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砌石擋土墻開挖砌筑回填施工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4783
2023-07-10
6頁
16.50KB
1、漿砌石擋土墻(開挖、砌筑、回填)施工方案1、 基礎土石方開挖、開挖方式按照從上至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先進行左右壩肩山坡削坡,后進行河床壩基開挖。削坡及壩基采用挖機挖掘,汽車運走至上游業主指定的場地就近堆放,以方便回填。、開挖線、邊坡的確定開挖前應按照設計圖的要求測放開挖線,并報監理驗收,基槽開挖過程中,用坡度尺隨時校核做成設計的坡度,并根據實際土質情況和設計要求確定隨時開挖寬度和放坡系數,預留工作面.杜絕因坡度陡而垮坡現象;還應經常校核測量開挖平面位置、水平標高、控制樁號、水準點和邊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圖紙的要求,要經常檢查中心線和邊線,不要超寬,挖偏時應按設計圖紙糾正。、棄土的堆置必須按監理2、人指定的棄土場棄土堆置,人工整坡,不得亂堆,影響環境保護。、邊坡安全的應急措施土方明挖過程中,如出現裂縫與滑動跡象時,應立即暫停施工和采取應急搶救措施,并通知監理人。必要時,應設置觀測點,及時觀測邊坡變化情況,并做好記錄.、土方開挖程序依次為料場勘測、場地清理、開挖測量、土方開挖、施工排水等。、質量檢查與驗收會同監理人復核檢查用于開挖工程量計量的原地形圖剖面、開挖剖面測量放樣成果、開挖區周圍的施工排水與保護設施.定期測量校正開挖平面的尺寸與標高,檢查開挖坡面的坡度與平面位置。2、砌筑施工(1).砌筑主要材質質量要求材料要求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得使用高鋁水泥。砂:應采用中砂,其含泥量不3、得大于全重的3,且砂中所含云母、有機質、硫化物及硫酸鹽等有害物質的重量,不得大于全重的1。塊石:應選用堅硬,中風化以上塊石,其強度達到MU30以上。水:施工用水,不應含有影響水泥正常凝結硬化的有害物質,不得使用污水。3、片石墻身砌筑(1)放線:基礎施工完進行墻身測量放樣,用全站儀找出擋土墻的控制線,并根據基礎測量放樣控制點測定出墻身內外邊線,以及各伸縮沉降縫的位置,檢查每端的銜接是否順直.(2)基礎轉角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留成斜槎。(3)基礎砌筑時,石塊間較大的空隙應先填塞砂漿,后用碎石塊嵌塞,不得采用先擺碎石塊,后塞砂漿或干填碎石塊方法。(4)基礎灰4、縫厚度20mm30mm,砂漿應飽滿,石塊間不得有相互接觸現象。(5)砌筑前應將石料表面泥垢清掃干凈,并用水濕潤.砌筑時必須兩面立桿掛線或樣板掛線,外面線應順直整齊、逐層收坡,內面線可大致適順以保證砌體各部尺寸符合設計要求,漿砌石底面應臥漿鋪砌,立縫填漿補實,不得有空隙和立縫貫通現象。砌筑工作中斷時,可將砌好的石層孔隙用砂漿填滿,再砌時表面要仔細清掃干凈、灑水濕潤。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在伸縮縫和沉降縫處,各段水平縫應一致。(6)當基礎完成后立即回填,以小型機械進行分層夯實,并以表層稍留向外斜坡,以免積水滲入浸泡基底.4、墻體砌筑規定及要求一般規定:(1)為了控制好墻身內外側的坡度,在砌筑前,首先用5、松木板釘好坡度架,其坡度按各段設計圖紙進行控制.坡度架制作好后立于砌筑段的兩端,并拉小線進行砌筑。(2)砌筑順序以分層進行為原則。底層極為重要,它是以上各層的基石,若底層質量不符合要求,則要影響以上各層。分層砌筑時,應先角石,后邊石或面石,最后才填腹石。(3)因此段擋土墻較長,砌體除分層外,還要按圖紙設計要求分段砌筑.分段砌筑時,分段位置應設在變形縫或伸縮縫處,各段水平砌縫應一致。相鄰砌筑高差不宜超過1。2m。縫板安裝應位置準確、牢固,縫板材料應符合設計規定。(4)相鄰擋土墻設計高差較大時應先砌筑高墻段.擋土墻每天連續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2m。砌筑中墻體不得移位變形.(5)砌筑擋土墻應保證砌體6、寬(厚)度符合設計要求,砌筑中應經常校正掛線位置。(6)砌石底面應臥漿鋪砌,立縫填漿搗實,不得有空縫和貫通立縫。砌筑中斷時,應將砌筑好的石層空隙用砂漿填滿.再砌筑時石層表面應清掃干凈,灑水濕潤。工作縫應留斜茬。(7)擋土墻外露面應留深10mm20mm的勾縫槽,按設計要求勾縫。(8)片石分層砌筑以23層石塊組成一工作層,每工作層的水平縫大致平齊,豎縫應錯開,不能貫通.(9)外圈定位行列和轉角石選擇形狀方正、尺寸相對較大的片石,并長短相間地與里層砌塊立交接成一體,上下層石塊也應交錯排列,避免豎縫重合,砌縫寬度一般不應大于4cm。(10)較大的砌塊應使用于下層,石塊寬面朝下,石塊之間均要有砂漿隔開,7、不得直接接觸,豎縫較寬時可在砂漿中塞以碎石塊,但不得在砌塊下面用小石子支墊。(11)砌體中的石塊應大小搭配、相互錯疊、咬接密實并備有各種小石塊,作擠漿填縫之用,擠漿時可用小錘將小石子敲入縫中。(12)預埋泄水管應位置準確。泄水孔每隔2米設一個,滲水處適當加密,上下排泄水孔應交錯設置。(13)泄水孔向外橫坡為3%,最底層泄水管距地面高度為30cm。進水口填級配碎石反濾層進行處理。砌筑要求:(1)宜23層石塊組成一工作層,每工作層的水平縫應大致找平。立縫應相互錯開,不得貫通;應選擇大尺寸的片石砌筑砌體下部;轉角外邊緣處應用較大及較方正的片石長短交替與內層砌塊咬砌。(2)墻體外圈定位行列與轉角石應先8、選擇表面較平、尺寸較大的石塊,漿砌時,長短相間并與里層石塊咬緊,上下層豎縫錯開,縫寬不大于4cm,分層砌筑應將大塊石料用于下層,每處石塊形狀及尺寸應合適。豎縫較寬者可塞以小石子,但不能在石下用高于砂漿層的小石支墊。排列時,應將石塊交錯,坐實擠緊,尖銳凸出部分應敲除。(3)砌筑處露面應選擇有平面的石塊。使砌體表面整齊,不得使用小石塊鑲墊。(4)砌體中的石塊應大小搭配、相互錯疊、咬接牢固,較大及較方正的片石應寬面朝下,石塊之間應用砂漿填灌密實,不得干砌.(5)勾縫:勾縫具有防止有害氣體和風、雨等侵蝕砌體內部,延長構筑物使用年限及裝飾外形美觀等作用.本分項工程擋土墻勾縫采用凹縫進行施工.勾縫宜采用19、:1.51:2的水泥砂漿,并應嵌入砌縫內約2cm。勾縫前,應先清理縫槽,用水沖洗濕潤,再在縫內抹適量水泥凈漿。勾縫應保持砌后自然縫,不應有瞎縫、丟縫、裂紋和粘結不牢等現象.成活的灰縫水平縫與豎直縫應深淺一致、交圈對口、密實光滑,搭接處平整,陽角方正,陰角處不能上下直通,不能有丟縫、瞎縫現象。灰縫應整齊、拐角圓滑、寬度一致、不出毛刺,不得空鼓、脫落。5、墻背填料1、墻背填料需待砌體砂漿強度達到70%以上時,方可回填墻背填料。并應優先選擇滲水性較好的砂礫土填筑。如確有困難采用不透水性土時,必須做好反濾層及泄水孔,并與砌體同步進行,浸水擋土墻背應全部用水穩性和透水性較好的材料填筑。2、墻背回填要均勻攤鋪平整,并設不小于3的橫坡逐層填筑。逐層夯實,嚴禁使用膨脹土和高塑性土,每層壓實厚度不宜超過20cm,根據碾壓機具和填料性質應進行壓實試驗,確定填料分層厚度及碾壓遍數,以正確地指導施工。3、壓實時應注意勿使墻身受到較大的沖擊影響,臨近墻背1。0m的范圍內,應采用蛙式打夯機、內燃打夯機、手扶式振動壓路機、振動平板夯等小型壓實機具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