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層工業廠房結構吊裝施工組織設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5770
2023-07-10
9頁
43KB
1、單層工業廠房結構吊裝施工組織設計指導書一、工程概況(一)主要內容1房屋基本情況:工程項目、結構形式、跨度、長度、柱距、節間、建筑面積、廠房走向、方位、廠房與周圍的關系(如:廠房與原有建筑物的相距情況,有無預留擴建場地、廠區道路設施及運輸情況等)。2構件選用情況:要求分跨介紹,主要承重構件名稱、類型、規格、尺寸;主要有承重構件的控制標高(柱子:牛腿標高、屋架:下弦標高,連系梁:梁底標高,房屋、屋頂最高標高):抗風柱的設置(位置、間距)。3主要構件的生產情況:柱子、屋架采用現場生產;吊車梁、聯系梁、基礎梁、屋面板、天溝板等構件采用預制生產,運入現場后按規定位置排放。(二)具體要求1文字敘述應作到清2、楚、正確、簡潔。2按適當比例在計算書上畫出車間平面位置圖、結構布置平面圖和剖面圖。3書寫及作圖均應符合規定(以下同此要求)二、主要承重結構一覽表(一)主要內容1構件名稱及編號;2構件數量;3構件重量4構件長度;5安裝標高。(二)具體要求1選擇基礎梁、連系梁、柱子、屋架、吊車梁、屋面板、天溝板進行有關統計、計算。要求準備,不得漏項、漏件或打算失誤。2將以上結果通過表格反映。附:“主要承重結構一覽表”項次跨度軸線構件名稱及編號構件數量構件重量構件長度安裝標高三、施工前的準備工作(一)主要內容1場地清理與道路鋪設要求:起重機開行路線,道路清理與壓實,雨季施工排水等。2裝配工鋼筋砼杯形基礎的準備要點:3、定位軸線,杯底抄平,杯口彈線,杯口覆蓋,基坑回填等。3構件的運輸方法及注意事項:要點:運輸工具的選擇,各類構件的運輸方法,運輸時的注意事項(強度、支承位置、裝車方向、運輸道路、運輸順序、卸車位置等)運輸的要求等。4構件的就位和堆放要點:位置確定,堆放場地,堆放層數,構件穩定等。5構件的拼裝與加固天窗架、大跨度屋架和組合屋架等,為了使運輸及避免在過程中損失,一般在預制廠先預制成塊體,運往工地后在拼裝成整體。由于工程的屋架采用現場生產,故需拼裝的構件主要是天窗架。6構件的檢查與清理要點:構件的型號與數量,構件吊裝時的強度,構件的外行尺寸,預埋件的位置及尺寸,構件質量(有無缺陷、損傷、變形、裂縫等)4、等。7構件的彈性與編號要點:柱、屋架、梁的彈線位置及彈線方式,編號的位置。8料具的準備要點:鋼絲繩、吊具、滑車、電焊機、梯子、墊片、模塊等。(二)具體要求1結合工程實際,逐條考慮,做到準備工作全面完整,合理可行。2文字敘述簡練、通順、避免不便條件、不分場合的大段摘錄教科書有關章節。四、起重機選擇及工作參數計算(一)主要內容1起重機的選擇起重機的選擇主要是根據廠房跨度、構件重量、吊裝高度、現場條件及現有設備等確定。 先確定起重機的類型,然后進一步選擇起重機的型號及起重臂長度。所選起重機的三個工作參數:起重量、起重高度、起重半徑(起重幅度)均應滿足結構吊裝的要求。 當起重機可以不受限制的開到構件吊5、裝位置附近去吊裝構件時,在計算了起重量Q及起重高度H之后,便可查閱起重機工作性能表或曲線來選擇起重機型號及起重臂長度,并可查的與一定起重量Q,起重高度H對應的起重半徑R,以此作為確定起重機開行路線及停機位置時的參考。 當起重機不能直接開到構件吊裝位置附近去吊裝構件時,這時便要根據起重量Q起重高度H及起重半徑R三個參數,查閱起重機工作性能表或曲線來選擇起重機的型號及起重臂長度。 同一種型號的起重機可能有幾種不同的起重臂,應選擇一種既能滿足三個吊裝工作參數的要求而又最短的起重臂。 當起重機的起重臂需經過已吊裝好的構件上空去吊裝構件(如跨過屋架吊裝屋面板)還需考慮起重臂是否與吊裝好的構件相碰。2計算6、公式(1)起重量 QQ1+ Q2式中:Q:起重機的起重量(Kg) Q1:構件重量(Kg) Q2:索具重量(Kg):一般取200400 Kg(2)起重高度 Hh1+h2+h3+h4式中:h1:吊裝支座表面高度(m),從停機面算起,如支卒表面高度低于停機面,則取h1=0 h2:吊裝間隙,視具體情況而定,要求h20.3m3h3:綁扎點至構件吊起后底面的距離(m) h4:索具高度(m),自綁扎點至吊鉤鉤口,視具體情況而定;柱子采用一點綁扎且為斜吊時:可取2.6m;屋架采用兩點綁扎和四點綁扎時,可分別取0.3m和6.0m。 H:起重機的起重高度(m),從停機面算至吊鉤鉤底。 (3) 起重臂長a、最小起重7、臂長度 Lh/sina+(f+g)/cosa式中: L:起重臂長度 h:停機臂底鉸至構件吊裝支 的高度(m), h1=h-E h1:停機面至構件吊裝支座的高度(m) f:起重鉤需跨過已吊裝結構的距離(m) g:起重臂軸線與已吊裝屋架間的水平距離,至少取1m E:起重臂底鉸至起重機停機面的距離(m),可由起重機的外型尺寸查表而得; F:起重臂底鉸至起重機回轉中心的距離(m),亦可查表而得: a:起重臂傾角 求最小桿長 對上式微分 可得 帶入上式即得出所需起重臂最小長度。 根據以上計算結果,按照起重機所能提供的不同起重臂長,選取適當的起重臂。一般地選定起重臂L選計算最小起重臂長L計 此時,根據實際8、選定的L選,查起重機工作性能表或曲線,復核起重量Q及起重量高度H,如能滿足構件吊裝要求,便可根據R值確定起重機吊裝屋面板時的停機位置。 b、復核是否滿足吊裝最邊緣一塊屋面板的要求 以上求出的是起重機位于跨中,吊裝跨中屋面板所需臂長及起重傾角。實際吊裝時,尚需復核按所確定的臂長及傾角能否滿足吊裝最外邊緣一塊屋面板的要求,如不能滿足要求可采取:改選較長的起重臂及改變起重傾角;起重機行駛至跨邊吊裝跨邊的屋面板,復核方法可采用圖法。 3需要計算的有關構件 (1)柱子 選用最重的柱及抗風柱分別計算。采用斜吊綁扎法吊裝,需計算起重機、起重高度。 (2)屋架 采用四點綁扎吊裝,需計算起重量、起重高度 (3)9、屋面板 屋面板吊裝方式可采用吊或迭吊,所請迭吊是指一次吊裝兩塊屋面板,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起重機能力,提高生產率,此時,兩屋面板吊環之間的距離取0.55m,綁扎點距吊鉤鉤口可取2.02.5m,需計算起重量、起重高度,計算緊應首先考慮跨中屋面板的吊裝,然復核邊緣屋面的吊裝(待起重臂長選定后)。 (4)天窗架 天窗架單獨吊裝。 且在天窗架兩側的屋面板吊裝后進行。 需計算起重量、起重高度、綁扎點距吊鉤鉤口可取2.53.0m。(5)吊裝天窗架上的屋面板 考慮吊裝跨中屋面板,需計算起重量、起重高度,之后,為了避免起重機吊裝天窗架上跨中屋面板時,與已安裝好的屋架相碰,按前述要求選擇起重臂長。4繪出結構吊裝工程10、參數表附:“結構吊裝工程參數表”格式構件名稱吊裝工作參數Q(Kg)H(m)R(m)Q(Kg)H(m)R(m)Q(Kg)H(m)R(m)Q(Kg)H(m)R(m)計算所需工作參數選定起重臂工作參數(二)具體要求1選取有代表性的構件進行計算,要求計算正確無誤;2畫出柱、屋架起重高度計算簡圖,屋面板吊裝工作參數計算簡圖及屋面板的排放布置圖。3選擇起重機時,既要求滿足吊裝要求,又要做到經濟合理。五、現場預制構件的平面布置與起重機的開行路線(一)主要內容1確定結構吊裝方法a、分件吊裝法; b、綜合吊裝法。本工程采用分件吊裝法吊裝構件,柱與屋架在現場預制,場地平整及杯形基礎澆筑后進行。2起重機的開行路線及11、停機位置起重機的開行路線與起重機的停機位置,起重機的性能,構件的尺寸及重量,構件的平面位置,構件的供應方式,吊裝方法等因素有關。 a、屋架、屋面板等屋面板構件,跨中開行。 b、柱、跨中開行或跨邊開行。柱跨外布置時,起重機沿跨外開行。 3預制階段的平面布置 (1)柱的布置(跨內、跨外)A、斜向布置為了節約場地,亦可按以上布置原則采用兩根疊澆,此時,應注意上、下柱的吊裝順序,并予注明。B、縱向布置采用縱向布置時,亦可采用疊澆方式C橫向布置主要適用于抗風柱柱的布置應優先考慮三點共弧,以利于起重機采用旋轉法吊裝。位置的確定需按照一定的作圖步驟完成(參考施工課件或有關教材)。采用疊澆時,起重機宜停在兩柱12、基的中間,距兩柱有相同的工作半徑,以便于吊裝。此外,應注意采取隔離措施。防止兩柱粘接,上層由于不能綁扎,故設置吊環。由于抗風柱數量少而長度較大,以避免妨礙交通,故可防在跨外采用橫向預制,但在吊裝前,需先排放,然后再吊裝。(2)、屋架的布置屋架一般采用跨內平臥疊層生產,每疊34層,布置方式有三種:斜向布置、正反斜向布置、正反縱向布置。宜采用斜向布置,以便于屋架的扶直排放。如為預應力砼屋架,屋架的一端或兩端需留出抽管及穿筋所必需的長度。屋架之間應留出1cm左右的間隙,以便支模及澆注銓:屋架之間互相搭接的長度視場地大小及需要而定。布置屋架時還應考慮以下要求:a、起重機在吊裝柱子回轉時,尾部是否與屋架13、相碰;b、屋架的扶直排放要求及先后順序(先扶直的放在上層);c、屋架的朝向及預埋件的位置。 (3)、吊車梁的布置 當吊車梁放在現場預制時,可靠近柱基順縱向軸線或略傾斜布置,也可插在柱子空擋中預制,亦可采用場外集中預制。 4吊裝階段構件的排放布置及運輸堆放。 吊裝階段構件的排放位置及運輸堆放,是指柱子吊裝完畢,針對屋架、吊車架、吊車梁、屋面板等構件而言。 (1) 屋架的就位 按就位的位置不同,分為同側就位和異側就位兩種,采作異側就位時,需將屋架由預制的一邊轉至起重機開行路線的另一邊排放,此時,應注意屋架兩側的朝向及預埋件的位置的變化。 就位方式a、靠柱邊斜向就位b、靠柱邊成縱向就位 采用a方式就14、位時,位置的確定需按照一定的作圖步驟完成(參考施工課件或有關教材)。此時應注意兩個問題,起重機回轉范圍以內不能布置屋架(至少與回轉范圍相距0.5m);軸線屋架由于已安裝了抗風柱,故需要向后退至;軸線屋架排放位置附近就位。 采用b方式就位時,一般以45榀為一組靠柱邊順軸線就位,屋架與柱之間,屋架與屋架之間的凈距不小于200mm,每組屋架之間應留3m左右的間距作為橫向通道,為避免與已吊裝的屋架相碰,每組屋架的排放中心線應位于該組屋架倒數第二榀吊裝軸線之后約為2m處。 (2)吊車梁、連系梁、屋面板的運輸、堆放 該類構件均在預制廠或附近場地預制,然后運入現場,構件運至現場后,應按所規定的位置,按編號及15、構件吊裝順序進行就位或集中堆放。 A、吊梁、連系梁 可采用兩種排放方式:a、位于吊裝位置的柱列附近就位(跨內、外均可)b、直接由運輸車輛起吊至牛腿上。B、屋面板a、 跨內排放,后退34個節間開始排放;b、跨外排放,后退12個節間開始排放。(二)具體要求1按以上主要內容分別說明結構安裝方法,柱與屋架的預制地點、時間、吊裝柱與屋架及屋面結構時起重機開行路線,然后,按照預制地點、制作方式、吊裝方法,起重機開行線路距相應軸線的距離。停機點位置,是否與構件相碰等順序,分別確定:(1)柱的預制位置 (2)抗風柱的預制位置(3)屋架的預制位置2根據以上預制構件的布置方案,確定起重機的開行路線(自進場連續行駛16、至退場)。3柱子、屋蓋系統構件就位草圖,按適當比例繪制在計算書上。六、吊裝安全技術(一)主要內容1起重機械安全要求 2索具安全要求3高空及地面工作人員的安全注意事項4安全用電,避雷與防爆(二)具體要求逐條文字說明,要求措施具體、科學、可靠、可行。并以此作為安全交底的依據。七、繪制施工圖(一)主要內容1預制構件平面布置圖要求在圖上反映以下內容:a、柱子的預制方式,牛腿朝上(如為疊制,需標明所屬相應軸線、柱底、柱頂到相應軸線),柱底,柱頂到相應軸線的距離:b、起重機吊裝柱子的開行路線(與相應縱向軸線之距,行駛方向),停機點位置、起重半徑、起重機型號、起重機回轉半徑(回轉中心與機尾之距);C、抗風柱17、預制位置;D、屋架預制方式、朝向、位置,每疊屋架品數及相應軸線的關系,起重機扶直屋架的開行路線。e、此外、用較小的比例在圖上單獨標明起重機吊裝柱子的開行路線,起重機進行屋架扶直就位的開行路線。2屋蓋系統構件就位布置圖要求在圖上反映以下內容:A、屋架就位位置(就位時,內外控制線之間的距離,以及到相應軸線和起重機開行路線的距離),就位方式,所屬軸線、朝向:b、起重機吊裝屋架的開行路線、起重半徑、停機點位置、起重機型號、回轉范圍:c、屋面板(大型屋面板、異型板、F型板、天溝板)就位位置堆放方式、起重半徑(吊裝跨中屋面板及吊裝最邊緣屋面板),數量(指每一節間所需塊數);d、吊車梁、連系梁、天窗架的就位位置、數量;e、此外,用較小的比例在圖上單獨標明起重機安裝屋架的開行路線,起重機安裝吊車梁、連系梁的開行路線;(二)具體要求1作圖應符合制圖標準,要求圖面美觀、清晰、均衡;2字體采用工程字(仿宋字),要求字跡清楚、端正;3圖紙幅面規格:1或2#;比例由學生自定;圖標規范;4采用合理、簡潔、清楚的表示方式,正確表達設計意圖。柱子、屋面板,用細實線畫出其外型;屋架。預制時用粗實線畫出其軸線尺寸,就位時用粗實線畫出其長度;吊車梁、聯系梁用粗實線表示。起重機畫出其簡單外型;起重機開行路線,用點畫線表示;起重機停機點,用小圓圈表示;起重半徑、回轉范圍、控制線等,用細虛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