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骨架護坡施工方案附施工祥圖(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4885
2023-07-10
8頁
39.50KB
1、拱型骨架護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我部路基填方邊坡采用M7.5漿砌片石拱型骨架防護,骨架內栽種植草灌。拱型骨架凈距寬3m,相鄰兩拱圈凈距為40cm,拱圈采用M7.5漿砌片石,鑲邊石采用C20預制混凝土塊。二、工期計劃 本段漿砌拱型骨架護坡計劃于2023年3月1日開工,2023年10月1日竣工。三、施工準備一)施工材料(1)漿砌防護的材料重要是砂、片石、水泥。材料進場前需各種原材料的品質進行實驗,合格后方可進場,在材料進場后還要對砼的原材料進行抽檢,其各項指標均要符合設計的規定。實驗室提供施工的砂漿的配合比,拌合場應當按配合比調配砂漿。 (2)片石質量規定。石料應選用不易風化的硬石、密實、無裂縫、2、無水銹痕,不得使用風化嚴重、無工作面、具有泥土的片石,片石在使用前應用水沖洗并將鋒利部分鑿除。片石的抗壓強度不小于30mp。由于漿砌片石設計厚度在30cm左右,所以片石厚度應在2025cm之間(太大太小均不宜控制砂漿飽滿度和砌體表面平整度),規定不能使用卵石及薄片石,片石進場后要通過細心篩選,必要時要加工解決,使得片石至少有一個面為平面且色澤一致。(3)細集料。漿砌片石施工中使用的砂宜為中粗砂 。二)施工設備機械名稱型號數量機械名稱型號數量挖掘機2506臺砂漿拌和機L2008臺砂漿運送斗車0.6 m360臺水準儀索佳6臺裝載機ZL-5006臺三)施工場地對邊坡清理完畢后,將場地清理平整,合理解3、決原材料與C20預制塊的堆放、電力、水源的問題。四、施工工藝流程 漿砌拱型骨架護坡采用挖槽法施工,施工工藝如下:漿砌拱型骨架護坡施工工藝流程圖基槽開挖砼鑲邊石預制鑲邊石片石澆拱架 勾縫、養護檢修踏步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坡面修整1、坡面修整按照邊坡坡度、基礎高程等數據設固定的樣板掛線,清刷表面松散土層及浮土,填補坑凹并拍實使坡面平整,土基的壓實度應與同層路基土壓實度相同,以免下沉而使砌體產生裂縫,影響砌體的整體穩定性。坡面整修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2、測量放線按設計圖紙對拱型骨架輪廓進行放樣,并鋼尺對基槽開挖位置準擬定位。對于弧形部分應定出圓心位置然后撒線畫出弧線。3、基槽開挖拱型骨架4、基槽采用人工開挖的方法,基槽開挖時應注意幾何尺寸位置的準確,開槽深度為垂直坡面以下30公分。對于拱圈圓弧部分基槽的開挖,應選用較小的及工具進行開挖以保證弧形部分自然、平滑。基槽開挖完畢后,施工人員對護腳位置進行準確的放樣撒線,護腳深度為50cm,寬為75cm,護腳采用M7.5漿砌片石砌筑。4、鑲邊石鑲邊石采用C20水泥混凝土在集中場地統一預制,裝運到施工現場安裝,并用水泥砂漿砌筑與勾縫,弧形鑲邊石長寬厚與直鑲邊石的尺寸相同,半徑(內徑)為2.0m。砌筑時應采用坐漿、擠漿法施工,規定砂漿飽滿。各預制塊的砌縫應互相錯開,不得有通縫和空縫及松動,表面平順整齊,與邊坡嵌接牢固密貼。嚴禁采用灌漿施工。55、片石澆拱型骨架拱型骨架采用M7.5砂漿漿砌片石砌筑,石料強度不得低于30MPa。骨架拱圈寬度30cm,每層拱圈高度h根據邊坡高度調整,建議采用3m。拱圈兩層骨架時,由上至下進行施工,防護路段剩余長度局限性一個拱圈時,該部分邊坡采用掛網噴播植草防護。6、檢修踏步 檢修踏步的設立如無排水需要,原則上每100m設一道、每單獨路段設立不少于一道為宜。依照本段邊坡最長跨度小于100m,設一道檢修踏步。檢修踏步凈寬60cm。踏步臺階寬50cm,高50m,臺階下設立鋪砌。五、質量控制(一)技術指標1、骨架護坡應與邊坡貼緊,無孔洞,骨架施工要達成整體美觀效果,線條整齊、流暢。2、砌體沉降縫或伸縮縫的預留與塞6、封質量要符合設計規定,接縫平直、塞縫嚴密。3、沿線路方向每隔1015m設一道伸縮縫,縫寬23cm,縫內全斷面填塞瀝青麻絮。4、開挖基礎時必須定出骨架基礎位置,并拉線,開挖時必須以拉線為參考,避免超挖和少挖。5、鑲邊預制塊在預制場地統一進行預制,預制砼由拌合站拌制砼罐車運至預制場地,混凝土運至現場時必須檢查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規定期方可進行預制。(二)技術控制(1)、砂漿的拌和:根據批準的理論配合比和現場砂的含水量擬定施工配合比,現場應采用磅砰稱重各種材料的重量。砂漿的拌制應采用機械集中拌和,拌和時間一般為3-5min。若砂漿用量較少,也可采用人工拌和,但計量應準確,必須保證拌和均勻,建議拌和37、4遍。砂漿的運送機械應不漏水,避免砂漿在運送過程中離析、泌水,如發現離析應重新拌和。為保證砂漿的一定的稠度和和易性,已拌和的砂漿應盡快用完,對于已凝結的砂漿,不準加水重新拌和使用。(2)、片石的砌筑:在砌筑邊坡時,應須邊坡自底向頂依次分層砌筑,砌筑前應先將片石澆水濕潤,以實現和砂漿的較好粘結。假如砌體基面石質,則在砌筑前還應將基面潤濕,然后鋪上砂漿坐漿砌筑第一層片石;假如基面為土質或有砂、碎石墊層時,應將基面夯實整平,在砌筑第一層片石時可不采用坐漿,直接砌筑。第一層片石應大面朝向基面,以保證和基面有足夠接觸面積,假如片石和基面有空隙,應填以砂漿或小石塊。在進行第二層片石砌筑時,必須采用坐漿砌筑8、,即先在第一層適當厚度的砂漿,然后按放第二層片石,并保證片石之間無脫空及石塊直接接觸的情況。同層內的第一塊片石應盡量咬合,不同層間片石錯縫應合理,豎縫應錯開布置,除沉降縫外,不得上下貫通,砌縫寬度一般不大于40mm。以砂漿灌縫時,應保證砂漿飽滿,假如石縫較寬,可用小石子堵塞,并灌以砂漿后搗實。在砌筑路基邊坡、橋涵錐坡及邊溝時,片石不宜“立砌”(即將片石垂直于基面的方向擺放),以免因砌縫多而影響砌體的整體強度。(3)、勾縫及養生:為保證漿砌片石砌體的整體強度,防止砌體滲水漏水,避免沖蝕,應及時進行勾縫。勾縫形式可用凸縫或凹縫,有時也采用平縫(不提倡平縫),勾縫應嵌入到砌縫隙內不小于2cm,嚴禁勾9、“假縫”。砌體砂漿凝固之后即開始養生,養護期限視溫度而定,一般不少7d。砌體在養生期內,應保溫,一般應灑水養護,但當溫度低于5時,嚴禁向砌體灑水,只能保溫。砌體養護時,應用草袋覆蓋,也可以用沿線土覆蓋,養生期后再將土清除。(4)、砌體缺陷的解決在檢查漿砌片石砌筑質量時,應一方面查看砌體的外觀質量,假如砌體勾縫假縫較多,砌塊間砌縫雨水沖蝕后產生空隙,則也許砌體內部砂漿不飽滿或砂漿拌和不均勻,水泥用量偏少,強度偏低等;假如發現砌體有滲水現象,表面特別是砌縫處潮濕,則也許砌體內部砂漿不飽滿、水泥用量偏少,強度局限性,砌體厚度達不到設計規定;進行破壞性檢查中,在撬動一塊片石時,其相鄰片石有隨之松動現象10、,則也許砌體強度較低,砌筑厚度局限性,砌體內部片石之間砂漿偏少或粘結不好,對于這些缺陷,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解決,假如強度很低,應將砌體拆除后重新砌筑,假如問題不嚴重,可采用灌漿的方法進行補強。對于存在“假縫”現象的路段,應將“假縫”鑿除后重新勾縫,對于勾縫脫落的路段也應將勾縫鑿除后重新勾縫隙。(5)、夏季、雨季和冬季施工:砌體在夏天溫度較高時施工時應對砂漿進行控制,砂漿拌和后應在于2-3小時內完,已凝固的砂漿不能二次拌和使用。砌體雨季施工應避免砂漿凝固前受雨水沖蝕,工作場地應準備防雨設施。漿砌片石在冬季施工時應避免受凍,因此要做好砌體砌筑和養護的保溫措施,必要時可將砂子和水加溫或采用抗凍砂漿砌筑11、。六、安全措施1、石料加工時,作業人員應保持一定距離,防止飛石傷人,砌石時要輕拿輕放,防止擠手,工作面上待用石料應放穩,防止滑落砸腳。2、深化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參與施工的人員必須接受安全技術交底,熟知和遵守本工種的各項安全技術操作規程。3、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佩戴安全防護用品,上崗工作前嚴禁飲酒。4、合理布置施工現場、對文明、安全生產標語等大幅標語牌樹立于施工現場。對于施工現場各種防護裝置、設施必須配置齊全。5、全面貫徹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責、權、利相統一,層層簽訂安全生產包保責任制,把安全生產職責貫徹到每一級領導,貫徹到每一個工點、每一道工序,每一個職工,嚴格考核,獎罰嚴明。6、抓好現場管理,搞好文明施工。抓好現場管理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環節,工程材料的合理堆放,施工工序有條不紊,做到文明施工,保證安全生產。7、施工現場設立責任區,保證施工現場整潔,各種材料擺放整齊。8、現場施工人員應服從安全及技術人員的管理,按規章制度進行施工。9、鼓勵職工互幫互學,團結一直,爭創優質、高效工程。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2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