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任務書及指導(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6136
2023-07-10
7頁
57KB
1、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任務書及指導一 設計內容 以一個單位工程為對象,編制單位施工組織設計,其具體內容包括:1.工程概況及其施工特點分析編寫工程概況應對擬建工程的工程特點、地點特征和施工條件等作一個簡要的、突出重點的文字介紹。2. 施工方案設計施工方案是單位施工組織設計的核心。其內容應包括:確定施工起點流向和施工順序;選擇主要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機械;制定保證質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的技術、組織措施。3. 編制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編制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應在既定施工方案的基礎上,根據規定的工期和資源供應條件,用橫道圖或網絡圖,對該工程從工程開工到全部竣工的所有施工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作出科學2、合理的安排。4. 施工平面圖設計施工平面圖設計應根據工程規模、特點和施工條件,正確地確定在主體工程施工階段所需各種臨時設施與擬建工程之間的合理位置關系。二 設計方法及要求: (一)工程概況及施工特點分析工程概況,是對擬建的工程特點、現場情況和施工條件等所做的一個簡要的、突出重點的文字介紹。其內容主要包括:1.工程建設概況主要說明;擬建工程的建設單位,工程名稱、性質、用途和建設目的;開、竣工日期;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情況;施工合同和主管部門有關文件要求,以及組織施工的指導思想等。2. 工程特點分析應根據施工圖紙,結合調查資料,簡練地概括工程全貌,綜和分析工程特點,突出關鍵重點問題。對新結3、構、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及施工的難點尤應重點說明。具體內容為:(1) 建筑設計特點主要說明:擬建工程的建筑面積、層數、層高、總高度;平明形狀和平面組合情況;室內外裝修情況。為彌補文字敘述的不足,應附上擬建工程的平面圖、立面圖、剖面簡圖,圖中要注明軸線尺寸、總長、總寬、總高及層高等主要建筑尺寸。(2) 結構設計特點主要說明:基礎類型、埋置深度、基礎的根數及樁長,主體結構的類型、柱、梁、板、墻的材料及截面尺寸,預制構件的類型及安裝位置,樓梯的構造,及形式等。 (3)建設地點特點主要說明:擬建工程的位置、地形、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氣溫、冬雨期施工起止時間、凍層厚度、主導風向、風力和地震設防烈度4、等。(4)施工條件 主要說明;水、電、氣、道路、通訊及場地平整的情況,施工現場及周圍環境情況,當地的交通運輸條件,預制構件生產及供應情況,施工企業機械、設備、勞動力的落實情況,勞動組織形式及施工管理水平,現場臨時設施、供水、供電問題的解決等。 3.施工特點分析通過上述分析,應指出單位工程的施工特點和施工中的關鍵問題。不同類型的建筑物、不同條件下的工程施工,均有其不同的施工特點。例如磚混結構施工特點是砌磚、抹灰工程量大,水平垂直運輸量大等;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施工特點是鋼材加工量大,焊接件多,混凝土澆筑難度大等;高層建筑的施工特點是結構和施工機具設備的穩定性要求高,要有高效率的垂直運輸設備,5、腳手架搭設必須進行設計計算、安全問題突出等。4.主要實物量一覽表項目單位數量項目單位數量挖土內墻抹灰運土內墻瓷磚填土內墻石材砌石天棚掛灰砌磚現澆地面砌塊塊材地面外墻掛板吊頂外墻面磚木門窗外墻石材木裝修外墻粉飾地下防水幕墻屋面防水現澆砼商品模板金 屬門 窗塑鋼現場鋼筋鋁合金預制砼柱梁板樁根根根根(二)施工方案的選擇1.確定施工起點流向及施工順序(1)確定施工起點流向,劃分施工段 分別擬定基礎工程、主體工程、屋面工程及裝飾工程的施工起點流向,然后按劃分施工段的原則劃分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段。(2)分解施工過程,確定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順序 先將各分部工程劃分為若干個分部工程,然后分別確定基礎工程、主體6、工程、屋面工程、裝飾工程的施工順序;2.施工方法及施工機械的選擇(1)測量放線1)說明測量工作的總要求。如測量工作是一項重要、謹慎的工作,操作人員必須按照操作程序、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經常進行一起、觀測點和測量設備的檢查驗證,配合好各工序的穿插和檢查驗收工作。 2)工程軸線的控制。說明實測前的準備工作,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測定方法,首層及各層軸線的定位,放線方法及軸線控制要求。 3)垂直度控制。說明建筑物垂直度控制的方法,包括外圍垂直度和內部每層垂直度的控制方法,并說明確保控制質量的措施。如某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垂直度的控制方法為:外圍垂直度的控制采用經緯儀進行控制,在澆筑混凝土前后分別進行施測。一7、確保將垂直度的偏差控制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內部每層垂直度采用線錘進行控制,并用激光鉛直儀進行復核,加強控制力度。 (2)土方工程 1)確定土方開挖方式(人工開挖、機械開挖),選擇土方開挖機械。當采用人工開挖時,應按工期要求確定勞動力數量,并確定如何分區分段施工;當采用機械開挖時,應確定土方開挖及運輸機械型號、數量和行走路線(挖掘機、運輸機械、配套計算)。 2)根據土壤類別及開挖深度,確定邊坡放坡坡度或土壁支護形式及其施工方法。3) 土方開挖方法:根據基坑深度分層開挖或一次挖至坑底(坑底留300mm500mm人工開挖),確定開挖機械的行走路線。4) 土方回填方法:回填土料的要求;填土的方法;機械8、選擇;壓實方法;質量要求。 (3)基礎工程 1)淺基礎條形或獨立基礎的墊層、鋼筋混凝土基礎及毛石基礎的施工方法和技術要點。 2)樁基礎1. 預制鋼筋混凝土樁:沉樁機具的選擇,確定沉樁順序及沉樁方法,沉樁質量控制方法;樁承臺層、鋼筋混凝土樁承臺的施工方法和技術要點。2. 套管成孔灌注樁:樁基礎施工機具設備的選擇、灌注樁的施工工藝及質量要求;樁承臺墊層、鋼筋混凝土承臺的施工方法和技術要點。 (4)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 1)模板工程 1.選擇模板類型,確定墻、柱、梁板及樓梯的支模的安裝程序及技術要點。 2.模板拆除的要求及原則 3.模板的質量要求及安全措施。 2)鋼筋工程 1.鋼筋的加工:鋼筋除銹9、調直、切斷、彎曲成型方法。 2.鋼筋的連接:焊接、綁扎連接、機械連接的技術要點及質量要求。 3.鋼筋的安裝和檢驗:安裝和檢測方法及質量要求。 3)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攪拌機械選擇:攪拌機型號選擇:攪拌機數量計算,攪拌運輸車數量計算。 2.混凝土制備:混凝土配料的要求;攪拌制度。 3.混凝土的運輸:塔吊運輸、混凝土泵運輸;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4.混凝土的澆筑:澆筑順序;澆筑要求;振搗機械選型及振搗方法;施工縫留設及處理方法。 5.混凝土的養護:養護方法;養護時間;養護要求。(5)砌筑工程1)砂漿攪拌機的型號及數量的選擇2)磚墻、砌塊墻、組合墻的組砌方法及質量要求。3)彈線及皮數桿的控制要求10、 (6)屋面工程(1) 屋面各個構造層次的施工操作要求。(2) 選擇屋面材料的運輸方式。(7) 裝飾工程1) 確定室內、外主要裝飾工程的操作要求及施工方法。2) 確定工藝流程和勞動組織,組織流水施工。3) 確定所需機械設備;確定材料堆放、平面布置及儲存要求。(8) 現場垂直水平運輸1) 計算垂直運輸量,選擇垂直運輸方式。2) 合理布置垂直運輸設施的位置,綜合安排各種垂直運輸設施的任務和服務范圍。3) 選擇水平運輸方式及設備(如混凝土、灰漿運輸車、料車、磚車、磚籠等)的型號、數量;確定地面和樓層水平運輸的行走路線。4) 選擇腳手架的類型及搭設方式:確定腳手架搭設尺寸(排距、柱距、步距、連墻件的間11、距)、搭設方法及安全網的掛設要求。3. 施工技術及組織措施(1) 保證質量的技術措施1) 確保擬建工程定位、放線、軸線尺寸、標高測量等準確無誤的措施;2) 為確保地基承載力符合規定要求,而采取的有關技術組織措施;3) 保證基礎、基礎、地下結構、地下防水施工質量措施;4) 保證主體結構中關鍵部位質量措施,以及復雜特殊工程的施工技術組織措施;5) 對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結構的施工操作提出質量要求,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技術措施;6) 冬雨期施工的質量措施;7) 屋面防水施工、各種裝飾工程施工中,確保施工質量的技術措施;8) 工程施工中經常發生的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2) 保證安全措施1) 保證土石12、方邊坡穩定措施。2) 腳手架,吊藍、安全網的設置,及各種洞口防止人員墜落的措施。3) 外用電梯、井架及塔吊垂直運輸機具的拉結要求和防倒塌措施。4) 安全用電和機電設備防短路防觸電的措施。5) 易燃易爆有毒作業場所的防火、防爆、防毒措施。6) 雨季的防洪、防雨措施,夏季的防暑降溫措施。7) 現場周圍通行道路及居民保護隔離措施。8) 保證安全施工的組織措施,如安全宣傳教育及檢查制度等。(3) 文明施工措施1) 使施工現場的圍擋也標牌,出入口與交通安全,道路通暢,場地平整等符合有關要求的的措施;2) 臨時設施的規劃與搭設,辦公、生活區與作業區的布置,符合安全與衛生要求的措施;3) 正確處理施工垃圾、13、廢水、廢氣,減小施工噪聲,防止環境污染的措施。(4) 格式與字體 工程概況和施工方案應采用學院統一的計算書和用紙手寫或A4白紙打印,要求內容詳實,重點突出,字跡端正,圖表清晰。(三)編制施工進度計劃1. 劃分施工過程1)施施工進度計劃表中的施工過程只列出直接在建筑物上進行施工的砌筑安裝類施工過程,不占用工作面且不影響工期的加工制備類、運輸類施工過程不列出。2)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的施工過程要 劃分到項工程。3)施工項目的劃分要突出重點:勞動量大的施工項目要單獨列出,有些勞動量不大的工程可和并到主要分部工程中去; 同一時期,由同一工種施工的項目可合并;次要零星的項目可合并為其他工程一項。4)施工14、過程的劃分要結和所選定的施工方案。5)所有施工過程應大致按施工順序先后排列。2計算工程量1)應結合工程項目的內容,按施工定額的工程量計算規則計算工程量2)要結合選定的施方法和安全技術要求計算工程量3)要結合施工組織要求,分層分段計算工程量3.確定勞動量和機械臺班數量 計算公式: P=QH 式中P-各施工過程所需的勞動量或機械臺班數量; Q-各施工過程的工程量; H-采用的時間定額;4.確定各施工過程的作業天數 計算公式; 式中T-各施工過程的作業天數; b-每天工作班次(一般為一班制,特殊的可采用兩班制) n-安排在施工過程的每班人數或機械臺數;工人班組人數確定時應考慮施工單位可能安排的人數。15、5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初步方案1)要考慮各分部分項工程的合理施工順序2)力求同一施工過程連續進行,特別是主導施工過程應安排連續施工,其他非主導施工過程應盡可能與主導施工過程配合穿插、搭接或平行作業。6.施工進度計劃的檢查與調整1)檢查各施工過程的施工順序,平行搭接和技術間歇是否合理;2)施工工期是否滿足求;3)檢查主要工種的工人是否連續、均衡施工;4)畫出勞動力動態曲線檢查資源需要量是否連續均衡。5)求出勞動力均衡系數;K=/1.8式中-高峰期最多的勞動力人數; -平均每天勞動力人數。7繪制施工進度表采用統一表格鉛筆繪制;字形采用仿宋體;圖標下方要繪制勞動力動態曲線。 (四)設計施工平面圖設計原則16、:在滿足施工安全,保證現場施工順利進行的條件下,要盡量布置緊湊、少占地;要做到短運輸、少搬運;避免二次搬運;要盡量減少臨時設施的搭設;應符合勞動保護、安全生產、消防、環保、市容要求。設計步驟:1.起重運輸機械的布置常用的起重運輸機械是塔吊,塔吊一般應在場地較寬的一面布置,以充分發揮其效率。布置塔吊應注意的問題:1) 布置時要考慮其混凝土基礎距建筑物應保持一定的距離。2) 當塔吊與其他垂直運輸機械配合使用時,各自的服務范圍應明確,避免相互干擾。3) 塔吊的起重參數應滿足: RB+D式中 R塔吊的回轉半徑; B建筑物的最大寬度; D塔吊中心線至外墻邊緣的距離。取決于凸出墻面的懸臂構件尺寸;腳手架尺17、寸;軌道及塔吊基礎的寬度;場地的大小等因素。一般取4.56m。4) 繪出塔式起重機服務范圍。塔吊布置的最佳狀況是使建筑物平面均處于塔吊的服務范圍之內,應避免“死角”或盡量減小“死角”。5) 在確定塔吊服務范圍時還應考慮要有較寬的施工用地,以便安排構件堆放;攪拌是被的出料斗能直接掛鉤后起吊;主要施工道路也宜安排在塔吊服務范圍內。2.攪拌站、加工棚、材料構件堆場的布置(1)攪拌站1)攪拌站應有后臺上料場地,混凝土攪拌機一般每臺25;砂漿攪拌機每臺;2)攪拌站布置應與砂、石堆場及水泥庫的布置一起考慮。攪拌機應用后臺上料的場地,砂、石堆場級水泥庫等都應布置在攪拌機后臺附近;3)攪拌站還應設置泥漿沉淀池18、,將泥漿水沉淀后,才能排入城市排水設施。4)攪拌站應使塔吊的吊斗等從其出料口直接卸料并掛鉤起吊;(2)加工棚1)加工棚可距建筑物稍遠些處,且與相應材料堆場及成品堆場靠近;2)木材加工棚應靠近木材及模版堆場,其附近應布置消防設施。木材加工棚面積:2/人;電鋸房:4080。3)鋼筋加工棚靠近鋼筋及其成品堆場。卷揚機棚:612/臺;冷拉調直場地:3050(m)X34(m)4)淋灰池應布置在砂漿攪拌機附近。(3)倉庫及堆場布置1)倉庫、堆場的面積應經計算確定;2)水泥庫選擇地勢高、排水方便、靠近攪拌機的位置;3)易燃品倉庫應符合防火要求,其附近應布置消防設施并遠離火源;4)木材、鋼筋、水電器材倉庫應與19、加工棚結合布置;5)預制構件堆場應在塔吊服務范圍內,避免二次搬運;6)磚堆應布置在塔吊服務范圍之內;7)砂石堆場應靠近攪拌站;石子堆場應更靠近攪拌機;8)模板、腳手架應選擇裝卸、取用、整理方便且靠近道路的地方布置;9)工具庫布置在工人作業區附近。3.運輸道路的布置1)運輸道路應滿足材料、構件的運輸要求,使其通到各個倉庫和堆場;2)道路的最小寬度為3.5m(滿足消防要求);汽車單行道3.0m;汽車雙行道6.0m平板拖車單行道大于等于4.0m;平板拖車雙行道于等于8.0m3)運輸道路最好圍繞建筑物布置成環形,或在道路端部設有12m*12m的回車場,以利暢通。4臨時設施的布置。1) 門衛、收發室布置20、在現場出入口處,辦公室可布置在門衛里側。2) 工人休息室、宿舍、辦公室應布置在安全的上風側,與作業區分開設置并保持安全距離。3) 食堂、水房、廁所靠近工人宿舍;5臨時供水供電線路的布置1) 供電線路沿道路一側布置,至建筑物距離應大于10m;2) 架空供電線路應在塔吊的服務范圍之外;3) 電源應通往所有的用電機械、加工棚及生活區;4) 在保證供水的前提下,供水短線越短越好;5) 供水線路應通往所有的用水點,如攪拌站、磚堆、生活區等;6施工平面圖的繪制1) 繪制施工平面圖除了反映現場的布置內容外,還要反映周圍環境和面貌(已有建筑物、場外道路、圍墻等)2) 繪圖時應將擬建工程放在中心位置,并應留出一定的空白圖面繪制指北針、圖例、說明書等;3) 嚴格地按制圖標準繪圖,圖例要規范,線條圖例分明,字跡端正,圖面整潔美觀4) 圖幅為2號圖,比例1:2001:500。三、參考資料1、建筑施工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高層建筑社工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3、建筑施工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重慶建筑大學等編。4、土木工程施工同濟大學出版社 應惠清等編著5、基坑工程設計與施工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龔曉楠等編著。6、吉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吉林科技出版社。7、吉林省裝飾工程消耗量定額 吉林科技出版社。