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沉降觀測施工方案樣本(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5575
2023-07-10
8頁
38.50KB
1、重慶市小塆立交工程項目高填方路基沉降及位移觀測施 工 方 案施工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編 制: 審 核: 審 批: 重慶市小塆立交工程項目經理部7月28日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有關技術規定2三、時間安排2四、施工觀測內容2五、施工觀測人員及設備2六、施工觀測辦法3(一)、位移樁埋設及觀測3(二)、沉降管設立及觀測3(三)、基樁設立4(四)、觀測管理5一、工程概況本項目位于重慶西彭工業園區,是由三個交叉構成復合式互通立交,是主城區迅速路網規劃中“二縱線”、“一縱線”與重慶繞城高速相交一種重要工程。該工程重要由A、B、C、D、L及繞城高速連接段六某些構成,其中AK0+142、0AK0+500和L匝道(AK0+020AK0+140、LK0+000LK0+120段)為兩段高填方路基,最大填土高度21.4m,且兩段高填路基均處在軟基路段。為掌握路堤在施工期間變形動態,必要進行路堤穩定和沉降動態觀測,一方面保證路堤在施工中安全和穩定,另一方面能對的預測工后沉降,使沉降控制在容許范疇之內。二、有關技術規定1、施工合同;2、重慶市小塆立交工程路基某些施工圖;3、公路工程質量檢查評估原則(JTG_F80-);4、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JTJ 032)。三、時間安排籌劃于該段軟基解決結束后,路基開始填筑時預埋沉降檢測管及位移樁,并在路基施工全過程進行觀測,直至工程竣工。四、施工觀3、測內容1、穩定性觀測,在路堤趾部(距路堤坡腳4m處)埋設位移樁,觀測其位移狀況;2、沉降觀測,在路基中線上埋設沉降觀測管,沉降板置于路堤底部,觀測其沉降變化;3、在距路堤坡腳30m以外,且地基穩定地方設立基樁,用于施工觀測基點。五、施工觀測人員及設備為提高觀測精確性、公正性,我部籌劃將該項施工觀測工作委托于有專業資質測量單位進行,觀測儀器采用全站儀和S3水準儀,全站儀對位移進行觀測,S3水準儀對高程進行觀測,高程測量達到三等水準測量規定。六、施工觀測辦法(一)、位移樁埋設及觀測位移樁采用C25鋼筋砼預制樁,樁長1.5m,埋置深度應不不大于1.4m,樁頂外露高度不超過10cm;埋置辦法可采用直接4、打入或開挖埋置,采用開挖埋置時應注意樁周邊回填土夯實,并在樁頂50cm段用C20砼澆筑穩固定,保證邊樁埋置穩固,并在樁頂預埋不易磨損十字測頭。位移邊樁設立個數以控制路基穩定為目而擬定,如果路基失穩,路堤兩側一定范疇內必然會有隆起跡象,因而,位移邊樁應設在最也許隆起部位。依照關于實驗路資料和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有關規定,并結合現場實際狀況,籌劃設立3個位移樁,分別設在:W1#樁:AK0+020(LK0+000)路堤右側坡腳外4m處;W2#樁:DK0+900路堤右側坡腳外4m處;W3#樁:AK0+240路堤右側坡腳外4m處。位移樁觀測頻率應與位移速率相適應,位移越小,觀測頻率越小;反之,觀測頻率越5、大。普通路堤在填筑到極限高度(依照地基承載力不同,地基能承受最大填筑高度)如下時位移較小,觀測次數可10天一次;當發現位移變化增大時,既已達到極限高度,此時,應增長觀測頻率,每24天觀測一次;如發現位移變化明顯超過正常范疇時,應采用跟蹤觀測,并分析因素,考慮與否有失穩也許,必要時上報監理、業主、設計單位,考慮采用解決辦法。(二)、沉降管設立及觀測沉降觀測管重要由護套管、測桿、底板構成。護套管重要作用是使測桿處在自由狀態,防止測桿與路基填料直接接觸發生摩擦,影響沉降觀測成果,護套管采用804.5mm鍍鋅鋼管,逐接連接方式進行加長,為以便施工中護套管保護,每節管長度設為1.5m,施工中依照路堤填筑6、高度用鍍鋅管接頭連接;觀測桿采用404mm鍍鋅鋼管拼接,每節長度仍為1.5m,鋼接頭連接;觀測桿底板采用50050010mm鋼板,護套管底板采用3003005mm鋼板,鋼板中心鏤空,直徑8cm,穿入測桿用。一方面,將測桿和測桿底板、套管和套管底板焊接,焊接均采用持續焊接,焊接高度不不大于底板厚度。然后在埋設點地面挖505020cm土坑,坑內用35cm砂壓實,將沉降板平放在坑內,四周用土填實并保持水平;填筑時應先在沉降板周邊填料壓實,以保護沉降板,護套管底板高度應高出測桿底板30cm。沉降板布點越多,測得成果越能全面反映沉降真實變化,但測點過多也會給施工帶來諸多不便,依照本工程實際狀況,從滿足觀7、測需要與施工便利性考慮,籌劃設立2個觀測點,分別設在C1#點:LK0+000中樁位置;C2#點:AK0+240中樁位置。沉降觀測頻率可按路基填筑每填高1m觀測一次或每10天觀測一次。在每次接管時,都應在接管前、接管后進行測量,依照高差擬定接管實際長度。施工中測點保護工作十分重要,諸多時候由于保護不力,致使測點破壞或護套管堵塞而無法進行繼續觀測,導致前功盡棄。(三)、基樁設立基樁是控制測量基準點,必要布設于變形區以外。本工程路基以外軟土區域分部廣,為保證基樁基準性和測點長期觀測性,控制樁必要有足夠埋置深度和穩定性。基樁可采用附近加密導線點,若無適合加密導線點,則應重新布置。重新布置基樁依照本工程8、實際狀況,籌劃設在AK0+140右側路堤坡腳30m以外硬質巖上。一方面選用地質較好位置,用人工開挖坑槽,坑槽尺寸不不大于5050cm,直至硬質巖上;然后直接澆筑C20砼,并在樁頂預埋不易磨損十字測頭,測頭應具備足夠埋置深度,可用鋼筋焊接埋置,普通不不大于20cm。基樁必要定期進行復測,取保基樁高程及位置精確性。(四)、觀測管理測量觀測由項目部指派專人負責,每次測點埋設及觀測負責人都需到場。測量用各種儀器在使用前必要進行標定,并在每次測量邁進行校核,保證測量精確性。每次測量數據要由專人負責記錄和整頓,記錄要整潔、清晰,特別是數字書寫要規范。對測得數據要及時分析、對比,發現數據變化較大時,應報負責人及有關領導,找到因素所在,以便及時采用辦法加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