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某鐵路站改工程人工挖孔樁安全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5327
2023-07-10
14頁
85KB
1、XX站改擴工程人工挖孔樁安全施工專項方案編 制 單 位: XX集團有限公司 編 制 人 : 編 制 日 期: 20XX 年 5 月 19 日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安全管理目標2四、安全管理2(一)安全生產責任制2(二)目標管理3(三)安全技術交底3(四)安全檢查3(五)安全教育4(六)班前安全活動4(七)安全標志4五、文明施工5六、安全措施5七、應急救援措施71、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72、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圖73、人工挖孔樁存在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應急措施8八、應急救援組織結構101、應急救援領導組:102、應急救援領導組職責103、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共設應急救援辦公室、安全保衛2、組等專業處置組。104、各救緩組職責:10應急救援程序流程圖11附表:人工挖孔樁安全檢查表12一、編制依據:1.XX站站房改擴建工程施工圖(結構)2.XX線XX車站改擴建巖土工程勘察報告3.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4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2-20XX)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XX)6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XX)7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XX)8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XX)二、工程概況:工程名稱:XX站改擴建工程工程地點:XX市XX區站南路建設單位:XX樞紐改造工程建設指揮部設3、計單位:XX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XX建設設計顧問有限公司XX地勘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監理單位:XX鐵研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單位:XX集團有限公司XX站改共包括南站房、北站房及高架站房;設計人工挖孔樁規格為900,共計673根,設計樁長1215米。三、安全管理目標杜絕死亡和重傷事故,輕傷事故控制在0.5。四、安全管理(一)安全生產責任制1、我公司在多年的施工過程中,建立了完整的安全保證體系,明確規定公司經理是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從公司到項目部,逐級建立了安全管理機構,并建立了各級安全管理制度。在本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將充分發揮各級職能部門的作用。2、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專職安全員為副組4、長,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安全領導小組,每天領導小組各成員開一次碰頭會,對當天施工中所應注意的安全事項進行交底,每星期召開一次有各班組負責人參加的安全生產會議,總結過去一周安全生產工作,并對將要陸續展開的工作進行技術交底和布置。3、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與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明確規定項目部各領導、各職能部門和各類人員在生產活動中應負的安全職責,在公司與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與各施工班組簽定的經濟承包合同中,明確規定安全生產職責和安全生產指標,視安全生產工作的好壞,做到賞罰分明。 4、施工現場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齊全,裝訂成冊。5、施工現場配備了二名專職安全員,并成立項目部安全生產領導小5、組,負責管理安全生產工作。6、建立企業和項目部各級、各部門和各人員安全生產考核制度,考核均用書面記錄,定期進行評議。 (二)目標管理1、施工現場實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工程開工前制訂總的安全管理目標,包括死亡事故指標、安全達標和文明施工目標以及采取的安全措施。2、項目部與施工管理人員和班組,班組與職工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3、項目部各級簽訂的安全目標責任書內容明確,安全生產指標、雙方責任、工程措施和考核及獎罰內容。(三)安全技術交底1、建立安全技術交底制度。樁基安全技術交底必須與下達施工任務同時進行。新員工進場施工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再上崗。2、安全技術交底內容應包括工作場所和安全防護措施、安全操作6、規程、安全注意事項等。3、安全技術交底必須以書面形式進行,雙方履行簽字手續。(四)安全檢查1、企業和項目部建立定期、不定期、專項安全檢查制度,明確檢查方式、時間、內容和整改、處罰措施等內容,明確工程安全防范和重點部位和危險崗位的檢查方式和方法,由項目經理牽頭,專職安全員組織各相關部門對工地進行隱患清查,公司質安部門每月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各種檢查中發現問題要定人、定措施、定整改期限,整改后由相應安全機構復檢驗證。2、各種安全檢查每次要有記錄,對查出的事故隱患,實行“三定”原則,做到定人、定時、定措施進行整改,并要有復查情況記錄。3、對重大事故隱患的整改必須如期完成,并上報公司和有關部門。(五)7、安全教育1、建立企業和施工現場的安全培訓教育制度和檔案,明確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員、施工員、各專業操作班組負責人等相關人員在安全教育中所應承擔的職責,定期組織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以安全生產的政策、法令、法規、標準、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為主,并結合本項目的實際安全生產情況和對有代表性的典型事故案例進行講解,事故是血寫的教訓,通過有針對性、生動鮮明的教育,使受教育的員工印象深刻,牢記不忘。2、建立現場職工安全教育卡。新進場工人進行公司、項目部、班組“三級”教育,經考核合格后才能進入操作崗位。(六)班前安全活動1、施工現場建立班前安全活動制度。2、開展班前安全活動,班后檢查工作,并做好相應8、的記錄。(七)安全標志1、生產現場應有安全標志布置平面圖。2、安全標志應按圖掛設,特別是主要施工部位,作業點和危險區域及主要通道口均掛設相關的安全標志。3、施工機械設備應隨機掛設安全操作規程牌。五、文明施工1、施工現場實行封閉施工,施工工地四周連續設置簡易圍墻。2、施工現場圍墻高度為1.8米。六、安全措施1、挖出的土方必須及時運走,井孔口周邊1m范圍內,禁止堆放土石方,且堆土高度不應大于0.8m。2、井孔周邊必須設置安全防護圍欄,高度不低于0.8m,圍欄須采用鋼管搭設牢固,正在開挖的樁孔停止作業或已挖好的成孔,必須設置牢固的鋼筋網片蓋孔,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3、施工人員必須帶戴安全帽,穿絕緣膠9、鞋,孔內有人時,孔上必須有人監督防護;井孔周邊作業人、監護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嚴禁酒后上崗作業。4、孔深挖至超過挖孔人身高時,在樁孔口或孔內裝設靠周壁略低的半圓防護板(網),并隨著孔深增加而往作業面下引,吊渣桶上下時,孔下作業人員應避于護板(網)下。5、井孔內必須設置應急時使用的安全繩和軟爬梯。6、井內人員必須乘專用吊籠上下,不得乘坐吊桶或腳踩護壁上下井孔。7、井孔內外設置對講機或低壓電鈴,便于上下聯系,確保通訊暢通。8、樁孔必須每挖深0.4m1.0m左右護壁,嚴禁只挖不護壁。9、井底照明須用低壓電源,防水帶罩的安全燈具或安全礦燈。10、當孔深大于5m以上時,應向孔下通風,加強空氣對流。必要時10、輸送氧氣,防止有毒氣體危害。操作時上下人員輪換作業,樁孔上人員密切注意觀察樁孔下人員情況,預防安全事故發生。11、當地下水量不大時,隨挖隨將泥水用吊桶運出,地下滲水量較大時,吊桶滿足不了排水,先在樁孔底挖集水坑,用高揚程水泵抽水。作業人員必須離開井孔,嚴禁人機同坑作業。隨時觀察井壁變化,遇到險情,全部人員應立即撤離井孔。12、孔內人工鑿巖時,必須戴防塵口罩。13、施工現場電源線路,必須按“三相五線”制,TV-S系統要求布置,并按“三級配電”“二級漏電分級”分段保護。14、各孔井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孔和一閘多用。必須一機一閘一漏一箱進行敷設。15、孔上電線、電纜必須架空。16、電箱一律采用鐵11、質電箱,電箱應有嚴密的防雨措施,安裝位置合適,安裝牢固,進出線整齊,拉線牢固,熔絲不得用金屬代替,箱內不得放其它物品。17、現場電源線路及電氣設備,由持證電工負責安裝維護,經驗收合格后,方準投入使用。18、施工現場所有設備和機具必須做好保護接零。19、所有機械設備的傳動部位,必須裝設防護罩。20、垂直起重設備必須經常性檢修維護,保證機件能夠運轉正常,操作靈活,按鈕開關、減速器、鋼絲繩、繩卡、吊鉤、吊桶、吊籠等,不得帶病作業。21、垂直起重設備支架應牢固,應能承受一定的沖擊力不至翻倒,垂直起重設備必須經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2、孔樁開挖應交叉進行,正在開挖或已成孔而尚未澆灌砼的樁孔其2.512、米半徑范圍內不得同時開挖其它樁孔。23、為了預防有害氣體中毒和孔井內缺氧,每天作業前必須先檢測或放鳥等方法測試,如不符合要求應先通風充氧,符合要求方準作業。七、應急救援措施1、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發生事故時應遵循“保護人員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為主;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2、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圖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的組織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特制定本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和不良環境影響。其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見下圖:危險源及環13、境因素辯識、評價編制應急預案成立搶險領導小組組建搶險隊、救護車配備應急物資、設備應急知識教育培訓定期評審實施應急預案進行評審、修訂未發生發生3、人工挖孔樁存在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應急措施危險因素:樁孔發生坍塌井口墜落井下毒氣觸電樁孔坍塌1、預防措施嚴格按設計文件和技術交底施工、嚴格控制開挖進度及時做護壁。每節護壁均應在當日連續施工完畢;模板的拆除不應小于24小時,每日進深不超過1米。隨時檢查護壁的質量情況,發現有蜂窩、漏水現象及時加以堵塞或導流,防止孔外水通過護壁流入樁孔內。及時補強以防止事故的發生。挖孔施工中如遇到流動性淤泥或流砂時,采取增加護壁鋼筋數量、加大鋼筋直徑并以稻草等塞堵支護防止土體14、塌落的造成塌孔。2、應急措施: 出現險情時,應立即停止開挖。 通知相關單位,根據影響程度進行監護和處置。 會同相關部門對影響到的周邊進行調整。井口墜落 作好井四周圍封閉工作,在井邊按照規范要求設置安全警示區域;井緣應高出地面不少于20cm;孔口四周必須設置0.8m高的護欄進行圍護,夜間設置警示燈。棄土與井邊距離不小于2m。井下毒氣配備向孔內送風的專用設備,且風量不宜小于25L/S。氣體檢測儀器必須經有資格的計量機構檢定合格;選擇小動物(家禽,如鴿子等)檢測毒氣,小動物在井下停留時間應不小于15min。當樁孔開挖深度超過5m時,每次下井前檢查井壁并進行孔內有毒氣體的檢測,當有害氣體超過規定濃度或15、井深超過10米時,應用鼓風機連續送風換氣,嚴禁用純氧進行通風換氣。孔底鑿巖時應加大送風量,并應采用濕式作業法,加強通風防塵措施。每天工作前或停挖4h后,若要重新工挖,必須先進行井下氣體檢測,確定安全后方可下井作業。觸電配電箱必須保證“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配置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電器安裝檢驗合格后,才準接通電源使用。各樁孔內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孔和一閘多用,孔上電纜、電線必須架空,嚴禁拖地或埋入土中。孔內電纜電線,必須絕緣,并有防磨損、防潮、防斷等保護措施。孔內作業照明應采用安全礦燈或12V以下安全燈。抽水過程,不準有人在井下作業。八、應急救援組織結構1、應急救援領導組:16、組 長: 電話: 副組長: 電話: 組 員: 、 2、應急救援領導組職責應急救援協調領導組是項目部的非常設機構。負責本段施工范圍內的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的指揮、布置、實施和監督協調工作。及時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指揮、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及善后處理,按照國家、行業和公司等上級有關規定參與對事故的調查處理。3、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共設應急救援辦公室、安全保衛組等專業處置組。4、各救緩組職責: 應急救援辦公室 負責人: 值班電話: 應急救援程序流程圖事故發生接 警事故判斷預案啟動,趕赴現場應急救援行動事態控制應急恢復應急結束應急人員到位應急物資調配現場預案啟動申請增援現場清理解除警戒善后處理恢復生產調查處理總結17、人群疏散醫療救護現場監測技術指導人員救助工程搶險秩序維護、警戒交通管制附表:人工挖孔樁安全檢查表 現場檢查人:受檢單位負責人檢查地點檢查時間序號檢查內容是否備注1現場施工人員是否按照規定佩戴安全帽2施工人員上下井是否采用專業廠家生產的吊籃,吊籃是否有防墜裝置3井口操作人員是否系安全帶4第一節護壁要高于孔口20cm,井口周圍是否設 0.8m 以上防護欄,20cm 腳踢板,并且圍密目安全網,夜間施工是否設置警示燈, 挖孔暫停時候,孔口是否設置標志及覆蓋。5浮土,工具或者其他重物是否堆放在孔口 2m 范圍以外6孔深2m以上時,作業面上方是否設置半圓形防護擋板7井上是否設置專人值班,加強與井下作業人員18、溝通8挖孔樁附近是否設置降水井,施工期間是否連續降水保持地下水位平穩9樁孔下部巖層爆破是否由具備爆破資質的專業爆破人員爆破10爆破前是否制定專項爆破方案,是否經過審批11爆破時是否進行警戒,井口是否加防護進行覆蓋12爆破結束后下井前是否對孔內空氣的氧含量和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檢驗(可采用活動物檢驗)13進行排水的水泵是否合格14進行現場作業的電工是否證件齊全15現場用電設備是否一機一閘一保護16現場使用電線是否完好,接線是否牢固,接頭部分是否做防水處理,井下照明設備是否采用安全電壓,照明燈是否加防護罩17下井前是否對孔內空氣氧含量和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檢測 (可以采用 活動物檢驗)18孔深10m 以上時,是否進行恒定送風,送風量是否大于 25L/S,使用風鎬時是否加送風量19孔內作業人員是否每2小時進行一次輪換20現場作業人員是否配備聯絡工具,聯絡工具是否保持時刻暢通21現場進行鋼筋籠起吊的設備是否符合特種設備管理條例要求,操作手是否持證上崗22鋼筋籠的起吊是否設有專人指揮23鋼筋籠起吊時候的捆綁點是否合適24現場作業工人是否經過安全技術交底25風鎬使用是否符合風鎬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