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插式混凝土管施工組織設計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6003
2023-07-10
9頁
449.50KB
1、一. 施工準備 1.施工前對現況管線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與施工管線的關系,經核算后,將理解和掌握的狀況標注在圖紙上。 2.完畢施工交接樁、復測工作,并進行護樁及加密樁點布置。3.按照圖紙完畢100mm厚混凝土墊層。 4.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達到設計強度,管道抗滲性能檢查壓力實驗合格,抗裂性能達到抗裂檢查壓力指標規定。 5.承口和插口工作面光潔平整,局部凹凸度用尺量不超過2mm,不應有蜂窩、灰渣、刻痕和脫皮現象,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得超過止膠臺高度。 6.管體內外表面應無露筋、空鼓、蜂窩、裂紋、脫皮、碰傷等缺陷,保護層不得有空鼓、裂紋、脫落。 7.承插式鋼筋混凝土排水管道接口所采用的密封膠圈,應采用耐腐蝕2、的專用橡膠材料制成。密封膠圈使用前必須逐個檢查,不得有割裂、破損、氣泡、飛邊等缺陷。其硬度、壓縮率、抗拉力、幾何尺寸等均應符合有關規范及設計規定。 二. 施工工藝 開槽、驗槽澆筑混凝土平基養護下管安管澆筑管座混凝土抹帶接口養護閉水實驗回填 操作工藝 1.溝槽開挖及驗槽 基底標高、坡度、寬度、軸線位置、基底土質應符合設計規定。 2.承插式柔性接口混凝土排水管道 (1)管道基本 混凝土墊層基本:采用混凝土墊層基本的排水管道鋪設。在槽底鋪設設計規定厚度的混凝土墊層,并用平板振動夯夯實。夯實平整后,測中心線,并應預留沉降量。墊層寬度必須嚴格控制,以保證管道包角的角度。 (2)下管 1)管道進場檢查:管3、節安裝前應進行外觀檢查,檢查管體外觀及管體的承口、插口尺寸,承口、插口工作面的平整度。用專用量徑尺量并記錄每根管的承口內徑、插口外徑及其橢圓度,承插口配合的環向間隙,應能滿足選配的膠圈規定。 2)管道下管:采用專用高強尼龍吊裝帶,以免傷及管身混凝土。吊裝前應找出管體重心,做出標志以滿足管體吊裝規定。下管時應使管節承口迎向流水方向。下管、安管不得擾動管道基本。 (3)對口 1)清理管膛、管口:將承插口內的所有雜物予以清除,并擦洗干凈,然后在承口內均勻涂抹非油質潤滑劑。 2)清理膠圈:將膠圈上的粘接物清擦干凈,并均勻涂抹非油質潤滑劑。 3)插口上套膠圈:密封膠圈應平順、無扭曲。安管時,膠圈應均勻滾4、動到位,放松外力后,回彈不得不小于l0mm,把膠圈彎成心形或花形(大口徑)裝入承口槽內,并用手沿整個膠圈按壓一遍,保證膠圈各個部分不翹不扭,均勻一致卡在槽內。橡膠圈就位后應位于承插口工作面上。 4)頂裝接口 頂裝接口時,采用龍門架,對口時應在已安裝穩固的管子上拴住鋼絲繩,在待拉入管子承口處架上后背橫梁,用鋼絲繩和倒鏈連好繃緊對正,兩側同步拉倒鏈,將已套好膠圈的插口經撞口后拉入承口中。注意隨時校正膠圈位置和狀況。 安裝時,頂、拉速度應緩慢,并應有專人查膠圈滾入狀況,如發現滾入不均勻,應停止頂、拉,用鑿子調節膠圈位置,均勻后再繼續頂、拉,使膠圈達到承插口的預定位置。 管道安裝應特別注意密封膠圈,不5、得浮現“麻花”、“悶鼻”、“凹兜”、“跳井”、“外露”等現象。倒鏈拉入法安管示意見圖3一15、圖316。 5)檢查中線、高程:每一管節安裝完畢后,應校對管體的軸線位置與高程,符合設計規定后,即可進行管體軸向鎖定和兩側固定。 6)用探尺檢查膠圈位置:檢查插口推人承口的位置與否符合規定,用探尺仲人承插口間隙中檢查膠圈位置與否對的。 (4)水泥砂漿抹帶:抹帶及接口均用1:1.25水泥砂漿。抹帶前將管口及管外皮抹帶處洗刷干凈。直徑不不小于等于1000mm,帶寬120mm;直徑不小于l000mm,帶寬150mm,帶厚均為30mm。抹帶分兩層做完,第一層砂漿厚度約為帶厚的1/3,并壓實使管壁粘接牢固,在表6、面劃成線槽,以利于與第二層結合。待第一層初凝后抹第二層,用弧形抹子持壓成形,初凝前再用抹子趕光壓實。抹帶完畢后,立即用平軟材料覆蓋,34h后灑水養護。 3閉水實驗或閉氣實驗 (1)一般規定:管道閉水或閉氣實驗必須在溝槽回填土邁進行。閉水實驗的水位,應為實驗段上游管內頂以上2m。閉水過程中同步檢查管堵、管道、井身,無漏水和滲水,再浸泡12d后進行閉水實驗。 (2)容許滲水量應符合現行有關原則的規定。 4溝槽回填 (1)回填前具有的條件:鋼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鋪設后應在混凝土基本強度、接口抹帶的接縫水泥強度達到5MPa,閉水實驗合格后進行。 (2)回填土料的規定:回填土料不得具有有機雜質,不得采用淤泥7、或淤泥質土作為填料?;靥钔亮蠎显O計及施工規范規定,最佳含水率應通過實驗擬定。 (3)回填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管腔兩側同步分層進行。溝槽底至管頂以上500mm的范疇均應采用人工還土,超過管頂500mm以上可采用機械還土,還土時分層鋪設夯實。 (4) 回填土虛鋪厚度:回填土壓實的每層虛鋪厚度根據設計規定進行 三. 成品保護 1. 管道回填土時,應避免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管道兩側用人工同步回填,直至管頂0.5m以上,在不損壞管道的狀況下,可用蛙式打夯機夯實。 2. 管線留口端要用彩條布包好,避免泥土、雜物進入管內,待重新施工時撤除彩條布。必要時也可砌磚進行封堵。四.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8、.管道接口開裂、脫落、漏水 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選擇合適的管接口形式,并按設計規定做好管基解決。 抹帶接口施工前,應將管子與管基相接觸的部分做接茬解決;抹帶范疇的管外壁應鑿毛;抹帶應分三次完畢,即第一次抹20mm厚度的水泥砂漿,第二次抹剩余的厚度,第三次修理壓光成活。 抹帶施工完畢應及時覆蓋養護。 2. 管道反坡 加強測量工作的管理,嚴格執行復測制度。對于新管線接人舊管線,還是舊管線的水引入新管時,必須將舊管線的流水面標高通過實測的措施來擬定。 認真熟悉與掌握設計要點和施工圖紙。 施工中應加強與土建施工單位的協調配合,及時解決施工中問題。 3. 閉水實驗不合格 嚴格選用管材,污水管不得使用擠壓管9、。外觀檢查有裂紋、裂縫的管材,不得使用。 在澆筑混凝土管座時,管節接口處要認真搗實。大管徑(700以上)在澆筑混凝土管座及抹帶的同步,應進入管內將接口處管縫勾抹密實。對“四合一”(管基、管座、安管、抹帶四工序合一同步進行)施工的小管徑管,在澆筑管基管座混凝土時,管口部位應鋪造量的水泥砂漿,以防接口處漏水。 磚砌閉水管堵和磚砌檢查井及抹面,應做到砂漿飽滿。磚砌體與管皮接觸處、安踏步根部、制作腳窩處砂漿應飽滿密實。對于管材、管帶、管堵、井墻等有少量滲水,一般可用防水劑配制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涂刷或勾抹于滲水部位即可。涂刷或勾抹前,應將管道內的水排放干凈。五.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措施5.1 環境管理10、措施 1.在舊路破除期間,配備專用灑水車,及時灑水降塵。 2.在施工過程中隨時對場區和周邊道路進行灑水降塵,減少粉塵污染。 3.水泥、細顆粒散體材料等,應盡量在庫內寄存或采用篷布覆蓋,運送時要采用防遺灑措施。 4.土方運送車輛采用遮蓋等措施,出場時清洗輪胎避免污染周邊環境。 5.2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操作人員應根據工作性質,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 2.電工必須持證上崗。配電系統及電動機具按規定采用接零或接地保護。 3.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要及時,使設備處在良好的狀態。 4.在地上建筑物、電桿及高壓塔附近開挖基槽時,對有也許危及安全的因素應事先采用預防措施。 5.11、基槽開挖必須自上而下,分層開挖,嚴禁掏挖,并按規定放坡。 6.溝槽外側臨時堆土時,堆土距溝槽上口線不能不不小于1.0m,堆土高度一般不得不小于1. 5m。堆土不得覆蓋消火栓、測量點位等標志。若安裝輕型井點降水設備,堆土距槽邊不應不不小于1.5m。 7.溝槽外圍搭設不低于1. 2m的護欄,道路上要設警示牌和警示燈。 8.在高壓線、變壓器附近堆土及吊裝設備等應符合有關安全規定。 9.現況管線拆除、改移,必須有專人進行指揮,嚴禁非施工人員進人現場。 10.蛙式打夯機操作人員必須穿戴好絕緣用品,操作必須有兩人,一人扶夯一人提電線。蛙式打夯機必須按照電氣規定,在電源首端裝設漏電保護器,并對蛙夯外殼做好保12、護接地。蛙夯的電氣開關與人接線處的連接,要隨時進行檢查,避免人接線處因振動、磨損等因素導致松動或絕緣失效。 11.2臺以上蛙夯同步作業時,左右間距不不不小于5m,前后不不不小于l0m,互相間的膠皮電纜不要交叉纏繞。蛙夯搬運時,必須切斷電源,不準帶電搬運,以防導致誤動作。 12.吊裝下管時,必須有專人指揮,嚴禁任何人在已吊起的構件下停留或穿行,對已吊起的管道不準長時間停在空中。嚴禁酒后操作吊車。 13.在高壓線或裸線附近吊裝作業時,應根據具體狀況停電或采用其她可靠防護措施后,方準進行吊裝作業。您好,歡迎您閱讀我的文章,本WORD文檔可編輯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閱讀過后,但愿您提出保貴的意見或建議。閱讀和學習是一種非常好的習慣,堅持下去,讓我們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