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某會展中心鋼網架吊裝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5568
2023-07-10
11頁
584KB
1、鄂爾多斯*會展中心工程鋼網架結構吊裝方案編制單位:中國*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編 制 人: 審 核 人: 2007年8月18日一、概況展廳長84米,寬60米,短向中間跨跨度48m,兩邊跨均為6m,共三道邊梁,最上層為曲線形,最低標高11.235m,最高(H軸處)19.827m,網架矢高3.5m。由于柱頂標高相差約8.6m,給網架安裝造成較大困難。經研究,網架整體采用高空散裝法,散裝的起步為結構中間三跨(HL),該三跨采用“地面組裝單跨吊裝空中拼裝”的方法安裝,起步三跨的組裝與吊裝,是高空散裝法的開始。選擇中間跨為起步點,有利于減小累積安裝誤差與累積撓度。展廳沿長向共有九跨,網架以-跨為中心,各跨中-2、跨網架用鋼量最大,約為37噸,平面投影尺寸12m48m=576m2,平米用鋼量約為64kg。二、地面拼裝吊裝前,-跨網架分三段在地面按圖拼裝:第一段:軸軸,第二段:軸軸,第三段:軸軸。其中第三段網架為支座到支座,第一段網架為支座到支座附近,第二段網架為支座到支座附近,到支座附近的是指暫不安裝支座到第一排節點球間的所有腹桿與弦桿,留在吊裝時空中對裝。拼裝位置:第二段網架在實際安裝位置的下面拼裝,第三段網架選擇便于吊裝且不影響吊車位置的部位。應注意的是,拼裝第二段網架時,應在北側留約4m的空檔,當北面三輛汽車吊開進去后組裝上,第一段網架在第二和第三段網架吊裝后在空中散裝完成。從軸開始,在地面安裝,3、先安裝第二段網架(/-)。開始,按圖在地面組裝,把下弦墊平,在下弦第九網格及其左右各三網格節點處加高點約20mm,以減小最終撓度,安裝好后,仔細檢查個球桿件節點是否與施工安裝圖一致,套筒是否還有松動現象,如有應逐個擰緊,確保萬無一失,為吊裝創造條件。三、拼裝完成單元體的檢查驗收單元體拼裝是網架安裝的基礎工作,也是質量保證的基礎,必須嚴格控制拼裝質量,為網架總拼裝打好基礎。網架單元體拼裝的允許偏差見下表:拼裝單元體的允許偏差。網架單元拼裝時,其節點及桿件表面干凈,沒有明顯的疤痕、泥沙和污垢。拼裝單元網架應檢查網架尺寸應在允許偏差范圍內。拼裝單元體的允許偏差(mm)允許偏差單元長度20M拼裝長度單4、 跨10.0多跨連續5.0單元長度20M拼裝長度單 跨20.0多跨連續10.0四、吊裝驗算由于第一段與第三段的自重較輕,吊裝時使用一臺吊車進行吊裝即可。這里只進行第二段吊車的吊裝驗算。首先確定采用吊車的數量及吊點的布置位置。由于第二段自重約37噸,單片網架尺寸較大(48m12m),根據經驗,決定采用四臺汽車吊聯合作業。經分析,確定了四個吊點位置,每個吊點用鋼絲繩綁扎兩個下弦球節點,以使結構受力均勻。下面計算每個吊點需要吊車提供的提升力。建立計算模型:利用MST20XX軟件,將第二段結構模型按設計圖紙錄入電腦,如下圖所示:設定支撐條件:在對應4個吊車吊點的8個下弦球處設置豎直向上的支撐,使其只能5、發生水平位移與轉動,不能發生豎向位移,以近似模擬吊繩約束。確定荷載條件:將自重荷載考慮30的保險系數施加到建好的模型上,其他荷載均設為零。計算并整理結果:通過計算,找出8個被約束的下弦球處的豎向約束反力,將其按分組相加,便得出每個吊點需要的豎向起重力,如下圖所示,這個起重力可以作為選擇吊車型號的依據。第二段吊裝驗算結果(單位:KN)另外,結構內力計算結果表明:結構內力分布均勻,沒有發現超限的桿件和節點。五、選擇吊車型號根據吊裝驗算結果,確定吊裝第二段網架采用四輛汽車吊,另外,為了減小網架跨中撓度,吊點位置沒有選擇在邊緣下弦節點上,而是選擇在距邊緣2個網格處的下弦節點上,如下圖所示:確定四臺吊車6、型號。依據吊裝相關規范,確定的原則為:上述理論計算得出的起重力,在吊車臂長和仰角能夠滿足吊裝要求的前提下,不能高于此時吊車能力的75。1吊點:需要起重力為133.5kN,則吊車相應起重能力不得低于133.575178.0kN;2吊點:需要起重力為131.4kN,則吊車相應起重能力不得低于131.475175.2kN;3吊點:需要起重力為108.6kN,則吊車相應起重能力不得低于108.675144.8kN;4吊點:需要起重力為106.8kN,則吊車相應起重能力不得低于106.875142.4kN;據查,50t、70t汽車吊現場條件下的最大起重能力分別為160kN和379KN,故選兩輛70t汽車7、吊作為1#、2#吊車,選擇兩輛50t汽車吊作為3#和4#吊車。六、確定吊裝順序首先用一輛50噸的汽車吊將第三段吊到柱頂相應位置并將支座安裝牢固;然后開始第二段網架的吊裝。1到4四輛吊車分別按順序站在第二段網架的兩側,調整其站位、臂長與仰角,使他們能滿足吊裝的需要。四臺吊車聯合作業,將第二段網架抬上空中就位,將第二段網架與第三段網架間的弦桿和腹桿裝上并將螺栓擰緊。再將第二段網架北側的兩個支座固定在柱端。至此,四臺吊車依然保持工作,使網架中部撓度不致過大。另用一臺25噸吊車配合將第一段網架在空中散裝完成,并將支座固定在柱端。此時四臺吊車才開始松繩,本次吊裝完畢。七、吊裝第三段網架在吊第三段網架(-8、/)時,將汽車吊的四根鋼絲繩用卡環分別卡在、軸中間的四個下弦球節點上,并把靠近軸的二球節點鋼絲繩多繞一道,使吊起后軸低軸高。八、吊裝第二段網架依據吊裝驗算結果,四臺吊車每臺吊車的吊點都用兩根鋼絲繩卡在網架下弦一網格的兩個球節點上,每側兩臺吊車的吊點應在一條水平直線上,注意繩的位置不能綁錯,應嚴格與吊裝驗算一致,否則可能產生嚴重后果。起吊前必須先在地面試吊,當起吊網架離地時,停住馬上檢查各吊點,并檢查各根鋼絲繩的工作受力狀況,檢查各吊車起重力是否在安全范圍內。檢查無誤后,起吊離地200mm后立即停下,再仔細檢查一遍吊點、鋼絲繩,檢查完后再落地,檢查各吊點受力狀況,各節點是否松動,檢查時隨時擰緊加9、固。檢查完后,再準備起吊,當軸離開地面時1#、2#吊車停吊,軸邊3#、4#吊車再起高550mm左右,看軸支座下平面相對成水平,停吊十分鐘,觀察網架狀況及各節點、整體是否有變動和異常現象,吊車起重力是否正常,一切正常則可以統一指揮四臺吊車緩慢起吊,過程中發現異樣,立即停吊,如無異常,慢慢升高,直到網架各部位高于柱頂。統一指揮調整方位,柱頂專門設人觀察位置,調正到軸線,將支座落到柱頂,吊車不能放松,把15軸桿件同節點球連接并擰緊套筒,互相配合檢查完畢調整軸線。然后操作人員先下到安全的地方,9軸附近的1、3吊車原位不動,吊繩保持緊繃,將15軸附近2、4吊車的吊繩微松(盡量保持網架提升時的提升力),將10、GJZ1#、2#支座落在柱頂軸線上,四臺吊車依然保持吊索緊繃,并盡量保持網架提升時的提升力,以防跨中撓度過大。九、散裝第一段網架用一臺25噸吊車配合,將第一段網架在空中散裝完成后,最后把第二段網架上的四輛吊車的各吊點緩緩松開。本次吊裝結束,用水準儀測量中心點及兩個四分之一跨度點的撓度,應符合規范要求(不超過相應設計值的15%)。十、多臺吊車作業人員一覽表 姓名性別工齡證件吊車牌號指揮司機1司機2司機3司機4十一起吊速度 1在地面試吊,放下。起吊,檢查放下,仔細檢查。停留10分鐘, 2統一指揮,全面起吊,以每分鐘1米的速度,慢慢起吊,服從指揮。 3起吊中,司機每3分鐘報告指揮起吊荷載,主臂角度,11、使指揮作到心中有數,隨時調整吊車狀態。 十二安全措施 1每臺吊車吊具,按吊車安全規范,用前認真檢查,保證符合規范, 2每抬吊車的二根鋼絲繩必須小于40度。 3安全部檢查各崗位證件,并認可。 4(J),(K)軸兩邊吊車吊到柱頂高度,稍停穩后,統一指揮向西移位約450mm,然后,穩定吊位,(9)軸對正預埋件,不能落吊。 5(14)半軸處用人工在空中對接。六部吊車緊密配合,先裝上弦桿,五件球節點,擰緊套筒。 6再安裝下弦球,兩根復桿及一下弦桿,擰緊套筒,檢查無誤后,(9)軸支座調整縱橫中線,西邊吊先放下,確定中線無誤后,其余兩吊車再松繩,解繩吊裝完畢。十三應急措施 1各吊車位旁有一人守衛看護現場,傳達指揮口令。 2每臺吊車配備一臺對講機,統一號令 。 3遇到緊急情況,按總指揮號令,沉著,不驚慌,慢慢平穩落下網架,緊急解除,處理意外。 4預備汽車一部,手機多部,處理急務。附:50t與70t吊車起重性能參數表1. 50t吊車起升高度曲線2. 50t吊車起重特性3. 70t吊車起升高度曲線4. 70t 吊車起重特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