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4823
2023-07-10
13頁
36KB
1、腳手架工程安全專題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建設單位:四川美豐化工股份有限企業2、工程名稱:四川美豐綜合辦公大樓2#、3#、4#樓內外裝修施工工程3、建設地點:德陽市長江西路一段12號4、工程范圍:深圳市居眾裝飾設計工程有限企業設計四川美豐綜合辦公大樓2#、3#、4#樓裝修施工圖和沈陽軍鼎建筑幕墻安裝工程有限企業設計四川美豐綜合辦公大樓2#、3#、4#樓外墻裝修(幕墻鋼構造)施工圖內容。二、重要編制根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建筑施工安全檢查原則(JGJ 59)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 80)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圖紙等。三、危險源識別與防止措施1、腳手2、架危險源識別(1)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不戴安全帽或不系安全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2)腳手架搭設不符合規范規定導致人員傷亡事故。(3)腳手架材質不符合規定引起整架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4)腳手架搭設與拆除方案不符合規定引起人員傷亡事故。(5)安全檢查不到位,引起安全隱患。2、腳手架危險源防止措施(1)加強培訓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杜絕違章作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是實現安全生產重要基礎工作。企業要完善內部教育培訓制度,通過對職工進行三級教育、定期培訓,開展班組班前活動,運用黑板報、宣傳欄、事故案例剖析等多種形式,加強對一線作業人員,尤其是農民工培訓教育,增強安全意識,掌握安3、全知識,提高職工搞好安全生產自覺性、積極性和發明性,使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得以貫徹執行。腳手架等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必須做到持證上崗,并每年接受規定課時安全培訓。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規定,“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通過按現行國標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規定,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嚴禁穿拖鞋或光腳。在沒有防護設施高空、懸崖和陡坡施工,必須系安全帶。對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是防止職工因工傷亡事故第一道防線,是作業人員“護身符”。2、嚴格執行腳手架搭設與拆除有關規范和規定。(14、)腳手架作業層防護規定腳手板:腳手架作業層應滿鋪腳手板,板與板之間緊靠,離開墻面120-150mm;當作業層腳手板與建筑物之間縫隙不小于150mm時,應采用防護措施。腳手板一般應至少兩層,上層為作業層,下層為防護層。只設一層腳手板時,應在腳手板下設隨層兜網。自頂層作業層腳手板向下宜每隔12m滿鋪一層腳手板。防護欄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內側;上欄桿上皮高度應為1.2m;擋腳板高度180mm;中欄桿應居中設置。密目網與兜網:腳手架外排立桿內側,要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密目網必須用符合規定系繩將網周圍每隔45cm系牢在腳手管上。建筑物首層要設置兜網,向上每隔3層設置一道,作業層下設隨層網。兜5、網要采用符合質量規定平網,并用系繩系牢,不可留有漏洞。密目網和兜網破損嚴重時,不得使用。(2)連墻件設置規定連墻件布置間距除滿足計算規定外,尚不應不小于最大間距;連墻件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距離不應不小于300mm;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開始設置,否則應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宜優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字形、開口型腳手架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垂直間距不應不小于建筑物層高,并不應不小于4m;高度24m如下單、雙排架,宜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頂撐配合使用附墻連接方式,嚴禁使用僅有拉筋柔性連墻件;高度24m以上雙排架,必須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6、靠連接;連墻件中連墻桿或拉筋宜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3)剪刀撐設置規定每組剪刀撐跨越立桿根數為5-7根;高度在24m如下單、雙排腳手架,必須在外側立面兩端各設置一組,由底部到頂部隨腳手架搭設持續設置;高度24m以上雙排架,在外側立面必須沿長度和高度持續設置;剪刀撐斜桿應與立桿和伸出橫向水平桿進行連接;剪刀撐斜桿接長均采用搭接。(4)橫向水平桿設置規定處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不小于縱距1/2;使用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時,雙排架橫向水平桿兩端均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5)腳手架拆除規定拆7、除前準備工作:全面檢查腳手架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與否符合構造規定;根據檢查成果補充完善施工方案中拆除次序和措施,經主管部門同意后實行;由工程施工負責人進行拆除安全技術交底;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拆除時應做到: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步作業;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不小于2步,如不小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終一根長立桿高度時,應先在合適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當腳手架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腳手架兩端,應按照規范規定設置連墻件和橫向斜撐加固;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3、8、加強腳手架構配件材質檢查,按規定進行檢查檢測。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作業層上非主節點數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大量不合格安全防護用品及構配件流入施工現場,因此安全防護用品及構配件不合格而導致傷亡事故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從進貨關口把住產品質量關,保證進入施工現場產品必須是合格產品,同步在使用過程中,要按規定進行檢查檢測,達不到使用規定安全防護用品及構配件不得使用。腳手架鋼管應采用國標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規定3號一般鋼管,質量符合碳素構造鋼(GB/T700)中Q235-A級鋼規定。沖壓鋼腳手板、連9、墻件材質應符合碳素構造鋼(GB/T700)中Q235-A級鋼規定,木腳手板材質應符合木構造設計規范(GBJ5)中級材質規定。連墻件扣件材質應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規定。舊鋼管使用前要對鋼管表面銹蝕深度、彎曲變形程度進行檢查。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嚴禁使用,出現滑絲螺栓必須更換。4、制定有針對性、切實可行腳手架搭設與拆除方案,嚴格進行安全技術交底。腳手架搭設方案必須由有資格人員(施工現場技術負責人)編制,經上一級技術部門、安所有門審核,企業或分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后執行。施工方案應與施工現場搭設腳手架類型相符,當現場因故變化腳手架類型時,必須重新修改腳手架方案并經審10、批后,方可施工。方案經審定后,必須遵照執行,不得隨意變更。如遇特殊狀況,需要變更,應由編制人出具變更告知單、審批人簽發后方可生效,嚴格執行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工作,是施工負責人向作業人員進行職責貫徹法律規定,要嚴厲認真進行,不能流于形式。安全技術交底在正式作業前進行,不僅口頭講解,同步應有書面文字材料,并履行簽字手續,施工負責人、生產班組、現場安全員各留一份。安全技術交底重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在施工方案基礎上進行,按照施工方案規定,對施工方案進行細化和補充;二是要將操作者安全注意事項講明,保證操作者人身安全。交底內容不能過于簡樸,千篇一律口號化。應按分部分項工程和針對作業條件變化詳11、細進行。5、貫徹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檢查 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是建筑企業最基本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并嚴格貫徹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搞好安全生產最有效措施之一。安全生產責任制要將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各職能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和各崗位生產工人在安全生產方面應做工作及應負責任加以明確規定。工程項目經理部管理人員和專職安全員,要根據自身工作特點和職責分工,嚴格執行定期安全檢查制度,并常常進行不定期、隨機檢查,對于發現問題和事故隱患,要按照“定人、定期間、定措施”原則進行及時整改,并進行復查,消防事故隱患,防止職工傷亡事故發生。腳手架檢查、驗收應根據技術規范、施工組織設計及變更文獻和技術交底文獻進行。在基礎竣工后及12、腳手架搭設前、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每搭設完10-13m高度后、到達設計高度后、遇有六級大風與大雨后、寒冷地區開凍后、停用超過一種月后,均要組織檢查與驗收。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桿件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構造與否符合規定;地基與否積水,底座與否松動,立桿與否懸空;扣件螺栓與否松動;立桿沉降與垂直度偏差與否符合規范規定;安全防護措施與否符合規定;與否超載。四、安全應急預案1、目 為了貫徹實行“安全第一,防止為主”安全方針,高度超過24m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工程應根據本方案第三點“危險源識別與防護措施”,采用對應防止措施及救援方案,提高整個項目部對事故整體應急能力,保證發生13、意外事故時能有序得應急指揮,有效保護人員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把事故減少到最小程度。2、應急領導小組此危險性較大腳手架工程施工前成立了專門應急領導小組,來保證發生意外事故時能有序應急指揮。組織和協調急救工作,力爭在短時間內控制住事態,處理善后事宜。應急領導小組由組長、副組長、組員等構成。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3、應急領導小組職責(1)領導各施工隊應急小組培訓和演習工作,提高其應變能力。(2)當施工現場發現突發事件時,負責救險人員、器材、車輛、通信聯絡和組織指揮協調。(3)負責配置好多種應急物質和消防器材、救生設備和其他應急設備。(4)發生事故要及時趕到現場組織指揮,控制事14、故擴大和持續發生,并迅速向項目部匯報。(5)負責組織搶險、疏散、救濟及通信聯絡。(6)組織應急檢查,保證現場便道暢通,對危險性大人員應與當地醫院獲得聯絡,做好救護準備。4、應急反應預案(1)事故匯報程序:事故發生后,作業人員、班組長、現場負責人、項目部安全員應逐層上報,組織急救。(2)事故匯報事故發生后應逐層上報:一般為現場事故知情人員、作業班組人員、現場負責人、專職安全員。發生重大事故(包括人員死亡、重傷及財產損失等嚴重事故)時,應立即向項目部領導匯報,并再24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作出書面匯報。(3)現場事故應急處理危險性較大腳手架工程施工過程中也許發生事故重要有:機具傷人、雷擊觸電事故、高15、溫中暑、高空墜落、落物傷人等事故。A、機具傷害事故現場急救措施:1)生機具傷害事故后,現場人員不要膽怯和慌亂,要保持冷靜,迅速對受傷人員進行檢查。急救檢查應先看神志、呼吸,接著摸脈搏、聽心跳,再查瞳孔,有條件者測血壓。檢查局部有無創傷、出血、骨折、畸形等變化,根據傷者狀況,有針對性地采用人工呼吸、心臟擠壓、止血、包扎、固定等臨時應急措施。2)人迅速撥打急救電話,向醫療救護單位求援。3)打急救電話注意事項a、講清傷員確實切地點,如聯絡措施、行駛路線等。b、傷員受傷狀況、癥狀等,并問詢清晰在救護車到來之前,應當做些什么。C、備迎候救護人員。4)循“先救命、后救肢”原則,優先處理顱腦傷、胸傷、肝、脾16、破裂等危及生命內臟傷,然后處理肢體出血、骨折等傷。5)查傷者呼吸道與否被舌頭、分泌物或其他異物堵塞。6)果呼吸已經停止,立即實行人工呼吸。7)假如脈搏不存在,心臟停止跳動,立即進行心肺復蘇。8)假如傷者出血,進行必要止血及包扎。9)大多數傷員可以毫無顧忌地抬送醫院,但對于頸部背部嚴重受損者要謹慎,以防止其深入受傷。10)讓患者平臥并保持安靜,如有嘔吐,同步無頸部骨折時,應將其頭部側向一邊以防止噎塞。11)作輕緩地檢查患者,必要時剪開其衣服,防止忽然挪動增長患者痛苦。12)救護人員既要安慰患者,自己也應盡量保持鎮靜,以消除患者恐驚。13)不要給昏迷或半昏迷者喝水,以防液體進人呼吸道而導致窒息,也17、不要用拍擊或搖動方式試圖喚醒昏迷者。B、觸電事故現場急救措施。人觸電時,急救者首先要立即斷開近處電源(拉閘、拔插頭),如觸電距開關太遠,用電工絕緣鉗或干燥木柄鐵鍬、斧子等切斷電線斷開電源,或用絕緣物如木板、木棍等不導電材料拉開觸電者或者挑開電線,使之脫離電源,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屬材料及潮濕物件直接去拿電線和觸電人,以防止解救人再次觸電。電人脫離電源后,假如觸電人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者觸電人在觸電過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人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測,必要時送醫院診治。電人已失去知覺,但心臟還在跳動,尚有呼吸,應使觸電人在空氣清新地方舒適、安靜地平躺,解開阻18、礙呼吸衣扣、腰帶,若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持體溫,并迅速請醫生(或打120)到現場診治。果觸電人已失去知覺、呼吸停止,但心臟還在跳動,盡快把他仰面放平進行人工呼吸,并迅速請醫生(或打120)到現場診治。果觸電人呼吸和心臟跳動完全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按壓急救,并迅速請醫生(或打120)到現場診治。C、高溫中暑事故現場急救措施應迅速將中暑人員移至陰涼地方。解開衣服,讓其平臥,頭部不要墊高。降溫:用涼水或50%酒精檫其全身,直至皮膚發紅,血管擴張以增進散熱。降溫過程中必須加強護理,親密觀測體溫、血壓和心臟狀況。當肛溫降到38左右時,應立即停止降溫,防止虛脫。及時補充水分和無機鹽。能飲水患者應19、鼓勵其喝足涼水或其他飲料;不能飲水者應靜脈注射,其中生理鹽水占二分之一。及時處理呼吸、循環衰竭。院:醫療條件不完善時,應及時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急救。D、高空墜落或物體打擊事故現場急救措施發生人員高空墜落或是物體打擊事故時,現場急救人員要及時,采用安全措施下到井底,根據受傷人員傷勢狀況、受傷部位、性質,采用對應急救措施:口不深外出血癥狀,先用雙氧水將創口污物進行清冼,再用酒精消毒(無雙氧水、酒精等消毒液時可用瓶裝水沖洗傷口污物),傷口清洗潔凈后用敷料包扎止血。出血較嚴重者用多層敷料加壓包扎止血。般小動脈出血,用多層敷料加壓包扎即可止血。較大動脈創傷出血,還應在出血位置上方動脈搏動處用手指壓迫或用20、止血膠管在傷口近心端進行綁扎,加強止血效果。(上肢:肱動脈,腋下動脈;下肢:足背動脈,股動脈;頜面部:頜下動脈,耳前動脈,頭頸部:鎖骨下動脈,頸動脈。)動脈及深創傷大出血,在現場做好應急止血加壓包扎后,立即送醫院處理,以免貽誤救治時機。出血較嚴重傷員,在止血同步,還應親密注視傷員神志、皮膚溫度、脈搏、呼吸等體征狀況,以判斷傷員與否進入休克狀態。在高處墜落,或腰、腹部遭受重物打擊,無明顯大量外出血但迅速進入休克狀態傷員(癥見:神情淡漠、面色蒼白,皮膚冰涼、脈搏細弱且快、血壓下降),應高度懷疑為內臟破裂出血,要立即送院檢查觀測。E、其他人身傷害事故處理立即向項目部匯報。應立即排除其他隱患,防止救援21、人員遭到傷害。積極進行傷員急救。做好死亡者善后工作,對其家眷進行撫恤。4、應急培訓和演習應急反應組織和預案確定后,項目部應急組長組織所有應急人員進行應急培訓。組長按照有關預案進行分項演習,對演習效果進行評價,根據評價成果進行完善。在確認險情和事故處置妥當后,應急反應小組應進行現場拍照、繪圖,搜集證據,保留物證。經業主、監理單位同意后,清理現場恢復生產。單位領導將應急狀況向現場項目部匯報組織事故調查處理。在事故處理后,將所有調查資料分別報送業主、監理單位和有關安全管理部門。5、應急通信聯絡碰到應急狀況要首先向項目部匯報。項目部運用電話或傳真向上級部門匯報并采用對應救援措施。各施工班組應制定詳細應急反應計劃,列明各班組及有關人員通信聯絡方式,并在施工現場、營地顯要位置張貼,以便緊急狀況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