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路平交道口水穩層專項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5055
2023-07-10
15頁
100.50KB
1、瀘州市教科城3號路A標段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蜀瀘平交道口)專項施工方案建設單位:瀘州市基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四川精正建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施工單位:四川四通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編制人: 項目技術負責人: 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 編制日期:二一三年十二月一、 工程概況瀘州市教科城3號路道路工程位于龍馬潭區,路線呈東西走向,起點與蜀瀘大道T形交叉,終點下穿教科城規劃1號路。沿線下穿規劃2號路、平交規劃7號路和上跨已建隆敘鐵路。路線全長1788.833米,路基寬度有42米,道路兩側分別設置15m寬坡面綠化。道路等級屬城市次干路,設計速度為40km/h,斷面形式采用單幅路,車行道寬度24米,雙向62、車道。路面類型為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設計采用雙輪組單軸載100KN為標準軸載,用雙圓荷載下的彈性層狀體系理論進行分析計算,以容許彎沉、容許彎拉應力和容許剪應力進行作為設計和驗算指標,采用北京市政院編制的“公路路面設計程序系統(HPDS20XX)”進行計算確定路面厚度。根據初步設計文件,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按中交通設計,設計使用年限10年,路面結構為:上面層:橡膠瀝青混凝土RAC-13厚4cm中面層:瀝青混凝土AC-16C厚5cm下面層:瀝青混凝土AC-25C厚7cm應力吸收層:1cm瀝青橡膠應力吸收層(SAMI-R)基層:5%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厚20cm底基層:4%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厚30cm密實3、碾壓土層(回彈模量值應大于36MPa) 基層上應噴灑透層油,再鋪設封層;為了瀝青各面層能緊密結合,保持整體性,在各瀝青層間均需灑粘層油。橡膠瀝青混凝土骨料采用玄武巖。各結構層按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XX)之條規定檢查和驗收。經過計算驗證各項指標均滿足設計規范要求,各路面結構施工前,必須對下層進行高程彎沉檢驗合格后方可施工。二、 編制依據 瀘州市教科城3號路隸屬省市重點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蒞臨現場指導工作,由于時間緊迫我部無法按圖完成相應的管線配套及人行道鋪裝工程,根據教科城指揮部及業主要求,此次硬化路口、美化園區僅是一個階段性的政治任務,暫不考慮蜀瀘平交道口K0+4、023-120段路基管線配套及人行道鋪裝按圖施工問題,工程量按實收方。由于征地拆遷工作至今尚未完善,我部無法設立攪拌場地,經多方查勘,決定在瀘州小市麻沙橋寶光攪拌站拌料運至施工現場,運距約12公里。本方案根據瀘州市教科城3號路A標段設計施工圖及以上原因而進行編制的。三、 施工部署3.1 施工前準備 水泥穩定級配碎石混合料蜀瀘平交道口K0+023-120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計劃鋪筑面積約2000,路基通過驗收后,方可進行水穩層施工,水穩層共三層,分為下底基層(厚15厘米),上底基層(厚15厘米),基層(厚20厘米);下底基層采用4%水泥穩定級配碎石,上底基層采用4%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采用5%水泥5、穩定級配碎石。3.1.2 水泥水泥選用標號為32.5復合硅酸鹽水泥,不使用快硬早強水泥和已受潮變質的水泥。選用初凝時間在3h以上終凝時間在6h以上的水泥,3.1.3 碎石用于基層和底基層的碎石應滿足:扁平顆粒含量20%;壓碎值不大于26%,同時其級配組成應滿足下表要求:結構層次底基層通過下列篩孔尺寸的百分率%37.510019.075909.550704.7529502.3615350.66200.07505注:1、上表的篩孔指方孔篩。3.1.4 水泥劑量水泥劑量應通過配合比試驗確定,設計所給的劑量為參考值。必要時,應首先改善集料的級配,然后用水泥穩定。3.2 因本項目由專業攪拌站提供混合料,6、故施工前準備工作如下:3.2.1 給混合料提供商家提供原材料的設計及規范要求,并要求商家按設計及規范要求使用原材料。3.2.2 為了確保工程質量,給混合料提供商家提供設計或質檢站提供的設計配合比,要求混合料提供商嚴格按配合比配料。3.2.3 混合料提供商家按本項目提供的施工進度計劃組織材料,保證按時按質提供混合料,以保證施工的連續性.3.3 機械設備及其它配置: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有自卸車10輛,灑水車1輛,8t、12t壓路機各1臺 、平地機1臺,裝載機2臺;測量儀器有水準儀、全站儀、3m直尺、灌砂筒等。3.4 施工人員準備:施工人員在進場后,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和設計要求,針對質量通病和容易出現的質7、量問題,由項目施工管理人員、對班組進行施工技術交底。班組質量負責人再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交底和培訓。四、 施工技術措施4.1 施工順序:施工準備現場放樣拌合混合料混合料運輸、攤鋪碾壓壓實度檢測養生。4.2 施工工藝及質量要求:質量技術指標4和5%水泥級配碎石穩定層 壓實度:基層98,底基層97%。 平整度:不大于8mm 厚度允許偏差:不大于8mm 中線高程:5mm,10mm 橫坡度:0.37d無側限浸水強度:基層3.5Mpa,底基層2.5Mpa.彎沉值:底基層74.2、基層32.74.3 施工技術要求4.3.1 在施工過程中,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應采用集中廠拌法拌和,配料要準確,根據施工時氣溫情8、況,用水量在拌和時以處于最佳含水量-1.51.5%為宜,以保證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在現場攤鋪時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4.3.2 攤鋪作業基層應采用機械攤鋪。攤鋪時要有專人檢查質量,防止水泥穩定級配碎石離析,產生離析的水泥穩定級配碎石應及時調整。保證基層成型后的路拱與設計路拱一致。4.3.3 用1820噸壓路機和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20cm,壓實厚度超過上述要求時,應分層鋪筑,每層壓實厚度不小于10 cm,壓實遍數不小于68遍,至表面無明顯輪轍為止。碾壓作業要保證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在最佳含水量時開始碾壓,并嚴格控制壓實質量,保證基層的壓實度。4.3.4 施工時,最低氣溫要求5以上,9、基層施工結束,即開始養生,養生期間,禁止一切車輛通行(包括施工車輛)。養生結束,即可按照有關設計文件和驗收規范規定進行驗收。在強度達不到規范和設計文件質量要求的地方,應分析原因,采取加固措施,杜絕質量隱患。在施工中應嚴格執行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4.4 施工要點:4.4.1 從加水拌和到碾壓完畢的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即一定要在此時間段內完成施工和壓實度檢測。4.4.2 養生期內或作封層前要徹底斷交,措施必須跟上,此間嚴禁車輛通行。4.4.3 水泥碎石具有不可再塑性。所以施工時一定要精益求精,除冼刨外一切缺陷的修補都要在允許的延遲時間內完成。4.4.4 攤鋪過程中因故停機超過2小時,要按施工10、縫(接頭)處理。4.4.5 由于水泥碎石的時效性強,各項組織、準備一定要充分,銜接要緊密,施工要連續(一天只留一道工作縫,中午不間斷),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損失,并提高質量。4.4.6 廢棄料不準拋撒在邊坡、路肩及中央分隔帶內。4.4.7 混合料拌和時計量要準確,尤其是水泥摻量至關重要。4.4.8 平交道口施工:平交道水穩層施工中應嚴格按照設計高程進行標高控制,避免彎道處出現積水現象。4.4.9 攤鋪完成先用壓路機靜壓一遍,然后用水準儀檢查高程,掌握好松鋪系數。局部地段需添料或刮除,經測量人員復核高程以后再進行碾壓,碾壓完畢后隨即進行壓實度檢測。4.5 施工技術措施:4.5.1 集料符合要求,各11、種材料的用量應需嚴格按照穩定土配合比進行配料拌合。4.5.2 水穩層攤鋪:采用人工配合機械的攤鋪方法,厚度滿足設計圖紙要求。4.5.3 壓路機碾壓應符合規范要求,碾壓以后不顯壓痕。4.5.4 應采取措施使混合料施工時不受淋濕。4.5.5 鋪筑前準備: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施工前,應對土路基層進行清整,清除各類雜物及散落材料。4.5.6 運輸攤鋪:(1)、用大型自卸汽車將熟料運至施工現場。(2)、攤鋪前應對基層灑水,使其表面微潤。(3)、兩側均設基準線、控制高程。a、攤鋪水泥穩定碎石基層(20cm厚)時,應嚴格按照施工規范要求進行施工,松鋪厚度按系數1.3進行。采用20T壓路機完全能滿足壓實度的要求12、,采用一次性施工。(4)、進行攤鋪整平要均勻,攤鋪過程中不得停頓、間歇。五、質量控制措施 5.1 為了檢驗水穩層拌和料配合比以及機械設備能否滿足施工要求的合理性。首先要做水泥穩定碎石層試驗,試驗結合生產進行,位置選擇在K0+023K0+050,試驗路段半幅寬度進行鋪設。試驗段經檢驗合格后,作為基層的一部分,如檢驗不合格,應全部清除,重新進行試驗。由合格試驗路段確定的攤鋪壓實方法、機械組合、松鋪系數、碾壓遍數、最佳含水量等均作為正式施工的控制依據。5.2 水穩層底基層、基層施工前,首先應組織勞動力按規范要求對原路面進行清理,保證路面底基層、基層的順利開工。5.3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流程詳見13、下圖。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工藝流程圖取樣檢驗、確定配合比底基層驗收布 料 拌 制現場拌和準備就緒路床表面灑水濕潤布 料機械、人工 攤 鋪掛 線 找 平測量放線(線路左、中、右)干燥時用小型灑水車均勻灑水人工配合機械找平振動碾振壓四遍靜壓一二遍灑 水 養 護靜壓一遍5.4 資源配置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管理人員32技術人員23安全員14鋪筑工人65攤鋪、碾壓司機56自卸車司機8合計25 5.5 設備配置序號設 備型 號單 位數 量備 注1平地機20t輛12灑水車5t輛13振動壓路機20t臺24裝載機50臺25.6 接縫處理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在分兩幅施工時,縱縫采用垂直相接。施工時靠中央一側用方木或鋼14、模支撐,形成垂直縱縫。對于工作縫的處理,在已壓實段的接縫處,挖一條垂直于路中線的橫貫全鋪寬的槽,要求槽寬約30cm,槽深達到下層頂面,槽內放兩根與壓實厚度等厚的方木,方木另一側用碎石回填穩定。下次施工時,除去方木及碎石,用混合料回填,然后進行整型、碾壓,并刮平接縫處。 嚴禁振動碾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保護基層表面不受破壞。 在攤鋪另一幅前,將方木除去,清掃原路面頂面,繼續攤鋪混合料,并整型、碾壓。5.7 一般要求5.7.1 配料必須準確,塑性指數必須符合規定。根據當天的天氣情況和各種集料當天的含水量來確定具體加水的數量。5.7.2 攤鋪過程中應該隨時注意材料離析情況,在雙15、機聯結處容易離析,應設專人和三輪車備料隨時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對于粗集料“窩”“帶”,應添加細集料,并拌和均勻;對于細集料“窩”,應添加粗集料,并拌和均勻。在攤鋪過程中,為防止離析,禁止過程中收攏攤鋪機料斗。5.8 質量控制 施工中應加強水穩基層的過程控制,嚴格按下面表格中所規定的項目、頻度進行檢查和抽檢。序號項目頻 度質量標準1縱斷面高程(mm)每10延米1個斷面,每個斷面3個點+5,-102厚度(mm)均值每15002000m26個點-8單個值-103寬度(mm)每20延米1處不小于設計值4橫坡度(%)每20延米1處0.35平整度(mm)3m直尺:每200延米2處,每處連續10尺8水穩基16、層質量控制的項目、頻度和質量標準 序號項目頻度質量標準1級配拌和時每500m31次符合表3要求攤鋪時每2000m21次,發現異常情況時,隨時試驗;2集料壓碎值據觀測,異常時隨時試驗26%3含水量據觀測,異常時隨時試驗拌和時,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攤鋪時,略高于最佳含水量0.5%以內4拌和均勻性隨時觀測無粗細集料離析現象5壓實度每一作業面或不超過2000m2檢查6次以上98%5.8.1 質量控制難點及要點基層施工的難點及要點主要是對壓實度、平整度的控制,需特別注意混合料離析的控制和處理。(1)、壓實度的控制首先要保證原材料按照配合比的要求固定料場和料源;混合料的拌合嚴格按照配合比的要求進17、行配料;混合料攤鋪后,專人負責指揮,在最佳含水量的狀態下進行碾壓,嚴格按擬定的方案進行壓路機組合、碾壓方式及遍數進行碾壓,以便總結出最佳壓路機組合、碾壓方式及遍數。壓路機調配應合理,碾壓要及時,碾壓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壓路機振幅、速度、錯輪等參數。(2)、平整度的控制影響粒料攤鋪平整度的因素很多,首先要保證混合料的級配在規定的范圍內;攤鋪時,攤鋪機應緩慢、連續、勻速前進,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壓路機初壓時速度盡量減慢,以免推移過大。在施工過程中,派專人用3米直尺跟蹤檢測,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于局部平整度不合格的地方,用人工鏟平或灑補新料,然后繼續碾壓,直到達到規范要求為止。(318、)、混合料離析的控制因配合比設計為骨架密實型結構,大料較多容易產生離析。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各相關工序,以減少離析。拌和站產量控制在標準產量的80%以內,拌和時應連續均勻,不得出現混合料空料現象;拌和站出料時應在備滿一儲存倉后才進行卸料,裝車時運輸車應前后移動,以減少混合料離析;卸料時料斗應慢慢升起,升到一半時先停下,等把料基本攤完后再上升,減少卸料產生的離析;攤鋪機的混合料高度幾乎要沒過螺旋葉片,且全長一致;螺旋布料器在全部工作時間內低速、勻速轉動,避免高速、停頓和啟動;對攤鋪后出現的窩、條、帶等離析現象及時進行鏟除、換料、撒料處理。5.8.2 質量檢驗水穩基層試驗段施工完后,應對其進行檢測19、,檢測頻率比規范增加一倍,1.基本要求(1)原材料應符合規范要求。(2)混合料拌和應均勻,無粗細顆粒離析現象。(3)實行壓實度檢查,壓實度檢測應達到規范要求; 2.檢查項目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試驗段實測項目 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值檢查方法和頻率權值1壓實度()代表值98灌砂法:每2000m26個點3極值942平整度(mm)8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23縱斷高程(mm)+5,10水準儀,每20m測1斷面14寬度(mm)符合設計要求尺量,每20m測1處15厚度(mm)代表值8每2000m26個點3極值156橫坡()0.3水準儀,每20m測1斷面1 5.8.3 下承層表面應平整堅實,具有合格20、的高程、寬度、橫坡度、平整度,沒有松散材料和軟弱地點。 5.8.4 施工放樣在兩側邊緣設指示樁,標出水穩層設計高度。 5.8.5 拌和運輸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采用拌合樓集中拌制,拌和樓距工作面較近,采用自卸汽車運輸直接入倉。 5.9 攤鋪a、混合料由自卸車直接入倉,人工攤鋪整型,在整型過程中,嚴禁任何車輛通行,并清除粗細集料窩。控制好攤鋪厚度。b、用2輛20t自卸車運送混合料到現場,裝車時控制每車料的數量基本相同。混合料從拌和到碾壓之間延遲時間控制在34h,延遲時間不得超過水泥終凝時間。因此,采用流水作業法,各工序必須緊密銜接,盡量縮短從拌和到完成碾壓之間的延遲時間。5.10 碾壓和整形a混合料21、攤鋪后測其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時立即進行碾壓,施工按先輕后重、由兩側向中央順序進行(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采用20t振動碾碾壓,密實度達到要求后靜壓成型,其壓實度必須達到98%以上。b、初步整平后,用壓路機快速碾壓一遍,暴露出基層潛在的不平整,組織一個經驗豐富的3人小組,用手推車裝上新鮮混合料對基層表面的不平整處給予整形,包括鏟高填洼、消除砂窩(細集料集中)和碎石集中現象。c、對局部低洼處,用齒耙將表層5cm耙松,撒新拌的混合料進行找補、整平。d、整型過程中,嚴禁任何車輛通過。e、整型后,立即用振動碾碾壓,碾壓時車速控制在每分鐘15m左右,由邊向中、由低向高碾壓,碾壓遍數至少6遍,至表22、面無明顯輪跡 ,邊沿處加強碾壓。f、在碾壓過程中,基層表面始終保持濕潤。如果失水太快,就補灑少量的水,若遇“彈簧”、“松散”、“起皮”等部位,及時翻開重新拌和(加適量水泥),或換填新料。六、 工期控制及進度計劃:6.1 嚴格按照進度計劃施工,初步預定工期為10天(含檢測時間)。6.2 根據天氣情況進行工作量調整,基層可適當加班。6.3 確保混合料供應滿足現場要求。6.4 水穩層進度計劃2013年12月14日前完成。七、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7.1 進場施工作業人員參加由安全員每周組織的安全教育會議,對每周內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針對性教育。7.2 特種作業人員需提供特種作業證。實行一人一機制。7.3 施工用電由專職電工負責,嚴禁私拉亂接。7.4 貨車箱內嚴禁載人。7.5 施工期間的混合料車輛出入安排專人負責交通維護,對已完成施工的地段需采用立樁牽設安全警示帶等方式警示過往車輛。7.6 施工所用機械設備的停放及材料的堆碼要做到有條不紊。7.7 場地清潔,標志齊全,料具有序,安全生產,文明施工。7.8 機構健全,制度明確,措施得當,執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