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車庫坑圍護及挖土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6107
2023-07-10
12頁
52.50KB
1、地下室車庫基坑圍護及挖土施工方案一、 地下車庫工程概況: 該工程為錦園小區地下車庫,面積為17352m2,為長寬20080m的長方形布局。在A、C區設有兩個出入口,在A區含3-11#、3-12#6層住宅樓。在B區含3-9#、3-10#6層住宅樓,在其北面緊鄰3-1#、3-5#、3-6#,其西邊緊鄰3-7#、3-8#,其南面緊鄰3-15#、3-17#、3-19#、3-21#6層住宅樓。 該工程0.00相當于黃海絕對標高4.5m,自然地面標高平均值相當于黃海絕對標高3.4m,即現有自然地面相對標高為1.10m,其他數據如下表:(圖示見“地下車庫圍護部位剖面圖”。)序號項 目單 位頂面標高底面標高挖2、土標高厚或高實際挖土深度1地下室底板m4.795.195.440.404.342地下室頂板m0.861.511.011.660.153底 板 梁m4.795.595.840.804.744柱 承 臺m4.795.996.241.205.145基 礎 樁m5.94地下室層高為3.93m和3.28m。二、 地下室施工前的基坑圍護: 為了防止土方開挖時發生土體位移和坑內工程樁擠壓位移,決定在土方開挖前進行基坑圍護,其設計概況如下:(一) 方案選擇: 結合該工程的實際情況,采用雙排門架圍護體系,在門架頂部位設土釘, 以彌補門架側剛度之不足,在局部轉角處,設轉角斜撐加單排樁圍護(見地下 車庫基坑圍護設計3、圖)。(二) 基坑圍護做法簡介:1、 沿地下車庫基坑一周放坡2m(450角)適當的卸土,將圍護體系的壓頂梁用支撐設在地表下2m處。2、 沿地下車庫基坑一周打設377雙排沉管灌注樁,樁頂位于地表下2m處, 將樁插入坑底以下一定深度,兩排樁之間用壓頂梁整澆,形成抗側圍護的門 架體系。3、 在雙排樁的架頂,打設鋼管土釘,采用兩次高壓注漿,以增加雙排樁架構 的抗側剛度。4、 在基坑的4個轉角設置斜角撐,采用單排377沉管樁圍護。5、 緊貼內排沉管樁的外側打設500水泥攪拌樁擋土止水帷幕,入坑底以下一定深度,避免地表潛水滲入基坑內,創造一個良好的開挖條件。(三) 該方案中有關數據統計:(見“地下室圍護樁4、有關數據。”)(四) 基坑圍護工程的施工1、 施工流程: 測量定位灌注樁樁尖埋設(含內外排)沉管樁機進場振壓成孔 放鋼筋籠澆注砼樁架位移灌注樁施工到一定數量后(以其砼強度達到 75%為準)攪拌樁機進場定位挖去地表面雜物,露出灌注樁表側施 工攪拌樁樁架移位灌注樁施工完攪拌樁施工完樁機出場基坑周 邊放坡2m卸土打錨管土釘、澆門式壓頂梁、支撐梁待其強度達到要 求后進入土方開挖。2、 施工組織: 沉管灌注樁機:1臺 架高1520米 水泥攪拌樁機:2臺 架高1215米 施工路線:見“基坑圍護施工路線圖”分兩機組:A區、B區為一機組 C區為一機組 施工人員配備(每機組):工序專門負責人(指揮部指派,兼測量5、定位復查、施工監督)下屬:A、灌注樁:施工負責人(兼測量定位)、機組人員、砼運輸車輛、砼澆注人員、放鋼筋籠人員、施工記錄人員、機電修理人員。B、攪拌樁:施工負責人(兼測量定位)、前臺機組人員、配漿專門人員、挖地表施工人員、施工記錄人員、機電修理人員。 灌注樁砼供應:由工地攪拌站配置供給,機動車輛運輸。 技術處理:若施工中發現問題,由工序專門負責人向指揮部匯報,進行 技術處理。 攪拌樁配備二班人員,24小時連續施工。 2m放坡卸土:見“基坑圍護樁挖土示意圖”。 錨管土釘的施工: 由浙江浙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專門施工隊伍施工,其施工組織見其 施工方案。 壓頂梁、支撐梁施工: 在放坡卸土前,做好壓頂梁6、支撐梁施工的一切準備工作,邊挖土、 邊人工清基、邊支模、扎筋、澆注砼;(隱蔽工程驗收按規范執行) 梁的施工分三個施工段,即A、B、C區分別施工,每個施工段連續 施工,不留施工縫; 具體施工見后面的施工技術交底。3、 施工質量管理: 項目指揮部:決策層下屬監督工程質量)。 1、項目經理:解決施工中組織問題,支持技術部門的工作。 2、項目技術負責人:處理技術問題,監督工程質量。 A、工序專門負責人:對違背設計意圖,違反操作規程進行監督、制止、 糾正及向技術負責人匯報。 B、分項工程負責人:堅持按技術交底、圖紙要求、操作規程組織施工, 做好施工記錄。 C、測量檢測人:復查定位,原材料及砼、鋼筋籠的7、把關。4、 施工技術交底:測量定位和埋樁尖:1、 以地下車庫周邊軸線為準線,以圍護設計平面為參考,首先放出圍護 樁的377沉管灌注樁內、外兩排樁軸線,具體尺寸為:由設計方交 底內排樁邊緣距建筑物承臺邊應20cm,距砼墻邊應80cm,取大 者。現根據地下車庫設計圖其承臺外邊距軸線的距離大部分為1100, 砼墻外邊線距軸線為200,那么,a:1100+200+200=1500 b:200+800+200=1200 取大者為1500,又因考慮便于承臺施工,原則上取為1650,并根據 以上原則,在局部還需向外移時,可局部向外移,放出內排樁定位軸 線,定好內排樁軸線后,攪拌樁、外排樁和單排樁按圖紙尺寸放8、線埋 樁尖,其沿軸線方向的樁位間距內排樁為1000,外排樁為2000,攪 拌樁為350(互壓150),內排樁與攪拌樁的軸線間距為440(詳見“地 下車庫圍護結構平面圖”和“地下車庫A區坡道與6#樓相鄰處圍護 工程局部修改圖及說明”。)2、 樁尖埋設要平正,以免卡管和傾斜。 灌注樁振壓成孔: A、樁架就位應平整、穩固,施工中不應發生傾斜和位移。 B、樁管垂直套入樁尖,兩者軸線應一致,考慮到該工程沉管深度不大,軟 質土,故不考慮在樁尖頸部加草純墊,但在成孔后必須盡快下鋼筋籠和 澆注第一次砼。 C、成孔深度詳見“地下車庫圍護部位剖面圖”和“地下車庫圍護樁有關數 據”。 放鋼筋籠: A、鋼筋籠制作:主9、筋:樁下端2000范圍為618,以上部分為818,并 在樁頂部位余留200長以焊接彎入壓頂梁的錨固鋼筋。可利用剔去頂部 浮漿后的露出筋長度(籠長見“地下車庫圍護樁有關數據”。) B、箍筋按圖示和規范進行制作、綁扎。 a、鋼筋籠成形尺寸,其保護層厚度控制在2.5cm,但要保證便于下放 鋼筋籠,故鋼筋籠最外邊直徑定為300mm。 b、螺旋筋在主筋外,2000與主筋點焊一螺。 c、加勁筋在主筋內,與主筋點焊。 d、螺旋筋與加勁筋的點焊應錯開。 C、鋼筋籠要保證順直,箍筋間距要均勻,下放時,因鋼筋籠是全長觸 底,故一定要避免過度壓筋,造成鋼筋籠彎曲而影響拔管或鋼筋隨 管拔出。 D、為觀察鋼筋籠是否隨管10、拔出或浮筋,在籠上端放置1根導向筋,其 長度應能伸出自然地面。E、 為防止鋼筋籠隨管拔出,在籠下端1.0-1.5m高度范圍內,鋼筋籠 直徑向底端逐小2cm。若萬一發生鋼筋籠上浮應采取反插,加大振 動力措施。 灌注砼:砼C25、充盈系數1.151、 在砼攪拌站進行配置,攪拌砼時嚴格按級配通知單配料攪拌。2、 砼運輸道路一定要平整、通順,既保證砼的和易性,又要避免砼的離析,并保證澆注的連續進行。3、 在每根樁澆注第一斗砼時,可適當加大水灰比,隨后的砼應恢復正常水灰比,以保證孔底砼的充分外擠和壓住鋼筋籠,以防止鋼筋籠上浮。4、 每一根樁的砼總灌注量必須保證1.15的充盈系數, 在打第1根樁時,可提高11、到1.21.25,在拔管時應專人檢測管內砼的標高及下落情況,嚴防砼縮頸和空斷,拔管速度控制在1.0m/分鐘,應連續添加砼,以保證管內砼足夠數量,振搗密實,確保強度和樁質量。5、 樁頂標高控制:見“地下室圍護樁有關數據”6、 沉管灌注樁的打樁路線:(見附圖)7、 必須按要求作好現場記錄,并保證一臺班一組試塊。 水泥攪拌樁 1、材料:水泥32.5#金刀牌新鮮水泥,水灰比0.55,水泥摻合比為15%, 內參水泥量的0.2%木鈣。 2、樁規格:500(見“地下室圍護樁有關數據”) 3、定位:按圖示要求,攪拌樁中線與內排灌注樁中線間距為440,目 標要求是攪拌樁達到緊貼灌注樁的效果,在實際施工中,若發生12、攪 拌頭葉片攪打灌注樁時,可適當加大距離,但必須把握“緊貼”的 目標要求。特別強調,必須先排去地面硬塊雜物,并需人工挖出灌 注樁的側表面,以確保“緊貼”。 4、 勞動力組織: 因該樁的目的是擋土止水,故不能留有樁間空隙,為此,必須實 行每天24小時連續作業,配足施工作業人員,并且,為達到連 續作業的目的,必須配備足夠各專業人員,如施工指揮需隨時解 決施工中 出現的問題,機電專業人員須隨時保證機械的正常運 轉,現場水泥漿的配制必須專人 24小時負責,施工記錄必須跟 班記錄各種數據,包括水泥漿的配比和各種事故記錄。 5、施工工藝:采取二次噴漿,四次攪拌的辦法: 先試打后確定具體流程。建議: 進鉆攪13、噴退攪二次進攪噴退攪 提升速度應0.8m/分鐘,應嚴格控制攪拌樁位及垂直度,保證搭 接150mm,確保密封止水。若人為因素發生停打樁,第二次開打 時,應盡量緊靠前一根樁,并在新舊樁的外側貼一根樁。(見附圖) 6、注意事項: A、場地表面的硬雜物應先清除,以便進孔。 B、灰漿制作系統的布置以水平運輸50m為原則定位。 C、泵送水泥漿前,管路應保持濕潤,水泥漿中不得含有硬結塊,集 料斗上部應加細篩過濾,輸漿管網應每天砌底清洗一次。如發生 停機,應立即進行清洗。D、在鉆進中迂障礙物時,應立即退出后在旁邊補打樁,切勿放棄該 樁 ,而進入下個樁位,以免形成漏水孔。(見附圖) 7、質量要求 A、攪拌時應使14、土體全被粉碎以利于與水泥漿均勻攪和。 B、必須使用新鮮水泥,嚴格控制配合比。 C、不允許出現斷漿現象。 D、導向架應垂直于地面。 E、保證樁間搭接150mm的要求。 沿基坑周邊2m放坡卸土: A、卸土示意圖(見地下車庫圍護部位剖面圖) B、卸土量估算(見基坑圍護樁挖土示意圖) C、挖土路線(見基坑圍護樁挖土示意圖) D、挖土深度:機械挖至3.2m余下厚土層由人工開挖。挖機只能退, 不能進,停一處后,須將此段挖完,退一處,再挖完,不允許又進到已 挖地段補挖。 錨管土釘:必須試打后,經過抗拔試驗,若不能滿足要求,應另外考慮 其他方案。 壓頂梁及支撐梁 A、鑿去樁頂混凝土至3.35m(保證其伸入壓頂15、梁內5cm),并露出灌注 樁的主筋。按單面焊接規范搭接長度要求焊接伸入壓頂梁的錨固筋,伸 入梁的長度按圖紙要求,允許接頭在一個截面范圍內。 B、在原卸土的基礎上,人工挖出壓頂梁的土體底模清平,要求清平后的標 高符合壓頂梁的底標高,其兩側模板采用鋼模,要求支撐牢固,澆筑砼 時不能變形移位。 C、按設計圖要求和規范要求制作,綁扎壓頂梁鋼筋,鋼筋入模前必須清除 模板內有害雜物,鋼筋底部必須設置墊塊,保護層厚度為35。 D、嚴格按C25配合比通知單配置砼,澆筑時用振動棒振密,并用木模子 搓平上口面,專人進行養護。 E、按溫度,適時進行邊模拆除,防止邊角缺損。 F、壓頂梁及支撐梁分三段施工,即A、B、C16、區各為一段,每段必須連續 施工,不允許留施工縫,三段的施工縫按二次現澆砼的辦法處理。 H、必須按要求做好砼試塊,每臺班至少一組。三、 地下車庫基坑挖土: 基坑開挖是本工程的重要工序,必須慎之又慎,確保開挖的安全和保證工程樁不受損害。(一) 組織體系: 監理公司總監 指揮部總指揮下屬:1、 副總指揮:(1) 項目經理 a、挖機指揮員挖機操作員 b、運土指揮員運輸車輛司機 c、應急指揮員應急工人(2) 應急材料供應負責人(3) 應急助理員2、 技術總負責技術項目經理3、 監測負責人4、 監理工程師旁站員5、 設計方工程負責人 (二) 各級人員工作要點:總指揮:危急情況時作出命令。副總指揮:全面指揮17、施工現場。技術總負責:技術交底,重大技術措施與副總指揮配合,向總指揮提出決策 參考建議。項目經理:按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在副總指揮的領導下,組織施工。應急材料供應負責人:聽從副總指揮命令,保證應急材料的隨時調用。急用助理員:對整個挖土現場巡察,隨時向副總指揮匯報工程進展及動態。技術項目經理:隨時觀察施工現場執行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的執行情況,重大問題向技術總負責匯報,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做好有關記錄。挖機指揮員:按技術交底指揮挖機的挖土方式、運行路線,制止其他施工人員和車 輛進入挖土禁區范圍。運土指揮員:指揮運輸車輛進入挖機范圍內的停泊位置及進出路線。應急指揮員:聽從項目經理的命令,組織應急搶險工作18、。(三) 程序制度: 施工方案審批施工技術交底開工申請報告準備工作驗收開工令1、 施工方案審批:按上級文件精神進行。2、 施工技術交底:由施工單位主持、業主、監理、設計方監視,有關施工人員參加,正式交底會進行。3、 開工申請報告:由施工單位向業主、監理提出。4、 準備工作驗收:由業主、監理方對施工方的所有準備工作進行逐項驗收,在申請報告上簽字。5、 開工令:在驗收、簽字的基礎上,由監理方向施工方正式下達開工令。(四) 挖土方案:1、 指在2m卸土后的挖土方案。2、 挖土路線:(見地下車庫土方開挖路線示意圖)3、 機械挖土量估算:(見地下車庫土方開挖路線示意圖)4、 圖示說明: 為方便車輛運行,19、在C區3-1軸側及坡道處,將原2m放坡挖方回填,具體挖法如下:基坑挖土分為機械挖土和人工清底,機械挖土又分成兩層開挖 土的方案。A、第一層機械挖土:用4臺EX200挖土機施工,從1-29軸向3-1軸方向并排退挖(見圖),每兩臺按1-64和1-39順序運行,開挖深度至3.5m(即圍護壓頂梁下口,實際開挖深度約2.4m),開挖方法為分兩次成梯形退挖(參見小高層土方開挖示意圖),開挖時,將第一層表面的塘渣回填至已挖的泥面上,作為第二次開挖的路基。 B、第二層機械開挖:首先在第一次開挖回填塘渣的路基上鋪上鐵板,作 為二次開挖的運行道路。第二次開挖深度自3.5m4.90m,開挖 深度為1.4m,其方法同20、第一層開挖。 C、人工開挖:人工開挖時,應與地下室承臺、地梁模的施工同時進行, 并且根據設計后澆帶的劃分,分段進行地下室基礎及底板的施工。5、 開挖時間的估算:(此條可另行調整) 每臺挖機按每小時挖土37m3算,每天按16小時計算,則每天挖土 量為37416=2368m3,第一層機械挖土約20天,第二層機械挖土約10 天。在第二層機械挖土時,人工挖土可相應開始,且可開始基礎施工。6、 注意事項:1開挖前,必須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基坑圍護結構的砼強度必須設計要 求的75%,按開工令開工。2基坑上部7m范圍內嚴禁堆放其他物料和設備等,挖土全部運出場外, 不允許留在基坑周圍或挖出后堆置挖機旁。3車輛必21、須按規定的進出口通行。4基坑開挖中嚴禁挖土機沿基坑邊隨意行走,邊挖土、邊碾壓坑邊,運輸 汽車必須在挖機的后面,嚴禁靠近坑邊。5嚴禁挖機的挖斗撞擊圍護系統和露出的工程樁。6嚴禁挖土機直碾壓圍護支撐系統。7頂面超過4.80m的工程樁應先做出記號,開挖時,先沿其周圍2m范 圍內用人工挖土將其露出,然后擴大范圍挖土,以免工程樁向先挖土 的一面傾斜,必要時可將其截掉。同時應專人負責此項工作,隨時 向副總指揮匯報工程樁的位移情況,以便采取措施。8整個開挖過程必須按前面規定的程序及管理進行。9嚴格聽從現場指揮員的指揮和監理公司人員的監理。10監測單位必須時刻堅守崗位,以便提出異常狀況的處理措施。11在基坑開22、挖的同時,應充分作好原材料的準備,供水、供電部門的協 調和氣象部門的聯系,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五) 基坑開挖監測:1、 監測方案:按“浙江浙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的監測方案執行。2、 由浙江浙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組織實施并監測。3、 現場另安排專人堅持24小時巡視,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六) 基坑圍護開挖降水方案: 本基礎底為上透水性很差的軟粘土,根據地質報告,場地地下水埋藏甚 淺,埋深為00.67m,主要由大氣降水補給。因此,不需采用降水措施。 基坑下部為透水性很差的 泥質土,由于水泥攪拌樁擋土止水帷幕,開挖 后基坑內不會涌水,需要考慮的是雨水和上部潛水流入,為此,采取排水 措施。1、 沿基23、坑周邊設截水明溝,阻止地表水進入基坑,截水明溝接通場外排水 溝,排出場外。2、 在坑內設計的地下車庫集水井,排水溝部位設置集水坑和盲溝,利用抽 水泵抽入截水明溝排水,在施工中,可利用成模后的承臺基坑做臨時補 充集水井。3、 水泵功率必須滿足抽水要求,并安排專人進行現場抽水,若發現異常情 況,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處理。(七) 應急措施 基坑圍護體系隨著開挖深度增加必然會產生側向變位,如果變位超過予 警值,就是破壞的先兆,因此必須有可靠的應急措施:1、 基坑開挖前在現場準備一定數量的應急鋼管,型鋼及打設土釘等設備。2、 實行基坑開挖監測,當出現先兆時,應停止開挖,采取加錨等措施。3、 若發生邊坡位移過大,采取加大放坡范圍,放平放坡角度,增加卸土的應急措施,若局部位置不便于加大放坡,應用型鋼、鋼管等形成局部擋土和支撐。4、 發生塌方現象,應隨即回填,再采取其他措施。5、 有截樁的地方,應先做出記號,在周圍挖土,露出超高樁段,將其截去,以免發生傾斜現象。(八) 其他: 以上方案在實施過程中若遇新的情況使方案無法執行,應急時進行方案 的修改和完善,確保安全可靠,嚴禁僥幸、冒險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