8、地溝混凝土養護完畢后,開始覆蓋地溝混凝土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