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高速公路特大橋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4812
2023-07-10
11頁
57KB
1、 xx公路建設項目xx至xx公路BD-T5合同段橋梁鉆孔灌注樁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復 核: 批 準: xx集團xx至xx高速公路BD-T5合同段項目部二一二年十一月tamn目錄一、工程概況- 1 -二、編制依據- 2 -三、編制目的- 2 -四、施工方案- 2 -1、施工準備- 2 -2、鉆孔樁施工工藝流程- 3 -3、樁基施工- 4 -3.1測量放樣- 4 -3.2護筒埋設- 4 -3.3泥漿制備- 5 -3.4鉆孔- 5 -3.5清孔及成孔檢查- 5 -3.6鋼筋籠制作及安裝- 5 -3.7導管安裝- 6 -3.8第二次清孔- 6 -3.9沖擊鉆施工采用導管水下灌注方法- 6 -五、質量2、保證體系- 8 -六、安全保證措施- 9 -七、環境保護措施- 9 -鉆孔灌注樁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xx省xx至xx(xx界)高速公路為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為80km/h,路基寬24.5m。BD-T5施工合同段路線起點位于納雍縣化作鄉鎮區,起點樁號K118+600。路線化作鎮區東側布線,于大山腳設九洞天互通,經李家寨,于箐門口設岳家灣特長隧道,至花木營,通過龍場互通實現xx高速與xx高速公路共線,與龍場鎮東側至本合同段終點,終點樁號為K127+000,路線全長8.400km。管段內共有橋梁6座,其中大橋1座(龍場互通主線1#橋),中橋5座(九洞天互通主線1#橋、九洞天互通主線2#橋3、,九洞天互通D匝道中橋、龍場互通主線2#橋、龍場互通主線3#橋)二、編制依據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XX2、公路橋梁施工技術規范JTJ 041-20003、xx高速xx省xx至xxBDT5合同段施工圖設計文件及現場實際情況4、xx高速xx省xx至xxBDT5合同段兩階段施工圖三、編制目的1、用以指導后續工程批量生產,及時預防和糾正后續批量生產可能產生的各種質量問題。2、確定最佳施工工藝。3、確定最快、最準確的測控方法。4、分析、選擇最佳的施工組織。5、為后期施工質量控制、安全保障提供可靠的依據。四、施工方案根據現場地形復雜的實際情況,龍場互通主線1#橋、龍場互通主線4、2#橋、龍場互通主線3#橋墩臺樁基均采用鉆孔樁施工工藝。1、施工準備樁基所需的工程材料,按驗平、規范進行試驗鑒定,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分別堆放整齊,產地、規格、批號、數量、檢驗狀態標識清楚,按要求選定砂漿和混凝土配合比。先審核設計圖紙中橋梁工程各部位尺寸、坐標、高程,無誤后再在橋梁工程貫通測量的基礎上按照設計文件和規范要求進行放樣,同時搞好現場“三通一平”,各種材料準備充分,分類堆放,對臨時用地、臨時用電等協調問題,施工前應注意與有關部門協商好,特別要注意在橋梁樁基施工前,積極與有關部門協商。鉆孔前先平整場地,清除周圍易落物,使用全站儀按照樁位坐標精確放出孔樁中心,并設置十字護樁,孔口附近設5、置臨時水準點,便于隨時檢查孔深。并經測量監理工程師檢測合格同意進行施工作業。2、鉆孔樁施工工藝流程樁位放樣護筒埋設搭設鉆機平臺鉆機就位終孔、清孔平整場地孔樁鉆進制作護筒泥漿池泥漿備料泥漿沉淀池制作鋼筋籠灌注水下砼二次清孔自然養護鋼筋籠吊放、下導管檢測、調整泥漿指標導管水密試驗3、樁基施工3.1測量放樣在鉆孔樁中心位置打上木樁釘上鐵釘,并在四周設立護樁釘上鐵釘,用砼包裹。放線后由監理和技術人員進行復核后,才能埋設護筒。3.2護筒埋設所使用護筒要多次周轉,故用10mm鋼板制成,內徑比樁徑大30cm,長度為3m。采用人工開挖埋設護筒,護筒底部與土層相接處用粘土夯實,護筒外面與原土之間也用粘土分層填滿6、夯實,嚴防地表水順該處滲入,護筒埋設深度不小于2m,護筒頂部高出施工地面30cm。埋設準確豎直,護筒頂面中心和護筒底面中心位置與設計偏差小于2cm,護筒豎向的傾斜度不大于1%。3.3泥漿制備選用優質膨潤土或粘土造漿,泥漿比重控制在1.21.4范圍。并試驗泥漿的全部性能指標,合格后方可使用。在鉆進中要定期檢驗泥漿比重、粘度、含砂率、膠體率等,填寫泥漿試驗記錄表。泥漿循環使用,廢棄泥漿沉淀后妥善處理。3.4鉆孔開鉆前必須復測樁位,主動鉆桿垂直機架,鉆機主軸中心線與樁中心線必須在同一直線上。沖擊鉆機鉆進時,根據土層情況確定沖程,且注意均勻地松放鋼絲繩的長度,在遇到漂石或巖層時可采用較大的沖程,但不7、應超過6m,防止卡鉆、沖壞孔壁或使孔壁不圓。并利用鉆頭的取樣桶提取鉆渣,以便和設計地質資料核對。3.5清孔及成孔檢查鉆至設計標高后,提起鉆頭,利用檢孔器對孔深、孔徑、孔斜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請監理工程師檢查,然后及時清孔。檢孔器在現場加工,直徑比鋼筋籠直徑大10cm(但不得大于鉆頭直徑),長度為46倍的鋼筋籠直徑。清孔采用換漿法,利用泥漿浮力清除沉渣。清孔后的泥漿性能指標、沉渣厚度均應符合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要求或設計要求。3.6鋼筋籠制作及安裝鋼筋籠嚴格按設計和規范要求在鋼筋加工場制作。加工場的地面進行硬化處理,鋼筋放置枕木上,離地面不小于30cm。鋼筋籠骨架采用電弧焊施工8、,為保證砼保護層的厚度,在鋼筋籠骨架上焊接鋼筋船形定位筋,船形定位筋按豎向每隔2m設一道,每一道沿圓周焊接6個。吊放鋼筋籠采用吊車吊放,注意不得碰撞孔壁,防止塌孔,吊入后校正軸線位置,勿使扭轉變形,鋼筋籠定位后盡快澆注混凝土,防止塌孔。3.7導管安裝采用300mm的鋼導管,壁厚6mm,每節長2.05.0m,配12節長1.01.5m短管,節間用裝有橡膠墊圈的絲扣帽連接,使用前對導管作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導管安裝居中穩步沉放,不能接觸到鋼筋籠骨架,以免提升導管時將鋼筋籠提起。導管底部距樁底的距離控制在0.250.4m。 3.8第二次清孔 在第一次清孔達到要求后,由于要安放鋼筋籠及導管,至澆注9、砼的時間間隙較長,孔底又會產生沉碴,所以待安放鋼筋籠及導管就緒后,再利用導管進行第二次清孔。清孔的方法是在導管頂部安裝一個彎頭和皮籠,用泵將泥漿壓入導管內,再從孔底沿著導管外置換沉碴。清孔標準是孔深達到設計要求,孔底泥漿密度控制在1.031.10之間,粘度在1720Pa.S,含砂率4%,膠體率98%,復測沉碴厚度摩擦樁在300mm以內、嵌入樁在100mm以內,此時清孔就算完成并請監理檢查,立即澆注水下砼。3.9沖擊鉆施工采用導管水下灌注方法A、導管配制及吊裝就位導管配制時根據樁孔深度、樁徑合適配置,配置完畢進行試拼后將導管自下而上加以編號并標示其長度,然后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水密性檢查,達到要求后10、方可使用。安裝時導管底部距孔底一般不大于0.4m,既要能保證初灌后導管埋入砼深度不小于1.0m,同時也能保證初灌砼順利排除管外。并且要控制好導管的豎直度,防止導管彎曲撞擊孔壁。吊放導管時位置居中,軸線順直,穩步沉放,防止掛卡鋼筋籠。導管安裝完畢,再次測量孔深,如果沉渣厚度大于設計及規范要求時,再次進行清孔;砼灌注前要檢查是否有足夠的材料,砼拌合設備是否良好,應急措施到位,保證一旦開始灌注砼不得中途停頓。B、灌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初灌時采用拔球法。砼灌注前再次校核鋼筋籠標高、孔深、孔底沉渣厚度及泥漿指標(比重、粘度、含砂率),檢查有無塌孔現象,待符合要求后即開盤灌注,先向灌注斗內加一盤不低于水下砼11、標號的水泥砂漿于隔水球塞周圍,以防止集料卡球而堵塞導管,再繼續加入砼使灌注漏斗和儲料斗裝滿。砼的初裝量必須確保首批砼入孔后導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不小于1.0m。第一次混凝土灌注量的計算方法如下:【式中:D樁孔設計直徑(m);H1孔樁底端至導管底端間距;H2導管初次埋置深度(m),一般取大于1m;d導管內徑(m);h1鉆孔內混凝土達到埋置深度H2時,導管內混凝土柱平衡導管外(或泥漿)壓力所需的高度(m),即h1】水下砼的灌注工作要連續進行,不得中途停頓。灌注過程中要經常用測錘探測孔內砼頂面到達的位置。通過測量及時調整導管的埋深,埋深控制在26m。為防止鋼筋骨架上浮,當灌注的混凝土頂面未超出鋼筋骨架底12、部2m時,應降低混凝土灌注的速度。當混凝土拌合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復正常灌注速度。為保證成樁質量,水下砼灌注面需高出設計樁頂面標高0.51.0m,灌注過程中指定專人認真詳細填寫灌注記錄。五、質量保證體系1、項目部成立質量監督部,有專職質檢工程師對整個工程進行全方位施工檢測。同時施工隊設質檢員,作業隊有專人兼職質檢工作。施工時堅持自檢、互檢、交接檢制度,使工程質量在施工全過程都處于受控狀態之中。2、測量和資料未經審核不施工,材料無合格證或試驗不合格不施工,隱蔽工程未經檢查簽證不施工,未經監理工程師認可或批準工序不施工無自檢記錄不交接,未經監理13、工程師或技術人員驗收不交接,施工記錄不全不交接。六、安全保證措施1、鉆機就位后,對鉆機及配套設施進行全面的檢查。鉆機安設平穩、牢固。2、鉆孔過程派專人隨時對卷揚機、鉆機機具進行維修。卷揚機、鉆機卷繞鋼絲繩時,嚴禁工作人員在其上跨越,同時卷筒上的鋼絲繩不得放完,至少保留三圈。3、鉆孔時,緊密監視掘進情況,觀察孔內有無異常情況,支架是否傾斜、各連接部位是否松動、是否有坍孔征兆等,有情況,立即糾正。4、鉆孔樁泥漿池安裝防護欄桿。5、水下澆注混凝土時,施工人員明確分工,統一指揮,作到快捷、連續施工,以防止事故的發生。七、環境保護措施首先必須嚴格執行公路橋涵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的有關規定,并采取以下各項措施:1、項目部成立環保小組,制定環保措施,并配專職管理人員,負責檢查、監督各項環保工作的落實。建立、健全施工過程中環境管理體系和各項環境管理規章制度。2、開工前在施工現場指定挖掘的廢渣存放場地,不得隨意亂倒、亂棄。3、施工過程中將孔內溢出的水或泥漿引流至沉淀池,不得隨意排放,污染環境和河流;對于鋼筋制作過程中的鋼筋頭等廢料應收集統一存放,不得亂扔亂棄;對多余混凝土應選擇適當的地點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