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ser(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4908
2023-07-10
8頁
33KB
1、X計劃報審表工程名稱:xx2一期第一批A02-07#樓及地下室 編號:致: (監理單位)我方已根據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完成了 的編制,并經我單位上級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附: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承包單位(章) 項目經理: 日 期: 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監理單位(章) 總/專業監理工程師: 日 期: 一式三份,業主、監理單位、承包單位各存一份XXXXX居住小區2#-7#樓及地下室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批人: 審核人: 河南XXXXXXX有限公司年 月 日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本工程為XXX居住小區,位于XX市XX路以北,XX街以南,XX路以東,XX西路以西;2、由XXX置業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監理單位為XXXXXXX監理公司,設計單位為XXXXXX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河南省XXX地質工程勘察院,河南XXX建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施工。本工程基地面積20000,總建筑面積為74000,容積率為 2.07。建筑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建筑的防火分類為一類;其耐火等級為地上一級,防化學武器等級為生化丙級。2.施工特點:混凝土施工具有結構厚、體形大、鋼筋密、混凝土數量多。工程條件復雜和施工技術要求高。混凝土的截面尺寸較大,在混凝土硬化期間水泥水化過程中溫度增高,使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內外溫差產生的溫度應力大于混凝土3、的抗拉應力,是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主要因素。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須考慮溫度應力的影響,主要是采用相應的技術措施控制內外溫差,減小混凝土內外由于溫度差而產生的溫度應力。3.施工準備:3.1鋼筋通過隱蔽驗收,主體結構防雷接地驗收合格,插筋位置、規格、間距、標高、彎鉤方向等符合設計要求,預埋件位置準確。3.2測量準備:根據磚胎膜板位置控制混凝土工程平面邊界;在上層鋼筋網片上焊接鋼筋頭,彈出標高控制線來控制混凝土澆筑的標高;在墻、柱模板上端口部位彈制標高線來控制混凝土的澆筑高度。3.3機械(機具)準備:混凝土澆筑時采用塔吊運送,6臺插入式混凝土振動棒。施工前先將機械設備調試完畢。輔助機具:2m刮杠、木4、抹子、尺子、灰桶、線繩、鐵锨、鐵耙、馬凳等。3.4勞動力準備:操作人員實行晝夜連續作業,兩班人員輪換施工,每班6小時。施工人員不少于24人,其中振動棒操作手每班不少于3人,混凝土抹面人員不少于4人。3.5技術準備:認真熟悉圖紙,找出混凝土工程中變標號變外加劑位置、安全質量施工注意點等,做到施工中重點突出,心中有數。認真做好施工方案的三級技術交底工作,并使技術交底落到實處。尤其是施工班組長向操作工人交底,須認真徹底,避免流于形式。工程計量用的儀器、測量工具、壓力表、溫度計等經鑒定合格,并在有效周檢期內。4.混凝土澆筑:4.1搭設施工鋪道:在筏板基礎內用鋼管搭設施工便道,上鋪竹架板,在混凝土澆注過5、程中施工人員不得直接從鋼筋網架上行走。4.3混凝土澆筑順序:筏板基礎混凝土的澆注自西向東。4.5振動棒操作人員應安排有操作經驗的人員擔任,熟練振動棒的操作方法。作到“快插慢拔”每個插入點的振搗時間應由現場確定(表面出現少量砂漿,無氣泡逸出為止),一般10秒左右,插入點之間距離控制在50cm左右,不得漏振,振搗時不得用振動棒趕漿,不得振動鋼筋和磚胎模。4.6振動棒的插入深度應至少插入下層混凝土5cm,消除上下層混凝土之間的縫隙。5.混凝土的抹面:5.1澆注完成設計標高后的混凝土,應由專門的抹面人員收面找平。根據柱筋上的+50紅三角,拉線控制混凝土上表面的標高,用2m刮杠找平,并用木抹子收平混凝土6、面。5.2澆筑后的混凝土初凝開始至終凝前,對找平收面的混凝土再次收面抹壓,消除由于混凝土干縮造成的細微裂縫,并把面層收成毛光。該工序在必要時應多次進行,保證表面無裂縫出現。6.混凝土養護:6.1混凝土養護在混凝土澆筑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工程混凝土施工采用綜合蓄熱法。混凝土澆筑完找平后,混凝土表面及時鋪一層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再覆蓋阻燃草被保溫。6.2混凝土澆筑時,由于水泥凝結過程中產生大量水化熱,因而易形成較大的內外溫差,當溫差大于25時混凝土易產生溫度裂縫,為防止混凝土產生危害裂縫,采用如下措施:a選用水化熱較低水泥,摻加緩凝型減水劑,控制水泥用量,以減少水化熱。b采用合理的養護和表面溫度控7、制方法,減小大體積混凝土的內外溫度差。6.3在混凝土澆筑后及時對混凝土塑料薄膜覆蓋,覆膜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水化熱的釋放速度。塑料薄膜外再加蓋麻袋蓄熱保溫。6.3基礎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7.混凝土測溫7.1根據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實踐經驗及有關資料,混凝土澆筑后內外溫差t25,混凝土的裂縫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一段時間內對混凝土內外進行測溫,溫差較大時,在混凝土表面增加保溫覆蓋,降低溫差。7.2測孔布置:測溫孔采用20的薄壁鋼管制作,管長0.6m,管下端用鍍鋅鐵皮焊死,預埋入混凝土內,管口高出混凝土面50mm。本工程筏板基礎比較規則,因此布置三個測溫孔(個/300m2)。8、7.3測溫方法:將溫度計伸入管內中下部位置,管口用軟橡皮塞堵嚴,以保證內部測溫準確,三分鐘后迅速提出溫度計讀取溫度讀數,并按測溫孔平面布置圖的編號依次測量并記錄數據。7.4混凝土初凝后,開始測溫,第一至七天每四小時測溫一次,第七至十四天每八小時測溫一次。值班人員分三班測溫,對每一孔進行編號,做好測溫記錄,根據測溫結果繪制溫差變化曲線,混凝土內溫度連續24小時呈下降趨勢且平穩時,可停止測溫。8.混凝土拆模8.1墻體混凝土拆模時間不易過早以免損傷混凝土表面,拆模也不易過遲,否則因養護推遲,易造成水化受阻。墻體混凝土應根據現場觀察,當混凝土表面、棱角有一定強度不易被破壞時即可拆模。8.2平面結構混凝9、土在終凝后應立即進行澆水養護,墻體混凝土在拆模后要立即進行澆水養護,將表面澆濕后,用塑料薄膜或麻袋覆蓋在表面,并時刻保證薄膜內有凝結水或麻袋濕潤。8.3防水混凝土保濕養護時間應為14天。9.施工中注意事項:9.1避免施工縫的方法:在人員組織和材料準備上,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澆筑時在下層混凝土開始初凝前,及時覆蓋上層混凝土,避免施工縫的產生。間隔時間應由現場確定,約1-2小時。9.2澆筑混凝土時,要保證在澆筑時不能搖動鋼筋,避免鋼筋發生移位。鋼筋工應派專人負責看守配合,及時恢復移位的鋼筋。10.其它質量保證措施10.1對到場不合格的混凝土由現場調度退回攪拌站,并記好車型、車號。10.2質量檢10、查人員檢查施工,嚴格按順序振搗;接班振搗人員提前半小時到崗與上班振搗人員共同操作,交班人員推遲交班半小時撤崗(有一小時共同工作時間)。11.安全措施:11.1混凝土施工的作業人員,必須穿膠鞋、戴絕緣手套。11.2澆筑混凝土所使用溜槽的固定必須牢固,在操作部位設護身欄桿鋪跳板,嚴禁直接站在溜槽幫上操作。11.3泵管接頭應連接緊密可靠(必須墊膠皮圈)、不漏漿,支撐架子牢固,輸送時先試送,檢修時必須卸壓。11.4夜間澆筑混凝土必須有足夠的照明設備。11.5在指定電箱接線;振搗棒有專用開關箱,并接漏電保護器(必須達到兩極以上漏電保護),接線不得任意接長。電纜線必須架空,嚴禁落地。11.6未盡事宜執行現場規定和有關安全法規、規范、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