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填土施工方案2011.5.5(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5045
2023-07-10
9頁
96.50KB
1、 目錄一、工程概況1二、施工依據1三、施工準備1四、作業條件2五、工藝流程3六、施工工藝3七、質量標準4八、成品保護5九、安全措施5十、文明施工6十一、附圖8土方回填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太原市晉源區舊晉祠路西側,東邊為舊晉祠路,西側為和平南路,南北兩端,各有兩條規劃路通過,周邊規劃路網完善;工程東西方向總長約350m,南北方向總寬約40m,總建筑面積約11.76萬m2,地下一層,地上25-33層不等,建筑高度最高為99.8m。地下車庫A頂板回填土均高1.1m(含0.250.6m種植土),南側肥槽回填土均高5.22m,北側商鋪回填土均高4.1m(見附圖)。 基礎類型為樁基礎+筏板基礎,2、局部為樁基礎+筏板基礎;地下車庫為筏板基礎+柱下擴展基礎;裙樓基礎為柱下獨立基礎;住宅樓主體結構為剪力墻結構,裙房、地下車庫主體結構為框架結構。二、施工依據1、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XX)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XX)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XX)4、南堰住宅小區一期組團總承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5、施工圖紙6、圖紙會審、設計交底記錄及設計變更洽商等三、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1.1施工前應進行圖紙會審,并將圖紙問題落實清楚。1.2做好技術及安全交底。1.3施工前應將測量儀器準備好并校驗完畢。2、 人員準備人員組織表工3、種人數工種人數工種人數現場總負責1人施工員2人技術員2人安全員2人質檢員2人測量2人回填料拌制工15人運輸工20人夯實工20人雜工5人3、機械、工器具準備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小挖機60-7型臺2蛙式打夯機臺10全站儀GTS-332臺1水準儀DZS-1臺2鋼卷尺50m把2手推車輛20鐵鍬把404、材料準備: 4.1 回填土:選用粘質粉土或粉質粘土,不得含有有機雜質,其粒徑不大于15mm,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易。 4.2 白灰:應用塊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應充分熟化過篩,不得含有粒徑大于 5的生石灰塊,也不得含有過多的水分,隨用隨進。5、 施工計劃: 2#、3#、44、#樓建筑室外基坑回填土工程計劃于20XX年6月1日-20XX年6月20日完成。四、作業條件 1、基礎結構驗收合格,并通過質檢站驗收。2、住宅樓及地下車庫A地下立面防水工程驗收完成;商鋪獨立基礎及地梁驗收合格;地下車庫A頂板保護層驗收完成。 3、基礎肥槽及有覆土部位頂板部位混凝土碎塊與渣土清理干凈,保證墻防水層不被尖銳的材料破壞,地下室外墻的預留管道及避雷埋地等作好細部處理,并由水電專業工程師對處理后進行檢查,方可進行后序工作,特別對電的甩頭或水管的出頭,應有水電專業工程師交底和水電隊配合操作。4、土源由甲方提供,保證回填連續。當地下車庫A頂板能行車時,回填土由甲方運至工作面5m處,然后由人工用5、小推車運土進行回填;不能行車時,回填土運至基槽邊,人工用小推車取土回填,平均運距為120m。 5、雨季施工 5.1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工作面不宜過大,應分層分段逐片進行。 5.2及時了解天氣情況。做到雨天停止回填土施工并采取如下措施:基坑地表四周做排水溝,阻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避免邊坡塌方;在雨水來臨之前,及時壓實基坑內已填土層,并將表面壓光,做一定的(約3%)坡勢,在基槽的兩端挖臨時集水坑,雨水來臨時能將基坑內的雨水導入集水坑,并用水泵將集水坑中的積水抽排至城市雨水道;放在坑邊四周待填的石灰、土方在雨前用塑料薄膜覆蓋。五、工藝流程基槽及有覆土部位清理檢驗土質灰土配制分層虛6、鋪分層鋪平耙平夯打密實修整找平驗收檢測試驗根據現場施工進展,回填土工程從基槽東側(4#樓)開始施工,依次向西進行,先商鋪后地庫,具體情況可根據現場實際進行調整。六、施工工藝 1、回填前,應將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建筑垃圾等雜物都清除干凈。2、檢驗土質。檢驗回填土料的種類、粒徑,有無雜物,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并采取土樣及白灰樣品送檢。采用3:7灰土分層回填。 3、回填前在墻體保護層或框柱上彈好水平控制線,每250mm彈好一道,做為施工依據。 4、回填土每層虛鋪厚度蛙式7、打夯機打夯時為200250mm,至少夯實34遍;對作業面較小部位采用人工打夯,其虛鋪厚度不大于200mm,打夯次數為34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叉。 5、每層填土夯實后,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每層每邊取樣不少于一個點,測出土的壓實系數,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層鋪土。 6、每層夯實后,按已彈好的線進行找平,超高部位及時鏟平,低于標高的部位補土夯實。 7、對于不同標高處的夯實,先夯較低部分,對于一次不能夯實到位時,可斜向分層,坡度角為1:2,上下層錯縫不少于1000mm。 8、施工接槎部位采用踏步槎,每層搭接寬度不小于一米。 9、對于伸入到墻體外側的管道時,需要人工用木夯仔8、細進行填夯,并保證管道不被破壞。 10、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進行表面拉線找平,超過標準高程的部位鏟平,低于標準高程的應補土夯實。七、質量標準 1、取樣試驗 取樣數量:基坑填土每層按100m2 取樣一組,但每層均不少于一組。 2、回填土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取樣測定壓實后的壓實系數,其合格率不應小于90%。 3、填方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標高、邊坡坡度、壓實程度等,檢驗標準應符合下表規定: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頂面標高-50用水準儀或拉線尺量檢查2表面平整度20用2米靠尺和鍥形塞尺尺量檢查3分層厚度50水準儀4含水量設計要求 按規定方法 5回填土料 設計要求 取樣檢查或直觀鑒別 9、4、 回填土下沉:因虛鋪土超過規定厚度或夯實不夠遍數,甚至漏夯,基底有機物、落土等雜物清理不徹底等原因,會造成回填土下沉。為此,應在施工中認真執行規范的有關規定,并要嚴格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5、 根據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2#、3#、4#樓主樓土方回填各分項工程劃分為一個檢驗批;地下車庫A土方回填分項工程劃分為四個檢驗批。八、成品保護 1、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設有足夠的照明設施,防止鋪填超厚,嚴禁汽車直接倒入槽中。 2、肥槽內從建筑物伸出的各種管線,均應妥善保護后,再按規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壞。 3、在倒土、鋪土及打夯時要考慮好施工作業范圍的現狀,嚴格按規定施工,一定要注10、意不要破壞防水層以及外墻聚苯板保溫材料。4、 填土完成后將表面壓實做成一定坡向或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基槽浸泡地基。5、施工時,對定位標準樁、軸線控制樁、標準水準點等,填運土方時不得碰撞。并應定期復測檢查這些標準樁點是否正確。6、回填土施工時注意豎向結構(柱,墻)四角的保護。九、安全措施1、自卸卡車進土時離開邊坡1.5米行駛,卸車時嚴禁將土直接投入坑內,防止后輪胎對邊坡壓力過大,產生安全隱患。2、邊坡防護:防止邊坡上面落物砸傷人。邊坡上面的欄桿全封閉,用安全網圍檔,只留進土口,進土后并及時封閉。 3、作業層施工時嚴禁落物,對工人進行安全教育,防止落物傷人。 4、打夯機操作員必須戴好絕緣手11、套,雨季施工時穿絕緣鞋。每臺打夯機須由2人協同操作,一人持打夯機,一人拉電纜線。嚴禁電纜纏繞。扭結和被平碾機跨越。操作人員必須戴好絕緣手套,穿好絕緣鞋,并嚴禁用夯頭打擊電纜。 5、機具有故障時嚴禁自行拆卸檢查,及時通知臨電及機械人員檢修。 6、回填時派人檢查邊坡有無異常現象,嚴格按邊坡位移觀測交底進行觀測,并每天檢查一次,發現有異常現象時,及時通知人員疏散。 7、重大風險應急預案 7.1施工現場設立應急小分隊,應急小分隊成員必須由醫生和受過應急培訓的人員組成,應急小分隊應備有必須的應急藥箱、急救包、擔架、救護車等應急設施。 7.2外部及內部聯絡方式醫院急救中心:120內部聯絡電話:0351-812、395645(項目經理室)0351-8395647(工程經理室) 0351-8395652(技術室)7.3報警聯絡步驟: 發生機械事故、落物傷人、觸電、塌方等事故,首先召集應急小分隊,開展應急救護工作,同時撥打急救電話,立即報告上級領導并做好現場保護工作。7.4應急指揮者的責任和參與者的義務:7.4.1在現場所采取的措施異常、失控后,應急小分隊接到報警電話后,應立即趕赴現場,做好現場的組織自救、物資調配、現場保護工作;7.4.2展開現場調查取證工作,為事故調查處理做準備。7.5應急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姚傳義 副組長:張建柱、宋祥華 組員:尹志勇、李海濱、鄧長齊、許向陽、王文杰、趙 耀、 李曉13、明、楊 晨、王均全十、文明施工 1、嚴格按太原市相關施工管理條例指導施工,必須具備嚴密的防擾、防噪、防塵等環保措施。 2、為使工程施工中的噪音降到最低限度,在選擇施工設備上使用磨合好、噪音低的施工設備。 3、在現場內出土口處,設置洗車池,采用高壓水將車輛輪胎清洗干凈后,方可駛出施工現場。 4、每輛車在進、出場時,嚴禁裝土過多,且都上土拍實。車頂加蓋蓬布,以防渣土散落到路面上,影響市容衛生。 5、由于本工程施工場地狹小,施工現場內車輛較多,回填土工作必須與其它工作統一協調安排,所有土方運輸車輛進入現場,應設專人指揮車輛,并嚴格按照指定的堆土位置堆放土方。 6、各項施工任務,做到工完場清。十一、附圖 1、附圖一 2、附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