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插式混凝土管施工方案設計54095(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5818
2023-07-10
9頁
58.24KB
1、適用文檔一 . 施工準備1. 施工前對現況管線的平面地點和高程與施工管線的關系, 經核實后,將認識和掌握的狀況標明在圖紙上。2. 達成施工交接樁、復測工作,并進行護樁及加密樁點部署。3. 依據圖紙達成 100mm厚混凝土墊層。4.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達到設計強度, 管道抗滲性能查驗壓力試驗合格,抗裂性能達到抗裂查驗壓力指標要求。5. 承口和插口工作面光潔平坦,局部凹凸度用尺量不超出2mm,不該有蜂窩、灰渣、刻痕和脫皮現象,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得超出止膠臺高度。6. 管體內表面面應無露筋、空鼓、蜂窩、裂紋、脫皮、碰傷等缺點,保護層不得有空鼓、裂紋、零落。7. 承插式鋼筋混凝土排水管道接口所采納的密封2、膠圈, 應采納耐腐化的專用橡膠資料制成。 密封膠圈使用前一定逐一檢查, 不得有割裂、損壞、氣泡、飛邊等缺點。其硬度、壓縮率、抗拉力、幾何尺寸等均應切合有關規范及設計規定。二 . 施工工藝開槽、驗槽澆筑混凝土平基保養下管安管澆筑管座混凝土抹帶接口標準文案適用文檔保養閉水試驗回填操作工藝1. 溝槽開挖及驗槽基底標高、坡度、寬度、軸線地點、基底土質應切合設計要求。2. 承插式柔性接口混凝土排水管道(1) 管道基礎混凝土墊層基礎:采納混凝土墊層基礎的排水管道鋪設。在槽底鋪設設計規定厚度的混凝土墊層, 并用平板振動夯夯實。 夯實平坦后,測中心線,并應預留沉降量。墊層寬度一定嚴格控制,以保證管道包角的角度3、。(2) 下管1) 管道進場查驗: 管節安裝前應進行外觀檢查, 檢查管體外觀及管體的承口、插口尺寸,承口、插口工作面的平坦度。用專用量徑尺量并記錄每根管的承口內徑、 插口外徑及其橢圓度, 承插口配合的環向空隙,應能知足選配的膠圈要求。2) 管道下管:采納專用高強尼龍吊裝帶,免得傷及管身混凝土。吊裝前應找出管體重心, 做出標記以知足管體吊裝要求。 下管時應使管節承口迎向流水方向。下管、安管不得擾動管道基礎。(3) 對口1) 清理管膛、管口:將承插口內的全部雜物予以消除,并擦洗潔凈,而后在承口內平均涂抹非油質潤滑劑。標準文案適用文檔2) 清理膠圈:將膠圈上的粘接物清擦潔凈, 并平均涂抹非油質潤滑劑4、。3) 插口上套膠圈:密封膠圈應平順、無歪曲。安管時,膠圈應均勻轉動到位,放松外力后,回彈不得大于 l0mm,把膠圈彎故意形或花形(大口徑)裝入承口槽內,并用手沿整個膠圈按壓一遍,保證膠圈各個部分不翹不扭, 平均一致卡在槽內。 橡膠圈就位后應位于承插口工作面上。4) 頂裝接口頂裝接口時, 采納龍門架,對口時應在已安裝堅固的管子上拴住鋼絲繩,在待拉入管子承口處架上后背橫梁, 用鋼絲繩和倒鏈連好繃緊對正,雙側同步拉倒鏈, 將已套好膠圈的插口經撞口后拉入承口中。注意隨時校訂膠圈地點和狀況。安裝時,頂、拉速度應遲緩,并應有專人查膠圈滾入狀況,如發現滾入不平均,應停止頂、拉,用鑿子調整膠圈地點,平均后再5、持續頂、拉,使膠圈達到承插口的預約地點。管道安裝應特別注意密封膠圈,不得出現“麻花”、“悶鼻”、“凹兜”、“跳井”、“外露”等現象。倒鏈拉入法安管示建議圖 3 一15、圖 316。標準文案適用文檔5) 檢查中線、高程:每一管節安裝達成后,應校訂管體的軸線地點與高程,切合設計要求后,即可進行管體軸向鎖定和雙側固定。6) 用探尺檢查膠圈地點:檢查插口推人承口的地點能否切合要求,用探尺仲人承插口空隙中檢查膠圈地點能否正確。(4)水泥沙漿抹帶:抹帶及接口均用 1:1.25 水泥沙漿。抹帶前將管口及管外皮抹帶處洗漱潔凈。 直徑小于等于 1000mm,帶寬 120mm;直徑大于 l000mm,帶寬 1506、mm,帶厚均為 30mm。抹帶分兩層做完,第一層沙漿厚度約為帶厚的 1/3 ,并壓實使管壁粘接堅固,在表面劃成線槽,以利于與第二層聯合。待第一層初凝后抹第二層,用弧形抹子持壓成形,初凝前再用抹子趕光壓實。抹帶達成后,立刻用平軟資料覆蓋, 34h 后灑水保養。3 閉水試驗或閉氣試驗(1) 一般規定:管道閉水或閉氣試驗一定在溝槽回填土行進行。 閉水試驗的水位,應為試驗段上游管內頂以上 2m。閉水過程中同時檢查管堵、管道、井身,無漏水和滲水,再浸泡 12d 后進行閉水試驗。標準文案適用文檔(2) 同意滲水量應切合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4 溝槽回填(1) 回填前具備的條件:鋼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鋪設后應在混7、凝土基礎強度、接口抹帶的接縫水泥強度達到 5MPa,閉水試驗合格后進行。(2) 回填土料的要求: 回填土料不得含有有機雜質, 不得采納淤泥或淤泥質土作為填料。 回填土料應切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 最正確含水率應經過試驗確立。(3) 回填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管腔雙側同時分層進行。 溝槽底至管頂以上 500mm的范圍均應采納人工還土, 超出管頂 500mm以上可采納機械還土,還土時分層鋪設夯實。(4) 回填土虛鋪厚度:回填土壓實的每層虛鋪厚度依據設計要求進行三 . 成品保護1. 管道回填土時,應防備管道中心線位移或破壞管道,管道雙側用人工同步回填,直至管頂 0.5m 以上,在不破壞管道的狀況下,8、可用蛙式打夯機夯實。2. 管線留口端要用彩條布包好,防備泥土、雜物進入管內,待從頭施工時撤掉彩條布。必需時也可砌磚進行封堵。四 .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 管道接口開裂、零落、漏水 依據不一樣的地質條件選擇適合的管接口形式, 并按設計要求標準文案適用文檔做好管基辦理。抹帶接口施工前,應將管子與管基相接觸的部分做接茬辦理;抹帶范圍的管外壁應鑿毛;抹帶應分三次達成,即第一次抹 20mm厚度的水泥沙漿,第二次抹節余的厚度,第三次維修壓光成活。抹帶施工完成應實時覆蓋保養。2. 管道反坡 增強丈量工作的管理,嚴格履行復測制度。關于新管線接人舊管線,仍是舊管線的水引入新管時, 一定將舊管線的流水面標高經過實9、測的方法來確立。 仔細熟習與掌握設計重點和施工圖紙。 施工中應增強與土建施工單位的協分配合,實時解決施工中問題。3. 閉水試驗不合格 嚴格采納管材,污水管不得使用擠壓管。外觀檢查有裂紋、裂痕的管材,不得使用。700 以上)在澆筑混凝土管座及抹帶的同時,應進入管內將接口處管縫勾抹密實。對“四合一” (管基、管座、安管、抹帶四工序合一起步進行)施工的小管徑管,在澆筑管基管座混凝土時,管口部位應鋪造量的水泥沙漿,以防接口處漏水。 磚砌閉水管堵和磚砌檢查井及抹面, 應做到沙漿飽滿。 磚砌體與管皮接觸處、安踏步根部、制作腳窩處沙漿應飽滿密實。關于管標準文案適用文檔材、管帶、管堵、井墻等有少許滲水,一般可10、用防水劑配制水泥漿,或水泥沙漿涂刷或勾抹于滲水部位即可。涂刷或勾抹前, 應將管道內的水排放潔凈。五.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舉措環境管理舉措1. 在舊路破除時期,裝備專用灑水車,實時灑水降塵。2. 在施工過程中隨時對場區和周邊道路進行灑水降塵, 降低粉塵污染。3. 水泥、細顆粒散體資料等, 應盡可能在庫內寄存或采納篷布覆蓋,運輸時要采納防遺灑舉措。4. 土方運輸車輛采納掩蓋等舉措, 出場時沖洗輪胎防備污染四周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舉措1. 操作人員應依據工作性質,裝備必需的防備用品。2. 電工一定持證上崗。配電系統及電動機具按規定采納接零或接地保護。3. 機械操作人員一定持證上崗。機械設施的維11、修、保養要實時,使設施處于優秀的狀態。4. 在地上建筑物、 電桿及高壓塔鄰近開挖基槽時, 對有可能危及安全的要素應預先采納預防舉措。標準文案適用文檔5. 基槽開挖一定自上而下, 分層開挖,禁止掏挖,并按規定放坡。6. 溝槽外側暫時堆土時,堆土距溝槽上口線不可以小于,堆土高度一般不得大于 1. 5m 。堆土不得覆蓋消火栓、丈量點位等標記。若安裝輕型井點降水設施,堆土距槽邊不該小于。7. 溝槽外頭搭設不低于 1. 2m的護欄,道路上要設警告牌和警告燈。8. 在高壓線、變壓器鄰近堆土及吊裝設施等應切合有關安全規定。9. 現況管線拆掉、改移,一定有專人進行指揮,禁止非施工人員進人現場。10. 蛙式打夯12、機操作人員一定穿著好絕緣用品, 操作一定有兩人,一人扶夯一人提電線。 蛙式打夯機一定依據電氣規定, 在電源首端裝設漏電保護器, 并對蛙夯外殼做好保護接地。 蛙夯的電氣開關與人接線處的連結,要隨時進行檢查,防止人接線處因振動、磨損等原由導致松動或絕緣無效。臺以上蛙夯同時作業時,左右間距不小于5m,前后不小于l0m,互相間的膠皮電纜不要交錯環繞。蛙夯搬運時,一定切斷電源,禁止帶電搬運,以防造成誤動作。12. 吊裝下管時,一定有專人指揮,禁止任何人在已吊起的構件下逗留或穿行, 對已吊起的管道禁止長時間停在空中。 禁止酒后操作吊車。13. 在高壓線或裸線鄰近吊裝作業時,應依據詳細狀況停電或采標準文案適用文檔取其余靠譜防備舉措后,方準進行吊裝作業。標準文案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3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