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凈室建筑裝飾工程施工組織規劃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4838
2023-07-10
5頁
27KB
1、第三章凈化空調系統第一節一般規定1、凈化空調系統的一般要乞降風管、零件的詳細制作驗評方法,應分別切合現行國家標準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及查收規范和通風與空調工程質量查驗評定標準的相關規定。2、凈化空調系統的施工安裝應依據“干凈室主要施工程序”制定協作進度計劃,嚴格按計劃進行。第二節風管及其零件的制作1、風管和零件的板材應按設計要求采納,設計無要求時應采納冷軋鋼板或優良鍍鋅鋼板。2、風管不得有橫向拼接縫,盡量減少縱向拼接縫。矩形風管底邊寬度等于或小于時,其底邊不得有縱向拼接縫。3、風管板材的拼接采納單咬口;圓形風管的閉合縫采納單咬口,彎管的橫向縫采納立咬口;矩形風管轉角縫采納轉角咬口、結合角咬口或按2、扣式咬口。上述咬口縫處都一定涂密封膠或貼密封膠帶。4、風管內表面一定平坦圓滑,不得在風管內設加固框及加固筋。5、風管應按設計要求刷涂涂料。刷涂前一定除掉鋼板表面油污和鐵銹,干燥后再刷涂。涂層應無漏涂、起泡、露底現象。6、加工鍍鋅鋼板風管應防止破壞鍍鋅層,破缺點(如咬口、折邊、鉚接處等)應刷涂優良涂料兩遍。7、柔性短管應采納柔性好、表面圓滑、不產塵、不透氣和不產生靜電的資料制做(如光面人造革、軟橡膠板等),光面向里。接縫應嚴實不漏風,其長度一般取。安裝完成后不得有開裂或歪曲現象。8、金屬風管與法蘭連結時,風管翻邊應平坦并緊貼法蘭,寬度不該小于,翻邊處裂痕和孔洞應涂密封膠。9、法蘭螺釘孔和鉚釘孔間3、距不該大于。矩形法蘭四角應設螺釘孔。螺釘、螺母、墊片和鉚釘應鍍鋅。不得采納空心鉚釘。10、效過濾器后的送風管法蘭鉚釘縫處應涂密封膠,或采納其余密封舉措。涂密封膠前應消除表面灰塵和油污。11、風管、靜壓箱和零件一定保持潔凈。制作完成用無腐化性沖洗液將內表面油膜和污物沖洗干凈,干燥后經檢查達到要求即用塑料薄膜及膠帶封口,沖洗后立刻安裝的可不封口。12、凈化空調系統管徑大于的風管應設打掃孔及風量、風壓測定孔,過濾器前后應設測塵、測壓孔,孔口安裝時應除掉灰塵和油污,安裝后一定將孔口封閉。13、風管及其零件不得在沒有做好墻壁、地面、門窗的房間內制作和寄存,制作場所應常常打掃并保持潔凈。第三節系統安裝1、4、法蘭密封墊應采納彈性好、不透氣、不產塵的資料,禁止采納乳膠海綿、泡沫塑料、厚紙板、石棉繩、鉛油、麻絲以及油氈紙等含開孔孔隙和易產塵的資料。密封墊厚度依據資料彈性大小決定,一般為。一對法蘭的密封墊規格、性能及厚度應同樣。禁止在密封墊上刷涂涂料。2、法蘭密封墊應盡量減少接頭。接頭采納階梯形或企口形,并涂密封膠,密封墊應擦抹干凈后,涂膠粘牢在法蘭上,不得有隆起或虛脫現象。法蘭均勻壓緊后,密封墊內側應與風管內壁相平。3、風管上成對法蘭的擰緊力矩要大小一致,安裝后不該有松緊不勻的現象。4、經沖洗干凈包裝密封的風管及其零件,安裝前不得拆卸。安裝時拆初步口封膜后,隨即連結好接頭;如安裝中間停留,應將端口從頭5、封好。5、風閥、消聲器等零件安裝時一定消除內表面的油污和灰塵。6、風閥的軸和閥體連結處空隙應有密封舉措,閥的各部分(包含外框、活動件、固定件及連結螺釘、螺帽、墊片等)表面應做鍍鉻、鍍鋅或噴塑辦理,葉片及密封件表面應平坦、圓滑,葉片開啟角度應有顯然標記。7、凈化空調系統風管安裝以后,在保溫以前應進行漏風檢查。當設計對漏風檢查和評定標準有詳細要求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8、擦抹凈化空調系統內表面應采納不易掉纖維的資料。9、保溫層表面面應平坦、密封、無脹裂和廢弛現象。干凈室內的風管有保溫要求時,保溫層外應做金屬保護殼。保護殼的表面面應圓滑不積塵,便于擦抹,接縫一定密封。保溫施工時不得在風管壁上開孔和上6、螺釘,不得破壞系統的密閉性。風閥和打掃孔的保溫舉措不該阻礙閥和門的開啟。10、高效過濾器送風口尺寸一定切合設計要求。安裝前應沖洗干凈。需在干凈室內安裝和改換高效過濾器的送風口,風口翻邊和吊頂板之間的接縫應加密封墊。在技術夾層內安裝和改換高效過濾器的風口,安裝前應配合土建施工預埋短管,短管和吊頂板之間若有裂痕一定封堵好。風口安裝完成應隨即微風管連結好,張口端用塑料薄膜和膠帶密封。第四節高效過濾器安裝1、高效過濾器安裝前,一定對干凈室進行全面打掃、擦凈,凈化空調系統內部若有積塵,應再次清掃、擦凈,達到潔凈要求。如在技術夾層或吊頂內安裝高效過濾器,則技術夾層或吊頂內也應進行全面打掃、擦凈。2、干凈室7、及凈化空調系統達到潔凈要求后,凈化空調系統一定試運行。連續運行以上,再次打掃、擦凈干凈室后立刻安裝高效過濾器。3、高效過濾器的運輸和寄存應依據生產廠標記的方向擱置。運輸過程中應輕拿輕放,防備強烈振動和碰撞。4、高效過濾器安裝前,一定在安裝現場打開包裝進行外觀檢查,內容包含濾紙、密封膠和框架有無破壞;邊長、對角線和厚度尺寸能否切合要求;框架有無毛刺和銹斑(金屬框);有無產品合格證,技術性能能否切合設計要求。而后進行檢漏。經檢查和檢漏合格的應立刻安裝。安裝時應依據各臺過濾器的阻力大小進行合理分配,關于單向流,同一風口或送風面上的各過濾器之間,每臺額定阻力和各臺均勻阻力相差應小于。干凈度級別等于和高8、于級干凈室的高效過濾器,安裝前應按規定的方法檢漏,并切合第條規定的要求。5、安裝高效過濾器的框架應平坦。每個高效過濾器的安裝框架平坦度同意誤差不大于。6、高效過濾器和框架之間的密封采納密封墊、不干膠、負壓密封、液槽密封和雙環密封等方法時,都一定把填料表面、過濾器邊框表面和框架表面及液槽擦抹干凈。7、采納密封墊時,墊的厚度不宜超出,壓縮率為。其接頭形式和材質應切合第條和第條的規定。采納液槽密封時,液槽內的液面高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各接縫處不得有滲液現象。采納雙環密封條時,粘貼密封條時不要把環腔上的孔眼堵住;雙環密封和負壓密封都一定保持負壓管道通暢。8、安裝高效過濾器時,外框上箭頭應隨和流方向一9、致。當其垂直安裝時,濾紙折痕縫應垂直于地面。第五節空調器安裝1、安裝空調器時應付設施內部進行沖洗、擦抹,除掉灰塵、雜物和油污。2、設施檢查門的門框應當平坦,密封墊應切合本規范第條和第條對法蘭密封墊的要求。3、凈化空調系統的空調器接縫應做密封辦理,安裝后應進行密封檢查,其方法按附錄四“空調器漏風率檢測法”進行檢漏、堵漏,丈量其漏風率。丈量漏風率時,空調器內靜壓保持。干凈度等于或高于級的系統,空調器漏風率不該大于;干凈度低于級的系統,空調器漏風率不該大于。4、過濾器前后一定裝壓差計,壓差測定管應通暢、嚴實、無變形和裂痕。5、表冷器冷凝水排出管上應設水封裝置和閥門,在無冷凝水排出季節應封閉閥門,保證10、空調器密閉不漏風。第六節空氣凈化設施和裝置的安裝1、本節合用于空氣吹淋室、氣閘室、傳達窗、余壓閥、層流罩、干凈工作臺、干凈烘箱、空氣自凈器、新風凈化機組、凈化空調器、生物安全柜等設施。本節未包含的或有特別要求的設施,其安裝施工及查收的技術要求,應按設施的技術文件(如說明書、裝置圖、技術要求等)的規定履行。2、集中式真空吸塵器及其系統的安裝施工及查收應切合現行國家標準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及查收規范的相關規定。3、設施應按出廠時外包裝標記的方向裝車、擱置,運輸過程防備強烈振動和碰撞。關于風機底座與箱體軟連結的設施,搬運時應將底座架起固定,就位后放下。4、設施運到現場開箱以前,應在較潔凈的房間內寄存,11、并應注意防潮。當現場一時不具備室內寄存條件時,同意短時間在室外寄存,但應有防雨、防潮舉措。5、設施應有合格證,開箱應在較干凈的環境下進行,開箱后應擦去設施內表面面的灰塵和油垢,設備開箱檢查合格后應立刻進行安裝。6、設施應按裝箱單進行檢查,并應切合以下要求:1)設施無缺件,表面無破壞和銹蝕等狀況;2)內部各部分連結堅固。7、設施安裝一般狀況下應在建筑內部裝修和凈化空調系統施工安裝達成,并進行全面打掃、擦抹干凈以后進行。但與干凈室圍護構造相連的設施(如新風凈化機組、余壓閥、傳達窗、空氣吹淋室、氣閘室等)或其排風、排水(如排風干凈工作臺、生物安全柜、干凈工作臺和凈化空調器的地漏等)管道在一定與圍護構12、造同時施工安裝時,與圍護構造連結的接縫應采納密封舉措,做到嚴實而潔凈;設施或其管道的送、回、排風(水)口應臨時封閉每臺設施安裝完成后,干凈室投入運行前,均應將設施的送、回、排風口封閉。8、安裝設施的地面應水平、平坦,設施在安裝就位后應保持其縱軸垂直、橫軸水平。9、帶風機的氣閘室或空氣吹淋室與地面之間應墊隔振層。10、凡有機械聯鎖或電氣聯鎖的設施(如傳達窗、空氣吹淋室、氣閘室、排風干凈工作臺、生物安全柜等),安裝調試后應保證聯鎖處于正常狀態。11、凡有風機的設施,安裝完成后風機應進行試運行,試運行時葉輪旋轉方向一定正確;試運行時間按設施的技術文件要求確立;當無規準時,則不該少于。12、設施的查收13、標準應切合該設施的技術文件要求。13、安裝生物安全柜時應切合以下規定:1)生物安全柜在安裝搬運過程中,禁止將其橫倒擱置和拆卸,宜在搬入安裝現場后打開包裝;2)生物安全柜安裝地點在設計未指明時應避開人流屢次處,并應防止房間氣流對操作口空氣幕的干擾;3)安裝的生物安全柜的反面、側面離墻壁距離應保持在之間。關于底面和底邊緊貼地面的安全柜,全部沿地邊縫應加以密封。4)生物安全柜的排風管道的連結方式,一定以改換排風過濾器方便確立。14、生物安全柜在每次安裝、挪動以后,一定進行現場試驗,并切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規準時,級生物安全柜的試驗應切合以下規定:1)壓力滲漏試驗,應確認全部接縫的氣密性及整個設施沒有漏氣;2)高效空氣過濾器的滲漏試驗,應確認高效空氣過濾器自己及其安裝接縫處沒有滲漏;3)操作區氣流速度試驗,應確認整個操作區的氣流速度均知足規定的要求;4)操作口氣流速度試驗,應確認整個操作口的氣流速度均知足規定的要求;5)操作口負壓試驗,應確認經過整個操作口的氣流流向均指向柜內;6)清洗盆漏水程度試驗,應確認盛滿水的清洗盆經過后無漏水現象;7)接地裝置的接地線路電阻試驗,應確認接地的分支線路在接線及插座處的電阻不超出規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