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電廠工程鋼內筒安裝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5399
2023-07-10
12頁
1.91MB
1、第一章 工程概況XX電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XX縣XX村,一期工程為新建2臺600MW機組的火力發(fā)電廠,由福建省華電公司投資,北京XX監(jiān)理公司監(jiān)理,西南電力設計院設計。XX電廠煙囪鋼筋混凝土外筒高度為205m,底部直徑21.5m,出口直徑11m,煙道中心線標高為17.5m;鋼內筒設計為自立式,總高度210m,在全高范圍內為直徑8m的圓形截面,與混凝土環(huán)形基礎之間采用螺栓(共36套)連接。在鋼筋混凝土外筒與鋼結構內筒之間共設有6道鋼平臺,呈環(huán)形,分別布置在35m,70m,105m,140m,175m,203.55m標高處。各層鋼平臺上沿徑向布設有四個止晃點。上下相鄰鋼平臺之間為旋轉爬梯連接(175m2、平臺與203.55m平臺之間為直爬梯連接)。鋼內筒在70m以下為22mm厚鋼板,70m到105m之間為16mm厚鋼板,105m到140m之間為14mm厚鋼板,140m到190m之間為12mm厚鋼板,190m到210m之間為12mm厚不銹鋼板。角鋼加固圈在鋼內筒外側全高范圍內每隔6m設置一道。鋼內筒190m以下鋼板材質為Q295NH,190m以上不銹鋼為0Cr18Ni9,其余的各層鋼平臺、鋼爬梯及其它未與煙氣接觸部分的鋼材材質均為Q235B。鋼煙囪總用鋼量約900噸,其中不銹鋼約45噸。鋼內筒采用焊接連接,水平焊縫質量等級要求為一級,縱向焊縫質量等級要求為二級。每道環(huán)縫要求X射線檢測,且不少于一3、張底片,同時要求超聲波滿探。筒體保溫層在鋼內筒外側全高范圍內布置,保溫材料采用超細玻璃棉氈,在7.5m高度至41m高度之間的部位厚度為120mm,其余部位厚度為80mm。203m高度以上保溫層外采用4.5mm厚的不銹鋼板圍護。鋼內筒外壁板的防腐采用耐高溫防腐涂料。 煙囪底部平面示意圖 煙囪立面示意圖第二章 總體施工設想鋼煙囪施工主要工作內容包括鋼平臺及鋼爬梯的制作安裝,鋼內筒筒體的制作安裝,以及鋼結構的防腐、保溫、圍護施工。一. 原設計圖對鋼內筒安裝施工工藝的要求由西南電力設計院設計的鋼煙囪施工圖中,對鋼煙囪的安裝工藝明確要求采用頂升法施工。頂升法施工是在煙囪鋼筋混凝土外筒內架設承力結構,利用4、承力結構支承千斤頂,從底部分節(jié)依次倒裝的施工工藝。采用頂升法施工,需要在混凝土環(huán)形基礎上鋪設倒裝平臺,平臺應能滿足鋼內筒節(jié)段水平運輸?shù)囊蟆T诨炷镰h(huán)形基礎旁的地基要處理好,保證承力結構的立柱地基能滿足20T/的承載力。在鋼筋混凝土外筒內16m高度以下還需要搭設導向平臺,直至鋼內筒節(jié)段倒裝至35m高度止晃平臺處后方可拆除。二. 頂升法施工工藝的弊端經(jīng)過討論,我們認為頂升法施工工藝存在下列弊端:(1) 每頂升一節(jié)或兩節(jié),需要換一次吊點,工作量大,技術間歇長。每換一次吊點,就需要提升點下放一次,一般需要一個工作日的時間,這樣總共至少造成了近20個工作日的技術間歇,影響了施工進度。另外,鋼內筒上的受5、力裝置附近需要局部加強,如果每一節(jié)或兩節(jié)鋼內筒上就需要焊接一道受力裝置,不僅大大增加了焊接工作量,而且對于鋼內筒的成型質量必將產(chǎn)生不利影響。(2) 對于承力結構的要求較高。承力結構必須能夠承擔鋼內筒的幾乎全部重量(約800噸),因此承力結構鋼構件的選型必然較大,另外如果為加快進度,每頂升兩節(jié)才換一次吊點的話,承力結構的高度還要增加,這樣,一次性的投入將會很大。(3) 鋼內筒的重心始終處于提升點的上方,頂升過程中鋼內筒容易發(fā)生偏斜,垂直度控制較難。三. 優(yōu)化后的施工工藝提升法施工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施工工藝。提升法施工工藝是通過在鋼筋混凝土外筒上部設置提升平臺,利用提升平臺支承千斤頂,從上部分6、節(jié)依次提升的施工工藝。采用提升法施工工藝,提升過程中鋼內筒的重量由鋼筋混凝土外筒承擔,整個提升過程只需要換2次吊點,而且提升點在起初的大部分時間里都處于鋼內筒的重心之上,可以避免上述采用頂升法施工工藝的弊端。因為原設計圖紙明確要求采用頂升法施工工藝,如果改用提升法施工工藝,則需要對下列原設計內容進行核算:(1) 由于鋼內筒的重量由鋼筋混凝土外筒承擔,鋼筋混凝土外筒筒身所承受的荷載加大,需要對筒身整體進行安全性復核。(2) 由于提升平臺是通過留設于鋼筋混凝土外筒中的預埋件將鋼內筒的重量傳至筒身的,對筒身局部是否需要加強應進行驗算。(3) 由于提升過程中基礎的受力狀況與原設計的受力狀況不同,需要對7、基礎整體強度進行復核。我們與西南電力設計院的設計人員進行了溝通,設計人員對上述內容進行了核算并經(jīng)有關專家論證,認為在施工荷載作用下,當風荷載小于0.4KN/(風速25.3m/s)時,鋼筋混凝土外筒筒身和基礎整體強度是安全的,但需要對外筒筒身局部進行加固。設計院提出了對鋼筋混凝土外筒局部進行加固處理的方法,同意施工單位采用提升法施工工藝。設計院提出的對鋼筋混凝土外筒局部進行加固處理的圖紙及認可提升法施工工藝的函件見本章附件。四. 總體施工流程鋼筋混凝土外筒施工完成安裝205米措施鋼平臺安裝上人吊籠安裝承力環(huán)梁安裝140米以上鋼平臺及鋼爬梯拆除施工電梯拆除措施結構保溫及防腐施工分節(jié)提升鋼內筒安裝18、40米以下鋼平臺及鋼爬梯 附件: 設計院認可提升法施工工藝的函件及提出的對鋼筋混凝土外筒局部進行加固處理的圖紙第三章 主要施工流程一. 上人吊籠安裝流程吊籠制作并檢測205m平臺鋼梁上安裝轉向滑輪安裝吊籠地錨安裝吊籠導向鋼絲繩安裝限位裝置及其控制電源安裝吊籠頂部吊點安裝吊籠安裝2臺8噸雙筒卷揚機試運行并調整卷揚機同步安裝114m承力結構環(huán)梁后吊籠暫停使用安裝114m高度處限位裝置限位裝置檢測后吊籠再次投入使用鋼內筒提升結束后拆除措施結構及吊籠二. 鋼平臺(及鋼爬梯)安裝流程安裝205m措施鋼平臺安裝4臺5噸卷揚機整體拼裝175m鋼平臺整體抬吊鋼平臺安裝203m到175m鋼爬梯安裝140m鋼平臺及鋼爬梯整體安裝承力環(huán)梁安裝105m鋼平臺及鋼爬梯安裝調整平臺板尺寸后的70m鋼平臺安裝105m到70m的鋼樓梯安裝調整平臺板尺寸后的35m鋼平臺安裝剩下的鋼爬梯 鋼平臺(及鋼爬梯)安裝流程示意圖在進行鋼內筒節(jié)段提升過程時吊裝環(huán)梁要通過35m鋼平臺及70m鋼平臺,所以必須調整平臺板的尺寸,以滿足提升空間的要求。環(huán)形平臺內徑按照10m調整。待鋼內筒安裝完畢后,再按照設計尺寸對平臺進行恢復。全文共 92 頁,點擊查看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