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三參考模板范本(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5619
2023-07-10
12頁
111.50KB
1、方案(三):懸挑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軟件使 用 說 明一、該方案中拉接形式采用硬拉接,不能采用軟拉接形式。拉接點必須每層樓面設置。二、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硬拉接、剪刀撐的設置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腳手架的高度、長度算出拉接點和剪刀撐的數量,并畫出布置圖,補充在方案中。三、該施工組織設計懸挑部分第一次懸挑必須采用槽鋼架。第二次懸挑可采用方案二中的鋼管扣件懸挑方法。四、該施工組織設計僅供參考,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修改,絕不能一字不漏的照搬。蠡湖人家B區12#房工程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蠡湖人家B區12#房結構形式:框剪層 數:11建筑物高度:31.9搭設形式:雙排扣件式懸挑腳手架,2、密目網全封閉懸挑腳手架高度:每8步懸挑一次即14.4m。腳手架立桿縱向間距1.8m。腳手架立桿排距(橫向間距)1.05m。腳手架大橫桿步距每步高1.8m。二、編制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XX)、(J84-20XX)。技術術語:本方案的技術術語同JGJ103-20XX。三、腳手架構配件質量要求:1鋼管:采用4835,其質量符合現有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符合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鋼管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3、鋼管的允許偏差值應符合:鋼管外表面銹蝕深度0.5mm。鋼管彎曲L1.5,允許偏差5mm。立桿鋼管彎曲3mL4m,允許偏差12mm。4m500mm,立桿上對接扣件至主節點的距離步高1/3。縱向水平桿上的對接扣件至主接點的距離間距1/3。2腳手架驗收:由技術負責人、施工員、安全員、架子工班長組成驗收小組,根據施工組織設計逐項驗收。驗收分基礎驗收和每搭設四步驗收一次,驗收后掛牌使用。十四、腳手架的搭設安全要求與管理:1技術負責人要按施工組織設計中有關腳手架的要求向搭設和使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按鋼管、扣件、腳手板、密目網的標準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3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超出施4、工層一步架。一次搭設高度不能超過相鄰連墻桿件以上兩步。4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應按標準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5腳手架的搭設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無高空作業的疾病。6搭設腳手架的架子工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上下輸運桿件時,嚴禁拋扔,桿件必須用繩扎好后小心上下,防止桿件、扣件墜落傷人。架子工使用的工具拿緊把牢,不能墜落傷人,使用后掛牢在持鉤上,嚴禁上下拋扔。7作業層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8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停止腳手架的搭設。雨雪后作業要有防滑措施,并掃除積雪。9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剪刀撐。5、10腳手架搭設時,地面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懸挑式腳手架計算書:一、荷載計算:1立桿自重:3.84kg/m14.4=55.3kg=553N2護身欄桿、擋腳板、剪力撐、竹笆圍護(只作用于外立桿)。83.84kg/m(1.72+1.41.7)+10kg/m21.7m=4223N3大、小橫桿竹笆重(均分于內、外立桿):1/283.84kg/m(31.7m+1.2m)+10kg/m211.74.5=1733N4槽鋼鋼梁(20號):180N/米5施工荷載:3000N/m21.71m2=10200N內立桿102000.66=6732N外立桿102000.34=3486N荷載總6、計:外立桿1.2(553+4223+1733)+1.43486=12666N內立桿:1.2(553+1733)+1.46732=12144N二、計算模型及驗算:槽鋼支座在設計計算時按兩種:a 在直段墻,豎向荷載由槽鋼橫向水平桿自身抗彎性能承受,即橫向水平桿下不設支撐斜桿,縱向間距1.8米左右,計算時考慮每根水平槽鋼承受內外共2根立桿的荷載:N外=126662+3180=25872NN內=121442+3180=24828N則M=258721.3+248280.3=41082NV=N內+ N外=25872+24828=50700NW=Bh3-(B-b)h3/6H=178CM3=M/W=410827、000/178000=231N/mm2315N/mm2max=VS/It=5070062258178000007=25.3185N/mm2b 在外墻轉角處,陽臺處及外墻面變化大的懸挑長度較大的地方,水平桿下方設置槽鋼支撐(18號),由于懸挑長度不一,這兒以懸挑2.5米為例。用力法求解內力:11+1p=0 11=0.51.51.52/31.5/EI 1P=0.51.51.54/52.5/EI X1=2N外N斜=(X1+N內)3.2/2.8=87510N =3200/20=160取150 查表2-5,=0.221 N/(a)=875100.2212570=154N/mm2315N/mm2經驗算局部穩定性也滿足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