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井點降水專項施工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4961
2023-07-10
7頁
20.50KB
1、輕型井點降水專項施工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況該工程為曹縣龍達鋼材汽配城一期新天地1#、2#、6#、7#樓,工程地點位于泰山路以東,桂江路以北,枝江路以南,青島路以西;1#、2#建筑面積均為3937.09,6#、7#建筑面積均為3864.56。該工程為多層住宅,1#、2#樓一層、二層為商業,三層七層為住宅,建筑高度為23.65m;6#、7#樓底層為儲藏室,一層六層為住宅,建筑高度為22.08m;框架剪力墻結構;筏板基礎。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烈度為7度。根據基坑支護設計方案及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該工程采用輕型井點降水措施。第二章 設計依據1、該工程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及部分設計圖紙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2、規程(JGJ120-99)3、建筑基地與基礎設計規范(GBJ7-89)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7-89)5、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第二章 基坑降水方案的設計一、施工特點: 1、機具設備簡單、易于操作、便于管理。 2、可減少基坑開挖邊坡坡率,降低基坑開挖土方量。 3、開挖好的基坑施工環境好,各項工序施工方便,大大提高了基坑施工工序。 4、開挖好的基坑內無水,相應的提高了基底的承載力。5、在軟土路基,地下水較為豐富的地段應用,有明顯的施工效果。6、具有防止泥土大量流失的作用二、基坑降水方案總體技術思路場地內對基坑施工有影響的地下水類型屬孔隙潛水,含水層為粉質土,3、地下水位埋深在2.53.3米左右,水位降深至基底墊層以下1.5米左右,水位變幅達0.51.0米。 根據該場地地下土層、粉質土層透水性差的性質和深度并減少降水成本,擬選用真空泵強大的自吸力量抽取粉質土層水分,提高施工效率,用自動控制輕型井點降水系統降水,達到阻截基坑外圍地下水流入基坑的目的,從而滿足基礎施工對降水的要求。第四章 降水設備1、井點設備的選擇:2、井點管:選用直徑DN32的PVC管,每根井點管配備一個DN32球型閥,長度3.5m,管下端配有濾管和管尖。3、連接管:選用內徑DN32的高壓鋼絲透明塑料管與集水總管連接。4集水管: 選用直徑DN75的PVC管分節連接每節長4米,每隔1.5米4、設一個連接井點管的接頭。5、選用真空泵:4KW 第五章 降水施工工藝1、施工順序:測量放線表皮第一層開挖挖井點溝槽沖孔下設吸水井點管灌填粗砂濾料鋪設集水管連接集水管與井安裝抽水設備試抽正式抽水第二次開挖基礎施工撤離井管 2、根據施工圖紙,向外擴1.5m定出降水井點布置線。3、利用4KW高壓水泵,通過軟管與一根特制的40鋼管相連,鋼管端部設有噴水孔,由兩名操作工人手持鋼管在集水管位置上下抽動,直至成孔,成孔深度一般比濾管深度0.5m,沖孔時注意沖水管垂直插入水中,并做左右上下擺動,成孔后立即拔出40沖水管,插入井點管,以防坍塌,集水管放入完成后,向孔內灌入少量粗砂,保證流水暢通。 每根井點管埋設5、完成后應檢查其滲水性能,檢查方法為,在正常情況下,井點口應有地下水向外冒出;否則從井點管口向管內灌清水,看管內水下滲情況,如果下滲越快,說明該管質量優良。 4、然后鋪設DN72集水PVC管,集水管與井點水管之間的連接采用長1.2m,內徑為DN32的高壓鋼絲透明塑料管連接,兩頭用鐵絲擰緊,外涂抹黃泥,以防漏氣,最后連接真空水泵進行試抽。試抽的主要目的是檢查接頭的質量,井點的出水狀況,真空泵的運轉情況,如發現漏水、漏氣現象,應及時進行加固或采用黃泥封堵處理,因為漏氣會影響整套系統的正常工作,影響整體的降水效果。井點降水在使用時,要求不間斷的連續抽水,真空泵旁側必須配有備用發電機,一但停電,立即要進6、行恢復,否則可能造成基坑大面積坍塌,井點降水的正常規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否則應立即檢查糾正,在降水過程中,要派專人觀測水的流量,對井點系統的維護觀察。5、在水降至一定深度時候為了確保降水的深度,先開挖一小坑,觀測降水深度,后進行基礎施工。6、在基礎施工完畢后撤離降水井設施。第六章 施工技術措施及質量保證措施1、在沖水管沖井點孔之前,由挖掘機現行開挖埋設井點管的溝槽,挖土深度以挖至地表面以下-0.5至-1.0米為準,將路面下井點管放入承壓管內,以便維修,將支管與主管的連接處做檢查點。2、為確保場地內的大氣降水不回灌到地表以下,用150PVC管將集水總管通過沉淀池引致就近的市政排水井內。3、7、井點降水設備進場,在埋設井點之前,必需仔細檢查井點管及集水總管, 發現損壞及時更換,保證濾網完好。井點管埋設之前,用布頭或麻絲堵住管口,以免埋設時雜物調入管內。4、井孔沖成后應立即拔出沖管插入井點管,并在井點管與孔之間填砂濾層以防孔壁坍塌。5、每根井點管埋設后應及時檢驗滲水性能。向管內灌水時能很快下滲方為合格。6、布設集水總管之前,必須對集水總管進行清洗,并對其他部位進行檢查清洗。井點管與集水總管之間用高壓鋼絲橡膠軟管連接,確保其密閉性。7、系統安裝完畢后必須及時試抽,全面檢查管路接頭質量,井點出水情況和抽水機運行情況,配電裝置和系統報警等是否功能正常,如發現漏氣、死井及控制無啟動,應立即處理8、。8、試抽合格后,井點孔口到地面以下2米的深度范圍內用粘性土填塞嚴密,以防漏氣。9、開始抽水后一般不應停抽,時抽時停濾網易堵塞。10、為確保水位降至設計標高,在每個降水機組均設一個水位監測孔,派人值班發現情況及時上報。11、井點降水施工應派人員24小時值班檢查,定時觀測流量及水位降低情況,并做好輕型井點降水記錄,施工人員要做好井點降水施工記錄等降水資料收集整理。12、表層土滲水性較強,抽出的水又迅速返回井內,做好地表水排水系統,防止雨水倒灌。13、由于降水時間較長應準備備用發電機一臺,若遇停電及時用發電機組供電抽水,保證基坑降水效果達到設計要求。第七章 地面防滲措施1、嚴格控制基坑四周的用水點9、。2、基坑四周修筑排水溝或管,防止人工或雨水流入坑內。3、妥善處理各種管道滲漏水。第八章 現場安全防范措施1、堅持電氣專業人員持證上崗,非電氣專業人員不準進行任何電氣部件的更換或維修。2、建立對現場臨電的檢查制度,每周必須對現場臨電做一次定期檢查,并做好有關記錄。3、設備安裝后(線路敷設后),必須進行絕緣搖測,然后每一個星期對重要設備、線路做一次絕緣搖測,要求雨后增加一次測試,并做好記錄。4、對于主要設備的漏電保護器必須進行定期檢測,每周檢查一次,對于性能達不到要求的漏電保護器,進行更換,并做好更換記錄。雨后增加一次測試,并做好記錄。5、每天對現場臨電進行巡視、維修,并建立巡視、維修工作記錄。10、6、檢查、維修配電箱、開關箱時,必須將其前一級相應的電源開關分閘斷電,并懸掛停電標志牌,嚴禁帶電作業。第九章 注意事項 1、土方挖掘運輸車道不設置井點,這不影響整體降水效果。 2、在正式開工前,由電工及時辦理用電手續,保證在抽水期間不停電。抽水應連續進行,特別是開始抽水階段,時停時抽,會導致井點管的濾網阻塞。同時由于中途長時間停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會引起土方邊坡塌方等事故。 3、輕型井點降水應經常進行檢查,其出水規律應“先大后小,先渾后清”。若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進行檢查。 4、在抽水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和調節離心泵的出水閥門以控制流水量,當地下水位降到所要求的水位后,要減少出水閥門的出水11、量,盡量使抽吸與排水保持均勻,達到細水長流。 5、真空度是輕型井點降水能否順利進行降水的主要技術指數,現場設專人經常觀測若抽水過程中發現真空度不足,應立即檢查整個抽水系統有無漏氣環節,并應及時排除。 6、在抽水過程中,特別是開始抽水時,應檢查有無井點管淤塞的死井,可通過管內水流聲、管子表面是否潮濕等方法進行檢查。如“死井”數量超過10%,則嚴重影響降水效果,應及時采取措施,采用高壓水反復沖洗處理。 7、在打井點之前應勘測現場,采用洛陽鏟鑿孔,若發現場內有舊基礎、隱性墓地等應及早上報。 8、如粘土層較厚,沉管速度會較慢,如超過常規沉管時間時,可增大水泵壓力,但不要超過1.5MPa。 9、主干管流水坡度流向水泵方向。 10、基坑周圍上部應挖好水溝,防止雨水流入基坑。 11、井點位置應距坑邊11.5m,以防止井點設置影響坑邊土坡的穩定性。水泵抽出的水應按施工方案設置的明溝排出,離基坑越遠越好,以防止滲下回流,影響降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