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縣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高壓旋噴試樁施工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5414
2023-07-10
4頁
26.50KB
1、xx縣xx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高壓旋噴試樁施工方案一 試驗樁的目的與任務 xx縣xx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壩基礎處理,采用帷幕灌漿和高壓旋噴相結合的方案。在壩心墻與基巖之間采用高壓旋噴,孔間距設計為1.0m,旋噴段上入壩心墻1.5米,下入基巖0.5米。灌漿后旋噴墻透水率要求不大于5Lu。為達到上述目的,在進行高壓旋噴灌漿前應進行灌漿試驗,其主要任務為:1. 按設計孔間距離1.0米布孔,通過選用不同的施工工藝參數進行施工。經固結后,開挖檢查,獲得不同地層,不同工藝數據條件下的灌漿影響半徑,搭接厚度,孔斜情況等。2. 通過取樣試驗,獲得防滲體的物理性能,抗壓強度等資料。3. 通過圍井注水試驗,檢查旋噴墻的2、透水率,是否符合設計要求。4. 通過試樁檢查,檢測資料分析,為高壓旋噴正式施工確定最佳施工方案及施工參數,包括水、氣、漿壓與流量、旋噴轉速及提升速度,漿液的水灰比。二 試驗場地的選定試驗場地經監理認可選在主壩中部(0+180)下游壩坡的底部,距壓浸平臺5.0米,高程相差2.0米左右,場地位于原河床處,場地地面標高為50.126米。場地未經工程地質勘察,推側上部0.005.00米為人工填土;5.009.50米為細砂;9.5012.50米為細砂夾粘土;12.5018.00米為含礫中粗砂,與壩基礎地質條件相近似,有一定的代表性,場地經整平后,能滿足施工的要求。三 試驗樁孔的布置及技術要求試驗孔間距按3、投計要求孔距為1.0米,孔數定為8個孔均勻平布在直徑為2.61米的圓周上,形成圍井,孔深18.00米,為了以后圍井開挖檢查,圍井底部進行封底,封底孔設計4個均勻分布圍井同心圓直徑1.0米的圓周上。封底孔厚度自圍井底板以上3.0米。(祥見附圖)試驗孔孔位由測量人員在現場放樣,并用木樁定位,作出明顯標志。為便于以后開挖檢查,恢復樁位,在圍井外圍放引樁兩個,施工中要妥善保護。在試驗孔中選一個孔進行取芯鉆探,進行地質觀測和巖性描述,準確劃分出壩體人工填土層,以及下地層的分界線。各層位取代表土樣,用塑料袋包裝保存,備查。鉆孔直徑150180mm.孔斜率平均0.6%,最大不超過0.8%四高壓旋噴灌漿施工技4、術參數高壓旋噴采用三重管施工工藝,根據設備能力和以往施工,在一定的工程地質條件下,樁的影響半徑搭接厚度與水泵壓力極為密切,墻體的密實度與漿液水灰比的關系密切相關。為供以后優化旋噴施工參數,高壓水泵壓力和漿液水灰比選用4種組合,進行試驗。項 目1234高壓水泵壓力(Mpa)30303232漿液水灰比0.8:11:10.8:11:1其它施工參數如下:水量:7075L/min 風壓: 0.40.7Mpa風量:4.06.0m3/min 漿壓:0.30.5Mpa漿量:4050L/min 提升速度:812cm/min旋轉速度812r/min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必須新鮮,過期結塊的水泥不準使用。水泥5、漿的制作分一次攪拌和二次攪拌,攪拌時間應大于120秒,一次攪拌好的水泥漿進入二次攪拌中間必須設過濾篩網。五.高壓旋噴作業(一)施工流程詳見xx縣xx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高噴及帷幕灌漿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二)施工準備1. 平整場地并布置開挖返漿排放溝。2. 現場測放出每個鉆孔孔位,并作明顯標志妥善保護,圍井孔位并做好引樁,便于檢查定位。將放樣成果報監理審核。(三)造孔作業1. 鉆孔深度依據原勘察設計資料和施工方便又能滿足試開挖要求,鉆孔進入礫砂層56米,即可終孔。孔徑要求不小于150mm.設計孔深18米。打一個先導孔,判明地層變化情況。2. 圍井孔按4序施工,每序兩個孔,封底孔終孔底標高同圍井孔。(6、四)高壓旋噴作業1. 高壓泵、空壓機安裝水平穩固方便操作和施工。下管前應先進行水、氣、漿管路檢查。2. 開噴前待孔內回漿比重大于1.3時。即可提升噴射。3. 施工時密切監視水壓、空氣壓力和漿壓讀數并作記錄。4. 高噴中應經常測試水泥漿液的進漿和回漿比重,并作記錄。5. 中途噴漿因故停噴,應將噴管插入樁體內0.3-0.5米,保證搭接.。6. 圍井孔終噴距地表0.5米處.。封底孔旋噴厚度為3米,底標高同封底孔.。7. 已噴圍井孔孔口空凹段用回漿進行回填,或水泥漿回填,封底孔不必回填。六施工順序及工期安排先施工圍井孔,后施工封底孔,圍井孔從12月16日開始施工,12月21日結束。封底孔12月22日開始施工,12月25日結束。總共施工時間為10天。12月28日開始清理樁頭。20XX年元月6日開挖圍井。七質量檢測試樁質量檢測以圍井開挖觀測,取樣試驗和注水試驗為主要手段,開挖觀測的主要內容為樁的搭接厚度,樁體直徑及墻體的外觀實度,及孔斜等情況,不同部位取樣送試驗定測水泥土的物理性能及抗壓強度。注水試驗檢測墻體的透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